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针对农村河流突出的水污染、水生态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和"河长制"推进背景中,以农村河流污染源调查为基础,提出"因河制宜、一河一策"的治理防护对策,有效治理农村河流污染,以促进农村河流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介了污染河流治理的几种技术,介绍了各种治理技术的国内外实际应用案例和实施效果,提出要针对河流具体特点、区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借鉴国内外河流治理的实践经验,开发集污染河流治理、资源化利用及生态修复于一体的集成技术,为我国污染河流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水体生态系统构建是河湖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郑州市水系多数只有陆生植被,水生态系统基本丧失。通过重建湿地系统,构建生态廊道,恢复水生植被,营造完整的河岸植被带,放养水生动物等措施,构建具有自我修复能力的河流水陆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4.
石油资源的开发为国家经济做出重大贡献,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土壤环境承担着越来越多的污染负荷,土壤污染修复治理是世界性环境问题之一。选择有效的植物对石油开采过程中土壤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成为了国内外科研的热点。  相似文献   

5.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武清区生态空间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断破坏生物栖息环境,加剧生物栖息地的景观破碎化.在土地资源稀缺地区,仅靠保护单一类型生境的方法无法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通过构建生态网络、实施生态规划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和GIS技术,选取高程、植被覆盖度、距主要河流距离、景观类型4个因素构建评价体系,对天津市武清区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提取区域内面积大于10 hm2的生境斑块作为生态源地,以区域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作为成本面,利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模拟武清区潜在生态网络,该网络由51个节点和80条廊道组成.对模拟的潜在生态廊道进行优化,提出武清区生态空间规划总体布局——"三横五纵、三片、多廊、多点".结果表明,利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模拟区域潜在生态网络是一种进行区域生态空间规划的有效方法,模拟出的生态网络符合当地实际,能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固体、气体及液体废物越来越多,从不同途径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目前,发达国家已经着手对污染地下水进行修复,原位修复(in—situ remediation)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渗透反应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地下水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PRBs目前正逐步取代运行成本高昂的抽出-处理(P/T)技术,成为地下水修复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邵坚  常亮  刘雅莉 《河南科技》2006,(11):62-63
随着人类生产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的固体、气体及液体废物越来越多,从不同途径对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目前,发达国家已经着手对污染地下水进行修复,原位修复(in-situ remediation)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渗透反应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地下水污染的原位修复技术.PRBs目前正逐步取代运行成本高昂的抽出-处理(P/T)技术,成为地下水修复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常见植物修复技术基本原理进行分析,了解植物修复相关技术,掌握植物修复技术需注意的问题,并对植物修复的发展趋势及应用前景进行汇总.结果表明螯合诱导技术、遗传工程技术、微生物等均在植物修复技术中得到大力应用,且植物修复技术适用于重金属、无机营养元素N、P、有机污染物、城市污染大气等多领域的修复.植物修复技术,属于一项实用性与有效性均较强的生态修复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李胜  王帅  袁秀华 《河南科技》2013,(6):170+215
本文基于弧段—结点模型在处理线性要素上所存在的局限性,引出了动态分段技术。在分析动态分段数据模型的基础上,对动态分段技术在河流污染物扩散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的乐安河中的污染物(CODcr)为例,证明了研究的可行性。动态分段技术能够动态地显示不同分段上的该污染物浓度情况,从而为河流水质污染的监测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临潼区河流的生态环境进行了分析,介绍了临潼河流的基本概况,以及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因此,为解决临潼河流存在的一系列生态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为河流的生态治理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调研、分析伊洛河流域湿地、鱼类、河道流通性现状,结果显示:伊洛河流域湿地面积大幅萎缩,鱼类资源逐渐具有种类组成减少、鲤科鱼类占优势、资源量降低、个体小型化的趋势,河道连通性受阻,流域的水生态功能逐渐退化。大量的水利工程建设以及水环境污染等人类活动是产生这些结果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的伊洛河流域的水生态保护对策主要有:加强对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水源涵养林及湿地的保护,制定不同河段的水电开发保护方案,建立水生态监测与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空间分析与数理统计方法、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生态贡献率方法对2005—2010年闽清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动态特征和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5—2010年,闽清县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水域的减少,耕地、草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增加的趋势.(2)2005—2010年闽清县的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从0.718 8下降至0.715 7,局部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3)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呈负向发展,其中林地锐减对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刻.  相似文献   

13.
海岸带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由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生态修复需因地制宜,制定适合本土化的生态修复措施。分析广州市虎门大桥(北侧)海岸带生态环境现状,开展水环境调查和生物群落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开展水质、沉积物及生物群落多样性等评价,提出相应的生态修复建议,并提出适合一般海岸带生态修复的基本设计思路。研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超标,水体质量较差,不利于浮游植物生长,底栖动物生态环境受损。结合生态环境现状,建议开展以种植红树林为主的生态修复,增加红树林物种类型,优化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许昌滨河河道现状分析、需求和问题分析、设计目标及策略、主题设计、护岸设计、慢行系统设计等几个方面介绍文化廊道建设。滨水景观设计应综合考虑当地历史文化、现代工业文化、生态文化、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进行设计,致力打造融市民休闲、科普教育、水生态修复技术和产业特色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的滨水公园。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产业结构的升级、城市产业布局的调整,工业企业搬迁、改造或关停产生的污染场地数量与日俱增,急需进行工业污染场地修复工作,以保障城市人居健康、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本文首先介绍了污染场地的定义和分类,然后阐述污染场地修复技术,最后指出目前污染场地管理和修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未来的污染场地治理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是土壤污染整治的重要手段之一,是近几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现今土壤污染治理中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的技术。本文采集几种植物样品,研究其富集作用及迁移转化的情况,以为尾矿区土壤修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根据初筛结果,选择适宜的修复植物和修复方法,从而为矿区土壤环境生态修复提供数据积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针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问题,构建金融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体系.选取2005—2016年的统计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影响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的2个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横向看甘肃省近10年的金融生态环境水平在不断地提升,从纵向看甘肃省的金融生态环境仍有不足.针对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的不足之处,就如何优化甘肃省金融生态环境水平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土壤汞污染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与环境安全,成为广大环境学者关注的主要问题,因此,采取行之有效的修复治理方法刻不容缓。本文对土壤汞污染的来源及污染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探讨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包括热处理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技术、淋洗修复技术及动物修复技术,并总结了各种修复技术的局限性,以期为土壤污染修复的科研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河道生态护坡能够解决传统护坡技术所带来的问题,在兼顾水利效益的前提下,能够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切实保障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  相似文献   

20.
大通河跨流域调水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对水的变化十分敏感,跨流域调水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大通河跨流域规划调水工程较多,将引起水文情势的剧烈变化,对河道内生态和水环境影响产生显著的效应,基于生态需水、河流纳污能力等理论,分析研究了调水前后可能引起的河道生态环境各要素变化的程度和范围.结果表明,调水引起的水文情势变化,对河道内水生生态、水环境和河谷陆地生态的影响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