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黝铜矿族矿物的EPMA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黝铜矿族矿物成分复杂、类质同象取代广泛,种属区分困难。利用EPMA法对该族矿物进行成分分析和图相分析可将其划分为两个亚种、若干个变种。对该族矿的鉴别与研究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2.
以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尕尔穷铜矿床为例,利用ASTER多光谱遥感数据在矿区及其外围开展矿化蚀变矿物信息的提取。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取了Fe~(3+)矿物、高岭土、绢云母、绿泥石4种蚀变矿物的分布信息,同时采用端元波谱法对矿化蚀变信息进行提取。结合以上两种提取方法显示出尕尔穷铜矿区矿化蚀变信息具有分带性:Ⅰ号矿体矿化蚀变分带由外向内可划分为绿泥石→绿泥石+高岭土→高岭土+绢云母+Fe~(3+)矿物;Ⅱ号矿体矿化蚀变分带从外至内依次为绿泥石→高岭土→高岭土+绢云母+Fe~(3+)矿物。遥感蚀变矿物的分带特征与尕尔穷铜矿围岩蚀变分布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目前通用的《现代汉语》教材对于句子的特殊成分的看法从称呼上看不一致,有的叫“独立成分”,有的叫“独立语”,从概念所包含的实质内容上看也略有出入。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服饰品牌入手,透析服装品牌的内在本质及特点,从命名成分、成分来源等角度分析现代服装名称在发展过程中的语言变化现象,具体详实地揭示语言的强大信息功能和表征作用。  相似文献   

5.
体温过低对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快慢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体温过低对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快慢成分的影响。方法:计算机平均叠加技术颅表记录大鼠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快慢成分,体表物理降温法逐渐降低大鼠体温,传感探头式数字体温计监测大鼠直肠温度,体温每降低1℃测试1次BAEP快慢成分,观察波峰潜伏期(PL)、波峰间潜伏期(IPL)和波幅的变化。结果:随体温逐渐降低(36-25℃),BAEP快慢成分PL逐渐延长,快成分I-Ⅲ、Ⅱ-Ⅳ和I-Ⅳ IPL也逐渐延长,但两者波幅未随体温降低而发生规律性显著变化。结论:体温过低对大鼠BAEP的快慢成分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到目前为止,学界还没有人专门系统地研究过逻辑成分,本文弥补了这个缺憾:论述了语言中的逻辑成分、新式句法结构(特别是述宾结构)取代传统的逻辑结构的表达效果与原因,以及研究逻辑成分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一个假设:在高能多重产生中,强相互作用的软成分和硬成分所产生的荷电粒子都服从KNO无标度分布ψ(z)=「2b^b/г(b)」z^b-1e^-bz仅仅是参数b不同和〈n〉不同。在同有实验条件下,软成分的b=5,硬成分的b=13;它们自各的〈n〉随质心能量有规律地变化。  相似文献   

8.
多重最小成分的神经网络算法及其在曲线拟合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空间曲线的拟合问题与多重最小成分抽取问题的等价性,提出了多重最小成分抽取的无导师,自适应神经网络学习算法,该算法为Oja算法的一种改进,没有任何附加条件,数学分析的结果表明,该算法是一种高效,可靠的多重最小成分的抽取方法,特别可用于空间曲线的拟合。  相似文献   

9.
光谱重建中ICA和PCA的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光谱数据集可以表示成几个主要光谱成分的线性组合。主成分分析法(PCA)是提取光谱数据集的主要成分的常用方法。近年来,有研究人员用独立成分分析法(ICA)提取光谱数据集的独立成分,进而实现光谱数据压缩。文章分别使用ICA和PCA对50例Munsell色卡的光谱反射比和50例桦树叶的光谱反射比进行特征光谱的提取。利用多光谱成像技术和光谱重建算法,采用三组滤光片,每组分别为2、3和4片,选取3-15维子空间,重建了150例Munsell色卡和150例桦树叶的光谱反射比。重建结果用CIELAB1976色差和光谱重建误差来评价。在150例桦树叶光谱重建中,ICA的重建结果明显好于PCA的重建结果;而150例Munsell色卡用ICA和PCA重建结果相差不大。最后,根据重建结果,对子空间维数、滤光片数与重建色差和误差的关系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江西冷水斑岩型银铅锌矿床除银铅锌铜矿化之外,局部还出现相当规模的金矿化,对该矿床硫化物矿物和金矿化关系的系统研究表明:一些硫化物硫物的出现和共生组合,它们的成分和成分的变化,不仅反映了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而且与金矿化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乙二醛阳极氧化制乙醛酸过程的化学分析方法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乙二醛阳极氧化制乙醛酸的电解液可用简便的化学分析法测定,其中草酸的定量可用钙盐沉淀后用高锰酸钾法测定;乙二醛的定量用坎屁查罗反应后用标准酸测定;醛总量用亚硫酸纳法测定,乙醛酸的定量用醛总量减乙二醛的量。  相似文献   

12.
 应用酶活测定的方法分析了肌酸激酶在不同浓度的乳酸、丙酮酸中的活性变化.实验结果说明在失活过程中没有蛋白质的聚沉,失活与乳酸浓度、丙酮酸的浓度呈正相关.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提示,丙酮酸离子、乳酸离子对肌酸激酶没有明显影响,丙酮酸、乳酸是通过其解离状态的H+改变了机体pH值而影响肌酸激酶活性的,作者就丙酮酸、乳酸对肌酸激酶影响及其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天门冬氨酸对精氨酸激酶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酶活测定、荧光发射光谱等方法分析了精氨酸激酶在不同浓度天门冬氨酸中活性变化和去折叠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天门冬氨酸引起精氨酸激酶失活与去折叠,并且过程中没有蛋白质的聚沉;精氨酸激酶的去折叠遵循一级反应动力学的二相过程,包括快相和慢相;失活与天门冬氨酸浓度呈正相关;当去除天门冬氨酸的影响,精氨酸激酶的活力能得到恢复。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暗示,天门冬氨酸是通过其解离状态的H+改变了机体pH值而影响精氨酸激酶活性的,并且就天门冬氨酸对精氨酸激酶影响及其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酸处理对多壁纳米碳管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中研究了酸处理对多壁纳米碳管形态的影响。分别用浓硝酸及浓硫酸和浓硝酸混合酸对未经石墨化多壁纳米碳管(MWCNTs)和石墨化多壁纳米碳管(MWGNTs)进行处理,讨论了不同处理时间,不同酸体系对不同碳管的处理效果,并采用TEM对其进行形态分析。结果发现,用硝酸长时间处理MWCNTs使纳米碳管发生短切,长径比变小,并且侧壁被整层剥离,管壁变薄;硝酸对MWGNTs的短切与剥离现象不明显。硝酸和硫酸的混合酸在0.5h内就可以将MWCNTs氧化殆尽,而使MWGNTs氧化殆尽则需要2h。在短切过程伴随着可以将多壁纳米碳管的管壁整层剥离的现象,用硝酸处理MWCNTs时该现象比较明显,处理MWGNTs时效果不明显;而混酸的氧化速度太快,处理两种多壁纳米碳管过程中的短切与剥离现象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对印楝油进行皂化得到了印楝油的总脂肪酸,将总脂肪酸甲酯化得到总脂肪酸甲酯,用GC-MS联用仪测定其中所含高级脂肪酸.结果表明印楝油中含有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十种高级脂肪酸成分.  相似文献   

16.
以H2SO4,HCl和一水合柠檬酸作酸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纳米TiO2光催化剂。通过XRD,TEM,HR-TEM,Uv-Vis和FT-IR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以亚甲基蓝(MB)为目标降解物,对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酸对TiO2的结构和性能有很大的影响:以H2SO4做催化剂时,TiO2颗粒分布均匀,粒径在7~12nm之间,全为锐钛矿相;以HCl作催化剂时,TiO2的粒径约为20nm,全为锐钛矿相;而以一水合柠檬酸作催化剂时,TiO2的粒径较大,约为30nm,且团聚严重,为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的混合相。以H2SO4作催化剂制备的TiO2光催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17.
应用酶活测定的方法分析了肌酸激酶在不同浓度乳酸中的活性变化.实验结果说明在失活过程中没有蛋白质的聚沉;肌酸激酶的失活遵循一级反应的一相过程;失活与乳酸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相关.通过对比实验结果显示,乳酸是通过其解离状态的H^ 改变了机体PH值而影响肌酸激酶活性的,并且就乳酸对肌酸激酶影响及其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蛇油中脂肪酸成分的GC—MS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溶剂热抽提蛇油脂肪和KOH/甲醇酯交换甲酯化,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脂肪酸组成,鉴定了29种脂肪酸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成分有肉豆蔻酸,棕榈油酸,棕榈酸,亚油酸,油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三烯酸,二十碳二烯酸,二十二碳四烯酸等.蛇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占脂肪酸总量的63%以上.  相似文献   

19.
酸液在酸压裂缝内流动时,有少数较大的岩石孔隙或天然裂缝首先受到过量酸液的溶蚀而迅速增长形成蚓孔,使滤失主要在蚓孔内发生。因此研究天然裂缝性油藏酸液滤失,必须考虑酸蚀蚓孔的影响。基于裂缝性油藏酸压中酸液的流动反应特性,建立了酸蚀蚓孔的增长模型、酸液在蚓孔内流动反应模型和滤失的酸液在地层中流动模型,提出了便于现场应用的裂缝性油藏酸压滤失计算方法;就影响蚓孔增长及滤失的裂缝净压力、蚓孔密度和酸液粘度等因素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对于现场酸压施工中有效控制酸液的滤失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制SO42-改性的锆交联蒙脱土(SO42-/Zr-CLM)固体酸催化剂,采用IR、Py-TPD和Py-IR等方法研究其表面酸中心的结构特征,并以柠檬酸和正丁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反应,研究其表面酸中心与催化活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SO42-/Zr-CLM表面同时具有Bronsted(B)酸和Lewis(L)酸,L酸为弱酸中心,B酸为强酸中心;B酸中心是主要催化活性中心;催化剂经过500℃焙烧后,B酸的酸量显著增加,这可能是由于Zr与SO42-形成了螯合状配位结构,有利于形成更多的B酸中心并且提高其酸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