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输电线路舞动对电力系统产生严重的破坏作用。舞动监测对于舞动机理研究、防舞装置开发和防舞方案制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舞动监测技术和各自的优缺点,阐述了基于单目视觉分析舞动监测技术的系统构成和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线路特征的单目视觉标定方法。通过在尖山真型输电线路试验基地的实际应用,验证了基于单目视觉分析的输电线路舞动监测技术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双摆防舞器在输电线路防舞动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其应用效果难以进行评估。本研究以河南省电力公司真型试验基地为依托,对双摆防舞器的使用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行分析,通过现场试验实现了真型输电线路的舞动模拟,并以试验评价为基础,结合数值模拟仿真技术,建立了试验与仿真相结合的防舞装置综合评价体系。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能较好评估线路舞动特性,可为线路的防舞设计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双摆防舞器是常用的防治导线舞动的装置之一。本文介绍了双摆防舞器的防舞机理及布置原则,同时基于真型输电线路,对双摆防舞器的防舞性能进行定量评价,以期为双摆防舞器的有效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舞动监测是深入开展舞动机理、模型分析和防舞设计的基础条件,舞动监测技术及相关设备已在输电线路获得广泛应用,但普遍采用的加速度传感器由于采用二次积分的计算方法,该领域的加速度测量及积分算法存在其固有缺陷,所获取的位移值误差较大;采用的基于视频监测和轨迹提取的舞动监测方法,虽然能有效监测被测点的绝对运动轨迹,但其基于可见光进行视频分析,因此需要较为理想的光学观测环境,无法在夜晚实施,同时还需要被测点与其背景存在较大的色斑差异。因此,为了更加精确以及能在更宽松的环境下监测导线的舞动轨迹,选择超声换能器作为测量基础,论证超声换能器测量特定情况下导线舞动轨迹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光纤测试技术的输电线路和光缆多功能故障精确定位及诊断技术,该技术可有效识别、定位线路和光缆舞动、微风振动及外破等主要故障现象,具有功能多样、分布式测量、分辨率高和安装方便的优点。通过国网重点实验室——输电线路线路舞动防治技术实验室的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现有输电线路舞动在线监测系统易受电磁干扰影响、可靠性差、舞动幅值频率测量精度低等问题,研制出一套基于差分GPS-RTK技术的输电线路舞动监测系统,整套系统由差分GPS基准站、差分GPS移动站和导线取能装置组成。为确定差分GPS-RTK舞动监测轨迹及幅值精度,进行了动态定位精度检验试验;为确定差分GPS-RTK舞动监测频率精度,进行了导线舞动监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实现对舞动轨迹、峰峰值、频率的实时准确监测,舞动峰峰值误差小于2cm,舞动频率误差小于0.02Hz,性能满足导线舞动在线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输电线路是电网的基本组成部分,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电网的稳定安全运行。因此,对于输电线路运行故障进行分析,并探讨解决故障的措施意义重大。对输电线路雷击故障、风偏放电故障以及覆冰舞动故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同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影响河南电网输电线路度冬的主要因素,包括舞动、冰害和污闪、外力破坏等,总结了输电线路历年运行情况,对河南电网度冬的安全形势和可能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河南电网迎峰度冬方案,明确了度冬输电线路运维工作重点,对电网安全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输电线路的风偏闪络是影响线路安全运行的主要问题之一,由于闪络后重合闸成功率低,一旦发生风偏事故,将严重影响电力系统供电可靠性。基于此,本文介绍架空输电线路风偏放电发生的原因及特点,总结目前常见的各项防风偏技术,并对比分析各项技术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风偏事故是电网正常运行的重大安全隐患,具有闪络后重合闸不易成功的特点,治理难度大。从线路常规防风偏治理后运行情况来看,现有常用的防风偏措施效果并不理想。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防风偏措施即防风偏绝缘拉索。该装置可以将风偏角限制在安全范围内,具有质量轻、安装方便、造价低廉、性价比高的特点,可以有效减少线路风偏带来的不必要的跳闸停电现象,减少经济损失,提高输电线路安全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