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美国总统奥巴马近日签署一项有关转基因食品销售的法律,要求生产商在食品包装上标注其是否含有转基因成分,从而让消费者"买得明白"。美国是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和消费第一大国,其出产的转基因食品主要是玉米和大豆,转基因的玉米和大豆经常被用来喂养牲畜或制成加工食品原料,如玉米淀粉、大豆油或高果糖玉米糖浆。不过  相似文献   

2.
黄季  胡瑞法 《科学观察》2007,2(6):42-42
虽然人们对转基因作物在减少世界饥饿方面寄予厚望,但是目前国际上被批准商业化生产的转基因农作物基本上是饲料玉米、用于食用油加工的大豆、用于纺织加工的棉花等。对于类似于水稻和小麦等直接食用的转基因粮食作物,多数国家对其商业化生产都持谨慎的态度。转基因水稻和其他转基因主要食物未能商业化已经影响到许多  相似文献   

3.
刘芝 《科技潮》1998,(11):48-48
基因工程自1973年诞生以来,在20多年的时间里飞速发展,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抗虫棉花、能制造疫苗的香蕉、基因药物(干扰素等)、能生产药品、提供移植器官的动物……,科学家每天都在利用基因工程,对传统生物进行改变,创造出各种新的物种——转基因生物。1994年,耐贮存、抗腐烂的转基因西红柿在美国被批准投放市场,此后,美国政府又陆续批准了包括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在内的20多种产品上  相似文献   

4.
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鸿业 《广东科技》1996,(10):10-10
依靠科技发展农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培育新品种,提高产量和营养价值方面,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已取得喜人的进展。美国、日本、德国等科学家,先后培育出抗病小麦、防腐烂番茄、抗真菌马铃薯、免用除草剂和杀虫剂的棉花等。  相似文献   

5.
黄斌 《科技潮》2000,(7):50-51
如果说,1985年获得的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为植物基因工程拉开了序幕,那么,10多年来,植物的基因工程已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果。一批具有抗虫、抗病毒、抗除草剂和其他特殊性状的转基因植物相继问世,玉米、棉花、大豆等主要作物的转基因品种,已从实验室和试验田走向了日常耕作的大田。科学家们预言,植物的基因工程必将带来农业领域的“第二次绿色革命”。然而,和许多科学技术成果一样,转基因植物在给人类带来喜悦的同时,也使人们产生了忧虑。今年2月28日~3月1日,世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在英国爱丁堡召开的基因改性食品安全国际论坛上,与会各国的专  相似文献   

6.
基因工程自1973年诞生以来,在20多年的时间里飞速发展,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抗虫棉花,自动除草植物,能制造疫苗的香蕉,基因药物(干扰素等),能生产药品、提供移植器官的动物……,科学家每天都在利用基因工程,对传统生物进行改变,创造出各种新的物种——转基因生物。 自1994年耐贮存、抗腐烂的转基因西红柿在美国被批准投放市场之后,又批准了包括转基因玉米和大豆在内的20多种产品上市。然而,基因生物技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大豆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新品种在商品化之前必须进行安全评价,而转基因作物对农田生物多样性影响是转基因作物安全评价的必要环节。本研究通过大田试验,以非转基因大豆HC-3为对照,比较喷施清水及除草剂的转g10-epsps基因耐除草剂大豆ZUTS-33对大豆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主要病害发生、根瘤菌数量及主要杂草发生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非转基因大豆HC-3相比,转基因大豆ZUTS-33田间节肢动物多样性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每百株虫口数及主要节肢动物种群动态)无显著差异,主要病害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无显著差异,大豆根瘤菌数无显著差异,大豆田杂草物种数、杂草密度无显著差异;与非转基因大豆HC-3及喷施清水的转基因大豆ZUTS-33相比,喷施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ZUTS-33,主要病害发生及根瘤菌数无显著差异,节肢动物多样性有短暂影响,杂草物种数及密度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8.
欧洲和美国关于转基因农产品安全性的争吵还未有明确结论,但转基因农产品市场受损却已成现实。专家针对这类产品面临的困境指出,各国应该客观对待和科学利用转基因农业生物技术。 在过去几年中,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迅速,从1996年的200万公顷猛升到了1999年4000万公顷,其中美国、阿根廷和加拿大的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就占全世界的99%。在这三个国家里,大豆、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中有一半使用的是转基因种子。发展中国家的转基因作物主要种植国,除阿根廷外还有巴西、中国、埃及、印度和南非。  相似文献   

9.
细说转基因     
闫凯 《科学世界》2013,(8):14-19
今年6月13日,农业部批准发放3个转基因大豆进口安全证书。没过多久,网上开始流传着一则"转基因大豆与肿瘤和不孕不育高度相关"的新闻,再次把转基因食品拖入了不休的论战。"挺转派"和"反转派"各执己见,吵得沸沸扬扬。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呢?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的黄大昉研究员。认识转基因作物科学世界:请问什么是转基因作物?黄大防:转基因作物就是利用现代生物学的手段,也叫"基因工程",把我们需要的基因分离、提取出来,经过重组,再转入到作物里面,最后让它表达出我们需要的性状。以转基因抗虫棉花为例。本来,最早的棉花是有抗虫基因的,如果没有这种基因的话,就无法在大自然中生存。可是,在成千上万年的繁衍过程中,棉花的抗虫基因在人类的农业选育过程中被筛选掉了。这时,我们就要通过转基因的手段把抗虫基因  相似文献   

10.
尖新科技     
中美长期种植Bt转基因棉不理想日前,中美两国科学家进行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尽管Bt转基因棉花能有效控制棉铃虫,但长期种植会导致其它害虫肆虐。科学家表示,这一结果表明种植转基因棉花的效益还需要观察。科学家调查的Bt转基因棉花是第一种投入商业种植的转基因棉花。它因在棉花基因组中插入苏云金杆菌(Bt)基因而得名,能分泌毒素杀死棉田最主要的害虫棉铃虫。早先的一些小规模研究表明,转基因棉花能有效提高棉田单产、降低杀虫剂用量,有较好的经济和环保效益,因此已陆续在美国、中国和印度等多个产棉国推广。中美两国科学家对中国481户棉…  相似文献   

11.
 1973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斯坦利·科恩教授开发成功转基因技术 ;1983年 ,第一株转基因植物诞生 ,人类第一次感到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生命。人类面临的一些严重问题有了新的出路 ,无数人投身到这项令人激动的工作中。10多年来 ,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全世界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280万公顷迅速增加到1999年的将近4000万公顷。美国40%的农田种植了经过基因改良的作物。许多转基因农作物 ,比如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籽、西红柿、烟草、薯类、南瓜和木瓜等等 ,已实现商品化。转基因食品已经走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相似文献   

12.
短波     
《科技潮》1998,(11)
中国已培育出一大批转基因动植物记者从在杭州召开的全国首次基因工程产业研讨会上获悉,中国目前已培育出数十种转基因动植物,有的已进入实用化阶段。据中国生物工程学会秘书长翁延年介绍,自"863"计划实施以来,中国在农业生物技术科研方面取得较快进展。已获得一批杀虫率高达80%以上的抗棉铃虫转基因棉花,从中选出15个优良株系进行田间试种示范;抗烟草花叶病毒的转基因烟草已经完成大田试验。中国采用育种新技术培育出的转基因水稻、小麦、油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食品安全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3年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斯坦利·科恩教授开发成功转基因技术 ;1983年 ,第一株转基因植物诞生 ,人类第一次感到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生命。人类面临的一些严重问题有了新的出路 ,无数人投身到这项令人激动的工作中。10多年来 ,转基因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全世界转基因植物种植面积由1996年的280万公顷迅速增加到1999年的将近4000万公顷。美国40%的农田种植了经过基因改良的作物。许多转基因农作物 ,比如大豆、玉米、棉花、油菜籽、西红柿、烟草、薯类、南瓜和木瓜等等 ,已实现商品化。转基因食品已经走上了千家…  相似文献   

14.
大豆玉米日本北海道大学农学系已将大豆的蛋白质基因移植到水稻种子中去,培育出“大豆玉米”,简称“大豆米”。食用这种大豆米饭,既有大豆的营养,又有大米的果腹作用,是一种新研制成功的营养米新品种。果核大豆巴西农业专家把普通大豆蛋白质基因移植到巴西果核之中,杂交栽培成功新品种果核大豆。该产品含有丰富的蛋氨酸,营养较好,又可以大量、快速繁殖,为巴西及全世界开发了一种价廉物美的新食品。牛肉番茄德国汉堡大学把牛肉细胞和番茄细胞融合成杂种细胞,繁殖出一个动植物杂交的新食品,内含牛肉动物蛋白和西红柿植物蛋白各半,…  相似文献   

15.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农作物转基因背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转基因作物中常见的启动子、终止子和选择标记基因等多个外源基因进行检测,以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的转基因作物筛查鉴定技术.通过对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等农作物样品的检测,并由常规PCR技术进行验证,证实基因芯片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并提高了检测效率,因此,可用于农作物转基因背景的鉴定.  相似文献   

16.
把人们所需要的外源基因(如高产、抗病虫害优质基因)定向导入作物细胞中,使其在新的作物中稳定遗传和表现,产生转基因作物新品种,是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的一项新技术。它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希望和奇特的景观。 科学家们创造的第一种转基因作物始于12年前,目前已有数十种转基因作物相继问世。外源基因导入作物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一、滴注引进,即将外源DNA滴进或微量注射入受体,二、离体培养,即在花粉、种胚等诱导、分化培养基中加入外源DNA;三、射击穿入,即利用基因枪、电击法等将外源DNA直接导入受体;四、  相似文献   

17.
美国威斯康星州阿格拉斯塔斯生物技术研究公司,利用基因技术,培育出一种含化纤的转基因棉花。在这种转基因棉花的纤维中,含有少量的有机聚合物PHB,形成了一种天然的棉花与化纤结合的合成纤维。因此,既具有普通棉花舒适、透气的质地,又包含化纤防水、保温等优点。目前,一般的塑料制品,例如瓶子、PC封皮或食品包装材料等,大多是由  相似文献   

18.
转基因曾被认为是"21世纪轰动全世界的发明",但是也被很多科学家视作是"最悲剧的发明".自从掌握转基因技能,人类就开始了"任意篡改上帝作品".在还没来得及验证是否对人体、环境带来隐患之时,这些"作品"早已从密封在实验室的试管散播在几千万公顷的土地上,成了披着科学外衣的潜在杀手. 借科技的名义为害 2006年,俄罗斯科学院伊琳娜·艾尔马科娃博士研究发现,食用转基因大豆的老鼠,其幼鼠一半以上在出生后头三个星期死亡,是没有食用转基因大豆老鼠死亡率的6倍. 2008年,美国科学家证实了长时间喂食转基因玉米,小白鼠的免疫系统会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9.
自美国科学家Palmiter培育出世界上第一只"超级小鼠"以来,动物育种家们掀起了转基因动物新品种培育的研究热潮.从转基因小鼠到转基因猪和羊,虽然转基因个体的体重都有所增加,但是存在的缺陷也很多,尤其是在生殖方面,使得转基因家畜无法应用到实际当中,更多的是作为疾病模型.本文对转生长激素基因小鼠、猪和羊进行了综述,回顾了超级小鼠、猪和羊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转基因动物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作物抗旱性是极为复杂的生物适应现象。越来越多专家认为抗旱性是复杂的系统,但经过专家大量艰辛细致工作,培育出了抗旱节水作物新品种,增强了节水农业技术集成创新能力,使我国节水农业技术应用面积达世界之最。目前,我国已获得一系列抗旱节水作物技术和节水作物新品种,如抗旱节水小麦、棉花、牧草、陆稻等。通过对作物种植结构和作物水肥高效利用联合调控技术,建立了抗旱节水型种植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和区域节水型种植结构模式,在豫、晋、冀、陕、甘、蒙等地推广20余万亩,新增产值近亿元,农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8%~20%;筛选出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15个,并已辐射推广5306万亩,累计增产增收9.95亿元;基于生命需水信号与环境信息作物高效用水调控理论,研究人员建立了作物调亏与非充分灌溉技术指标体系,与传统灌溉技术相比,在冬小麦与夏玉米连作模式下,亩均节水30~50立方米,作物水分利用率提高25%~28%。值得一提的是,在作物水分信息快速监测诊断、土壤水分动态快速测定、区域作物水分分布监测等方面,科学家开发了植物蒸腾速率热脉冲探头和可实现定位自动连续监测的土壤水分传感器,使测量精度提高10%~15%,造价降低20%,而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监测结果被农业部作为主要信息源实时发布,用于指导生产实践。这些新产品、新技术的形成,大幅度提升了我国节水农业技术的原创新能力,使相关领域研究水平与国外差距缩小了5~10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