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田芳兵 《科技信息》2010,(28):23-23,26
武术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中国人之间主要传播的是武技和相关的理论,同时也传播和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在国外的传播主要是武技吸引爱好者,然后逐渐地接触武术的相关理论、中国文化和某些文化精神。我们应该鼓励、期待外国的武术爱好者在消化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地融入其本国的民族文化之中,形成他们国家的以武技为基础的体育运动。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使中国的武术文化真正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财富。  相似文献   

2.
周健将 《科技信息》2008,(35):211-211
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武术主要包含了社会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美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诸如整体观、阴阳变化观、形神论、气论、动静说、刚柔说以及等等,并且逐步形成了独具民族风貌的武术文化体系,它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共性的反映,又具有武术本身独特的个性涵含。  相似文献   

3.
薄楠 《科技信息》2008,(16):198-198
对武术由一项原始格斗技术发展成文化载体的演进历程进行研究。认为:先秦文化的繁荣使武术初具文化特色;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宋明理学的世俗化,促使武术成为成熟的文化载体,具有多方面文化特色;西方文化及竞技体育改变武术发展中的不良趋向,但降低了武术的层次。  相似文献   

4.
武术蕴含了中国的优秀思想和文化,体现着华夏儿女的智慧和精神风貌,“文化自觉”和“文化传承”成为武术研究的重点。世界影视光环下的中国功夫展现了一道美丽的“文化风景线”,武术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一张独具魅力的名片。随着影视和武术的不断发展,形成了“影无武不关,武无影难成”的态势。透过武术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武术文化和武侠影视的互动发展关系,阐述武术在全球化语境下的发展新趋势。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荆楚地域范围内与武术有关的文化事象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学艺术、民风民俗等方面展示了荆楚武术文化的内容与特色,获得对荆楚武术文化深层次的理解.本文总结了荆楚地域主要拳种及其与荆楚地域文化的联系,并剖析了荆楚拳种的由来与传习途径、荆楚武术文化得以形成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按照地域文化空间分布进行横向研究,选择武当武术、梅山武术等拳种进行个案的观察与文化成因解读.同时分析了荆楚群众的民俗生活以及诗词歌赋中反映的荆楚武术进行文化诠释.并从荆楚民众的尚武精神和革命传统两个方面阐释了荆楚武术具有的忠义精神和爱国思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武术的文化结构、武德、武术门派、武术技击等方面的探讨,认为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载体,它承载了中国文化的礼学思想、宗法意识、谋略文化、思维方式和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7.
武术的"博大精深"并不是一种虚幻的东方概述,在自身的社会属性和文化特性之中,根据武术门派、自发性武术社团和学校武术的社会构成,对武术进行了逻辑分析;武术的社会化是一个具有文化认同机制、社会矛盾转化和现代传承渗透的社会格局形态,并且由于相互间的有机联系,对于武术社会化的解读,是通过武术特殊的文化体验模式进行交流与沟通的。  相似文献   

8.
武术服饰美对武术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婵  马超 《甘肃科技》2010,26(23):186-187,176
武术服饰蕴含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合体大方的武术服饰,往往令武术这项传统体育运动增色不少。武术新规则对武术竞赛服装要求渐渐放宽,使得武术服饰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武术服饰势必将成为武术传播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论述武术服饰美对武术传播的影响,旨在为武术的传播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悠长历史发展的智慧结晶。该文首先论述了武术文化的特征、健身养生价值、经济旅游价值、教育价值;其次从竞技武术和传统武术的分割、人们的需求、武术特色等方面分析了吉林省武术文化生存现状,并有针对性地从政府高度重视、加强文化宣传、做好人才培养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武术文化传承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分别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面探讨了武术文化回归的具体方法,为武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我们要充分发掘武术的文化底蕴,逐步完成武术文化的回归,发扬中华武术。  相似文献   

11.
Culture, in a wide sense, is the sum total of material and spiritual products created by man in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a social practice. In a narrow sense, it refers to a social ideology and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constitutional organiz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ideology. Language has a very special position in this big culture and it cannot be well taught and learnt without the introducing of cultural knowledge. One of the effective ways to increase awareness of the cultural is to learn the patterns of western everyday life.  相似文献   

12.
从文化入手对小说《所罗门之歌》中丰富的文化现象如飞翔的神话和奇特的命名等进行阐释,同时通过对小说人物梅肯·戴德父子和彼拉多的描述简要剖析莫里森对本民族文化出路的探索与追寻,并最终提出了在世界全球化趋势下,我们对待本民族的文化应该在传承的基础上给予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西昌学院北校区养鱼池的底泥中富集分离得到一株光合细菌,该菌株厌氧培养物为红色,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繁殖方式为二均分裂。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特性鉴定,鉴定为该菌株属于红假单胞菌属。  相似文献   

14.
探讨旅游产品文化的形成机制,需要超越个别旅游产品文化现象。文章从旅游业和旅游供给的视角,依据时间和逻辑发展的线索,分析了旅游产品文化形成与发展的路径,提炼出了旅游产品文化的形成与运动机制模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一元方程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的发展简史,说明了各个时期中西方之间关于一元方程理论的交流与影响。在数学文化的层面上论述了中国古代的一元方程理论会衰落甚至消逝的历史原因,同时,在数学价值观对数学发展推动的意义上,说明了现代高等代数学会在西方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6.
建立一种快捷的检测基因工程菌代谢丙酮酸能力的方法,对于开展与丙酮酸相关的代谢流研究至关重要.本研究基于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发生羰基化反应的原理,建立了优化的丙酮酸检测体系;研究了葡萄糖等18种代谢相关物质对所建检测体系的影响;成功地将之推广到对发酵产物体系的检测中;利用含有丙酮酸甲酸裂解酶基因的大肠杆菌BL21工程菌发酵以丙酮酸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检测方法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7.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在保障国家文化安全的同时,东北跨境民族要在与周边国家的交往交流中传承和创新发展自身的文化,充分发挥其与俄朝韩蒙同一民族语言相通、文化相通、习俗相通、宗教相通等边缘文化的功能和优势,在民心相通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白鹤梁题刻的姓族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三峡库区涪陵白鹤梁题刻中,有不少题名者存在着一定的血缘亲情关系,因之姓族相应而生。这些姓族对三峡文化的记录与生成,对宣传提升三峡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对促进三峡文化的传播有着极为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一株产菌核青霉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到73株青霉,从中筛选出能够产生菌核的Q1菌株.通过菌落形态和个体形态特征的观察,初步将Q1菌株鉴定到青霉属汤姆青霉系(Penicillium thomil series).实验结果表明Q1菌株形成菌核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6.5,麦芽汁培养基为最适培养基.供试的4种无机盐中,K_2HPO_4的单因子效应最好,说明K_2HPO_4对于Q1菌株的茼核形成有重要作用.培养基的碳氮源对Q1菌株的菌核生物量有较大影响,麦芽糖是最好的碳源,酵母膏是最好的氮源.培养基的含碳量保持在20 g/L,含氮量保持在0.24 g/L~0.48 g/L时,对Q1菌株菌核形成有利.  相似文献   

20.
《华抱山》又名《三龙歌》、《公道歌》 ,是 2 0世纪吴歌搜集整理压卷之作 ,具有浓郁的吴地汉民族龙文化色彩特征 ,是中国四大英雄史诗之一。着重赞扬了《华抱山》史诗创作 ,传承、演唱的主体———歌师的艺术见解和演唱风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