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以乙醇为溶剂,利用液相还原法制备不同比例的钴镍复合纳米颗粒,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振动样品磁强器(VSM)等仪器对产物进行表征,考察了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条件,可以成功制备不同比例的钴镍复合纳米晶,该纳米晶的磁性随着钴含量的增加呈现规律性的变化,该材料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磁性材料和微波吸收材料。  相似文献   

2.
采集了长江中下游8个样点沉积物和悬浮物样品(1992年8月)。用连续提取方法提取了金属元素的五种化学形态(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有机质-硫化物结合态、残渣态),用ICP-AES分析了所有样品中锂、钠、钾、镁、钙、锶、钛、钒、铬、锰、钴、镍、铝、钇和锆共15种元素的各化学形态的含量,并用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些元素在形态上的分类特点。结果表明:在沉积物和悬浮物中,碱金属元素(锂、钠和钾)主要以残渣态和可交换态存在;碱土金属元素(镁、钙和锶)各形态含量较为均匀,但钙的碳酸盐态含量很高;锰和钴的铁锰氧化物态含量较高;铁族元素除锰和钴以外(钛、钒、铬、镍)、铝和锆残渣态含量很高、其它形态含量很低。其中,碱金属元素中锂的铁锰氧化物态和有机质-硫化物态占有一定比例;所研究元素中钙的残渣态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氧乙炔火焰喷熔法在Q235钢表面制备了镍基和钴基合金涂层.利用光学显微镜(O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涂层进行了组织和相结构分析,测试了涂层的硬度和抗汽蚀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两种涂层的汽蚀形貌进行了观察,探讨了镍基和钴基喷熔层的汽蚀破坏机理.实验结果表明:镍基和钴基喷熔层都优于常用于水利机械的抗汽蚀马氏体不锈钢ZG06Cr16Ni5Mo(16-5钢),适用于对水利机械零件进行修复和预防护.  相似文献   

4.
硫酸熟化-焙烧法从镍红土矿中回收镍和钴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X线荧光(XRF)、X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镍红土矿的化学组成、物相组织、显微结构以及镍钴赋存状态进行矿物学表征.通过硫酸熟化-焙烧-水浸法从镍红土矿中提取镍和钴,并研究镍和钴在硫酸熟化-焙烧过程中的动力学.结果表明:镍和钴的硫酸化过程符合Bagdasarym提出的多相液固区域反应模型,相应的动力学方程式可以用ln(-ln(1-α)=ln k+nln t(其中,α为反应进行程度,k为反应速率常数,t为反应时间,n为矿物中晶粒性质和几何形状的函数)来表示,镍和钴的硫酸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分别为21.45 kO/mol和34.81kJ/mol,动力学控制过程为内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5.
磁性废料中钴和钕的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回收稀贵金属的目的出发,研究了从钐钴和钕铁硼永磁废料中提取钴和钕的方法,比较了不同的提取方法对杂质含量和提取率的影响。提出了简单可行,效益良好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国产羟肟类萃取剂2-羟基-4-仲辛氧基二苯甲酮肟(代号N_(530))进行了萃取分离钴镍的研究。实验所用有机相为20%N_(530)磺化煤油溶液,水相分别为钴(Ⅱ)、镍(Ⅱ)氨性硫酸盐、氨性氯化物及氨性碳酸盐溶液,研究结果表明:钴(Ⅱ)镍(Ⅱ)的萃取率均随水相平衡pH值及铵盐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的影响不显著,钴(Ⅱ)的萃取速率大于镍(Ⅱ)的萃取速率。N_(530)分离钴(Ⅱ)镍(Ⅱ)可用反萃取方法,即先用小于0.05mol/LH_2SO_4溶液反萃取镍(Ⅱ)后,再用NaCl(50g/L)和HCl(4mol/L)的混合液反萃取钴,经多级反萃可使钴反萃完全。若在水相添加适量的(NH_4)_2S_2O_8,或通入空气,或把料液敝开静置,均可使钴(Ⅱ)氧化成钴(Ⅲ)的氨合配离子。此时钴的萃取率下降,而镍的萃取率不变。这样控制适合的条件,便可以通过单级萃取有效地分离钴镍研究。结果还表明,在酸性溶液中铜(Ⅱ)、铁(Ⅲ)可被N_(530)萃取,但钴、镍不萃,因此可用萃取方法净化除去料液中所含的铜、铁这些杂质金属。  相似文献   

7.
吸附伏安法同时测定中草药中痕量的镍和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一种有效的测定痕量镍和钻的吸附伏安法。利用悬汞电极作为工作电极,在0.005mol/L NH_3~0.06 mol/L NH_4Cl—3.0×10~(-6)mol/L锌试剂的最佳底液中,测定镍和钴的线性范围分别为1×10~(-10)~8×10~(-8)mol/L和1×10~(-10)~1×10~(-7)mol/L,检测下限均为5×10~(-11)mol/L。在工作中探讨了镍、钻和锌试剂配合物的吸附伏安行为及其在电极表面上的电化学反应机理。研究证明,该方法灵敏、可靠、省时,特别适用于中草药中痕量镍和钴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研究锂电池浸出液中钴、镍、锂的P507萃取分离方法,通过直接采用草酸反萃富钴有机相得到草酸钴产品.实验对含有53.8 g/L 钴的料液进行萃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如下:有机相组成(体积分数)为25%P507+5%TBP+70%磺化煤油,萃取剂皂化率为70%,水相初始pH为3.5,常温下萃取10 min,有机相与水相的相比ψ(O)/ψ(A)为1.5:1.0,通过3级错流萃取,钴的萃取率达99.5%,锂和镍的萃取率仅为4.9%和3.1%:P507萃取分离钴、镍、锂过程的焓变分别为: -2.043,-0.812和1.586 kJ/mol;直接使用草酸反萃富钴有机相,得到分相良好的油一水一固3相,最优反萃工艺为:0.03 g草酸/mL富钴萃取剂,温度为40℃,ψ(O)/ψ(A)=1.0:2.5,钴的反萃率达99.5%,反萃后的萃取剂和水相均可再生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9.
钴是一种比较稀贵的金属。在许多方面需要使用各种含钴试剂及其化合物,其中如环烷酸钴就是普遍使用的催化剂与油漆催干剂,需要量大。为节约金属钴的消耗,我们认为还应利用从各种含钴烧渣中回收提取的氧化钴作为制取其它钴盐的原料,比如可利用从我国大冶、中条山、金岭及江苏冶山等地的含钴黄铁矿的氧化烧渣中回收提取的氧化钴。但是这种氧化钴有的是从氢氧化钴(Ⅲ)煅烧而得,常是比例不等的二价与三价钴的混合氧化物,由于不溶性三价钴化合物是很难溶于没有还原性的酸类,限制了对它的利用,因而也就达不到节约金属钴的目的。为什么从某些含钴烧渣中回收提取的氧化钴会有三价氧化钴呢?这是因为从品位很低的含钴矿中提取分离钴的需要所致。如我国大冶、中条山、金岭及冶山等地的含  相似文献   

10.
沃力佛尔(Oliver)等曾经用磺基水杨酸为铁、铀、铝、钍等的络合剂;用乙二胺为铜、锌、镍和镉的络合剂,进行两组中任何离子对的分离。他们未报导钴的分离。我们利用乙二胺和Co(Ⅲ)形成极稳定的络合阳离子的特性(pK_(不稳)=48.69),于强硷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上分离钴中微量的铝和铁。借助于两种络合剂,基体物质钴与杂质铝和铁形成电荷相反的络离子。在阴离子交换树脂柱上,大量的钴-乙二胺络合阳离子不被吸附,所以通过树脂而流出于滤液中;而微量的铝、铁-磺基水杨酸络合阴离子则被树脂所交换。用5~8厘米长  相似文献   

11.
本文合成了一种新的显色剂2—(4.5—二甲基噻唑—2—偶氮)—5—二甲氨基苯胺(DMT AA),它和铜的反应具有高的选择性和中等灵敏度(ε_(576)=3.0×10~4),在PH4.7—5.9水溶液中形成CuR_2型络合物,其表观稳定常数K′稳=1.3×10~(10)。除了50倍镍和500倍钴干扰外,其他金属离子(包括大量铁离子)以及常见阴离子均无影响.不经分离能应用于矿石、土壤粮食等中微量或小量铜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石榴皮是一种易获得的、廉价的,但含有丰富多酚的废料。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法从石榴皮中提取多酚,优化工艺参数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石榴皮中多酚的成分和含量,同时研究了石榴皮表面在超声处理下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超声条件下,用水作为溶剂有更高的多酚得率,比甲醇等有机溶剂提取效果更好。在优化条件,即液固比(mL:g)为60:1,超声功率为400W和超声时间为25 min时,多酚的最佳得率为39.30 mg/g(以没食子酸为标准),高于传统溶剂提取法的得率(32.58 mg/g)。HPLC分析得到石榴皮多酚中安石榴苷含量最高,其次是石榴皮鞣素,并且超声处理能较大地强化提取效果。石榴皮表面显微观察证明,超声能够显著破坏石榴皮表面而影响植物组织完整性,使多酚更多地释放出来。  相似文献   

13.
人发中微量元素钴与心血管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5—Cl—PADAB—Co(Ⅱ)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南京市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271例)发的钴含量,与采用同样方法测定健康人(1265例)发的钴含量进行比较。经统计分析,发现心血管疾病患者发中钴的含量,均低于作为对照的健康人的发钴含量,差异非常显著。并且,病情严重的心血管病患者较一般患者,发中钴的含量更为低少。我们认为,心血管疾病与患者体内微量元素钴长期低少或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14.
以2,2′-二硫代二苯甲酸为配体,分别与铜(Ⅱ)、钴(Ⅱ)、镍(Ⅱ)合成了三种过渡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CP发射光谱和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并用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热重分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2,2′-二硫代二苯甲酸与与铜(Ⅱ)、钴(Ⅱ)、镍(Ⅱ)形成摩尔比为1∶1型配合物,三种配合物均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能,配合物热稳定性为:镍(Ⅱ)和钴(Ⅱ)高于铜(Ⅱ).  相似文献   

15.
痕量钴镍的催化极谱同时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钴(Ⅱ)镍(Ⅱ)在丁二酮肟、亚硝酸钠、磺基水杨酸和NH_4OH-NH_4CI的溶液中,均能产生相当灵敏的催化波,其峰电位分别为-1.27V(钴)和-1.08V(镍)(Vs,S.C.E).在浓度为1.0×10~(-10)~1.0 ×10~(-6)g/mL(钴)和1.0×10~(-9)~1.0×10~(-6)g/mL(镍)的范围内,峰高与浓度成线性关系.用该方法同时测定了水体中、头发中、高纯氧化铜及钴矿中的痕量钴和镍.还测定了维生素B_(12)和C中的痕量钴.  相似文献   

16.
氧化亚镍     
由黄岩县江口化工厂试制成功的氧化亚镍,已由浙江省科委委托台州地区科委在杭州通过技术鉴定。黄岩县江口化工厂制成的氧化亚镍系采用酸溶办法,将镍钻废料中的铁钴镍溶出,  相似文献   

17.
一、前言我市钒钛磁铁矿中已经或可能提取的有价元素:黑色金属:铁、钒、钛、铬有色金属:锌、铜、铅、镍、钴稀散金属:钪、锗、镓、铟、镉,其中铟、镉由于富集在废酸、废渣中最近才被发现。稀散金属(scattered metals,SM)最早通常指镓(Ga)铟(In)铊(T1)锗(Ge)硒(Sc)碲  相似文献   

18.
我们报道了一种简单的水热法合成具有花状微球组成的钴镍合金链.通过XRD,SEM,TEM和EDS对产物的形貌、结构及性质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和表面活性剂PVP均对产物形貌产生了重要影响.提出了这种合金可能的形成机理.我们利用不同比例的CoCl2和NiCl2反应物来制备配比不同的钴镍合金链,发现高钴的成分高倾向于形成花状的纳米链.室温条件下,对所制备的材料进行了磁学性质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饱和磁化强度随着合金中钴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矫顽力却呈现不同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头孢菌素C与过渡金属离子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目前,头孢菌素的结构改造工作是国内外比较重视的研究工作。在头孢菌素的分离提纯中,有人利用重金属分离法,但还没有看到将其视为络合物的专门研究。我们利用过渡金属离子的光、磁性,研究了金属离子铜(Ⅱ)、钴(Ⅱ)、镍(Ⅱ)、铁(Ⅲ)和铬(Ⅲ)与头孢菌素C的作用,对于理解头孢菌素C的生物无机化学性质、发展头孢菌素C的生产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小型石英反应管中用模拟的黄铁矿焙烧气和有色冶炼厂含二氧化硫废气对东湘桥氧化锰矿石进行了硫酸盐化焙烧条件实验。考察了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磨矿细度、添加剂种类和用量,二氧化硫浓度等条件对矿石中有价元素锰、钴和镍浸出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焙烧的温度制度、磨矿细度和添加剂对各元素的浸出率有显著的影响,其它条件影响不大。可以推荐下列工艺制度:矿石细磨添加2-3%硫酸钠造粒,在400℃和700℃左右用含SO_2废气进行两段硫酸盐化焙烧,而后浸出。由此可得锰浸出率一般大于90%,最高可达97%;钴浸出率大于80%,最高亦达97%。在利用含SO_2废气时,可以利用废气余热一段加热,只要废气温度高于400℃,矿石充分磨细,也可以得到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