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给冻融变形稳定后的压实砂土地基提供沉降分析用基础数据,设饱和度依次为30%、50%和70%,压实度依次为0.88、0.93和0.98,考虑不同的补水条件,研究银川平原压实砂土经20次循环冻融后的压缩性.研究结果表明:循环冻融使压实砂土的压缩性增大,补水冻融条件下的压缩性增量明显大于非补水冻融条件下的压缩性增量,补水... 相似文献
2.
3.
为了进一步探究降雨作用下堆积体岸坡变形破坏模式,自主设计制作了物理模型试验系统,通过三峡库区某堆积体滑坡现场取样,在测定土样基本物理力学参数后,开展了降雨作用下不同坡角的堆积体岸坡模型试验,主要分析了不同坡角下岸坡模型的变形破坏特征及破坏模式。结果表明:坡度对岸坡变形破坏特征影响显著,坡角较大(60°与50°)时,坡体易出现浅层滑动破坏,坡角较缓(40°)时,容易出现深层滑动,35°及更小坡角时,未出现明显的变形破坏;浅层滑动破坏规模较小,变形自下而上牵引,演化发生所需的时间较短,而深层滑动破坏规模较大,变形自上而下推移,所需时间更长;降雨作用下堆积体岸坡变形破坏可分为软化剥蚀—蠕动变形—明显滑动三个阶段,变形破坏模式表现为雨水入渗→表层饱和→土体软化→饱和区扩大→土体沉降→坡顶裂隙出现→坡脚变形/坡体整体变形→浅层滑面/深层滑面→浅层破坏/深层破坏。 相似文献
4.
采用Spencer条分法、弹性有限单元法和弹塑性有限单元法研究太浦河平望段的岸坡稳定性,结果表明在30kN/m2的岸顶荷载作用下,按设计边坡开挖至河底高程-2.35m后,岸坡的整体稳定性不会发生显著的改变,在两岸不搬迁减载的条件下实施河道开挖拓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渗流作用下的岸坡泥沙起动条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考虑渗透力作用,分析坡面泥沙受力特点,推导出岸坡均匀沙的起动条件和临界切应力计算公式,并采用不同渗流比降和不同水流方向的算例,以及长江中下游典型岸坡的实例,对渗流作用作出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泥沙起动流速曲线存在明显的转折点,可以解释崩岸的突发性;向坡外的渗流将大幅降低岸坡泥沙起动条件;冲刷水流方向也影响泥沙起动流速,在接近零流速破坏坡角时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6.
岸坡消落带岩体劣化对岸稳定性演化和岸坡再造具有不利影响.三峡库区岸坡消落带长期处于145~175 m库水位升降环境,以三峡库区碎屑岩岸坡消落带岩体为研究对象,采取野外调查与测绘、室内试验、消落带岩体与未受库水位影响的自然风化区岩体的“比拟法”等综合方法,总结了碎屑岩岸坡消落带岩体劣化特征,基于消落带岩体劣化宏观现象,提出了碎屑岩岸坡消落带岩体的劣化模式,分析了碎屑岩岸坡消落带岩体劣化水动力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岸坡消落带岩体劣化与岸坡结构、工程地质岩组和岩性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库水位升降水动力作用是诱发消落带岩体劣化的主要水动力条件. 相似文献
7.
在现场调研和深入研究宜宾-白鹤滩段岸坡地质背景和岩体力学环境备件的基础上,根据岸坡岩土体的结构特征和地形特征,将金沙江宜宾-白鹤滩段约410km长的沿江地带岸坡类型划分为4个大类9个亚类9个小类,并详细阐述了各类岸坡发育分布特征与稳定性状况.结果表明,顺向等倾岸坡和斜向倾内层状岸坡是滑坡的易发地段,而崩塌则在陡倾内层状和斜向倾内层状岸坡中最易发生;变形体主要集中发育于平缓倾内层状岸坡和中一陡倾外层状岸坡.研究结果对金沙江宜宾-白鹤滩段岸坡稳定性评价和岸坡失稳的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为“西电东送”重点工程区岸坡失稳的预测和防治提供了科学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8.
岸坡特定生态系统对河渠微型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孔混凝土为河渠生态护岸载体,联合绿色植物、微生物构建河渠岸坡特定生态系统,以岸坡硬质护砌的河渠为实验对照,研究该系统对河渠中微型生物群落的胁迫效应.经过15 d的PFU微型生物采集,具有岸坡特定生态系统的实验渠中检出微型生物60种,自养型微生物占46.7%,而对照渠中检出微型生物68种,异养型微生物占55.9%;... 相似文献
9.
【目的】水库岸坡破坏机制是库岸地质减灾的重要科学问题。【方法】以三峡库区龚家方岸坡为例,采用现场勘查和模型实验方法,探讨类土质岸坡破坏机制问题。【结果】现场勘查结果表明,类土质岸坡破坏的地质基础包括两方面:一是岸坡由灰岩、泥灰岩、白云岩、页岩、片麻岩、板岩等并富含蒙脱石和伊利石亲水性矿物的碎裂岩体组成;二是岸坡卸荷作用强烈,卸荷结构面岩桥区段是岸坡破坏的关键环节。模型实验结果表明,类土体渗透性良好,水库蓄水初期库水进入岸坡后地下水在类土体空隙内产生明显的紊流作用,孔隙水压力波动特征明显。【结论】水库蓄水浸泡条件下岸坡卸荷结构面岩桥区段抗剪强度参数劣化作用和水库蓄水初期岸坡内孔隙水压力波动作用是类土质岸坡发生雪崩式破坏的物 理机制。
相似文献
相似文献
10.
对重塑黄土及人工结构性黄土进行冻融前后的直接剪切试验,分析冻融作用对不同含水量、不同水泥含量土样的抗剪强度及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冻融作用后土样粘聚力变大而内摩擦角无明显变化;含水量和水泥含量对冻融前后土样的抗剪强度均有影响.含水量不变时,随水泥含量的增大,冻融前后土样的内摩擦角均变化不大而粘聚力变大.水泥含量不变时,随含水量的增大,冻融前后土样的粘聚力先增大后减小,内摩擦角变化不大;同一条件下,冻融后的土体结构强度高于冻融前的,冻融前后土体结构强度均随水泥含量的增加而提高;相同的击实功下,不同含水量土体的初始干密度有一定差异,导致试验结果呈现出较复杂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周庆胜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18-22
宁波某跨海大桥一侧锚碇位于里癞头礁上,该岛礁岩性为凝灰岩,层间强度较低,加之构造裂隙发育,受海浪冲刷,海蚀沟槽发育,锚碇加载后边稳定与否将是制约跨海大桥规划的关键环节。文章在查明边坡工程地质条件基础上,选用岩性、岩体结构、风化状况、结构面特征等作为控制因素对边坡进行岩体质量分级,并研究不同埋深下岩体质量的分布规律,为建基面的选择提供建议,进而定量评价斜坡在锚拉荷载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岩体质量主要以Ⅲ1级和Ⅲ2级为主,局部含Ⅳ级岩体。在天然和负荷条件下,工程边坡均是稳定的,但锚碇向宁波侧后移更有利于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对松原市龙华松花江特大桥的桥型方案做了较详细的设计研究,论述了该桥桥型方案的设计过程,分别介绍了简支转连续T梁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形刚构桥、双塔双索面预应力混凝土斜拉桥、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和连续钢箱梁悬索桥等5种桥梁结构型式,将各方案从结构受力、施工养护难易程度、使用舒适性、桥梁美观及造价等方面进行比较,最后确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形刚构桥. 相似文献
13.
冻融对粉砂土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深季节性冻土区粉砂土在反复冻融条件下的力学性能,对不同冻融次数、压实系数、含水量、围压下粉砂土的静力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经历多次冻融后,粉砂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呈现加工硬化型,其破坏形式以塑性破坏为主;冻融作用对粉砂土极限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尤为明显,且经历20次冻融后,粉砂土的力学指标趋于稳定;粉砂土的极限强度与含水量呈负相关性,与围压和压实系数呈现正相关性;粉砂土的黏聚力随冻融次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14.
以日本大阪府箕面市大阪国际文化公园都市建设地的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林下5cm厚表土为材料,以大阪府枚方市山田池公园的一隅荒地为试验地,做小规模的森林表土铺撒试验。从土壤种子库的生态学意义出发,探讨森林表土作为植被恢复绿化手段的可能性。对土壤种子库的植物种类组成、不同处理区出芽个体数状况、幼苗早期的生长情况、植被的形成、出芽植物种类与土壤采集地植被的关系以及不同的处理对出芽植物的影响等方面做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阿勒锦岛岸坡非饱和土土-水特性曲线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基质吸力与含水率或饱和度的关系,对天然岸坡无堤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采用TFB-1型非饱和土应力应变控制式三轴仪,对阿勒锦岛天然岸坡非饱和原状土土-水特征曲线及变化规律进行实验研究。运用两种实验方法进行对比,采用轴平移技术控制基质吸力,用Van Genuchten模型对土-水特征曲线作拟合分析。结果表明:非饱和土体积含水率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加而递减,逐渐趋于稳定值,约为15%,当体积含水率小于15%后,非饱和土的抗剪强度将逐渐提高;整个土-水特征曲线呈现"S"形,符合经典土-水特征曲线大致趋势,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喀斯特森林土壤种子库种子命运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探讨退化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机理 ,了解土壤种子库在植被恢复中的作用 ,采用人工模拟自然的方法 ,种子埋藏试验表明种子库中种子命运受种子休眠特性、动物活动、种子埋藏条件的影响。休眠、发芽、霉烂、被害和损失等不同命运及其比例决定了种子库种子的输出格局 相似文献
17.
边坡的变形破坏通常是由多种因素复合作用形成的。为了研究各种因素对土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以具体的工程实例为依托,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计算土坡稳定安全系数并将正交试验设计运用到对影响土坡稳定性的多因素敏感性分析中。用极差和趋势分析法对各因素敏感度进行量化评价,找出影响土坡稳定性的主导因数和次要因素,对工程建设中边坡防治和加固方案的选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非饱和土强度及其边坡稳定性一直是工程界和理论界的一个重要课题.Bishop和Fredlund提出的抗剪强度公式虽被广泛接受,但应用工程仍存诸多不便.针对于此,作者提出了一种有效应力与土水特征曲线发展成的一种新的非饱和土强度公式.该公式不需多组的非饱和土剪切试验,便于工程应用.基于此强度公式,采用VB语言,结合Bishop法,编写了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的计算程序,讨论了强度分层的影响,还分析了裂隙对非饱和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膨胀土边坡,强度的分层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黔中不同耕地类型土壤杂草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黔中地区旱地、玉米地、蔬菜地、苗圃地4种不同耕地类型的土壤杂草种子库的种子组成、数量及种子萌发过程和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不同耕地类型土壤杂草种子库中种子共有35个种,隶属18科33属,且以草本为主,木本仅1种;旱地共有8科12属13个种,优势种为看麦娘,占该类型种子库种子数量的49.1%;玉米地共有16科23属25种,优势种为辣子草,占该类型种子库种子数量的19.6%;蔬菜地共有12科15属17个种,优势种为金色狗尾草,占该类型种子库种子数量的25.9%;苗圃地共有14科18属20个种,优势种为辣子草,占该类型种子库种子数量的34.0%.4种不同耕地土壤类型的杂草种子库种子萌发规律基本一致,均可分成3个阶段,即3月26日以前为萌发初期、3月底到4月上旬为萌发盛期、4月中旬以后为萌发缓慢增长期。 相似文献
20.
坡耕地是紫色土区域典型的土地利用方式,细沟侵蚀是紫色土坡面侵蚀的主要形式之一.试验研究发现,10°,15°,20°,25°小区细沟侵蚀量占坡面总侵蚀量的比例分别为28.61%,57.66%,80.66%和91.16%;细沟沟头出现的顺坡临界坡长平均值分别为6.19m,4.15m,2.75m,1.57m.在大量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植物篱、“地埂十植物篱”和“大横坡十小顺坡”3种措施均能控制细沟侵蚀的发生.尤其是“大横坡十小顺坡”模式,兼具了植物篱与“地埂十植物篱”两种措施的优点,且造价低、节省劳力,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特别是暂时无法实施坡改梯的广大偏远山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