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利用生产集中度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从主产区和省域2个层面考察了中国马铃薯种植区域比较优势,进行了时空演进,并利用Arc GIS软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第一,2014—2018年中国马铃薯4大主产区的生产集中度指数呈波动状态,综合比较优势从高到低依次是北方一作区、西南混作区、南方冬作区、中原二作区。第二,北方一作区和西南混作区是马铃薯种植"高规模-高效率"的双高地区,中原二作区和南方冬作区是马铃薯种植"低规模-高效率"的效率优势区域。第三,省域马铃薯生产集中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存在时空差异,浙江、河北、广东的马铃薯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值持续上升,而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北、新疆、湖南、西藏、江西和安徽等省份的综合比较优势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状态。  相似文献   

2.
新材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石。发展新材料产业,对全面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河南拥有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区位、机遇、资源、产业等独特优势,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分析河南发展新材料产业的比较优势,结合当前河南发展新材料产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给出了河南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南肉牛养殖业的发展优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牛肉的人均消费目前已达到4.3kg,但仅为世界水平的1/2,尽管其产量平均每年递增,价格连年攀升,但因国内经济的增长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牛肉需求量持续增长。周边国家与地区因牛肉产量的逐年减少和疯牛病的影响,对我国牛肉进口量呈增长趋势。海南不仅有动物生长独特地理环境,而且有诸多肉牛业发展的优势,其养殖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4.
中原崛起若干问题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仁庆  徐雪明  康艳 《河南科学》2007,25(6):1081-1084
通过论述中原崛起的基本内涵与背景,分析河南省与中部其他五省比较所具有的独特优势,证明河南省在中部六省发展中,比较优势大于劣势,经济总量、产业基础、区位、人口、资源以及发展潜力等均居前列,说明河南省有望率先实现中原崛起,并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中起排头兵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自从中原经济区成为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崛起就成为中部六省乃至整个中国的重大战略。笔者曾撰文指出,中原经济区的崛起必须依赖于产业集群的崛起和学科集群的崛起,中原经济区崛起必须学习与它在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相类似的中部六省的崛起经验。中部六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中部六省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生产、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  相似文献   

6.
苏建军  关丽 《创新科技》2022,22(4):31-42
利用2011—2019年相关数据,采用区位熵、地理集中度系数和面板回归法深入分析了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从空间角度来看,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的总体空间集聚结构较差,专业化水平较低,且具有比较优势的城市变化不大,并按集聚度将中原城市群高新技术产业集聚水平划分为低、中低、中高和高水平4种类...  相似文献   

7.
正2016年1月20日,筠连县人民政府在筠连县会议中心举行肉牛产业科技顾问聘请仪式。筠连县县长刘朝平为四川大学王之盛教授颁发了聘书,正式聘请王之盛教授为筠连县肉牛产业科技顾问,负责全县肉牛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决策咨询,以进一步提升以筠连黄牛为主的肉牛产业科技含量,为筠连肉牛在产业扶贫、科技扶贫方面提供最好  相似文献   

8.
牛羊肉相比其他畜禽肉,因其具有绿色营养价值高的优点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潮汕地区虽然不是牛羊肉的主产区,但每年消费量巨大。调整畜牧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牛羊生产以满足当地群众需求意义重大。粤东区域的潮汕农区(特指汕头市、潮州市、揭阳市三个地级市的行政区域范围的农业地区)发展肉牛育肥生产受制于本地自然资源等客观条件因素,与北方地区对比没有相对优势。因此,在潮汕农区发展肉牛肉羊育肥生产项目必须进行充分研讨论证,谨慎投资。  相似文献   

9.
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改革开放近30年来,中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有显著的提高。这很容易从统计资料中得到明显的印证:中国在世界出口额中的比例迅速提高。中国目前仍处于劳动力丰富而资本相对稀缺的发展阶段。充分利用和发挥中国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发展好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助于提高中国产业的竞争力。中国工业的发展历程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好劳动密集型产业,继续增强中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素质,把劳动力丰富的比较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本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球正面临新一轮的产业升级与调整。伴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河南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应紧抓历史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文从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入手,根据河南省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提出发展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刘勇  徐晓霞 《河南科学》2011,29(1):99-103
运用"区位熵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2008年中原城市群各市的产业结构从19个细分产业进行测算,结合三次产业结构数据进行分析,认为中原城市群各市产业结构同构性不明显,各市主导产业已有初步分化.并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分析了中原城市群城乡间产业结构优化的限制性因素,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对满族"三仙女"始祖感生神话与中原"简狄生商"神话的关系问题素有争论,很多学者皆以满族神话乃是篡改中原神话而成。然从满族萨满文化女性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民间信仰以及考古成果等多角度分析,满族始祖神话完全具有独立产生、发展的自然生态和思维状况等方面的条件,是一则颇具民族特色的始祖神话。  相似文献   

13.
基于分形理论的中原城市群规模序列和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志伟  刘静玉  刘勇 《河南科学》2010,28(3):346-350
运用分形的有关理论对中原城市群的城镇体系的规模序列与空间结构进行了具体分析.研究认为:在城镇规模序列结构方面,中原城市群城镇体系的首位度相当突出,但中等序列的城市较多,中原城市群离成熟状态具有一定距离,且偏离程度较大,尚未形成完整的规模序列结构.在空间结构方面,城镇之间的空间关联程度、空间相互作用一般,空间布局较分散.据此,进一步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十二五”规划中原经济区建设英语人才培养为背景,以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原地区英语学习者英语语调特征研究”为依托,针对语调的基本特点,利用正则表达式设计并实现了针对中原地区英语语调的统计分析系统,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分析,统计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对语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和检索,为项目的高效顺利实施提供必备的技术保障.同时也对正则表达式在标注语料库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辛向阳  乔家君 《河南科学》2012,30(5):652-656
运用偏离-份额法,较系统探索开封市制造业现状及发展.发现开封市制造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贡献较大,行业势头发展良好;开封市制造业绝大多数部门的竞争力趋于弱化,开封市制造业的竞争力急需提高.提出了增强开封市制造业竞争力的主要措施:紧抓"中原经济区国家发展战略"机遇,发挥自身优势,大力招商引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延长产业链条等.  相似文献   

16.
胡方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0,25(1):12-15,19
伏牛山东麓地区处于黄淮平原、河洛地区、南阳盆地的交界地带,地当河洛通往江淮、中原通往江汉的交通要冲,既有河山纵横的地理形势优势,又有控扼各路交通要道的地理位置优势,因而自古成为兵家必争的战略枢纽之地.中央王朝统一时期,这里作为洛阳东南方向的门户,屡屡成为进攻洛阳的突破口,也是洛阳军事防御体系的重中之重;分裂割据时期,这里地当东西南北各方势力交锋的锋面,而且由于其相对于黄淮、河洛、南阳三地,地势居高临下,因而在古代战争中成为各方势力争逐的战略要地.  相似文献   

17.
高等职业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容忽视.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过程中,河南省应深入研讨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和发展规律,创新管理机制,以产业为主导,整合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8.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8,(2):104-109
建立衡量信息产业与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综合评价法构建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度模型.以中原城市群9市为例,对2012—2016年9市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及两者融合情况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中原城市群9市旅游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发展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两产业协调发展能力逐年提升,但评价阶段内整体融合水平较低,大部分城市呈现信息产业发展滞后的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以河南省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社区群众体育发展的有关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方法参考已有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群众体育研究相关文献,并结合实地考察进行分析研究,寻找存在的相关问题,指出解决办法。结果中原经济区农村社区群众体育人才短缺,组织管理松散,体育活动资金投入紧缺,是造成难以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解决对策应该是完善城镇化社区体育服务体系,加大经费投入,发展农村社区群众体育基础设施,建立以体育教师为主导的农村社区群众体育服务体系,引导中原经济区新型城镇化中新型农村社区群众体育健康发展。结论人才培养是基础,经费投入、建立和完善服务体系是促进农村社区群众体育持久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20.
结合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发展实际,总结出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包括二级指标6类,即城市人口与地域指标、城市经济指标、城市生活方式指标、城市发展潜力指标、城市基础设施指标、城市生态环境指标,三级指标21类.对指标体系进行主成分分析和Q聚类分析,对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水平做出对比,将中原经济区中心城市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划分为4类,在此基础上对4类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