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新型的太阳能电池,具有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的天然优势,而且其理论光电转化效率高,是当前最具有开发潜力的太阳能电池之一。但是,就目前来说,相比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该种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依然不高,因此当前需要着力提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而发展光阳极是提高该种电池光电转化效率的关键。基于此,就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光阳极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
<正>一、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简介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发展可再生资源成为人们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出路。太阳能在经济、环保、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优点显著,因而对太阳能电池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染料敏化电池是太阳能电池的一种,其原理为:染料受光照激发,激发态的染料分子将电子注入半导体电极的导带中,从而使电子被输运到外电路;同时激发态的染料分子被电解质还原。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模仿光合作用的原理而研制出来的新型  相似文献   

3.
采用缩聚法以3,4,9,10-花四酸二酐和其它二元胺(和二元酸酐)合成了主链含四酸二酐结构可溶性聚酰亚胺。用电化学的方法在有机盐溶液中测定了聚合物ITO膜的循环伏安特性,结果表明该类聚合物中含有三苯胺结构的聚酰亚胺具有良好的可逆和电核传输性能,其敏化纳米TiO_2太阳能电池的开路光电压能够达到300mV·cm~(-2)。  相似文献   

4.
青藏高原格桑花植物色素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西藏特有的天然植物,龙胆花、格桑花中提取色素,对比色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发现两种色素吸收光谱形状极为类似,但格桑花较龙胆花有较强的吸光性能。利用格桑花色素制备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并对电池性能参数进行了测试,得到电池的短路电流密度为0.360m A/cm2,开路电压为470m V,光电转化效率为0.121。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污水、废水中有机物高效降解问题,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法与浸泡法制备AAO/Ag NPs/TiO_2复合材料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材料形貌与结构进行表征.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测试不同条件样品对染料罗丹明B的降解特性,分析产生高效降解特性的物理机制.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当反应时间为160min时,相同浓度TiO_2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为63%,而制备的AAO/Ag NPs/TiO_2复合材料光催化降解率达到93%以上,热催化与吸附各占29.8%和10.3%,降解速率比TiO_2快2~4倍.AAO/Ag NPs/TiO_2复合材料显著提高TiO_2降解能力且循环使用后依旧表现优异降解效果,在降解废水有机物领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景况.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太阳能汇聚量,进而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对聚光器结构进行改进已成为提高太阳能电池电能输出的重要手段。本文就太阳能电池领域中的高效聚光器结构的相关专利技术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采用缩聚法以3,4,9,10-苝四酸二酐和其它二元胺(和二元酸酐)合成了主链含四酸二酐结构可溶性聚酰亚胺.用电化学的方法在有机盐溶液中测定了聚合物ITO膜的循环伏安特性,结果表明该类聚合物中含有三苯胺结构的聚酰亚胺具有良好的可逆和电核传输性能,其敏化纳米TiO2太阳能电池的开路光电压能够达到300mV·cm-2.  相似文献   

8.
利用一种Ti_xO_y-Ti_3C_2异质结构材料对电池隔膜进行改性,以有效地控制锂硫电池中存在的穿梭效应,并提高作为正极活性物质硫的利用率.利用简单的涂覆法将Ti_xO_y-Ti_3C_2修饰在PP隔膜表面,制备成复合隔膜.采用结构表征及电池性能测试对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较于常用的氧化石墨烯修饰的隔膜,经过Ti_xO_y-Ti_3C_2改性后的隔膜材料化学稳定性能显著,同时更能有效遏制穿梭效应.  相似文献   

9.
超亲水膜由于润湿角非常小,在光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采用溶胶提拉法制备了一种SiO_2/TiO_2复合超亲水薄膜.研究了薄膜的制备工艺,并且对薄膜进行了紫外光照射和热处理,考察了处理后的薄膜润湿角的变化.结果表明,SiO_2/TiO_2复合超亲水薄膜具有非常低的润湿角,该薄膜热处理后超亲水性能增加,润湿角接近0°.  相似文献   

10.
<正> 在1990年2月召开的“河南省太阳能行业会议”上了解到:目前,全省已累计推广太阳能热水器约13万 m~2,1989年计划推广2万 m~2,实际完成2.4361万 m~2,全行业产值达600多万元,推广太阳能电池60kw,太阳能塑料大棚、地膜覆盖8万余亩,太阳能干燥系统200m~2,太阳房82栋,太阳能医疗器培训班20多期,来自全国十多个省500多人参加学习。热水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晶体硅电池转换成本高效率高以及薄膜太阳能电池成本低效率低的难题,原日本三洋公司从1996年开发带有本征薄层异质结(hetero-junction with intrinsic thin layer,HIT)电池,其中硅表面钝化是影响其光电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重要企业和研究机构在进行硅表面钝化中采用的各种工艺手段;此外,还重点分析了HIT载流子输出的改进。  相似文献   

12.
太阳能波浪能航标灯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系统设计为一种太阳能波浪能航标灯,运用物理模型法[1]和微幅波理论[2]对能量装换装置进行计算,分别得出了太阳能光伏电池和浮子式波浪能转换装置的发电量。首先提出了航标灯的工作原理:利用太阳能光伏电池收集太阳能,光伏电池是一种利用光伏效应直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通过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转换装置将波浪能转换为电能,所得电能除供应LED灯外,其余储存于锂电池中;安装光敏传感器,从而实现航标灯在黑夜及光线暗时的正常工作。随后进行了波浪能的计算,通过绘制分析波浪参数与波浪总能量的关系图表,得到波动总能量与波浪周期、波长呈现正相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钠离子电池作为最有发展前景的储能装置,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负极材料是目前研究的重点.SnSb材料因其容量高、储量相对丰富、低毒等特点,是最有应用前景的负极材料.综述了SnSb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电化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性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开发高容量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全钒液流电池在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电动汽车电源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其隔膜、电解液及电极的改进是目前的热点,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部分研究机构对全钒液流电池的研究改进。  相似文献   

15.
锂离子电池从上个世纪末期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技术改革突飞猛进。但是目前几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弊端,而这些弊端正越来越制约锂离子电池的发展,不能满足实际生产中供电的需要。本文对锂离子电池的新型正极材料Li Fe PO_4的具体制备与改性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将多孔TiO_2微纳米球与单质硫热处理得到含硫60%(质量分数)的TiO_2/S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对复合材料进行结构、形貌和孔径分析,并通过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和阻抗分析仪测试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1.0~3.0V电压范围内,以0.2C、1.0C电流密度对电池进行充放电性能测试,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为718.6 mAh/g和577.7mAh/g,100次循环后对应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452.4mAh/g和426.7mAh/g,容量保持率分别为62.9%和73.8%.  相似文献   

17.
负极材料是提高锂离子电池比容量的关键材料之一。本文以CuSn合金为例,综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专利研究发展现状,针对CuSn合金的结构及组分改性进行了梳理,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改进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大容量层叠结构Li Mn2O4锂离子电池在现今被广泛地研究,在电池领域,大容量层叠结构Li Mn2O4锂离子电池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由于它具有存储性能高、性价比高等一系列优点,对大容量层叠结构Li Mn2O4锂离子电池的研究更加深入,并且大容量层叠结构Li Mn2O4锂离子电池的应用衍生到汽车、设备、军事、医疗等各领域。  相似文献   

19.
研究主要针对在太阳能小屋的外表面合理铺设光伏电池,使得小屋全年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总量尽可能大,而单位发电量的费用尽可能小的问题,建立运筹学中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LINGO软件进行求解,最终求得在不同条件下对太阳能小屋的不同铺设方案.  相似文献   

20.
<正>绿色能源在解决能源问题和减少环境压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世界各国也越来越重视对绿色能源的研究。太阳能作为绿色能源的一种,具有储量丰富、使用安全等优点,是目前技术利用相对成熟的一种可再生能源。然而,受不同地区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光伏电池的稳定性并不理想。在不同的光照强度和环境温度下,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会有较大波动,这导致整个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呈现出非线性特征,降低了光伏列阵的电能输出能力。因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