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每当夜幕降临,笔者常站在自家的阳台上,手持一种名叫detector(探测仪)的接受声音的特殊装置,聆听着寂静的夜空里大自然的声音。每当探测仪传出“哒、哒、哒……,哒、哒、哒、哒……”的信号音时,我就知道那一定是蝙蝠在捕食昆虫时发出的超声波被仪器截获了。这种生活在我家周围的蝙蝠学名叫普通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俗称家蝠、夜蝙蝠、檐蝙蝠、盐老鼠。这种蝙蝠在我国分布特别广泛,从南到北都有它们的踪迹。它们身体细小,体背黑褐色,腹面灰褐色。伏翼是与我们人类生活最接近的蝙蝠种类,尤其喜欢栖息在旧式房屋的屋檐下或古老房子的顶棚里,有时无意间你还可以在房屋的犄角旮旯处窥见它们。其实在北京还生活着普通伏翼的兄弟——萨氏伏翼(P.savii),但这种伏翼很难在城市里见到,只有在延庆县的松山自然保护区有过记载。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规骨髓细胞空气干燥法,分析了贵州两种菊头蝠的核型,大耳菊头蝠2n=62,30对常染色体均为端着丝粒染色体。其中第13对常染色体的端部带有1次缢痕。X染色体为大型亚端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臂数(FN)为60。马铁菊头蝠2n=58,常染色体由2对小型的中部着丝粒染色体,26对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X染色体为亚端着丝粒染色体,Y染色体为小型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臂数(FN)为60。马铁菊头蝠的核型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马铁菊头蝠肠道寄生线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南省7个产地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的肠道线虫进行了调查,发现寄生线虫2种:比勒陀利亚圆钩线虫(Strongylacantha pretoriensis Ortlepp,1932)和齿蝠夜圆线虫(Nycteridostrongylus uncicollis Baylis,1930),分属于2个属.前者为我国新记录种,在宿主肠道中的感染率为72.60%,感染强度为1~12条;后者虽不是新记录种,但马铁菊头蝠是其新宿主,肠道内的感染率和感染强度均较低.比勒陀利亚圆钩线虫和齿蝠夜圆线虫也是河南省蝙蝠寄生虫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4.
采用聚丙烯酰胺不连续凝胶垂直板活性电泳,分析了2种菊头蝠的心脏、肝脏、肾脏、胸肌、肺、胃、小肠、舌8种组织的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3种同工酶的活性和分布.结果表明:2种菊头蝠8种组织的3种同工酶存在差异,其分布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与器官或组织所执行的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5.
李国红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1):19-21
利用6对微卫星引物对贵州马铁菊头蝠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杂合度和多态性信息含量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表明,6对微卫星引物共扩增出18个等位基因。基因频率分布在0.021 0~0.833 0之间。6个微卫星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342 7,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381 3。分析认为贵州马铁菊头蝠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四川蝙蝠核型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含中国特有种大足鼠耳蝠(Myotis ricketti)在内的、四川地区6种蝙蝠的核型.菊头蝠科2种,即大耳菊头蝠(Rhinolophus macrotis),核型为2n=62,FN=60;云南菊头蝠(R.yunanensis),核型较为特殊,2n=46,FN=58.蹄蝠科1种,即普氏蹄蝠(Hipposideros pratti),核型为2n=32,FN=60;蝙蝠科鼠耳蝠属3种,即中华鼠耳蝠(Myotis chinensis),核型为2n=44,FN=50;大足鼠耳蝠为2n=44,FN=52;西南鼠耳蝠(M.altarium)为2n=44,FN=50.其中云南菊头蝠的核型为中国第1次报道. 相似文献
7.
东方 《现代科技译丛(哈尔滨)》2005,(5):52-52
科学家们发现菊头蝠可能是两年前在亚洲爆发的导致几百人死亡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非典)的致病源。这是蝙蝠最近第三次与流行的致命性传染病联系到一起。 相似文献
8.
2006年4月,在西峡采到1种蝙蝠标本,经鉴定为皮氏菊头蝠Rhinolophus pearsoni,是河南省翼手类新纪录,目前其分布是我国的最北限. 相似文献
9.
记述采自云南保山市张明山灰头鹦鹉及黄胸织布鸟肠道的两种绦虫:赛尼苛氏绦虫Cotugniasei及雀形双子宫绦虫Biuterinapaserina.这两种绦虫在我国的分布均为首次记录,且宿主均为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11.
河南发现1例白化角菊头蝠Rhinolophus cornutu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3月在河南省信阳市新县田铺乡发现1只白化雌性角菊头蝠Rhinolophus cornutus,为中国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2.
采用取骨髓蒸汽固定法对河南省蝙蝠科3种蝙蝠的核型进行研究.结果:大棕蝠的染色体数为2n=50,N.F=48,与南蝠有较为近似的核型;普通长翼蝠的染色体数为2n=46,N.F=50;毛腿鼠耳蝠的染色体数为2n=44,N.F=52.本文研究的3种蝙蝠中,毛腿鼠耳蝠为河南省新记录,大棕蝠的核型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有尾两栖类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省有尾两栖类共计5种,分隶于3科,5属,即极北鲵SalamandrellakeyserlingiiDybowsky商城肥鲵PachyhynobiusshangchengensisFei,QuetWu巫山北鲵Ranodonshihi(Liu)大鲵Andriasdavidianus(Blanchard)和东方蝾螈Cynopsorientalis(David)1大鲵广泛分布于全省各山区;2东方蝾螈分布于南部大别山区和桐柏山区;3商城肥鲵、巫山北鲵、极北鲵分布区狭窄,仅分布于东南部商城县大别山区;4比较我国有尾两栖类分布,我们认为南部大别山区可能是极北鲵分布的南限和商城肥鲵的发源地和分布中心。大别和桐柏山区可能是蝾螈属在国内分布的北限。 相似文献
14.
中菊头蝠和折翼蝠组织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了中菊头蝠(Rhinolophusaffinis)和折翼蝠(Miniopterusschreibersi)的心脏、肝、胃、肾脏、骨骼肌和脑等6种组织乳酸脱氢酶(lactatedehydrogenase,LDH)同工酶.结果显示:①LDH同工酶在不同动物的不同组织中表达各异;②出现了骨骼肌中B亚基含量显著高于A亚基的异常现象,可能与翼手类飞行时需大量能量来源的生理特性有关 相似文献
15.
承接产业转移是河南加快经济转型、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研究其面临的形势、问题,并从河南的实际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促进河南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向沿着安全、高速、高效的轨道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2种河南省的分布新记录种,分别是百合科狭叶黄精(Polygonatum stenophyllum Maxim.)及菊科苏门白酒草(Erigeron sumatrensis Retz.).引证标本存于河南师范大学生物系植物标本室(HENU)和河南农业大学植物标本馆(HEAC).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植物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桂宾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5(3):60-63
根据最新资料从植物的分类单位、地理成分、特有种类、珍稀濒危植物以及群落类型等方面论述了河南省野生植物的多样性,并从古生态环境和现代生态环境以及地理位置等方面分析了本省植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