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9年7月28日至8月2日,第23届国际科技史大会在布达佩斯召开.在8月1日举行的国际科技史学会会员代表大学(General Assembly)上,前国际科技史学会(IUHPS/DHST)第一副主席、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刘钝研究员以42:21的高票胜出另一位候选人、丹麦著名科学史家Helge Kragh而当选主席.  相似文献   

2.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15(3):111-111
2009年8月1日,从布达佩斯传来好消息:在第23届国际科技史大会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刘钝研究员当选为国际科技史学会(IUHPS/DHST)主席.  相似文献   

3.
卷首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3):I0001-I0001
2009年8月1日,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传来好消息:在第23届国际科技史大会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刘钝研究员以高票胜出,当选为国际科技史学会(IUHPS/DHST)主席.这是该组织62年历史上的第19任主席,也是自1981年我国正式加入该组织以来中国学者担任的最高职位.我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对刘钝研究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9,15(3):I0001-I0001
2009年8月1日,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传来好消息:在第23届国际科技史大会上,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刘钝研究员以高票胜出,当选为国际科技史学会(IUHPS/DHST)主席.这是该组织62年历史上的第19任主席,也是自1981年我国正式加入该组织以来中国学者担任的最高职位.我刊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对刘钝研究员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5.
一位科学史家的辩护——《文化一二三》读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一二三》是中国科学史家阵营里的一位排头兵——刘钝研究员所写的辩护词,这份催人奋进的辩护词不只是要为作者个人的学术探索而辩护,而且还要为科学史学科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科学史的再建制化——而辩护。它以开放的心态解说科学史的学科性质以及它在今天的多元化发展前景,以“大哉为用”解释科学史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6月30日上午,清华大学科学史系成立大会在清华大学学生文化活动中心多功能厅举行.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资深荣誉教授杨振宁先生,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邓卫,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希勤,著名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家范岱年、国际科学史学会前主席刘钝教授,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科  相似文献   

7.
第五届青年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 办的第五届青年科学技术史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10月24~26日在安徽歙县披云山庄隆重召开。出 席本届会议的主办方领导有: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暨国际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联合会科学史分会 第一副主席刘钝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胡化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 学院副院长关增建教授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所长廖育群研究员,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秘 书长韩健平副研究员。光临本次会议的专家有清华大学文学院刘兵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 学院田松副教授,以及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苏荣誉研究员、罗桂环研究员、艾素珍研究员、王扬宗 研究员、郝刘祥研究员、张藜处长。  相似文献   

8.
2005年7月,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在此盛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刘钝先生就中国科技史事业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他将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并重点探讨了学科建设的国际化与再建制化的关系,另外,他还就近年来中国科技史界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总结,他阐述了即将召开的国际大会在中国召开的特殊意义,介绍了会议的筹备工作、会议的主题及此次盛会可能引起公众与传媒关注的热点等问题,他认为此次北京大会将为中国科技史家特别是该领域的青年学子创造一个同国际同行交流的机会,并希望大家在会场能结识更多的同行与朋友,并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对话者与合作者,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借这次大会的东风,全面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9.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于2005年7月24至3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邓楠,全国科学院院长、本届大会顾问路甫祥院士,数学家吴文俊院士,历史学家李席条宗院士和柯俊院士国际科学史学会前主席的代表来自土耳其的史学会秘书长Saldana先生,英国驻华使馆的John Oennis公使等出席了开幕弃;、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刘钝主持。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者参加了此次北京盛会。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教授应邀出史大会的主题是“全球化与多样性”‘,关注的焦点是历史上不同文化间科学与技术的影响二大纷…  相似文献   

10.
封面学者化学物理学和科技史学家朱清时院士[万辅彬]2005(1)国际科学史研究院成员刘钝[刘钝/自述]2005(2)科技史学家刘广定教授[万辅彬]2005(3)从科学史到科学文化[江晓原/自述]2005(4)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中国科学文化必将复兴———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五[万辅彬/问,朱清时/答]2005(1)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六[万辅彬/问,刘钝/答]2005(2)疑似之迹,不可不察———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七[万辅彬/问,刘广定/答]2005(3)听从内心的呼唤———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八[万辅彬/问,江晓原/答]2005(4)中国科技政策研究中国…  相似文献   

11.
6月26日至29日,南共联盟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在用尔格莱德召开.代表全国210多万盟员的1.500名代表聚会在这里.应邀出席代表大会的外国代表团有119个.以彭真同志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也应邀出席了大会.这次大会一致通过了南共联盟新章程和关于南共联盟的作用与任务、关于稳定经济、关于国际问题和黎巴嫩局势等决议.大会选出了由163人组成的新中央委员会.在大会闭幕后紧接着召开的十二届一中全会上,选出了由23名委员组成的新主席团.里比契奇当选为任期一年的主席团主席,斯托扬诺维奇当选为任期两年的主席团书记.  相似文献   

12.
对国际科学史大会(ICHS)、国际科学史研究院(IAHS)、国际科学史学会(IUHS)和青年科学史奖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对国际科学史大会(ICHS)、国际科学史研究院(IAHS)、国际科学史学会(IUHS)和青年科学史奖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科技史学家访谈录之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7月,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将在北京召开.在此盛会即将召开之际,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刘钝先生就中国科技史事业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他将其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并重点探讨了学科建设的国际化与再建制化的关系.另外,他还就近年来中国科技史界的主要工作进行了总结.他阐述了即将召开的国际大会在中国召开的特殊意义,介绍了会议的筹备工作、会议的主题及此次盛会可能引起公众与传媒关注的热点等问题.他认为此次北京大会将为中国科技史家特别是该领域的青年学子创造一个同国际同行交流的机会,并希望大家在会场能结识更多的同行与朋友,并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对话者与合作者.更重要的是,他希望能借这次大会的东风,全面提升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第32届国际地质大会于2004年8月20-28日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市会议中心召开。会议的主题是:从地中海地区到全球地质复兴的地质学、自然探险和文化遗产。国际地质大会4年举办一次,每一届承办国是在上一届大会上由会员在多个申请承办国中选出,此次大会就由意大利地质协会和多个地学组织联合承办,并设有组织委员会,主席由意大利米兰大学Attilio Boriani教授担任。大会有来自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8000多名代表参加,收到学术论文8000多篇,是历届大会中参加国家和人数较多的一次,到会人数除东道主外,中国仅次于美国、俄罗斯,列第3位。共有来自地质、冶金、石油、煤炭等各个行业的486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其中国家地质调查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大学等单位都组成了代表团或派多名代表参加。国土资源部部长孙文盛为中国代表团团长,为大会荣誉会员。原地质矿产部副部长张洪仁教授被当选为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新任主席。  相似文献   

16.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于2005年7月24日至30日在北京隆重召开.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名中外科学史学者参加了这次北京盛会.这次国际科学史大会是中国科学史的一件盛事.《科学时报》周刊为这次北京盛会特别开设了“中国科学史巡礼”专栏,逐一介绍国内各知名科学史研究机构,梳理中国科学史发展的状况和脉络.该专栏共介绍了全国八所有名的科学史研究机构,分别是:1.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2.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3.北京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4.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5.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6.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7.广西民族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室;8.北京师范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所.本文为转摘《科学时报》科学史大会专刊2005年7月29日发表的介绍广西民族学院科技史研究室的特稿.小标题为编者所加.[编者按]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盛夏将在北京召开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这是自1929年5月在巴黎召开第一届国际科学史大会以来,首次在中国召开的国际科学史盛会,届时将有一千多名来自全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以“全球化与多样性:历史上科学与技术的传播”为主题,进行交流与切磋。我们诚挚地预祝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圆满成功。一个世纪以来,科学史经历了专业化、国际化和建制化的过程:从最初个别科学家的业余爱好发展成为一个专业;从学科史研究发展成为对科学的历史进行整体考察的综合研究.从1912年萨顿创办至今被认为在科学史领域最有影响、最权威的杂志《爱…  相似文献   

18.
第22届国际科学史大会(ICHS)于2005年7月24-30日在北京举行,有来自世界各国与中国的科学史学者1000多人出席。  相似文献   

19.
国际动物学大会 2000年8月28日至9月2日,在希腊雅典召开了第18届国际动物学大会,来自中、俄、美、英、法、德等37个国家的245名动物学家参加了盛会。我国组成了以宋大祥院士为团长的7人代表团,此行除进行学术交流外,还申办了2004年第19届国际动物学大会在北京召开。会前,中国、法国和以色列提出了申请,在进行阐述申办理由和优势后,我国以绝对优势战胜了竞争对手,赢得了承办权。目前,中国动物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在全国统一组团赴葡萄牙参加第11届国际岩石力学学术大会。会议代表团由总学会理事长钱七虎院士带队,共有约60个代表,来自全国各地和各单位。下一届会议(2011年)将在中国举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