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研究葡萄膜炎动物模型的改进方法。方法:使用人视网膜S—Ag多肽片断第35段抗原决定簇与伤寒杆菌内毒素,共同在Lewis大鼠建立模型,并对其临床特征、组织学及血清TNF-α及IFN-γ炎性因子的浓度变化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测定。结果:HS-Ag P35组大鼠眼前段反应较轻,炎症高峰仍未见前房积脓、瞳孔后粘连、明显的晶体浑浊等改变,而此时眼后段观察发现局部视网膜脱离,同期组织病理示重度炎症改变,眼部体征与其眼部组织病理改变不成正比。HS-Ag P35+LPS组随病程发展,眼部组织结构发生相应变化,眼部体征与眼部组织病理改变程度相关。HS-Ag P35+LPS组大鼠的TNF-α水平呈双峰型,于免疫后第2d及第6d达峰值。HS-Ag P35组大鼠于免疫后第6d达峰值,峰值TNF-α质量浓度水平与HS-Ag P35+LPS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实验组大鼠免疫后第2d均可检测到INF-γ,较正常大鼠升高,免疫后第10d达峰值,两组峰值质量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诱导发病率较高的、化学合成的人视网膜s—Ag多肽片断第35段抗原决定簇作为致敏原,与伤寒杆菌内毒素共同在Lewis大鼠建立模型,并对其临床特征、组织学及血清炎性因子改变进行了详细观察和测定,实验选择人工合成的高纯度HS-Ag P35建立模型,同时为克服EAU模型眼前段炎症反应较弱的问题,辅以内毒素玻璃体腔注射,建立了一种眼前段反应重、炎症持续时间长、临床观察效果好的新型动物模型,实验方法简单,模型稳定性强,尤其适用于新型抗葡萄膜炎药物临床疗效的检测与评估,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建立全葡萄膜炎动物模型的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口服供者脾细胞延长受者大鼠皮肤存活时间,检测调节性T细胞在移植前后的变化,探讨口服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以纯系SD大鼠为供者,纯系Wistar大鼠为受者,行异体皮肤移植,将24只受者大鼠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口服PBS)、B组(每日口服SD大鼠脾细胞1×10^7个),C组(每日口服SD大鼠脾细胞5×10^7个),对受体进行450Rad^60Co照射,然后检测受者外周血及脾脏CD4+CD25+、CD8+CD28-调节性T细胞(Treg),并对受者进行供者脾细胞导管灌胃,每次口服5×10^7个细胞,每日一次,7d后检查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并行皮肤移植,观察移植皮肤的存活时间,复查Treg两次。结果口服脾细胞后,DTH反应均出现明显的抗原特异性降低;C组的皮肤移植存活时间达到19.17d±1.94d,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口服供体脾细胞延长皮肤移植存活大鼠(C组)的外周血及脾脏中CD8+CD28-Treg均比口服前明显增高(P〈0.01),并能维持2周以上。结论口服抗原可以引起受者对异基因抗原的特异性免疫反应降低,使受者的皮肤移植存活期延长,CD8+CD28-Treg在口服免疫耐受的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按照动物建模方案分别给不同组大鼠灌胃一定剂量的阿司匹林,再给大鼠灌胃牛II型胶原蛋白诱导其产生类风湿关节炎;建模期间进行踝关节直径的测量及关节炎指数评分;然后ELISA实验检测大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E、IgG)和炎症因子(IL-6、TNF-α和IFN-γ);再进一步观察大鼠踝关节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表明:经过不同剂量阿司匹林(5、10 mg·kg-1)处理的大鼠,用牛II型胶原蛋白灌胃后,大鼠踝关节呈现不同程度的肿胀及关节炎症状;10 mg·kg-1处理的大鼠炎症更明显,其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E、IgG)和炎性细胞因子IL-6、TNF-a也显著增加,而细胞因子IFN-r显著降低,同时踝关节组织也发生明显炎症病变.这表明10 mg·kg-1处理的大鼠要比5 mg·kg-1处理大鼠更易用于口服食物抗原牛II型胶原蛋白类风湿关节炎的建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XZ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炎模型(Experimental Autoimmune Uveitis,EAU)Lewis大鼠的炎症影响。方法:用视网膜s抗原与完全弗氏佐剂于Lewis大鼠双后足垫、双后腿及背部皮下注射,行第一次免疫,第7天同法行二次免疫,第8天以伤寒杆菌内毒素于大鼠睫状体平坦部进针行玻璃体腔注射,以建立改良EAU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XZ实验组(6mg/kg;12mg/kg)、地塞米松阳性对照组(10mg/kg),每组8只。于第9天起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11天。隔天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EAU大鼠右眼临床表现,分别于炎症高峰期和恢复期即第12、20天处死大鼠,制备鼠眼HE组织切片,观察视网膜组织结构改变。结果:(1)临床表现评分显示,正常组表现如常,模型组于第7天起出现明显炎症反应,第10天达到高峰,第16天开始逐步消退;XZ实验组和地塞米松组大鼠眼部炎症反应较模型组明显减轻,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HE染色显示,正常组视网膜组织结构清晰,各层排列整齐,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在炎症高峰期出现大量炎性渗出,炎性细胞浸润广泛,视网膜各层组织结构紊乱;XZ各组和地米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结构稍紊乱,视网膜上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炎症反应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应用视网膜s抗原联合伤寒杆菌内毒素免疫Lewis大鼠,可成功建立Lewis大鼠葡萄膜炎模型。新型抗葡萄膜制剂XZ能有效减轻EAU大鼠葡萄膜炎症,可通过减轻Th1细胞和Th17细胞免疫反应发挥对实验性葡萄膜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人参皂甙Rg1干预对大负荷运动训练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96只实验小鼠随机均分为安静对照组(S)、生理盐水+运动组(S+T)、100mg/(kg.d)人参Rg1+运动组(HP+T)、50mg/(kg.d)人参Rg1+运动组(LP+T),S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性,其他3组小鼠进行3周、每周6天的游泳训练.第一周为适应性训练,训练时间从30min/d逐日增至60min/d,第二周开始,每天进行60min的大负荷游泳训练,期间,对S组和(S+T)组灌胃0.5mL的生理盐水,(HP+T)、(LP+T)组分别灌胃0.5mL 100mg/(kg.d)和0.5mL 50mg/(kg.d)的人参Rg1.3周后,测定小鼠血象、体质量、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皮肤迟发型超敏反应(DTH)程度.结果表明:与S组小鼠比较,(S+T)组小鼠上述指标除胸腺指数下降不显著外,其余均显著降低(p<0.05);与(S+T)组比较,(HP+T)组小鼠上述指标除体质量和胸腺指数回升不显著外,其余显著升高或增强(p<0.05);与(S+T)组比较,(LP+T)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DTH显著增强(p<0.05),其他指标未见显...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炎症反应过程中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的可塑性变化,实验分内毒素脂多糖(LPS)组和对照组2组,LPS组大鼠股静脉注射LPS,对照组大鼠股静脉注射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测定迷走神经放电频率、血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孤束核和迷走神经背核内Fos阳性神经元表达情况。结果表明:LPS注射后,迷走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增大,血压虽有降低但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LPS组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增大,血清TNF-α水平显著升高,孤束核和迷走神经背核的Fos表达均显著增强,说明迷走神经和孤束核、迷走神经背核参与了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TRPV1在LPS引起的大鼠发热伴疼痛或痛觉过敏中的作用。采用经大鼠侧脑室给予TRPV1受体阻断剂辣椒平(Capsazepine,CPZ)、30 min后腹腔给予LPS诱导发热模型的方法。通过微电脑测温仪和足底疼痛测试仪间断观察大鼠体温(Tc)及痛觉潜伏期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检测给予LPS 6h大鼠POA和L3-L5段DRG部位TRPV1m RNA表达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PZ组Tc和痛觉潜伏期无明显变化;LPS组Tc明显升高,潜伏期明显缩短;CPZ+LPS组Tc显著升高,但潜伏期明显延长。与LPS相比,CPZ+LPS组Tc升高显著,持续时间更久,潜伏期延长更加明显。相比Control组和CPZ组,LPS组POA和DRG部位TRPV1m 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增加,CPZ+LPS组TRPV1m RNA相对表达量在POA部位无明显变化,在DRG部位显著增加。由此可知,正常体温状态下,TRPV1未参与大鼠体温及痛觉过敏的调节;通过阻断TRPV1使发热大鼠体温进一步升高,发热时程延长,痛觉潜伏期延长,表明发热时TRPV1被激活,对LPS诱导的发热具有一定的负调控作用,同时提高了痛觉敏感性;TRPV1可能在外周和中枢共同参与了体温调节和痛觉调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眼前房压力变化对血视网膜屏障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前房压力波动组和低眼压组。大鼠造模后第1、2、3、5、7d采用Evans蓝作为示踪剂定量检测视网膜中Evans的含量,分析血视网膜屏障的破坏程度。结果:第1d~5d,三组间大鼠视网膜Evans蓝渗漏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d~5d,眼压波动组大鼠的视网膜Evans蓝渗漏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眼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第7d,视网膜Evans蓝渗漏量与对照组和低眼压组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d~7d,低眼压组的视网膜血管渗漏量与对照组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眼前房压力变化可引起大鼠血视网膜屏障破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组人硫氧还蛋白1(rh Trx-1)对新生SD大鼠急性内毒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鉴定rh Trx-1;将新生SD大鼠分为对照组、脂多糖(LPS)实验组和LPS+rh Trx-1干预组.腹腔注射LPS(质量分数为5 mg/kg),制备急性内毒素肺损伤模型,干预组于LPS注射前30 min腹腔注射rh Trx-1(质量分数为10 mg/kg),观察注射后24 h各组新生SD大鼠的一般情况以及死亡率;重复实验,每组分别于实验后的2、8 h随机处死大鼠,提取肺组织用于病理切片观察.结果:(1)成功制备rh Trx-1;(2)LPS组大鼠表现出活动少,反应差,精神萎靡,毛发无光泽,口周发绀等全身炎症反应症状,濒死状态时表现为毛色青灰,呼吸浅表;LPS+h Trx-1干预组动物症状明显减轻;阴性对照组、LPS实验组和LPS+rh Trx-1干预组大鼠24 h死亡率分别为0%,67%、17%(2=14.400,P=0.001);(3)LPS组肺组织损伤严重,可见肺组织结构不完整,肺泡间隔明显增宽,肺泡腔内有红细胞、炎症细胞及浆液渗出,血管周围组织可见白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有明显充血及扩张表现,随时间延长有加重趋势,LPS+rh Trx-1干预组病理改变较内毒素组明显减轻,肺泡结构尚正常,轻度肺水肿,肺泡间隔稍增宽,红细胞渗出明显减少,肺泡及肺间质中白细胞浸润减少.结论:重组人硫氧还蛋白1对急性内毒素肺损伤的新生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柴芩解热颗粒对脂多糖(LPS)致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白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及精氨酸加压素(AVP)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蒸馏水)、模型对照组(LPS造模+灌胃蒸馏水)、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组(LPS造模+灌胃3.6 g/kg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和柴芩解热颗粒高、中、低剂量组(LPS造模+灌胃2.1 g/kg、1.05 g/kg、0.525 g/kg柴芩解热颗粒),每组10只.直肠测温确定各组大鼠温度变化;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TNF-ɑ、IL-1β水平;处死大鼠,取下丘脑,检测PGE2、AVP水平.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柴芩解热颗粒高剂量组有显著的解热效果(P<0.01).柴芩解热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均可降低大鼠血清中TNF-ɑ、IL-1β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柴芩解热颗粒低剂量组可降低大鼠下丘脑...  相似文献   

11.
A T Bianchi  H Bril  R Benner 《Nature》1983,301(5901):614-616
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 (DTH) to both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H-2) and non-H-2-coded antigens can be induced by subcutaneous immunization with allogeneic lymphoid cells in the mouse. While subcutaneous immunization with allogeneic cells preferentially induces DTH reactivity, intravenous immunization, especially with irradiated allogeneic cells, induces a state of suppression. Suppression is manifest both in direct host-versus-graft (HvG) assays and under graft-versus-host (GvH) conditions, where spleen cells of suppressed mice are used to reconstitute irradiated allogeneic hosts. The suppression is mediated by T cells. We have now studied the specificity of the suppressive effect by subcutaneous immunization of 'suppressed' mice with a combination of alloantigens comprising the antigen(s) used to induce the suppressor T cells as well as unrelated alloantigens. We report here that reaction against the third party alloantigens was effectively suppressed, provided these antigens were present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ntigen(s) that had induced the suppressor T cells. Both sets of alloantigens do not need to be physically associated.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对动物免疫去势的效果和作用机理.方法:以EDC.HCL为偶合剂,将GnRH-a与BSA连接为复合物,再加入弗氏不完全佐剂制成抗原乳剂;给16只兔子分三组注射不同剂量的抗原,用间接ELISA法测定GnRH抗体效价.结果:制备的GnRH-a抗原为乳白色均匀悬液,物理化学性状稳定良好,安全可靠,无任何不良反应;以50μg/mL、100μg/mL、150μg/mL剂量的抗原乳剂分别对3个实验组动物进行免疫接种,各组动物均在免疫后两周内检测到GnRH-a抗体,并第4周左右达到高峰,ELISA效价分别为1∶800、1∶1600和1∶1600,说明100μg/mL、150μg/mL剂量的抗原产生的抗体效价致相同,故实践可用100μg/mL的剂量.但抗体达到高峰后持续时间短,下降很快.结论:GnRH-a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了延续抗体的高峰水平,有必要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A(GnRH-A)主动免疫时动物血液微量元素的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GnRH免疫去势的作用机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自制的GnRH-A抗原乳剂1.0 mL对兔子进行皮下注射,美国热电SOLAAR S4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Fe、Cu、Zn.结果:Zn的含量在第4周明显高于免疫去势前的水平(P<0.05),Cu和Fe与免疫去势前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GnRH-A主动免疫对雄兔血液微量元素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将含有口蹄疫病毒疫苗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BO1经过中间宿主鼠伤寒沙门菌LB5010修饰后,电转化到减毒的猪霍乱沙门菌C500中,构建成抗O型口蹄疫病毒的重组活菌苗pBO1/S.cho.血清凝集实验验证,筛选到的转化菌仍然具有猪霍乱沙门菌的血清学特性,即具有免疫原性.采用口服方式免疫家兔,检测重组菌在家兔体内诱导的免疫应答.家兔免疫后8周,分离脾脏T细胞,检测T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显示,口服DBO1/S.fho的家兔T细胞在FMDV特异性抗原的刺激下有明显的增殖反应,刺激指数SI〉11;免疫后2周和8周分别取家兔静脉血,用液相阻断ELISA法检测血清中针对FMDV的特异性抗体,pBO1/S.cho组家兔产生的抗体效价为1/32。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血清白蛋白与药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对于理解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很重要;有助于从分子水平上理解药物在体内的运输和代谢过程;对于阐明药物的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以及蛋白质构象变化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与头孢菌素一代、二代和三代代表药物的作用机理,包括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和头孢噻肟.详细讨论了牛血清白蛋白与头孢菌素作用的各种参数,包括猝灭参数、结合参数、热力学参数和作用模式等.推测头孢菌素是通过与牛血清白蛋白分子结构中Trp 212附近的活性位点相结合而导致荧光猝灭的.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海洋胶原肽长期喂养对SD大鼠生存时间的影响,选用4周龄SD大鼠1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3个剂量的MCP干预组,每组40只,雌雄各半.对照组和3个剂量的MCP干预组的大鼠分别给予普通标准饲料和在对照组饲料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25%、4.5%和9%的MCP干预组饲料至自然衰老死亡.实验过程中记录大鼠的体重、摄食量、食物利用率,每6月对大鼠血清的抗氯化相关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进行检测.生存分析结果表明,3个剂量的MCP干预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尤其是最后30%存活动物的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在干预18和24月时,4.5%和9%MCP干预组的血清SOD酶和GSH-PX的活性在雌雄大鼠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MDA的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本研究表明,一定剂量的MCP长期干预可对大鼠生存时间有一定的延长作用,而MCP对SD大鼠衰老过程中机体抗氧化能力的提高作用可能是其中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在离子液体四氟硼酸1-丁基-3-甲基咪唑(fBrnim]BF4)和NaH2PO4形成的双水相体系中,研究茜素红S(ARS)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生成复合物光谱行为和溶液酸度,盐浓度,离子液体用量,共存物质等对体系复合物测定影响.离子液体用量1.5 mL,磷酸二氢钠2.0 g,ARS 1.0 mL,蛋白质溶液1.0 mL,pH 6时ARS与BSA复合物吸光度较大.离子液相中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31 nm,比单纯ARS红移109 nm;摩尔吸光系数(ε)为2.32×104L·mol-1·cm-1.用加入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方法,初步探讨了ARS与BSA之间的作用机理.使用后的离子液体经过简单处理可以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8.
海藻酸钠微囊对蛋白质控制释放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一种蛋白质类药物的控缓释系统的工艺条件及其体外释放行为;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海藻酸钠(Alg)为包埋材料制备微囊,研究不同的阳离子、不同BSA浓度时,测定微囊的形态、粒径和包埋率的影响,并对该微囊包埋前后的完整性和体外溶出速度进行了测定;用Ba2 制备的微囊成型稳定,粒径均一,具有良好的包埋率;发现微囊在制备过程中,BSA没有受到破坏,BSA蛋白分子保持了结构的完整性;用海藻酸钠作为包埋材料对蛋白有一定的缓释效果,突释效应也并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9.
用紫外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研究异鼠李素与牛血清白 蛋白的相互作用机理及几种金属离子与异鼠李素和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并探讨了几种金属离子与异鼠李素结合的类型, 阐明了它们的结合产物对牛血清白蛋白的作用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 异鼠李素与牛血清白蛋白主要是凭借静电引力作用结合, 异鼠李素主要以静态猝灭方式使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强度减弱. 金属离子的介入影响了异鼠李素与牛血清白蛋白 的结合, 降低了其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