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承生 《科技信息》2009,(28):I0237-I0238
艺术类院校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且参差不齐,存在着相当数量的英语基础差、学习困难的学生。本文着重探讨了韦纳的归因理论在艺术类院校学困生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认为通过引导学困生对自己英语学习中的失败进行积极归因,提高他们在能力方面的自信心,强调和依靠踏实、持续、有效的努力,辅以教学计划中科学调整学习任务的难度,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改善学习策略,从而实现英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学困生”,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通常他们既没有生理残疾、也不存在智力障碍,但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成了每一个班级中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由于在学习上存在相当大的困难而影响下一阶段的学习,甚至无法继续学习下去。  相似文献   

3.
陶云英 《中国西部科技》2013,(1):120+123-120,123
“学习困难学生”(以下简称“学困生”)是指智力与感官正常,但学科学习效果低下,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对于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更新教育观念,正确对待“学困生”;对“学困生”施以爱心,并把爱心转化为耐心等五个方面阐述了班主任对“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杨景林 《科技知识动漫》2007,(4X):82-82,107
学困生就是厌学,没有学习兴趣,不求上进,惹是生非,成绩差,纪律也差,让老师和家长伤透脑筋的学生。每位教育工作者。都会接触过许多品学兼优的学生,同时也会遇到不少学习上不思进取。纪律上自由涣散,态度上蛮横无理的学困生。对品学兼优的学生人们总是赞不绝口,欣慰万分,但提及那些学习、纪律不尽如人意的学困生时,则怨声载道,怨天尤人,叫苦连天。既抱怨自己行业的错误定位,更痛恨弟子无知无德、伤天害理。在培养教育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时,总感到顺理成章、得心应手。但在那些学困生面前,却万分困惑,不知所措,深感茫然,自叹无力。从教二十余年,有过同样的经历,也有过类似的体验。由于受所谓学困生的困扰,我突然反思:他们为什么如此目无纪律,如此不求上进而赌注青春?如何使他们转变思想、奋发向上?如何转化学困生?带着疑问,发人深思。浅谈如下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中普遍存在学习困难生,学困生是指智力正常,但学习困难、厌学,难以达到义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生。通过近几年对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心理特征、家庭情况、学习态度等进行分析,探讨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寻找教育的方法,减少学困生。  相似文献   

6.
学困生是教育对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导致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探讨学生学习困难的成因及其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积极应对对学因生的学习心理障.对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7.
分析英语"学困生"的一些问题,总结出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主要有几种原因:一是英语盲,对英语一窍不通;二是半路掉队的,英语还有一定的基础;三是心理上的缺陷,总觉得自己英语水平有限;四是"万金油"型的,好像英语样样通;五是学习时间分配不合理。最后提出转化"学困生"的方法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和信任学困生,创造机会,让学困生拥有成功的体验,坚持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反对批评,让每一个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良好发展,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9.
在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和信任学困生,创造机会,让学困生拥有成功的体验,坚持对学生实行鼓励性评价反对批评,让每一个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都得到良好发展,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班集体中,总会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学困生,他们或是后进生,或是学习比较差,或性格孤僻等等,各不相同。作为教师,应该把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作为自己的工作重点,那么,如何做好学困生的教育工作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相似文献   

11.
"学困生"即是"学习困难学生"的简称,具体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基础比较差,学习信心不足,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上存在明显的缺陷。近年来,高中数学的"学困生"逐年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学生升入普通高中后,数学内容增加及其难度加深,导致部分数学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节拍,逐步丧失了数学学习兴趣,沦落为了数学"学困生"。该文主要分析了"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及其转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几年高校扩招,大学生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习困难学生人数逐渐增多。文章分析了高校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并对学困生转化提出了几点帮扶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朱红 《奇闻怪事》2008,(1):92-94
1.研究内容和目的 “学困生”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突出表现是:缺乏兴趣,视学习为难事、苦事,学业成绩与其智力发展有较大差距,并通常伴有自我认知、人际沟通、行为品德等方面的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提高学困生学业成绩,学困生的行为障碍暂不研究。作为研究的学业成绩是语、数、英三科的期末成绩。  相似文献   

14.
找准切入点,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融洽师生关系,指导学习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法,能使学困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营造学习氛围,充分树立自信心,帮助他们提高英语成绩,使学困生得到有效转化。  相似文献   

15.
学困生是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学生.学困生有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这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地对待学困生,在他们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感化他们,让他们有信心去学习.  相似文献   

16.
在中学教育教学中,学困生每个班级都存在。而班级管理的难点在于对学困生教育。本文认为对学困生的教育主要是让他们从思想上动起来,重视学习;从行动上动起来,努力学习。  相似文献   

17.
学困生是学生的智力水平正常且没有感官障碍,但其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学生。学困生有些智力发展水平正常,但由于生理、心理、行为、环境和教育等原因,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未能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基本要求,这要求我们教师要认真地对待学困生,在他们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要给予更多的关爱,感化他们,让他们有信心去学习。  相似文献   

18.
实施素质教育应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转化学困生对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生物教学中,一些学生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不得当,基础知识薄弱,行为习惯差而成为了"学困生".在多年教学经验及对生物教学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从多种视角分析学困生产生的成因,实施有效的转化策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并以此来推进学校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9.
武艳玲 《科技信息》2013,(1):354-354,345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困生是一个我们不愿看到但又不可回避的特殊群体,为了尽可能减少语文学困生,我尝试了以下做法:点名册不以成绩高低排名;确定学困生帮助对象;研究"学困"出现的原因;采取措施预防学困情况出现:包括给他们更多关爱、使他们树立信心、利用竞赛机制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最终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0.
所谓学困生,就是指学校里的学习后进生。教育教学实践表明,不论哪所学校,也不论哪个班级,都有一些学困生存在。学困生虽然为数不多,但影响范围广,是教学的阻力之所在,因而不容忽视。学困生在思想品德上或学习上的后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心理上一种特殊矛盾的反映。究其原因,不外是:学习目的不明确,纪律散漫,学习松懈;学习方法不当,效率不高;基础差,接受能力不强……凡此种种,均会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从而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当然不愿、也不能对学习后进生视而不见。一旦出现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及时、主动地想方设法去转变他们,尽可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这里谈谈我转化学困生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