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阳 《科学之友》2005,(23):80-82
2005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英国著名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得了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2.
苏阳 《科学之友》2005,(12):80-82
2005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英国著名剧作家哈罗德·品特获得了200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文学院指出,他们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75岁的品特,是因为“在他的戏剧中能发现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所关闭的房间”。此外,文学院还指出:“品特让戏剧重新恢复了其最基本的要素:一个封闭的空间,意想不到的对话,人们在相互支配以及谎言粉碎,伪装被剥落。”文学院认为,品特开创了“品特派戏剧”,影响了整整一代英国戏剧人。瑞典皇家文学院院士贺瑞斯·恩达尔称品特在得知自己获奖的消息后十分吃惊:“他没有说多少话,事实上他非常高兴。”品特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品特的作品最为中国观众熟知的是经他改编的电影剧本《法国中尉的女人》(1981年)。  相似文献   

3.
赵阳 《科学之友》2005,(12):37-37
瑞典皇家学院2005年10月13日宣布,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获得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瑞典皇家科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哈罗德·品特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的戏剧发现了在日常废话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出生于1930年10月10日的品特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0万欧元)的奖金。2005年3月,英国当代戏剧巨匠哈罗德·品特宣布,他已决定终止自己的剧作生涯,今后将全身心地投入到政治活动之中。在最近几年中,这位75岁的剧作家一直热心参与反对英国首相和伊拉克战争的运动。品特还是二战后英…  相似文献   

4.
·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伊夫·肖万(法国)、罗伯特·格拉布(美国)和理查德·施罗克(德国)·2005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约翰·霍尔(美国)、特奥多尔·亨施(德国)和罗伊·格劳伯(美国)·2005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巴里·马歇尔(澳大利亚)与罗宾·沃伦(澳大利亚)·2005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总干事巴拉迪(埃及)·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哈罗德·品特(英国)2005年度诺贝尔奖获奖名单  相似文献   

5.
<正>如果说,美国核物理学家哈罗德·M·阿格纽(Harold M.Agnew)曾以科学观察员身份参与轰炸日本广岛而为人所知外,实际上,他在出任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SL)主任期间的作为更为世人所关注。早年经历哈罗德·M·阿格纽1921年3月28日出生在科罗拉多州丹佛市,早年就读于南丹佛高中,后在丹  相似文献   

6.
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被公布后,艾尔弗里德·耶利内克在维也纳召开记者发布会,正式宣布她不会去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我不会去斯德哥尔摩接受该项大奖。”耶利内克解释自己这一惊人决定时,首先提到的是自己的身体健康原因。她同时认为,自己没有资格获得这一大奖。用  相似文献   

7.
西方从古至今有着层出不穷的末日预言、末日救赎、末日审判等,这表现了人们对自然的一种敬畏心理。反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大禹治水、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人定胜天的思想。2011年,美国加州奥克兰市,有一个叫"家庭电台牧师团"的基督教成员组织,该组织的负责人哈罗德·康平的一个预言,引起许多民众纷纷议论,那就是,耶稣将在2011年5月21日"审判日"第二次来到地球甄选圣徒,其余的人将面临灭顶之灾。当然,这一天,全世界,包括全美国也都在无灾无难中安然度过。在基督教中,预言未来是"先知"的特殊能力。  相似文献   

8.
再看莫言     
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后,本刊在2012年第12期"文化"版块刊登了莫言为何获奖的文章,受到读者的好评;制作2013年第1期刊物时,正逢莫言先生赴瑞典领奖,诺奖的颁奖日程安排以及莫言的授讲词、演讲词以及领奖花絮,相信广大读者和小编一样感兴趣,那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近莫言,再看莫言!  相似文献   

9.
郭振华 《自然杂志》2004,26(2):92-95,F003
在庆祝爱因斯坦的"奇迹年"(1905)100周年之际,2005年已被欧洲物理学会等机构称为"世界物理学年"(WYP).2005世界物理学年的一系列重大活动的目的在于提高公众的物理学意识并广泛普及物理学的知识.本文对2005世界物理学年进行了描述,讨论了1905年在科学史上的重要性,也简要介绍了2005世界物理学年的国际方案、美国物理学会与美国物理教师协会的国家目标及活动计划等.  相似文献   

10.
<事实>的"拉斯敏号"历险记 在近代著名人物里,似乎只有英国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基普林(1865-1936年)有过第一手的亲身经历.他早年在印度当记者,有次出海时碰到了海底火山爆发所引起的海啸,后来在1893年所出版的报道集<事实>里,就曾详述其事.该文描述:那时基普林在一艘叫做"拉斯敏号"的船上.在一个特别酷热的夜晚之后,他和另外两个朋友大清早在操舵室聊天,大家都感觉到船好像在走下坡一样,水手长也觉得不可思议.  相似文献   

11.
原来计划2005年1月才问世的《西斯的复仇》预告片,在2004年就已提前出笼了,而且还要持续不断地抛出新段落,直到2005年5月影片正式上映.  相似文献   

12.
阿碧 《世界科学》2006,(7):10-11
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发布分析报告说,2005年成为过去125年来全球最温暖的一年。在此之前,1998年、2002年和2003年是自从19世纪后期开始仪器记录气象以来最热的3个年份。根据NASA公布的数据,在过去125年中地球表面温度共升高0.8℃,而最近30年温度便升高了0.6℃。美国气象人员警告说,未来地球平均温度可能会继续升高3 ̄5℃。NASA制作了1880年~2005年全球平均气温变化图。从这张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全球从1880年以来气温上升了0.8℃,总的趋势是气温持续上升,尤其是近30年气温上升明显,2005年达到了最高值。研究人员还制作了全球2005年…  相似文献   

13.
2005这一年     
2005这一年,世界在先进的科学技术领域迈出了一大步.伴随这进步的是,海啸、地震以及流感病毒带来的地球灾难.2005这一年,世界文明的脚步与灾难并行.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有太多太多可记忆的东西,各界专家都在分析并盘点中国发展的征候,笔者认为在许多要素中,频发的事故与灾难是尤应牢记并重视的。我们必须认识到天灾人祸在困扰着城市化前行,必须从灾害悲情中逐步找到走向平安之路,才能在新的不测面前积极应对有所作为。2005年中国总体的自然灾害是平稳中显出危机,全国安全生产虽总体稳定,但突发“大难”较重。从城市公共安全视角出发,本文列出了如下灾情统计表,它基本上代表了2005年发生在城市及其周边并有灾害扩大化趋势的危机事件(并未涉及公共卫生及治安恐怖事件)。据2005年11月召开的“中国首届城…  相似文献   

15.
1905年 ,爱因斯坦先后发表了5篇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 ,为相对论、量子论等物理学领域奠定了基础 ,为纪念这一“奇迹年”100周年 ,全球物理学界一致呼吁2005年为“世界物理学年”。该倡议首先由欧洲物理学会(EPS)在2000年“第三届世界物理学会年会”上提出 ;2002年得到国际纯粹物理与应用物理联合会(IUPAP)第24次全体大会的一致通过 ;在2003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全体会议第32次会议上 ,表决通过了支持2005世界物理学年的决议 ;2004年6月10日 ,联合国大会召开第58次会议 ,会议鼓掌通过了2005年为“世界物理学年”的决议。…  相似文献   

16.
何京 《世界科学》2004,(6):32-33
一个孤独的男人1895年在巴黎写下的薄薄的一页纸 ,他的家人在他死后才发现这一遗嘱。写在这页纸上的短短几十行字 ,成就了如今在全球享有盛名的奖项之一———诺贝尔奖。年复一年 ,诺贝尔奖都会引起巨大的反响。有时甚至引发争论。诺贝尔奖最初只设立了医学、物理学和化学三个奖项 ,1969年首次颁发经济学奖。此外 ,加上诺贝尔文学奖和诺贝尔和平奖 ,总共设有六大奖项 ,颁发给最杰出的时代精英们。隆重的仪式诺贝尔奖取得巨大成功的秘密何在?这个只有11位雇员的机构是如何运作的?只有900万人口的瑞典如何能在每年12月10日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7.
左清 《科学之友》2006,(2):34-35
2005年12月28日,欧盟“伽利略”导航计划第1颗卫星“Giove-A”搭载俄罗“斯联盟”号运载火箭,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美联社评论说,这标志着欧盟在全球定位系统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测试阶段2008年完成据欧洲航空航天局网站报道,北京时间2005年12月28日13时1  相似文献   

18.
关毅 《自然杂志》2012,34(6):359-363
2012年即将结束,随着本年度各项诺贝尔奖相继出炉,特别是莫言为中国获得了首个诺贝尔文学奖,相关的话题无疑成为街头巷尾的热议。然而除此之外,一则貌似不起眼的新闻却有可能对国际科学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2012年10月22日,意大利一地方法院以“过失杀人罪”分别判处6名意大利地震专家和1名前政府官员6年监禁。这一判决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国际科学界纷纷对此作出强烈反应,批评反对之声不绝于耳。人们不禁要问,科学究竟容不容得半点失误。  相似文献   

19.
刘昌 《科学之友》2004,(11):34-35
广受瞩目的2004年度“诺贝尔奖庆典”活动于10月4日拉开序幕,首先宣布的是2004年度“诺贝尔医学奖”,随后颁发“诺贝尔文学奖”与“诺贝尔和平奖”等。  相似文献   

20.
对国际原子能机构所有成员来说,2005年10月7日是最值得自豪的一天.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在这天宣布,2005年诺贝尔和平奖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及其总干事巴拉迪共同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