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伊犁地区位于我国向西开放的前沿。这里的旅游资源丰富多彩,极富有开发价值。本文在分析研究旅游资源现状空间分布、分类的基础上,进而分析探讨本区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进而对本区旅游资源作出评价,并指出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向;而后,依据区内的自然、经济、人文景观特色,划分出5个旅游景观区,无疑对发展地区旅游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中央政府为了更好地推动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开始实施了一系列先进政策和措施来扶持各产业发展,四平市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大力发展旅游业,在全市多个地区满族文化遗产的支撑下来作为旅游资源,并通过以旅游开发为先导、打造旅游特色文化为主线的开发对策,这对实现四平市经济在新时期的振兴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该文就满族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与四平经济振兴的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疆旅游业发展迅猛,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接待游客已经超过5 000万人次。自治区政府已经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今后的工作重点,2018年8月25日自治区旅游发展大会召开,推动新疆由旅游资源大区向旅游经济强区转变。本文对新疆旅游业人才需求及旅游职业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调研,提出了旅游职业教育要为新疆当地旅游经济服务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滨海旅游资源是营口旅游资源的核心,在现代旅游业迅猛发展的时期,营口旅游业的发展,应突出资源优势,发挥区域特色,注重区域开发,以促进旅游业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林甸县的经济增长点,开发旅游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如何在不破坏资源的情况下保障林甸经济的良性循环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林甸特有的自然资源和林甸已有的旅游业开展经验,探讨了林甸旅游业发展的对策。林甸县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采取相应策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发展为前提,以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协调好旅游业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实现旅游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6.
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是旅游发展的3大基本要素,旅游经济是旅游业发展以及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的体现,据此构建了江西省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法、重力模型、旅游空间错位指数等方法结合ArcGIS可视化表达对2005~2015年江西省旅游发展进行评价,并对江西省旅游发展空间错位及时空演变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研究期内,江西省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服务和旅游经济的发展不均衡,各地市之间的差距都较大,但综合水平都不高,旅游设施成为江西省旅游发展的"短板",旅游资源逐渐成为影响江西省旅游均衡发展的关键;2)旅游资源和旅游经济重心整体向南迁移,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重心整体向北迁移,4个重心始终在江西省北部震荡徘徊,整体上呈现出布局分散的特点,而4个重心所形成的空间范围随着时间的演变在逐渐缩小;3)10 a间江西省旅游发展空间错位状况普遍存在且分异明显.高度错位区始终在江西省北部,错位程度逐渐南移,呈现出"北部凸显—中部凹陷—南部凸显"的空间布局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中国旅游业实现平衡充分发展,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我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当前中国旅游业既存在城乡旅游发展、旅游产业结构、旅游消费市场等六个方面的不平衡发展问题,还存在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产品有效供给、旅游设施建设等六个方面的发展不充分问题。因此,应从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设计、旅游企业培养、旅游业态创新、旅游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入手,加快推进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我国旅游业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池市旅游资源丰富,具有世界性、垄断性和唯一性,河池市也是构建广西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之一——红水河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党委和政府部门的重视与大力支持以及交通条件的不断完善升级使得旅游业成为河池市新的社会经济增长点.但是,由于先天发展条件不充分,旅游业的发展面临重重困难,旅游经济缺乏大手笔投资,景区景点建设规划开发滞后,旅游产品单一,制约着河池旅游资源优势的发挥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对河池市的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认清河池市旅游业发展的状况,以期促进河池市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实用参考.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发展旅游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论旅游》是邓小平发展旅游业思想的集中体现,邓小平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中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突破口之一,邓小平发展旅游业思想内容丰富,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型旅游发展战略,旅游业发展要以经济为中心,走旅游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优先发展入境旅游的市场发展战略,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旅游开发要和城市建设一体化,要重视旅游昨旅游教育等内容,邓小平发展旅游业思想是中国发展旅游业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 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中国旅游业迎来了“97中国旅游年”,这可能标志着中国旅游业一个黄金时代的到来。作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局部缩影”的泰山,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旅游接待条件,在新一轮旅游竞争与发展环境中既存在诸多机遇,也面临许多挑战。如何使以泰山旅游为主要内容的泰安旅游业实现旅游市场开拓、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旅游经济与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即如何实现泰安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上述问题都是事关泰安市旅游业及至全市社会经济的全局性问题。 为使泰安市旅游业建立在扎实的科研理论基础之上,避免发展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本文拟从旅游经济和区域经济学科的角度,探讨适合泰安市旅游系统的科学研究体系,以使市内外较为分散的科研力量形成合力,共同构筑泰安市旅游业发展的大厦,并在探讨科研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中、近期事关泰安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科研课题。  相似文献   

11.
方洁 《科技资讯》2010,(15):221-222
旅游产业是世界上年轻的、也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之一。青海省作为一个旅游资源大省,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旅游业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存在问题,尤其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短缺现象更为严重。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应以其强大的杠杆效应来影响青海省旅游经济建设的方方面面,大力支持旅游业的发展,使"大美青海"成为中国旅游业大发展的新亮点,成为真正的"世界旅游之巅",同时也成为青海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旅游业是近半个世纪营造的新兴产业,湖北省旅游业虽然起步晚,但是近年来经济快速增长,推动了湖北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发展旅游业,就是开发旅游资源,要从对旅游资源的利用中获得经济效益,但任何资源的开发,都会对现有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而  相似文献   

13.
河北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差异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共同特征,它主要通过区域旅游资源禀赋与旅游产品类型、旅游市场需求、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旅游业支持系统等方面来体现.正确认识和把握河北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充分发挥各地区优势、实现各地区旅游业的互补与共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系统分析了河北旅游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提出为进一步提升河北旅游业的整体水平,尽快使其向"旅游强省"转变,必须选择能够缩小区域差异的协调发展战略--区域旅游合作,并为河北各地区制订正确的旅游业发展对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乡村旅游是推进资源型城市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本文以典型资源型城市临汾为例,阐释全域旅游背景下乡村旅游优化发展的产业、空间、管理和旅游4种转向,并对旅游业驱动乡村振兴的过程和实践模式进行分析,探讨资源型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和机制。结果表明:(1)临汾市产业由第二产业向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转型,空间上农业用地适度向旅游建设用地转化,管理由传统粗放模式向现代企业制度发展,旅游由单一要素向多元要素转变;(2)临汾市探索出乡村旅游实践模式,即明确定位,重塑旅游形象,发挥龙头景区带动作用,探索发展工业旅游,重建乡村生态环境,协调推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3)乡村旅游从农业、农村和农民3个维度推动了乡村振兴的进程。资源型城市乡村发展亟需转型,资源型城市乡村应注重旅游形象的重塑,明确自身定位,开发新型特色旅游资源,构建本地完整旅游产业链条,以谋求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蔡榕晖 《广东科技》2011,20(16):99-100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旅游业进行了约30年的探索,在树立绿色税收、绿色财政理念,搭建适合旅游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平台,创建生态旅游强国,还任重道远。笔者在探讨加速旅游资源的整合,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旅游行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财税政策。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具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有开展森林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加强对我省森林旅游资源的认识及对森林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进行开发策略研究,对于发展吉林省的森林旅游业、振兴林区经济、推动吉林省森林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高曾伟 《镇江高专学报》1999,12(2):50-53,57
知识经济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提高全民的环境意识、发展旅游教育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合理规划、科学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发展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热点,旅游资源、旅游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健全法制和加强管理体系、应用高科技手段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清远的旅游业带来机会.加快发展旅游业,形成推动经济多元化发展的主导,是清远经济发展赋于旅游业的使命.清远紧临港澳及珠江三角洲,是目前国内最具有活力的旅游客源市场之一,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特色鲜明的旅游文化,体现了区域旅游文化的异质性和互补性.本文通过对清远旅游资源的研究,旨在探索清远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发展的道路或方法,为清远的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有效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9.
低碳旅游是在大力倡导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旅游发展新模式,它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五台山旅游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旅游发展的各要素对五台山旅游资源进行低碳化的开发研究,构建五台山低碳旅游发展和运行模式,为五台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同时又导致旅游资源遭受破坏.因此,我们必须在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同时,对旅游资源进行有效地保护,以使旅游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