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口     
正未来人口的增长,将出现城市人口的膨胀,有大规模的人口居住于城市。世界人口增长的地域变化,也将会出现人口重心从北方向南方转移,联合国预测2050年全球人口的新引力中心将位于非洲和南亚之间,在印度洋或东非某处。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各国工业的发展,各国的城市化在加速进展。1950年,全世界500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城市才6个,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71个,而今,超级城市多达25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则达207个,预计到本世纪末,仅超级城市将发展到60个,发展中国家的特大城市达300个。目前,以世界上发展最年青的非洲而言,有16个城市的人口已超过100万。据统计,到1983年,全世界已有44%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到本世纪末,世界城市人口比率将接近60%。  相似文献   

3.
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目前世界上 1/6人口难以获得干净用水。除非各国政府肯花更多的钱,到 2025年,缺水人口将达到 25亿,约占全球人口的 1/3。我国是世界上 13个贫水国之一,在我国 600多座建制市中,有近 400座城市缺水,其中缺水严重的城市达 130多个,全国城市每年缺水 6  相似文献   

4.
张毅 《遵义科技》2003,31(3):44-49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有大量的基本建设任务。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市将会发展到1100个左右,城市人口可达到50%。应该说我们正从事的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而且正处在一个经济大飞跃的前夕。这种发展将为土木工程各学科提供优良的发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的悠长岁月里,我们的祖先在闭塞落后的乡村过着传统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当时只有少许城府市镇,其人口微乎其微。随着工业化,特别是大工业的出现,城市发展起来。到了二十世纪,一个规模宏大的人口城市化活动,也就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迁移活动,在全球范围蓬勃发展起来。1800年,城市人口还仅占世界人口的1%;1900年升至13%略多一点;1984年猛增到40%左右。在短短的180年中,城市人口翻了五番多!今天,全世界有近20亿人享受着城市文明。可以预计,到了二十一世纪,城市人口将占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联合国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召开的本世纪未最后一次大型会议——世界城市发展大会(义称"人类居住区人会")。对走向新世纪的全球城市发展提出了一些科学性的预测与全新的认识。城市化是经济发展的标志据与会专家预测,到2015年时,人口超过800万的全球超大型城市将由现在的22个增加到33个,其中包括中国的上海、北京、天津、深圳。农村人口大规模迁居城市,是这一城市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标志。拿已经容纳数百万外来人口的中国卜海市来说,建设面貌正日新月异,外地民工涌  相似文献   

7.
突飞猛进的科技发展将使都市风貌焕然一新,海市蜃楼不久将成为现实,不再是虚无缥缈的幻景,未来的100年间,人类世界将出现地下的城市,漂浮在海上的亭台楼阁和悬浮在天空上的琼楼玉宇。 1950年,城市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的1/4。到2000年的城市人口将首次与农村人口持平,尔后前者将逐渐超过后者。大都市建筑密度过高,空地面积锐减,寸土寸金的昂贵造价迫使人们重新规划  相似文献   

8.
一、涵义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人文、工商财经、科学技术与文化复合而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实体 ,是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它包括国家或地区按行政区域划分而设立的首都、直辖市、县、镇 (乡)及独立的工矿区和城市型居民点。据统计资料 ,现今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0亿 ,其中约近半数居住在城市 ;世界城市人口在百万以上的从1950年的64个增至1993年的316个 (其中我国占1/10) ;800~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23个 (其中我国有3个)。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人口将进一步聚集 ,…  相似文献   

9.
张枫 《科技信息》2009,(13):147-147
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到那时,我国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将由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第一产业农业人口最多,第二产业工业人口其次,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人口最少,而将逐步过渡到第三产业人数最多,第二产业其次,第一产业人数最少。据联合国预计,2049年全世界从事农业的人口将在10%以下。我国将会城乡一体化,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人均收入将会达到世界中等水平。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这个宏远目标,我国将加快工业现代化的进程,为此,国家教育部劳动部决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技校和高中的规模要和高中同步。近几年来,技校毕业生分配率在96%以上,各个技校生源明显扩大,在这种形势下,作为职业技校的班主任来说,担负的责任和使命更重。  相似文献   

10.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摇篮。1800年,仅有2%的人口生活在城市,2007年,已有50%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今后几十年是全球城市化飞跃发展的几十年,到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将达到70%。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不仅是城市居民关注的事情,更是城市管理者和运营者必须主动应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化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一是城市人口高度集中。我国城市化水平虽然很低,但是城市人口集中化的倾向却非常突出。其聚集程度居世界各国之首。据1979年的统计,全世界162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我国占15个,20个最大城市中我国占3个,4个1000万人口以上的超大城市中,我国也有1个。以上各项所占比例之高均为世界第一。1953年,我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为103个,1985年上升到247个。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集中了全国城市总人口的95.6%,远远高于62%的世界平均水平。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平均人口竟高达50.8万。二是我国小城镇数量虽然众多,但是每个镇的人口过少,过于分散,缺乏城镇应有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汇聚、发散的社会功能。1980年底,我国有建制镇11481个,而镇非农业总人口仅为6425万,平均每个镇只有5597人,是10万  相似文献   

12.
《太原科技》2010,(6):112-112
城市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的不断产生、扩大。当159年前,首届世博会在英国伦敦开幕时,全球城市人口比例只有6%;而如今,当上海举办2010年世博会时,全世界已有50%的人居住在城市。据估计,到2025年,世界城市人口将会增至50亿人,占世界总人口的61%。  相似文献   

13.
<正>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高新技术和出奇妙招能为我们的城市守住一份清凉吗?世界上的多半人口生活在城市,而城市正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热。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预测,到2099年,美国最大的40个城市每年夏天将平均遭受近7周的极端高温天气,是现在的8倍之多。而单纯地打开空调又会使热气涌到街上,结果会更加糟糕。那么,怎样才能给大都市降温呢?热反射材料路面要扭转越来越热的势头,一种方式是让城市少吸收一些热量。希腊雅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主要城市住宅供给与城市增长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住宅市场的需求差异主要源于城市发展状况,城市住宅供给具有调节城市住宅价格和城市人口变化的功能.该文计算了中国33个主要城市2000-2005年的住宅供给弹性,研究了住宅供给弹性对城市住宅实际价格和城市人口变化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表明,住宅供给弹性较小的城市,住宅价格增长较快,城市人口增长和劳动力供给会受到抑制;住宅供给弹性较大的城市,住宅价格增长较慢,而城市人口将会出现较快增长,劳动力供给也较为宽松.基于城市住宅供给、住宅价格和人口流入之间存在的密切的相关关系.住宅供给政策应在考虑住宅市场与城市协调发展基础上进行差异化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十九世纪是帝国的世界,二十世纪是民族国家的历史,二十一世纪将成为城市的世纪。有专家表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的两大主线。2013年前后,中国的城市人口将首次超越农村人口,未来40至50年内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净增6亿。这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16.
一、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1.全球进入城市世纪 ,城市正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新世纪有“城市世纪”或“城市时代”之称 ,未来的世界将被认为是一个城市化的世界。1993年 ,联合国东京会议称“21世纪将是一个新的城市世纪”。根据联合国的预测 ,从2000年到2025年 ,世界城市人口将从24亿猛增至50亿 ,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由47 %升至61 %以上。目前 ,世界上有50 %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不只是单纯的居住方式 ,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2001年6月 ,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在纽约“伊斯坦布尔 +5”人居特别联大上的致辞指出 :“世界正处于历史的…  相似文献   

17.
不久前在北京举行的第六届全球大城市首脑会议使人们提高了对世界城市的发展与建设的关注。在新的世纪,城市将对人类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承担更加重大的历史责任。1/4世纪后,世界将有2/3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城市在促进人们信息交流、拉动经济增长、加强经济合作以及文化交流方面愈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中国作为发展速度较快、拥有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城市化发展现状究竟如何?城市化的实现面临哪些问题,前景如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刘勇博士自有他的见解。城市化与城市增长是世界性的现象。仅1950年~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就翻了一番,增加到18亿,1980年每10人中约有4人居住在城市。据最新统计,目前世界人口的城市化比率为45%,也就是说,目前世界60亿人口中,有将近一半居住在城市。  相似文献   

18.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口“城市化”过程的发展,人口迅速向城市转移和聚集;城市人口的急剧膨胀,以及由此带来的“城市病”,越来越为人口学术界所关注,对城市与城市化问题的研究正在深化。城市作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500年以前。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它的人口数量与本身的规模一样,增长是很有限的,只是在现代社会下,才出现了普遍增长的趋势。十九世纪初,全世界的城市人口还不足总人口的3%,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城市人口开始了迅速膨胀,1980年世界上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已达17亿多,占世界总、人口的39%,比1900年的世界城市人口0.16亿增长了一百多倍。1985年年中,世界城市人口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人口的持续增长,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涌向城市。有专家预测,到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增加1倍,这意味着地球上每1年将增加7个相当于纽约市规模的城市。由于我们的家园越来越变的城市化,所以,城市需要变得更智慧。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是帝国的世界,二十世纪是民族国家的历史,二十一世纪将成为城市的世纪。 有专家表示,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的两人主线。2013年前后,中国的城市人口将首次超越农村人口,未来40至50年内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净增6亿。这一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给城市的发展带来少有机遇的同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