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一台单缸进气道燃料喷射内燃机为基础,建立了包含进气管道和气缸的氢内燃机进气系统三维仿真模型。选取三组不同的喷孔面积和两组转速组合,利用AVL-fire进行计算。通过比较燃料喷射初期进气道内氢气浓度,研究喷孔面积对缸内特别是进气门处高温区、高废气区分布的影响,结合氢气自燃的临界条件,得到喷孔面积与回火趋势的关系,为解决PFI燃氢发动机早燃回火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的加剧,氨成为发动机理想的可再生无碳替代燃料之一。氨在发动机中燃烧存在速度慢和温度低的问题,因而需要引燃燃料,最好的无碳引燃燃料是氢。基于此,分析不同掺氢比的氢氨混合燃料的理化性能和燃烧特性,发现随着掺氢比的增加,混合燃料的低热值、理论空燃比及燃料总能量均减小;指示效率先增加后减小,平均指示有效压力逐渐减小。综合考虑,掺氢10%时有利于提高氨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氢能源以其储量丰富、来源广泛、可再生、清洁等优点被众多内燃机学者认为是传统内燃机的理想替代能源。本研究使用CONVERGE软件建立进气道燃料喷射氢发动机的三维仿真模型,研究氢气的进气、混合过程以及在进气道内喷氢量对氢内燃机进气和压缩过程中压力场、温度场和混合气分布等的影响,同时,对喷氢过多时,氢气是否会将进气门堵塞,而导致空气无法进入,造成熄火的现象进行了模拟。三维仿真模型的初始设置喷射时刻、喷射压力、初始温度都是固定的,过量空气系数分别设为1.0、1.2、1.4、1.6、1.8,混合气浓度由浓到稀,由此研究混合气浓度对燃烧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正>均质压燃(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简称HCCI)与传统发动机相比,具有较高的热效率和较低的NOx排放,且燃料来源广,在能源日益短缺和环境急剧恶化的今天,成为内燃机领域研究的热点。一、试验装置本试验验所用发动机是江苏常通高科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CT2100Q型双缸、四冲程、强制水冷、自然吸气直喷式  相似文献   

5.
氢内燃机是人们着眼于未来,着眼于地球上的石油资源渐进枯竭,而积极开发出的汽车代用新燃料。氢气的应用源于其特殊的化学性质,氢气燃烧后生成水,回归自然,是一种几乎完全无害的理想汽车代用燃料。然而随着我们对氢内燃机研究的逐步深入,其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暴漏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亟待我们解决。本文总结了目前国内外传统氢内燃机发展遇到的问题与瓶颈,并对氢内燃机的未来发展寄予了憧憬。  相似文献   

6.
汽车发动机直喷稀燃技术具有高节能,高效率,低排放的优点,已成为现在车用汽油发动机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在与普通的进气道喷射发动机比较的基础上,研究了运用了直喷稀燃技术发动机简单工作原理,并分析了该发动机对尾气的特殊净化技术,介绍了国内外该技术的应用情况,直喷稀燃技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将得到更大发展并将取代现有的进气道式喷射技术。  相似文献   

7.
针对进气管喷射式氢发动机功率密度低的问题,本文创新性地从进气过程着手,借助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喷孔直径和喷射压力对进气过程的影响,发现过高的喷射压力会让氢气射流变得不稳定,且过大的喷氢流量会引起进气管内出现空气倒流现象。同时还发现单孔直径或喷氢压力对进气管内的流动状态影响较小,两者的影响耦合在一起体现在质流量上。  相似文献   

8.
推广项目     
<正> “W”工程——无隙过盈装配技术“W”工程专有技术是通过特殊的计算功能和热化处理,使内燃机的活塞与汽缸之间的配合间隙达到0.00~过盈0.1(mm),改变了原来的对抗性往复摩擦,使发动机增加20%的动力,节省15-20%的燃  相似文献   

9.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热管理对提高燃料经济性和节能减排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热管理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笔者利用AMEsim软件为一台轿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建立了热管理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发动机稳态丁况的模拟仿真分析,评价各工况的冷却能力,为冷却系统的设计选型提供了初步的评判依据。  相似文献   

10.
随着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快速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车载用氢安全问题已逐渐成为热点。本文首先分析氢的特性及车载用氢安全问题,然后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提出解决车载用氢安全问题的对策,以期为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