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用AMI方法全优化计算并研究了32个标题物分子的基本性质(前沿分子轨道能级、生成热等),其生成熟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并且结构理论对计算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关于滚动轴承热问题的相关理论计算模型及其特点,并从传统的热电偶测试以及当前的无线测试技术两方面论述滚动轴承热问题的实验研究进展.简述了关于滚动轴承热问题的相关理论计算模型及其特点,在此基础上,分类讨论了高速滚动轴承的热生成与热传递的实验研究工作,并从滚动轴承运行过程中的热生成和热传递2个方面分析关于滚动轴承热问题的实验研究,介绍了实验方案,测试技术等.对MEMS无线热敏传感器在高速滚动轴承上的应用进行了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3.
根据分子结构的特点,首次用图论方法探讨了炔烃的加和型性能与其分子结构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基础的定量关系。对炔烃摩尔体积、摩尔折射度、燃烧热、生成热等的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值之间的一致性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运用氧化物酸碱性Zo标度值和离子极化力两参数,提出一种用于计算无机含氧酸盐生成热的经验公式:-ΔH^of=a(ΔZo)^2 bΔ(Z^*/R)^z C。用该式计算了53种含氧酸盐的生成热,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5.
运用氧化物酸碱性Z_o标度值和离子极化力两参数,提出一种用于计算无机含氧酸盐生成热的经验公式:—△H_f~o=a(△Z_o)~2+b△(Z~*/R)~2+C,用该式计算了53种含氧酸盐的生成热,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得很好。  相似文献   

6.
在评估现有文献实验相图数据的基础上,采用Calphad技术优化和计算了Be--Cr二元合金体系平衡相图.液相和端际固溶体相采用替换式溶体溶液模型,化学计量比中间化合物CrBe2和CrBe12采用Neumann--Kopp规则描述它们的热力学函数.利用优化所得的热力学参数计算相图,结果能很好地解释大部分实验数据.本工作还采用Miedema模型估算了中间化合物CrBe2和CrBe12的摩尔生成焓,并与热力学计算值比较,所得结果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7.
利用新浪微博的微群信息,在蚁群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群体智慧思想的排序模型(ACOR),通过结合用户的偏好及电影热度对电影进行综合排名.同时考虑了微博中的情感因素,分析用户对电影的情感倾向并计算其情感值.最后,根据群体形成的情感积累值对热议的电影排序.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更符合用户的偏好,并具有一定的实时性,可以有效地为用户提供相关电影信息.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新的估算环烷烃气体标准生成热的经验方法。对31种化合物计算结果和实验值比较,其平均误差为0.35Kcal/mol,均方差为0.57Kcal/mol。  相似文献   

9.
CO2热力学性质的量子化学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MP2,QCISD和密度泛函B3LYP方法,在6-311g**和6-311+g**水平上优化和计算了CO2和O2平衡几何结构、能量和谐性振动频率,导出了在标准条件(T=298.15 K,p=1.013×105Pa)下的熵、热焓和热容,并由此计算得到了CO2的标准生成焓和标准生成自由焓.结果显示,B3LYP/6-311G**方法计算得到的CO2和O2的平衡几何结构、能量、谐性振动频率、熵和热容与实验值符合最好;而MP2/6-311G**方法计算得到的CO2标准生成焓和标准生成自由焓与实验值符合最好.  相似文献   

10.
用Langevin理论研究回热式室温磁制冷循环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Langevin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统计力学、热力学知识推导出新的磁热参数表达式.以铁磁材料 Gd为例进行计算,分别与实验值、原磁热参数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表明在室温范围内,磁热参数的新表达式与原表达式基本一致,提供了新的磁制冷循环研究途径.并依此参数的新表达式对回热式室温磁制冷循环进行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高温热源温度越高,循环性能系数越小;随着低温热源温度的增加,高温热源温度的最大值升高;磁场强度越强,循环性能系越大,但其增长率减小.  相似文献   

11.
应用平均原子模型,对Ag-Au二元合金在浓度x_(An)=0.00,0.25,0.50,0.75,1.00时的价电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经验电子理论的熔点理论,对上述固溶体的熔点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验值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在热滞蛋白与冰晶表面吸附的动力学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热滞蛋白界面吸附的协同性效应,得到热滞蛋白浓度与其热滞活性的理论关系,并计算了有效协同系数的值;同时,由吸附速率常数对温度的变化获得了热滞蛋白激活能,理论结果与实验较好符合.  相似文献   

13.
在考虑基桩承载力差异性和桩土共同工作等因素的基础上引入随机优化分析理论。提出了基桩承载力随机生成的计算机方法,并采用遗传算法对承台梁内力进行随机分析.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比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基桩刚度变异系数、梁下土体分段数对承台梁节点的弯矩影响不大,最大负弯矩值相差不到1%,且在对称荷载下,基桩刚度一致的承台梁弯矩最为均匀.  相似文献   

14.
利用悬滴法液体表面张力实验系统测量了碳酸二甲酯(DMC)和正庚烷的表面张力,并拟合了方程。实验值与方程值偏差不超过±1%。在此基础上测量了碳酸二甲酯与正庚烷混合溶液在298.15~343.15 K温度区间,摩尔分数在0.1~0.9的表面张力值。分析了其过余表面张力,将其拟合为Redlich-Kister计算方程。为碳酸二甲酯、正庚烷的工程应用提供基础热物性数据和方程。  相似文献   

15.
瓦斯水合物在含煤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生成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瓦斯水合物快速生成以预防煤与瓦斯突出,利用可视化实验系统,进行了14.3~25.4 ℃和18.66~26.70 Mpa条件下三种含煤表面活性剂溶液体系中瓦斯水合物生成过程的实验研究,得到了生成过程的p-T-t关系.结合水合物生成速度和含气率等计算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了计算,并对计算结果和实验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的加入缩短了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提高了生成速度和含气率,合成的水合物样品含气率达到136~150;多孔介质(煤)的存在对水合物的生成有较小的延缓;记忆效应对瓦斯水合物生成影响显著,在拥有水合物分解残余五面体环等结构的实验体系中,水合物生成诱导时间缩短10~20倍.  相似文献   

16.
热滞蛋白界面吸附反应协同性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热滞蛋白与冰晶表面吸附的动力学过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热滞蛋白界面吸附的协同性效应,得出热滞蛋白浓度与其热滞活性的理论关系,并计算了有效协同系数的值;同时,由吸附速率常数对温度的变化获得了热滞蛋白激活能,理论结果与实验较好符合。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在F=Q_m(n)r~n这种特定情况下,求解常系数非齐次线性递推方程F_n-sum from i-1 to k a_i F_(n-i)=F,(n≥k)的问题,并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举出了两个计算例题。  相似文献   

18.
固态二元合金超额热力学函数的计算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于Miedema二元合金生成热模型,结合自由体积理论,充分考虑超额熵,针对实际固态二元合金熔体,提出全浓度范围内的超额热力学函数的计算方法,分别推导出对有序、无序固态二元合金的全摩尔超额函数、偏摩尔超额函数、组元活度计算式·分别计算了固态无序合金AgAu、有序合金CoPt在800K、1273K温度下的各种超额热力学函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9.
利用自由体积理论,Miedema半经验二元合金生成热模型和Toop几何模型建立了三元系液态金组元间相互作用系数的计算模型,除N,H等气体元素外,计算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良好。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已知化合物的生成热,推导出了一个在含有化合物的二元体系,由相图计算活度的新公式: 式中:ΔHf~0为化合物的标准生成热;x,y分别为化合物的化学计量系数;N_A、N_B分别为组元A、B的摩尔分数;γ_A、γ_B分别为组元A、B在液相线温度时的活度系数。 对已知活度值的Au—Bi二元体系,用文献中公式及我们的公式进行了计算,其计算数值与实验数值符合较好,证实了用本公计算含有化合物的二元体系的活度是可行的。 我们用本公式计算了Al—La二元体系的活度,对预报的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