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软件漏洞分析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件漏洞是信息安全问题的根源之一,其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因此软件漏洞分析逐渐成为信息安全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的一个热门领域。该文首先定义了软件漏洞和软件漏洞分析技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软件漏洞分析技术体系,并对现有技术进行了分类和对比,归纳出了该领域的科学问题、技术难题和工程问题,最后展望了软件漏洞分析技术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尚未摆脱数据泄露与"假消息"丑闻的美国社交媒体巨头脸书近日再度受挫。9月28日,脸书公司宣布,有黑客窃取了可访问5000万用户账号的口令,称"这是该公司14年历史上出现的最大漏洞"。目前脸书尚未发现谁是这次袭击事件的幕后黑手,以及有哪些信息被泄露。据报道,有黑客利用脸书"预览"功能中的一个漏洞窃取了访问口令,以入侵并控制用户的账号。脸书发现了这一漏洞,并进行了修复。据估计,约有5000万用户受到此事影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软件漏洞已成为系统安全与攻防对抗的核心要素,随着软件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复杂化,漏洞数量逐年增加,而依赖于人工的漏洞分析与利用生成已难以满足现实需求,漏洞的自动分析和利用生成是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现有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关的成果,文章从控制流劫持漏洞自动利用、面向堆漏洞的自动分析与利用、安全机制自动化对抗方法和综合性的漏洞自动利用框架等四个方面介绍当前软件漏洞自动利用研究进展,进而分析未来软件漏洞自动利用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即时通讯软件在网络协议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IM软件开发中涉及的多线程技术、服务器程序开发、数据库开发、脚本语言、组件开发技术等也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IM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用户账号和密码易暴露,活链接功能、开放的端口及消息收发权限可能会被恶意利用等安全性问题。建议IM软件开发商建立软件用户数据加密保护体系,提醒用户注意密码等用户私有信息的安全性;开发相应的软件插件,接受用户对恶意链接投诉,并由系统自动将其屏蔽;加强与杀毒软件开发商的合作,及时提供升级病毒库;在服务器运行先进的网络入侵监测系统,防范开放的端口及消息收发权限被恶意利用。  相似文献   

5.
漏洞是引发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对漏洞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值得关注。针对信息安全漏洞数据库中的漏洞数据,基于CWE构建信息安全漏洞本体,形成漏洞领域语义基础,采用Apriori关联算法,对软件中漏洞发生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在数据挖掘的数据预处理阶段借助该语义知识,通过将低概念层级的漏洞数据泛化至高概念层级,提高项集的支持度,挖掘出隐藏的关联规则;在关联规则评估阶段通过设计基于用户关注度的规则筛选器ADARF和RDARF,实现了根据用户关注度找出符合用户兴趣度的规则;基于CNNVD漏洞库的实验证明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ASP是一种开发简单、功能强大的动态Web技术,通过Windows系统IIS提供WEB服务,许多政府、事业单位的网站都使用该语言进行开发.由于ASP自身及IIS存在安全隐患,网页挂马就是利用其漏洞进行攻击.网页挂马不仅对网站的安全运行造成威胁,而且对于用户来说,有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各种账户及密码被窃取等严重影响.本文就网页挂马的运行原理、危害进行了详细地论述,并结合实践提出网页挂马的检测方法及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和Internet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信息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各种各样的软件漏洞可能会被病毒、木马利用而产生各种各样的信息安全问题.在所有的软件漏洞中,数据驱动型漏洞是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被利用的漏洞之一.目前的检测工具往往不够深入,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语义分析的数据驱动型漏洞的静态检测算法.该算法定义了漏洞的词法成分和语法成分,在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的基础上,实现了对漏洞的语义层次检测.与传统的采用编译原理方法实现的静态检测工具相比,本算法实现了对数据驱动型漏洞更准确的检测.最后,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静态检测原型系统,并通过实验证明了系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路径泄露是属于低风险等级一类的缺陷,它的危害一般被描述为“攻击者可以利用此漏洞得到的信息对系统进行进一步的攻击”。提供Web、FTP、SMTP等公共服务的服务器都有可能出现物理路径泄露的问题。我们比较常见的是与Web服务器有关的路径泄露公告。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信息在21世纪初期给世界带来的革命性的影响,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已经普及到了几乎每一个行业。从简单的超市结算到复杂的工业生产中的数控机床,都离不电子芯片以及芯片中植入的计算机软件。而伴随着软件技术的大规模应用,软件的安全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漏洞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该文就针对我们现行的软件技术对计算机软件的漏洞检测以及更新做一个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依据整数溢出漏洞特征,该文在对220个实际整数溢出漏洞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3种检测策略来缓解静态分析技术的高误报问题。结合静态分析可直接获取整数溢出类型信息及动态分析获取整数溢出漏洞准确的优点,提出了动静结合的整数溢出漏洞分析方法。先利用程序静态分析技术分析整数溢出并获取整数溢出类型等相关信息,动态分析根据静态分析得到的信息,使用自动插桩技术对代码进行插桩,结合漏洞特征设计的重构表达式运行具体符号执行以提高漏洞分析的准确率。动静结合的整数溢出漏洞分析方法减少误报效果较好:对Lighttpd-1.4.29进行检测时减少误报374条,占总量的67.3%;对Linux内核3.4版本进行检测时减少误报159 761条,占总量的98.2%;并最终成功分析出CVE-2011-4362、CVE-2013-1763整数溢出漏洞。  相似文献   

11.
在浏览器中,含有大量的隐私数据,包括用户密码信息、个人信息、网银支付信息,然而,浏览器在该地隐私保护技术的应用上还存在一系列漏洞,很容易受到病毒、木马以及恶意软件的威胁,增加了信息泄露的概率,一旦遭到不法分子的窃取,往往会造成严重损失,近年来,由于浏览器用户隐私泄露引起的损失十分常见。该文主要针对浏览器中用户隐私信息的泄露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利用Asp木马漏洞技术是目前入侵网站的主流技术之一,该技术主要利用Asp脚本来执行cmd.exe命令,从而达到控制操作系统的目的。一旦入侵者在所攻克的网站中植入了Asp木马后,则可以使用常用的DOS命令来对系统文件进行删除、复制等操作,给该系统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对目前主流的Asp木马核心技术的分析,然后给出了Asp木马漏洞安全防范的一般性策略。  相似文献   

13.
利用Asp木马漏洞技术是目前入侵网站的主流技术之一,该技术主要利用Asp脚本来执行cmd.exe命令,从而达到控制操作系统的目的.一旦入侵者在所攻克的网站中植入了Asp木马后,则可以使用常用的DOS命令来对系统文件进行删除、复制等操作,给该系统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通过对目前主流的Asp木马核心技术的分析,然后给出了Asp木马漏洞安全防范的一般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身份认证仅采用静态密码,且只有唯一的认证服务器为用户提供服务.其缺点是:静态密码很容易被攻破;若认证服务器被攻破或发生故障,就不能及时地为用户提供服务甚至导致用户信息的永久丢失,这在证券或银行等交易系统中是无法接受的.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更安全有效的认证方案.本文提出的把动态密码和入侵容忍技术结合起来的方案,可以较好地解决用户密码被攻破以及认证服务器被入侵或破坏所带来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5.
集成电路加密芯片功耗泄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于传统的密码分析技术,旁路密码分析技术利用加密设备工作时泄漏的各种旁路信息进行密码攻击.说明了加密芯片功率泄露机理,提出了功率泄露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差分功率分析技术.  相似文献   

16.
结合fuzzing技术、API序列特征匹配技术及特征函数参数检测技术等,开发研究了一种新的软件漏洞检测系统。能有效发掘Window环境下的软件中潜在的未知安全漏洞,提高了软件漏洞检测效率。  相似文献   

17.
信息安全漏洞分析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漏洞(脆弱性)是引发信息安全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漏洞分析日益成为信息安全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中一个热门又敏感的领域。本文对国内外漏洞分析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方式、方法、技术、工具以及漏洞分析工作的现状做了简要回顾和综述,展望了信息安全漏洞分析工作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8.
要定期更改电子信箱的密码。最好是每个月修改一次密码,以防止密码泄露或信件内容被窃取。某大学一学生曾利用电子邮件与国外大学联系申请出国留学,但因信箱密码泄露而导致国外大学的批复函被另一同学窃取,该同学遂伪造其邮件与国外大学联系,从而引发了一场官司。因此,为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经常修改电子邮箱的密码是十分必要的。如果你是使用E-mail收发软件来收发电子邮件,在设置账户属性时应尽量不要使用“记忆密码”的功能(尤其是对于一些重要的电子邮  相似文献   

19.
网络安全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网络安全具有广泛的内容,涉及网络硬件、软件、协议等很多因素,该文从操作系统漏洞、可被黑客利用的TCP/IP协议漏洞、病毒等方面分析了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针对网络安全问题总结了一些通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模糊测试技术的发展,漏洞自动挖掘工作取得了较大研究进展,而漏洞自动利用研究进展相对缓慢。文章重点深入研究漏洞利用生成,旨在解决潜在漏洞仍需大量人工辅助进行利用性分析的问题,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以Linux系统下的ELF文件为研究目标,综合考虑各种漏洞利用方式和缓解措施,提出自动化漏洞利用模型;(2)基于动态插桩获取程序对内存数据的读写情况,并在污点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内存信息获取技术,将程序对内存数据的读写情况记录成能够帮助漏洞利用生成的信息,并在Linux操作系统上实现了一个自动化漏洞利用系统(Exploiter),Exploiter针对目标程序以及使目标程序崩溃的异常输入,可输出一个在目标程序中打开的系统命令解析器。最后的实验结果验证了Exploiter的有效性和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