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南建工万博汇名邸二期工程外架班是一个让大家羡慕的“小家庭”。班组带头人是陈路元,人称“突击手”。工作中,冲在最前面的总是他,最脏最累的地方也总少不了他的身影。陈路元组织的一班人马也个个是能手。有着“美猴王”称号的夏文斌,19岁跟随师傅走南闯北,23岁就威了别人的师傅。  相似文献   

2.
我是一名农民,初中文化,经人介绍,欲进入一家乡镇煤矿下井挖煤。初来乍到,对煤矿井下情况很陌生,矿老板见我身体结实,同意录用我。下井前,矿老板只简单向我介绍了一下井下工作的注意事项,便安排我跟着一位师傅下井干活了。  相似文献   

3.
溢不出的水     
男孩从一所技工学校毕业后,分到一家模具厂做钳工。他的师傅是位有着三十多年工龄的模具钳工,其精湛的技艺在同行中颇有名气。很多一起进厂的年青人都羡慕男孩跟了一个好师傅。男孩却不以为然。他跟师傅学了两年后,自认为能开几副模具,技术已经掌握得差不多,遂产生了跳槽到外面去挣大钱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1、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我一口气看完了。它使我又想起那个叫凌正兵的电工师傅。我是在十八岁那年认识他的,在他手下干过一两年的临时工。而今已有三十年的岁月,再未谋过面,但我常常想到他。  相似文献   

5.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老和尚,从两个徒弟中选一个做衣钵传人。一天,老和尚对徒弟们说“你们出去给我拣一片最完美的树叶。”两个徒弟遵命而去。时隔不久,大徒弟回来了,递给师傅一片并不漂亮的树叶,对师傅说,这片树叶虽然并不完美,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完美的树叶。二徒弟在外面转了半天,最终却空手而归,他对师傅说,我见到了很多很多的树叶,但怎么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最后,老和尚把衣钵传给了大徒弟。人生,不要只是好高骛远,应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拣你认为最完美的树叶。最完美的树叶  相似文献   

6.
实验指导教师的工作是很平凡的,但在实验教学活动中,他所起的作用却是多方面的。他是默默奉献的老师、传授技能的师傅、克勤克俭的管家,运筹帷屋的军师、实验安全的卫士。  相似文献   

7.
阿豆的网事     
阿豆家境贫寒,常常勒紧腰带过日子。虽然如此,自从与网络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以后,便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囊中羞涩,他也在所不辞,且常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上网故,二者皆可抛。”食堂卖饭的师傅每次为阿豆打饭时总感到几分的为难,因为他常将几种素菜合买为一份,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他的饭盒里总是花花绿绿的。同学们对阿豆这种难民式的生活表示十分的同情,但是阿豆总是一副满足的神情:吃粗茶淡饭,享受网络人生。  相似文献   

8.
《列子·汤问》里有一个“秦青学讴”的故事,说秦青向当时的演奏名家薛潭学习弹琴,学了不久就以为功夫已经到家,要辞别师傅下山。薛潭也没多说什么,便在通衢大道上设宴饯别,抚琴弹奏,当时“声振林樾,响遏行云。”秦青一听,方知学海无涯、学无止境,愧悔万分,赶紧叩求能继续深造。  相似文献   

9.
<正>前几天,我带儿子去中华贤母园游玩,看到许多小孩子围着两位吹糖人、捏面人的师傅,等着买那些活灵活现的糖人、面人。儿子一看到,也忍不住跑过去,并央求我给他买他最喜欢的熊大糖人。我的目光被吹糖人师傅的动作吸引,只见他三搓两揉一拉一吹,不一会儿,一个活灵活现的小动物糖人就"蹦"出来了。我小时候见  相似文献   

10.
电厂是知识密集型企业,生产人员需要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知识。目前,电厂生产人员的培训大多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这种培训方式虽然能起到一定效果,但也存在很多弊端,比如有的师傅怕教出来徒弟饿死师傅,所以在传授技能时有所保留;教授的知识全凭师傅的经验决定,存在片面性;同一岗位的徒弟由不同师傅培养,所学到的技能可能具有差异性;培训管理部门很难对培训过程进行监督、考核。在岗培训是通过结构化的培训方式,标准化的培训内容,让员工掌握安全操作设备所必需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1.
光阴荏苒,转眼间,三个月的采煤实习期已经到了,郭小杰又要转到掘进队学掘进了。离队的那天,卢夏清把队里三班全体成员都叫到家里,为他举办了一场庆功宴,结果郭小杰又喝醉了,醉得一塌糊涂。
  到了掘进队,带他的师傅叫曾益平,是掘一队二班的班组长。棋井盘煤矿正如其名,地质复杂,井下如同纵横交错的棋盘一样,对岩巷的稳定程度要求很高。要加强巷道的稳定性,就必须掌握好锚网喷这门先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散木的故事     
文壬 《青年科学》2009,(6):33-33
老子的徒弟庄子叙述了一个“散木”的故事:有个木匠到齐国去,看见一棵栎树生长在社庙旁边,被奉为社神。这棵树大得难以形容,围观的人多极了,木匠连看都不看一眼,径直向前走。他的徒弟却为它神迷,看后跑着追上师傅,问道:“自跟随师傅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好的大树,而您却看都不看,这是为什么?”木匠说:“这是没用的散木,因为无用,所以它才能有这么长的寿命。”这种“散木”的智慧,就是“拙”,就是无为。它是自然的,所以能保全生命。  相似文献   

13.
一位理发师带了徒弟,徒弗正式上岗这一天,给第一位顾客理发后,顾客嫌头发留得太长。师傅解释:长发显得含蓄,这叫深藏不露,很符合你的身份。顾客听罢高兴而去。徒弟给第二位顾客理完发后,顾客嫌头发剪得太短。师傅解释:头发短使你显得精神。顾客听罢欣喜而去。徒弟给第三位顾客理完发后,顾客嫌时间太长。师傅解释:为“首领”多花点时间是很必要的。顾客听罢满意而去。  相似文献   

14.
孙悟空是作者和人民心中的英雄.他敢于面对权威,勇于反抗天宫的统治阶级,蔑视一切权威及其秩序,要求自由和尊重;他坚决铲除为非作歹的邪恶势力;他尊重师傅、聪明、幽默、善良.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希望与绝望,光明与黑暗,理想与现实,进化与轮回,有限与无限......这一组组对立矛盾的范畴,便构成了鲁迅心灵的深层结构。鲁迅这种矛盾抗争的心灵结构也渗透到他的文学创作中,形成了创作中的显结构和潜结构。鲁迅心灵的深层结构在他的小说中已有所表现,而在他的散文诗集《野草》中得到了更充分更全面的呈现。深刻的绝望与对这种绝望的悲壮反抗,便构成了鲁迅精神追求的矛盾运动的两极,贯穿在他心灵的诗篇《野草》中。  相似文献   

16.
《当代地方科技》2006,(5):10-13
4月12号,笔者刚从北京首都机场出口走出,老朋友张波先生便用自己的奔驰轿车,将笔者接到自己在北京的别墅。按他的话说,这个别墅花了他五百多万人民币。  相似文献   

17.
《世界知识》2008,(8):70-70
不久前,中国电视连续剧《西游记》在津巴布韦国家电视台热播。这是津巴布韦引进的首部中国电视剧,采用原汁原味的汉语对白并配以英语字幕。在津巴布韦首都哈拉雷,每天晚上都有不少居民守在电视机前,等候“悟空”和“八戒”出现。花匠克里斯说,他偶尔看了一集.立刻着了迷,不仅自己追着看,还介绍给邻居和朋友,大家经常坐在一起看《西游记》,还学会了用汉语说“师傅”。津巴布韦政府实行“向东看”政策以来,  相似文献   

18.
九朵     
有个人,名字叫“九朵”,父亲很早就被人用剑杀死了,所以从懂事起他就拜山里一个剑客为师,刻苦学剑,想有朝一日替父亲报仇。九朵人很聪明,学剑也很用功,所以剑术长进非常快,所有看过九朵舞剑的人都说他师傅收了个好徒弟,但师傅看九朵练剑,常常会看着看着突然地叹一口气。九朵不知道师父为什么叹气,在他的心里,成天只有“替父报仇”四个字。而且关于父亲的死,九朵有一点一直不明白:剑术中最高级别是能舞出十朵剑花,父亲那时候已经能舞出九朵剑花了,可死的时候胸口上却只有一朵剑花,也就是说,对方只舞出一朵剑花就把父亲杀死了。一个能舞九朵剑…  相似文献   

19.
《青年科学》2013,(2):86-86
1965年9月7日,世界台球冠军争夺赛在纽约举行。路易斯·福克斯胸有成竹,他的成绩远远领先于对手,再得几分便可登上冠军宝座。然而,正当他准备全力以赴拿下比赛时,发生了一件令他意料不到的小事:一只苍蝇落在了主球上。  相似文献   

20.
煮过的灵魂和煎过的河山读刘国玉山水画阿苍饿乡故事还在做孩子的时候,就听一位画界兄长说过这样一段故事:六二年大饥荒的时候,他的一位美院同学———班长、年级里顶拔尖的一位高材生,因为实在太饿,在帮食堂干杂务的时候,师傅可怜他,多送了他一些饭票,多给了他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