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湘洲 《科技潮》2000,(4):25-25
地震,是地壳变动的一种形式,它虽然是难以准确预报的自然灾害,但由于它有规律性和先兆性,因此其危害是可以通过科学的手段来减轻的。相信将来在人们掌握了更多的自然规律知识时,能够发明一些办法来抵御地震灾害甚至用地震的能量造福人类。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矿井地质勘探的槽波地震法的原理,对两种槽波地震法透射波法和反射波法进行了技术分析,简述了槽波地震法的应用。槽波地震法是矿井物探的一种重要方法,应用槽波地震勘探可确定煤层地质构造变动或地质异常的位置和规模大小。  相似文献   

3.
倒塌失效是混凝土梁桥地震破坏的一个重要极限状态,揭示其机制对于提高结构的抗倒塌性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对3种混凝土梁桥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及倒塌破坏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从结构体系转化、桥墩受力及梁-墩碰撞作用等方面揭示了3种类型桥梁的地震损伤演化规律及连续倒塌机制。研究表明:梁-墩相对位移过大是造成落梁的前提条件,而落梁时梁-墩撞击作用进一步推动加剧了桥墩破坏和整体倒塌过程。连续梁桥的地震倒塌失效是一个整体连续的过程,简支-连续梁桥和简支梁桥的倒塌失效是一个局部连续过程。简支梁桥地震倒塌过程中桥墩受到的碰撞力在3种混凝土梁桥中最大。  相似文献   

4.
4月20日,多名地震专家认为,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的机制一致。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周本刚认为,芦山地震、汶川地震都是逆冲型地震。周本刚解释,地层断裂处分成相对上下两盘,根据上下盘的不同运动分成3种:第1种是断层两盘水平交错,称为"走滑型";第2种是断层上盘往下运动,称为"正断型";第3  相似文献   

5.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据统计,地球平均每年发生地震约5百万次。可见地震是一种很平常的自然地质现象,只不过99%以上的地震因震动微弱,除了地震仪能测出外,人一般感觉不到罢了。能造成破坏的地震全世界每年平均有1千次左右。7级及7级以上的大地震虽较为罕见,但它能给人类带来严重灾难,所以对地震的预测,早就引起了  相似文献   

6.
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知识再归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耀华 《科技信息》2010,(25):184-184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他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强调"一切",表明这条规律的普遍适用性,没有例外,不符合这条规律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不受外力是本规律成立的条件,这是一种理想情况,它也包括物体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外力的情况,"总保持"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只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相似文献   

7.
近场竖向地震动对铁路桥梁地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非线性三维空间梁单元来建立桥墩的有限元模型,选用了三组不同类型的地震记录作为输入,研究近场竖向地震动对我国目前常用的钢筋混凝土铁路简支梁桥桥墩地震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最大峰值水平加速度PGA分别为0.1g和0.2g的地震输入下,桥墩结构均处于弹性工作状态,相应的竖向地震动对桥墩的地震反应影响很小(均不超过2%);而在最大峰值水平加速度PGA为0.4g的地震输入下,桥墩显示了非线性行为,竖向地震动对桥墩地震反应的影响显著增大,尤其是因P—A效应的影响会使桥墩的墩顶位移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王伟 《科技信息》2013,(15):322-322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它揭示了物体的物体的一个重要性质——惯性:物体总是保持原有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本文就惯性定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地震与旅游,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的含义和性质是有根本区别的。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旅游则是人类的一种游憩与康乐的地域活动。然而,就地震是一种地质现象来说,它乃是构成自然风景的重要组成要素之一。其实,旅游资源,包罗万象。地震灾害直接危害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人们目前还不可能采取科学技术手段来加以消除。探索与予报地震的发生和予防,以减弱地震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又是地震工作者的主要任务。但对于地震这种巨大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宏观性的众多的地震遗迹,如能加以保存和研究,这对于研究社  相似文献   

10.
地震勘探爆破是一种特殊的爆破方法,它不同于一般的工程爆破,本文介绍了地震勘探的原理,以及地震勘探爆破技术,详细阐述了从选位、钻孔、装药、封孔,到起爆各个环节的技术措施,对地震勘探爆破的安全防范和激发效果进行了很好的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程承  姚勇  李凯 《科技咨询导报》2009,(27):128-129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它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威胁而准确的预测地震又非常困难。本文建立在大陆漂移学说基础之上,分析了往年全球的地震数据,利用统计的方法对宏观的地震预测进行了尝试。从宏观上研究了全球强震区地震情况与我国地震发生的关系,定义了"地震活跃度"。将地球表面划分为648块网格,继而运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出每块网格上的地震活跃度。然后根据所得数据和地理知识,将中国的地震区划分为三个区域,每个区域包括数个网格。根据大陆漂移学说的假设,考虑了这三块区域和中国周边的几块全球强震区的关系。进而发现,从时间序列的角度来看,它们之间某些板块存在着协整关系。并可以通过此方法相对精确并有针对性的对宏观的地震发生情况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触发地震的日月引潮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统计了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地震发生的频次与月相的相关关系,说明引潮力可能是触发地震的一种因素,重点讨论了如何用日月轨道根素,最新的天文常数和资料计算引潮力位和引潮力的方法,计算地球上任一位置日月引潮力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分析了典型的震例,说明用引潮力的分量来预测触发地震时间的可能性,它可以配合其他预测地震的手段,给出一种短临的预报。  相似文献   

13.
地震是一种突发性很强的自然灾变现象。它不是社会机体的组成部分,但是,它以其无法抑制的破坏力量严重地干扰社会生产和生活。严重的地震灾害迫使我们去探索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的规律,以期实现灾害性地震的预测和预报,实现抗震减灾的宿愿。  相似文献   

14.
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它发生频率高,对人类生活有极大的破坏作用,文章在介绍地震成因、类型、分布规律的同时,强调了地震预报工作的重要性和主要预报方法,并对抗震减灾工作提出了几项建议。  相似文献   

15.
贵州地震史资料汇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0 前言我国是个多地震国家,文献上有大量的地震记载。地震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编辑出版,是一项浩繁的科学工作,它对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建设和科学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地震科学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贵州省地震史资料汇编》是在全国地震历史资料工作的基础上编辑的。在1978年6月,我省根据国务院国发(1977)101号文件精神,组成了贵州省地震历史资料工作小组。在省科委的组织和领导下,省政协、省图书馆、贵州师大和省地震局参加了这项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工作小组查阅了200多种历史资料(包括正史、方志、家谱、报刊杂志、诗歌文集等),最后抄录和整理出223张地震资料卡片,上交给中国地震历史资料编辑委员会,完  相似文献   

16.
贵州水库地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总结了贵州水库地震的成因类型、诱发因素和特点。贵州的水库地震主要是断层型,其次是混合型和气爆型,滑塌型相对较少。库容、水库水位、库区岩石类型和岩层结构、库区断裂构造是影响和控制水库诱发地震的主要因素。贵州发生明显水库地震的水库的基岩以碳酸盐岩为主,大型以上水库才会诱发地震,水库地震的发生受水库水位影响明显,水库地震的强度受构造背景影响,水库地震震级相对较小、影响范围小,水库地震容易造成"小震大灾"。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了卡尔曼滤波的理论描述,从一个动态系统的状态空间表示法出发,给出了随机过程的卡尔曼滤波方程,说明它仍是一种最小平方滤波,但这种滤波方程不仅适用于线性时不变系统,而且适用于非线性时变系统。采用递推方法计算,既方便又简洁,而且保证其收敛性。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地震资料的处理,诸如滤波、反滤波和预测滤波等,可以大大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文中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地震作用下简支梁桥的碰撞响应,本文通过建立全桥模型,在输入不同的地震激励、考虑不同桥墩高度下,进行了简支梁桥地震响应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碰撞在一定程度上显著地改变了桥梁结构的响应状态,增大了墩底的弯矩和剪力;桥墩的高度和地震激励的变化会对梁间碰撞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9.
图解地震     
自古以来,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始终威胁着人类,并且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直到今天,它依然是一个未被人类征服的敌人.不过,我们对它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果.为了获取来自地球深处的报警信号,我们应该了解地震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以高速铁路简支桥梁圆端型实体墩为工程背景,建立了2种有限元模型计算桥墩的弹塑性地震反应,一种是包括桥墩的杆系单元全桥体系模型,可以考虑列车荷载的影响;另一种是单墩实体模型,用以分析桥墩的地震响应;基于2种有限元模型和弯矩-曲率关系程序,分别计算了不同车速、墩高、地震作用组合和有车/无车等工况下桥墩的弹塑性地震响应.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地震强度的增加,桥墩的地震响应呈上升趋势,车速、墩高的增加对桥墩地震响应的影响不呈线性增长关系,地震频谱特性对桥墩地震反应影响较大;罕遇地震作用下墩底进入弹塑性状态,给出了适合低配筋率桥墩塑性铰区箍筋加密长度简化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