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1年底苏联发生剧变以来,我国对苏联剧变原因的研究日益深入,出版了不少论著。但随着研究的深化人们发现,对勃列日涅夫时期与苏联兴亡关系的研究,远不像对斯大林、赫鲁晓夫与戈尔巴乔夫时期研究那么重视和深入,似乎这个时期与苏联社会主义兴亡的关系不很密切。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长期以来,勃列日涅夫时期给人们的表象是稳定。一些人认为,勃列日涅夫时期的改革是苏联历史上最为稳妥的改  相似文献   

2.
苏联历史上第三代领导人——赫鲁晓夫1964年被解除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的职务。之后,他,连同他轰动世界的改革在苏联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从此,他过着默默无闻的“个人养老金领取者”的生活,直至1971年9月悄然病逝。对这个使苏联历史发生转折的人物,苏联国内外多有评论。西方出过不少研究赫鲁晓夫主义的书,说他代表了社会主义的新潮流,有人把他与罗马教皇约翰23世、美国第35届总统约·肯尼迪相提并论,认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识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苏联新思维译丛”,最先推出的是《我看赫鲁晓夫》和《苏联外交反思》,现在又有一本即将问世,这就是列·伊·阿巴尔金院士的小册子《苏联改革的道路和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看赫鲁晓夫》一书将于年底出版。这是世界知识出版社翻译出版的“苏联新思维译丛”的一种。最近即将出版的还有《苏联外交反思》(谢瓦尔德纳泽等著)、《改革:道路和问题》(阿巴尔金著)等。以下刊载的是《我看赫鲁晓夫》一书的编者的话。  相似文献   

5.
大事日志     
7月26日苏联照会西德,呼吁西德采取措施,使西德领土不致被用来对阿拉伯国家进行侵略。伊拉克共和国颁布临时宪法。麦克米伦复赫鲁晓夫信提出由安理会理事国常任代表为首脑会议作出安排,并决定会议成员和开会日期。戴高乐复信赫鲁晓夫,主张应保持苏联19日建议,召开有关国家首脑会议,地点最好在欧洲。假如开安理会首脑会议有印度和阿拉伯国家参加,土耳其、以色列、伊朗就也应参加。开罗“金字塔报”公布美国策划破坏、孤立阿联和侵略中东的一封秘密电报。 7月28日赫鲁晓夫分函艾森豪威尔、麦克米伦、戴高乐,要求立即召开有联合国秘书长参加的五国首脑会议。 7月29日我周总理复伊拉克卡塞姆总理信,表示愿意发展两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并尽力支持伊拉克的维护独立、反对侵略的斗争。赫鲁晓夫接见印度报刊编辑和记者时表示,坚持美英干涉军撤出中东。“巴格达条约”理事会昨今在伦敦举行会议,策划新的侵略阴谋。  相似文献   

6.
50年代末,当苏军全面装备核武器后,赫鲁晓夫曾多次强调,要科学地权衡现代武器的性质和现代战争的后果。他认为,核武器和战略火箭军在未来战争中将起支配一切的决定性作用;所有常规军备,包括海军的水面舰艇部队、空军及庞大的陆军,很快会过时。苏联拥有足以实施核反击的战略能力,已经对西方起了威慑作用,世界大战不是不可避免的。1960年1月,赫鲁晓夫在最高苏维埃会议上提出了以火力代替庞大军队的裁军建议。接着他宣布将苏联武装力量缩减1/3,表示了要削减国防费用发展经济的愿望。就在赫鲁晓夫发表上述演说不久,苏联军方即对  相似文献   

7.
半月述评     
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於2月14日至25日举行。出席这次大会的代表共1436人。有55个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团以来宾身分列席了会议。大会自14日起,听取并讨论了赫鲁晓夫所作的苏共中央委员会的报告。赫鲁晓夫在他的报告中的论述国际形势的部分,就社会主义世界体系的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经济发展的两种不同结果,论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同时,分析了帝  相似文献   

8.
11月26日,全世界各国的广播电台用几十种不同的语言向听众报告一条重要新闻——塔斯社发表了关于苏联最近试验热核子武器的声明。同一天,在印度卖索尔邦首府班加罗尔,正在印度访问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委员赫鲁晓夫对近二十万欢迎群众发表演说时,也谈到了苏联这一次试验的最猛烈的氢弹爆炸。赫鲁晓夫告诉印度人民说:“苏联决不会滥用这种武器。如果这些炸弹永远不在城市或乡村爆炸,我们将感到幸福愉快。让这些炸弹搁在那里,让它们去影响那些想发动战争的人的神经吧。”然而,在西方,有一小撮肥胖的垄断资本家、贪婪  相似文献   

9.
“土豆烧牛肉的共产主义”是赫鲁晓夫的一大发明。赫鲁晓夫曾在一九六一年苏共二十二大炮制了一个“福利共产主义”。二十二大通过的“纲领”夸下海口,到一九八○年“苏联将基本上建成共产主义社会”。一九六四年四月一日,赫鲁晓夫在匈牙利发表讲话时又把他的“福利共产主义”形象化为  相似文献   

10.
改革是当前世界的潮流对所讨沦的问题知之甚少,更没有什么研究。社会上义国家的改革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这是谁都看得见的事实。在苏联,远的可以追溯到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近的有赫鲁晓夫的改革,柯西金的改革,直到现在戈尔巴乔夫大张旗鼓的改革。在东欧,先有南斯拉夫,其后有匈牙利、波兰、捷克等国的改革。今天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第一次可以专门从改革这个新的角度按国别和综合比较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进程了。这是一个大反思、大探索、大变革的时代。目的就是要彻底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正在改革中的中国,面临丰富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1.
56岁的共产党总书记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象美国总统候选人那样,奔忙在商店、工厂和集体农庄之间。跟他的任何前任迥然不同,在苏联,人们几乎可以整天在电视里看到他,听他演说。他并不是一个个人崇拜狂。政府办公室里没有他的照片,在他的家乡也看不到纪念碑,他津津乐道的不是对现状的沾沾自喜,而是大刀阔斧地迫切地改革。“那些不打算改革的人干脆走开”,他公开这样宣称。一些对此充耳不闻的老资格共产党官员已经被清洗。甚至连敢于暴露斯大林时期黑暗恐怖的尼基塔·赫鲁晓夫,也没有象他那样在批评苏联过去的一些事时毫不心慈手软。  相似文献   

12.
大事日志     
1960年5月14日—30日5月14日毛主席在武汉接见日本、古巴、巴西和阿根廷外宾。周恩来总理自9日至今访问越南,今日中越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公报。苏联照会挪威,就挪威为侵犯苏联国境的美国军用飞机提供机场一事提出抗议。苏联就伊朗政府允许外国利用本国领空进行演习发表声明。5月15日苏联成功地发射了一个卫星式的宇宙飞船。5月16日四国首脑会议在巴黎举行预备会议,赫鲁晓夫在会上发表声明,指出美国政府应谴责美机的挑衅行为并宣布放弃这种政策。艾森豪威尔在麦克米伦和戴高乐的支持下,拒绝赫鲁晓夫提出的意见,破坏了四国首脑会议。5月17日毛主席在武汉接见阿尔及利亚临时政府代表团。  相似文献   

13.
1958年赫鲁晓夫匆促访华 1958年8月25日,中国海防前线部队向金门打炮,并封锁金门、马祖,美方出动海军第七、第六舰队。赫鲁晓夫着急了,他匆促决定亲自访问北京,直到临行赴机场前,才通知我去送行。赫鲁晓夫来京与我中央领导同志会谈,他提到为什么向金门打炮不事先通知苏联,我们回答说,我们通过我国防部参谋部的苏方顾问通知了苏联国防部。当时的形势是,中东伊拉克政变后美国海军陆战队在黎巴嫩登陆,英国则派武装部队去约旦,联合国准备讨论中东形势。我们为打击美国的一系列对第三  相似文献   

14.
苏美两国首脑的相互访问是受到举世一致欢迎的重要事件。但是,这件事对于美国一小撮有势力的人士来说,却象是一场灾难。还在赫鲁晓夫动身访美之前,这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加紧活动起来了。他们煞费苦心、绞尽脑汁,想出多种多样的主意,作了形形色色的布置。有的人在公开场合上可耻地谩骂;有的人在报刊杂志上大做文章歪曲苏联的政策;有的人主张用军事力量来恫吓苏联,说要让赫鲁晓夫去看看美国的军事基地和军事设施;有的人连夜赶制“丧服”以便当苏联客人来时穿着侮辱他们……诸  相似文献   

15.
自从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来,苏联党政当局不断采取措施,来改善对国民经济的领导和工业管理,扩大地方的权力。去年苏共中央十二月全会作出了某些相应的决议,今年苏共中央二月全会又提出关于进一步改进管理工业和建设的组织工作问题。根据二月全会的决议,苏共中央主席团和苏联部长会义就此问题提出具体建议,提交苏联最高苏维埃审查,并确定赫鲁晓夫为这一问题的报告人。为了集思广益,苏联最高苏维埃在举行会议前一个多月就发表了赫鲁晓夫同志的报告提纲,交给全国人民讨论。参加讨论的有四千多万劳动人民,有二百多万人提出了意见和建议。苏联最高苏维埃第四届第七次会议于6月7—10日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本写赫鲁晓夫在苏联掌权10年左右的历史的书。关于赫鲁晓夫这个人,年纪稍长一点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修正主义者,是一个打着红旗反对红旗的马列主义的敌人。毛泽东他老人家曾对他痛加批判过,并且拿他比喻过我们党内  相似文献   

17.
参加苏共二十大苏共二十大自1956年2月14日开始至25日闭幕,共进行了11天。大会的主要议程是,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作苏共中央工作总结报告,揭开了大会的序幕。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布尔加宁作有关苏联第六个五年计划(1956—1960年)的报告。最后一项议程是选举党中央机构。大会代表共1400多人,代表720多万党员。有55个外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应邀出席这次大会。赫鲁晓夫在闭幕那天,向全体代表作了关于反对斯大林个人迷信问题的内部报告。这份秘密报告由苏联前驻华大使、当时的苏联联络部中国处长谢尔巴科夫送了一份给我党代表团。我作为驻苏大使,他们也特地给  相似文献   

18.
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进行了彻底的揭露和批判.这次大会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促使了社会主义国家进入摆脱苏联模式,进行独立自主地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阶段.中国以苏联为鉴,在"八大"上提出了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系列主张.  相似文献   

19.
1月底2月初,苏联共产党召开了第二十一次非常代表大会。会上热烈讨论了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赫鲁晓夫同志所作的“关于1959—1965年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控制数字”的报告,并通过了相应的决议和批准了“控制数字”。这是苏联人民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光辉旗帜,向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前进的大会。这次大会的深刻的历史意义,不仅在于它标志着苏联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全面展开共产主义社会建设的时期,而且在于它为全人类指明了历史发展的方向,鼓舞了一切为和平和社会主义而斗争的人们,为世界和平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重大的贡献。赫鲁晓夫同志向代表大会所作的报告,对苏联共产主义建设的实践和理论问题作了  相似文献   

20.
任本命,王 虹(西安文理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陕西西安710065)5 赫鲁晓夫的倒台和李森科主义的终结为了挽救苏联农业的失败,赫鲁晓夫准备进行新的改组并要求召开新的中央委员会.1964年夏末,他关于改组农业和提高生产水平的一次报告起草完毕,并发到各科研单位和地区委员会传阅.据说这篇报告的基本思想是将农业部对农业的集中控制权下放到负责作物生产的各专门部、委和托拉斯.其中一个托拉斯或委员会专门处理李森科关于生产混合肥料的建议,报告草案对李森科的反对者仍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报告准备好后,赫鲁晓夫先是出国访问,回来之后便到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