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断翅白枕鹤通过选定配偶、隔离圈养,于1986年在无锡市公园动物园繁殖成功,至今已形成较大种群,并初步掌握了白枕鹤的繁殖规律。配对多年的白枕鹤繁殖季节农年提早,二月底即可产狼,亲鹤自孵自育情况下,年产1窝,窝卵数为2格言,产卵间隔日为2-3d,孵卵期为28-30d。采取人工孵化或人工育雏珠方法可缩短窝间隔时间,年产2-3窝,甚至40窝。人工孵化的关键是温湿度控制,人工育雏的羝是雏舍温度、卫生、雏鹤开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鸿雁的迁徙、繁殖、食性等习性的观察和研究,以期对鸿雁的生态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本主要论述河南省鹤形目鸟类的组成、数量、分布及其生物学研究。河南省鹤形目鸟类共计16种,主要分布在豫北黄河故道、黄河滩区、信阳等地,灰鹤数量最多,达千只以上,每年在河南越冬停留168d左右,大鸨在河南越冬停留150d左右。 相似文献
4.
薛文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9(5):694-696
在内蒙古东部草原地区新发现遗鸥繁殖群,让述了遗欧的繁殖地生境,繁殖习性,食性, 物群 落结构等内容;讨论了遗鸥对繁殖地选择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万英杰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3(2):238-240
大银鱼繁殖期间食性生物学研究万英杰(枣庄师范专科学校生物学系,277160,山东枣庄;57岁,女,副教授)大银鱼(PrtosalanxhyaloeraniusAbbot)是鲑形目银鱼科中一种个体较大的鱼类,也是一种小型凶猛性的名贵经济品种.由于其鱼体... 相似文献
6.
7.
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总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2.3%,草地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74.6%。到1989年底,有6种鹤在内蒙古地区分布,并均有繁殖记录。但近十年来的考查表明,目前仅丹顶鹤,白枕鹤,蓑羽鹤在内蒙古地区繁殖。在繁殖季节,灰鹤曾多次见于呼伦贝尔盟,但从未见卵或雏鸟。内蒙古东部地区是丹顶鹤和白枕鹤的主要繁殖地。内蒙古大草原是我国蓑羽鹤的主要繁殖地。 相似文献
8.
动物繁殖学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凤花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0(Z1):34-36
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前提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动物繁殖学既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性学科,又是一门具有广阔前景和效益的应用性学科.在动物繁殖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9.
张习艺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15(4):64-69
免疫学的发展,渗透家畜繁殖学的每个方面。抗激素(包括抗蛋白激素和抗类固醇激素)已应用于畜牧科研和生产领域;单克隆抗体技术也被引入家畜生殖生理研究之中;在家畜性别鉴定、生殖激素的测定,家畜妊娠的诊断等无不借助免疫学的技术;在家畜不育的问题上,免疫因素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免疫学技术的应用现状作了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创新教育与家畜繁殖学实验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创新教育的内涵及特点,阐述了创新教育对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分析了家畜繁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面对创新教育,家畜繁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进入突风域的超音速翼对地面效应的响应谢正桐,周文伯(工程力学系)关键词突风域,非定常流动,地面效应,数值解中围法分类号V211·15以超音速飞行的机翼有时会受到各种特殊环境的影响,如飞行器近地面飞行、飞行器进入突风域,这就要求人们对飞行器作非定常超音... 相似文献
15.
16.
周汝英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4(6):71-74
通过对当今新的信息环境的分析,指出知识信息的组织与传播是未来图书馆学研究的核心;未来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将以数字文献为主,印刷型文献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消亡。 相似文献
17.
针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自然繁殖率低,种子萌发时间长的特点,探讨植物激素处理种子,对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出苗率及成苗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植物激素处理南方红豆杉种子,出苗率可达85.5%,8个月即可出苗,而不用植物激素处理(对照)的南方红豆杉种子则需要18个月出苗,出苗率80%,播种基质也有直接影响其出苗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甲基托布津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杀真菌剂 .开展甲基托布津对植物生长繁殖的影响研究是评价农药的安全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依据 .实验以未施用甲基托布津为对照 ,研究在甲基托布津的有效施用剂量每15d为 1g·m-2 的条件下 ,通过测定不同密度条件下野艾蒿的总生物量、种子生物量、叶生物量、茎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新生分蘖数、株高、菌根侵染率等数据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 ,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对野艾蒿部分生长指标影响显著 ;而对所有繁殖指标 ,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均没有显著性影响 ,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甲基托布津对野艾蒿的菌根侵染率没有显著性影响所致 .实验结果表明甲基托布津施用于农田生态系统中是安全可靠的 . 相似文献
19.
从传播学角度看图书情报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柳宁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3):5-7
以传播学的角度看,图书馆学、情报学无疑也是传播行为的一种。从图书情报传播的传者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受众分析和效果分析等方面探讨了图书情报的“5W”信息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