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王培荣 《科学通报》1997,42(6):640-643
碳数超过30的藿烷被称为长链藿烷(Extended hopanes).据我们所知,超过C_(35)的长链藿烷仅有两篇报道:Rullk(?)tter和Philp在Illinois和Thornton沥青中发现一个长侧链17α(H)藿烷系列,其碳数范围达C_(40);前苏联科学院 Ostroukhov等曾在中亚Shakarlyk沥青矿发现一个C_(32)~C_(39)的长链苯并藿烷系列.通过对辽河盆地高升油田未熟原油的研究,在原油中发现两个超过C_(40)的长链藿烷系列——17α(H),21α(H)-藿烷类和17β(H),21α(H)-莫烷类  相似文献   

2.
耐药是恶性肿瘤化疗成功的主要障碍, 单功能烷化剂如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以及双功能烷化剂如嘧啶亚硝脲(ACNU)等主要造成细胞DNA鸟嘌呤第六氧原子的烷基化损伤,导致G→A转换或DNA链间交联形成,继而产生细胞杀伤性效应.细胞内O~6-甲基鸟瞟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EC 2.1.1.63)能够高度专一地修复上述鸟嘌呤烷基化损伤,是决定肿瘤细胞对烷化剂耐药性的重要因素. 我们以前的研究表明,MGMT活性低的细胞(Mer~-)对烷化剂高度敏感,而酶活高的细胞(Mer~+)则表现烷化抗性.人MGMT基因的克隆,使人们有时能利用转基因细胞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原油和沉积物中C31甾烷的发现与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我国松辽盆地原油和源岩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在朝长地区低熟原油和源岩中具有相对较为丰富的C31甾烷,根据它们的保留位置和质谱特征,推断它们的结构为4,22,23,24-四甲基甾烷,同时,共检测出10个4,22,23,24-四甲基甾烷化合物的异构体。由于4,22,23,24-四甲基胆甾烷在侧链是有3个甲基基因,因而它们的热稳定性较差,主要出现在低熟原油和源岩中。  相似文献   

4.
王广利  张林晔  王铁冠 《科学通报》2006,51(12):1438-1442
运用GC-MS和GC-MS-MS分析技术, 在中国渤海湾盆地济阳坳陷古近系陆相沉积中, 检测到丰富的具C1~C4侧链的3β-烷基甾烷类化合物, 包括C28~C31 3b-烷基胆甾烷、C29~C32 3β-烷基-24-甲基胆甾烷和C30~C33 3β-烷基-24-乙基胆甾烷等系列的化合物; 推测其前身物为3β-烷基甾醇, 可能存在于一种以Δ2-甾烯为食料的细菌体内, 具有与原核生物体内的细菌藿烷四醇, 或真核生物体内的胆甾醇相同的生理功能, 起着加固这类细菌细胞膜的作用. 作者在古近系沙河街组泥岩与原油中, 所检测到的含甲基~丁基侧链的3β-烷基甾烷系列, 具有与C27~C29规则甾烷类系列相似的立体异构体组成, 但3β-烷基甾烷系列的重排异构体并不发育. 研究发现, 3β-烷基甾烷类与规则甾烷差向异构化作用的趋势是一致的, ααα-20S/(20R+20S)和αββ/(ααα+αββ)比值都随着成熟度增加而增大; 3β-烷基甾烷的丰度可能取决于古沉积环境的变化, 盐湖相、近物源相沉积中烷基化甾烷以3β-烷基甾烷为主, 半深湖~深湖相中以4-甲基甾烷为主, 滨浅湖相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5.
水溶烃提供的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成因的新证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读杰  李贤庆  唐友军 《科学通报》2001,46(23):2013-2016
应用油田水中的水溶烃对有争议的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的成因进行研究,从而为天然气的成因提供了新的证据;中部气田奥陶系马家沟组水溶烃样品的水溶烃组成中轻组分含量高,重质成分含量低,陕12井和陕78井地层水水溶烃中具有相对较高丰度的三环萜烷,三环萜烷/藿烷的比值分别达到1.48和0.36,孕甾烷和升孕甾烷丰富,藿烷/甾烷低,Pr/Ph低于2.0,反映出以海相碳酸盐有机质生源为主要特征,陕81井样品,三环萜烷和孕甾烷和升孕甾烷缺失,藿烷/甾烷高,Pr/Ph为3.27,主要反映出陆相源岩有机质的贡献,陕37井和陕34井具有微量的三环萜烷,则可能为碳酸盐和陆源有机质混源特征,成熟度参数也同样支持上述推论,以海相碳酸盐有机质生源为主要特征的陕12井和陕78井具有较高的成熟度,而以陆相源岩有机质的贡献为主的陕81井则成熟度最低,具有混源贡献的陕37和陕34井样品的成熟度则介于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6.
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多倍体变种NPcoN22,是热带假丝酵母79经秋水仙碱诱发多倍体后、再经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变育种获得的石油发酵长链二元酸的高产变种.在适宜条件下,长链二元酸——十三烷1:13二羧酸的发酵产量达70克/升以上. 尿素对长链二元酸合成有很大影响,当适量尿素存在时(0.1%),十三烷1:13二羧酸发酵产量很高,但当尿素量增至0.2%以上时,  相似文献   

7.
何炳林 《科学通报》1988,33(22):1712-1712
在肽类药物的研究中,合成具有特殊结构的天然肽类似物,是探索肽结构与功能关系的重要方法,也是寻找高效低毒肽类药物的重要途径。这种工作大致可从几个方面进行:1.改变肽的主链结构。在肽链中引入其他化学键,如将酰胺键的羰基变为硫羰基等。2.改变氨基酸残基的侧链结构。如引入非天然氨基酸或对天然氨基酸侧链进行化学修饰等。3.肽链中引入D型氨基酸能有效地抑制体内蛋白酶对肽链的水解,也能改变肽的构象。  相似文献   

8.
陆相湖盆沉积物和原油中的甲藻甾烷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侯读杰 《科学通报》1995,40(4):333-333
甾类化合物是普遍存在于化石燃料和沉积物中的一类生物标志物.它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和细菌中的甾醇类,特别是真核生物隔膜中的类脂化合物成分.4,23,24-三甲基胆甾烷(又称为甲藻甾烷)是一类具有特殊链结构的甾烷标志物,因为其具有特殊的生源意义而受到人们的重视.Summons(1987)在对海相和陆相源岩与原油中的C_(30)甾烷组成对比发现,三叠系~下白垩统海相源岩和原油主要为4-甲基,24-乙基胆甾烷和甲藻甾烷,而未成熟非海  相似文献   

9.
笼形八聚(三甲基硅氧基)倍半硅氧烷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胡春野  覃燕  袁长友 《科学通报》1999,44(17):1817-1820
报道了笼形八聚 (三甲基硅氧基 )倍半硅氧烷的合成 ,以等摩尔的四乙氧基硅烷Si(OC2 H5 ) 4与四甲基氢氧化铵Me4NOH在水溶液中进行水解缩合 ,可选择性地生成正立方体的八聚硅酸盐 [(Me4NO)SiO1.5 ]8,该化合物与三甲基氯硅烷进行三甲基硅化反应 ,得到了三甲基硅氧基取代的八聚笼形倍半硅氧烷 [(Me3 SiO)SiO1.5 ]8.合成的化合物分别用元素分析 ,FT IR ,1HNMR ,13 CNMR ,2 9SiNMR进行了表征 .  相似文献   

10.
盛国英 《科学通报》2000,45(Z1):2699-2704
在胜利油田第三系沙河街组3个低成熟的生油岩和5个原油样中检出了一个单芳三环萜烷和两个芳构化三环二萜烷,检出的化合物包括:C19H28 (m/z 145,M+256)C环芳构化三环萜烷,C17H20 (m/z 209,M+224)和C18H22 (m/z 233,M+238)B,C环芳构化三环二萜烷.初步研究结果认为,这些化合物是未成熟有机质的标志物,并具有C18H22>C17H20>C19H28的稳定序,早期成岩作用阶段奥利烯、藿烯、蕨烯、乌散烯等五环三萜类的D环裂解亦可能是B,C环双芳三环二萜烷的成因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新型后过渡金属铁系催化剂用于乙烯齐聚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合成了两种新型后过渡金属铁系催化剂,并在助催化剂甲基铝氧烷(MAO)的作用下,对它们的乙烯聚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该类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α-烯烃高选择性等特点,而且取代基、反应温度和Al/Fe摩尔比等因素对催化活性和产物分布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用后过渡金属化合物为齐聚催化剂,在以甲基铝氧烷(MAO)为惟一助催化剂的条件下,将生成的齐聚产物C10^=-C22^=通过Et(Ind)2ZrCl2原位共聚制备长链支化聚乙烯,该聚合体系具有高活性、聚合物物性可调等优异特点。  相似文献   

13.
茂名与江汉第三系油页岩中生物标志物碳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于志强  彭平安  盛国英  傅家谟 《科学通报》2000,45(Z1):2783-2789
通过对中国典型的淡水湖相(茂名)和盐水湖相沉积环境(江汉)岩样的生物标志化合物单体碳同位素数据的分析,探讨了产生两环境化合物的来源和沉积环境.研究发现茂名油页岩中姥鲛烷和植烧来源于叶绿素α的植基侧链,含量高的4-甲基甾烷通过与藿烷和甾烷的同位素对比,推测其源与细菌有关.江汉油页岩中的化合物明显不同于茂名油页岩,伽马蜡烷(Gammacerane)来源于喜盐的原生生物,δ13C值为-25‰左右,与报道的值一致.植烷和姥鲛烷与来源于浮游植物的甾烷及4-甲基甾烷接近,说明其三者均来源于浮游藻类.报道了卟啉化合物的GC-IRMS 碳同位素测定方法及中国样品中的卟啉碳同位素值.江汉盆地的DPEP,etio δ13C值相似,来自于叶绿素.而茂名油页岩中etio和C31DPEP较C32DPEP轻,说明C31DPEP来源于叶绿素a,而etio和C31DPEP有别的来源.  相似文献   

14.
章正熙  高旭辉杨立 《科学通报》2005,50(15):1584-1588
选择亲水型甲基烷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和憎水型甲基烷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两个系列的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 系统研究了纯离子液体及离子液体/混合有机溶剂EC-DMC-DEC(111, 质量比)体系的电化学性能. 实验发现 对于纯离子液体, 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298 ~ 323 K), 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 在更广的温度范围内, 四氟硼酸盐系列离子液体符合VTF方程, 而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系列有偏差. 两个系列的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窗口都在4 V左右. 对于离子液体/有机溶剂混合体系, 随着浓度的增加, 电导率有一最大值出现.  相似文献   

15.
选择亲水型甲基烷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和憎水型甲基烷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两个系列的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 系统研究了纯离子液体及离子液体/混合有机溶剂EC-DMC-DEC(1:1:1, 质量比)体系的电化学性能. 实验发现: 对于纯离子液体, 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298 ~ 323 K), 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 在更广的温度范围内, 四氟硼酸盐系列离子液体符合VTF方程, 而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系列有偏差. 两个系列的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窗口都在4 V左右. 对于离子液体/有机溶剂混合体系, 随着浓度的增加, 电导率有一最大值出现.  相似文献   

16.
BF-4和TFSI-系列室温离子液体绿色电解液的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正熙  高旭辉  杨立 《科学通报》2005,50(15):1584-1588
选择亲水型甲基烷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和憎水型甲基烷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两个系列的离子液体作为电解液,系统研究了纯离子液体及离子液体/混合有机溶剂EC-DMC-DEC(1:1:1,质量比)体系的电化学性能.实验发现:对于纯离子液体,在较低的温度范围内(298~323K),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符合Arrhenius方程,在更广的温度范围内,四氟硼酸盐系列离子液体符合VTF方程,而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系列有偏差.两个系列的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窗口都在4V左右.对于离子液体/有机溶剂混合体系,随着浓度的增加,电导率有一最大值出现.  相似文献   

17.
笼状化合物——瓜环与六次甲基四胺自组装结构的NMR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申永强  薛赛凤  赵云洁  祝黔江  陶朱 《科学通报》2003,48(22):2333-2337
利用1H NMR技术, 对各类瓜环与六次甲基四胺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组装实体的结构进行了研究. 结果显示, 六次甲基四胺可与五元瓜环发生端口相互作用形成自组装分子胶囊壳以及一维超分子结构; 与七元瓜环发生笼体相互作用可形成自组装的主客体包结物, 六次甲基四胺盐酸盐与七元瓜环不仅发生笼体相互作用, 同时还存在端口相互作用而形成自组装的分子胶囊. 实验结果还表明, 虽然具有相似的端口及内腔结构, 十甲基取代的五元瓜环与六次甲基四胺没有明显作用; 六次甲基四胺与六元瓜环以及八元瓜环也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3-甲基噻吩在三氟化硼乙醚溶液中氧化聚合得到聚(3-甲基噻吩)(PMeT)。用拉曼光谱在123-458K的温度范围内对该聚合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PMeT中处于氧化态的链段的热稳定性远远低于处于还原态的链段。在冷冻过程中,还原态链段的构象从一个类线团状态转变成棒状构象,而氧化态链段的构象在冷冻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吐哈盆地油砂连续抽提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吐哈盆地7个油砂样连续抽提研究,结果表明自由态组分、油气包裹体和黏土吸附油气组分分子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明显的差异.油气包裹体和黏土吸附油气组分具有明显的湖相泥岩地球化学特征:(1)较高的Ph/nC18比值和较低的Pr/Ph比值;(2)较高的C26三环萜烷/C24四环萜烷、C23三环萜烷/(C23三环萜烷 C3017α(H)藿烷)、C21/(C21 ∑C29)甾烷、Ts/Tm和C29Ts/C2917α(H)降藿烷比值和较低的C19/C21三环萜烷比值;(3)相对较高的C27和C28规则甾烷含量和较低的C29规则甾烷和重排甾烷含量.表明早期注入这些油层的油气组分来源于前侏罗系湖相泥岩,晚期注入的油气组分来源于侏罗系煤系地层或煤岩。  相似文献   

20.
钟儒刚  戴乾圜 《科学通报》1997,42(9):933-935
N-亚硝基化合物(NNC)在α-羟基化后生成重氮化物而与DNA结合发挥致癌作用是一已经被普遍接受的概念 但是仅用α-位的活性却在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均解释不了NNC的复杂的结构与致癌活性关系.越来越多的试验证据表明非α-位的代谢活化在NNC致癌机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曾对153种NNC的结构与致癌活性关系进行了定量模式辨认研究,结果表明:在NNC分子上经代谢产生两个亲电活性中心是形成最终致癌物的必要条件;并且,在α-位的第一活性中心与非α-位的第二活性中心之间的最适作用距离约为280pm;从而证明了NNC致癌作用符合于“双区理论”.根据双区理论,我们还探讨了N-亚硝基化合物中N-N键旋转能障与其致癌性的关系.对于甲基取代的亚硝基哌嗪及有类似结构的化合物比其母体化合物的致癌性有显著增强的现象,我们提出了:环上杂原子的邻基参与作用提高了甲基代谢产物的活性,形成第二亲电活性中心是重要影响因素的观点;这一观点在分析结构参数时发挥了巨大作用.由于确定这一邻基参与作用的机制对于深入探讨NNC致癌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MNDO方法对具代表性的化合物,3,5-二甲基亚硝基哌嗪的甲基代谢活化产物与DNA碱基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