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本文立足凉山民族地区对应用型工程人才的社会需求现状,积极探究工程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子,提出了民族地区"3+1"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及其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
为了适应新经济发展的要求,高职院校要重新审视和确立社会主义办学定位,大力开展"三创"教育,从而为新时代发展建设输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在当今社会发展中,高职高专的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要,本文将从"三创"型人才的涵义入手,强调了"三创"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提出了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本科层次法学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是让学生获得系统的法学知识,培养模式的各个要素也是通过法学知识而组织起来的,是一种"知识导向"的模式。这一模式虽有其优势,但是不利于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法学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己任,就必须变"知识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实践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要改进课程体系、改善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强化"双能型"法学教师队伍建设,结合国家司法考试,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可分为"学术+科研"型、"理论+应用"型、"认知+技能"型三种。其中,"认知+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比较符合高职教育实际,应得到推广。在"认知+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校企合作是关键。高职院校只有大力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才能培养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研究型大学与一般高等职业专科学校的培养目标有所不同,相应的对现有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都要有所侧重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研究人才。研究型大学担负着国家创新型研究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随着我校"向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迈进,需要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的设置等因素进行调整和改革,以适应现代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高职实训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建立比较完善、科学的实训教学体系是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关键。本文以高职院校涉外旅游专业为例,对其实训环节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进一步明确涉外旅游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构建的重要性提出构建"工学结构"模式下的实训环节,认为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和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7.
徐作华 《科技资讯》2013,(15):198-198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大力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实际对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谢建玲  迟海洋 《科技信息》2011,(20):195-195
传统的授受式教学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导学-探究式课型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发展教育理念下的一种课型模式。本课型在教师主导下"探究问题,创新发展",在学生主体下"学案导学,自主探究"。实践表明,此课型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索精神、创新能力以及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5个方面分析了新时期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以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并实施宽口径专业教育,树立全面发展的人才质量观"的改革指导思想,构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一体的"四三二"人才培养模式,按照"三减三强一优化"原则,制定新的培养计划。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国内外竞争中抓住机遇,占据优势,赢得先机,学校必须面向市场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积极探索一条符合国情和校情的新路子。"3+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符合当前经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发展规律,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当前国内软件测试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吸收借鉴国外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通过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提出"敏捷教学"模式,使软件测试人才培养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适应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2.
肖华玮  游佳忆 《科技资讯》2014,12(25):186-186
研究了城市型人才培养定位和辅导员工作的特点以及"双师型"辅导员的内涵,指出了"双师型"辅导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成都学院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城市型高校"双师型"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3.
职业教育要发展,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在校企紧密合作的基础下,依托校园和产业基地,构建融教学、生产、研发、生活为一体的"双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内设计工作室"与"校外创业工作室"两条腿走路。"双工作室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动漫专业中的实践取得了显著成绩,并积累了相关经验。  相似文献   

14.
浅谈五年制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新华 《科技信息》2010,(35):I0357-I0357,I0385
近年来,五年制高职是江苏省职业教育的亮点,专业设置涉及十六大类119个专业,都是我省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专业。五年制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人才的培养。本文结合目前国际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探讨五年制高职国际商务专业的课程整合及"四模块’’实践模式,以专业技能为基础的职业型课程体系,探寻人才培养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15.
魏宝丽  夏显明  郭亮 《科技资讯》2010,(31):203-204
本文研究了应用型高校、职高和企业建立"三位一体"机电类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分析三者在体系中所据有的功能,讨论了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对培养模式的必要性。最后,论述了如何发挥"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优势及我院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6.
高职教育需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阐述"校中店"新型培养人才模式的背景和内涵,分析镇江高等专科学校眼视光技术专业"校中店"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因素和多重绩效,并对可能遇到的障碍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模式仅仅适用学术型的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绝不适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旅游政策法规"课程模式改革必须面向就业,面向实际工作过程,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理论就比较适合。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旅游政策法规"课程开发思路是,先进行市场调研和专家论证,在此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根据某种典型的工作任务开发、设计相应的行动领域,再把行动领域转化为学习领域,确定教学的目标和人才培养的规格,然后开发学习情境。在教学实施方面,只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适合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古光甫  巴世光 《科技信息》2010,(10):I0198-I0198
天津职业大学积极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其酒店管理专业作为首批国家级示范校建设的重点专业,通过与企业合作,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共同探索"旺入淡出,工学交替"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和社会的多赢。  相似文献   

19.
以湖北科技学院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探讨了地方高校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应用型核电人才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分别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建构、人才培养保障条件的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等方面探索应用型核电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宋烨 《科技资讯》2010,(15):249-250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在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通过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遵循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树立"对准职业设课程"的职教改革理念,立足于职业岗位分析,针对行动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构建了基于职业导向的课程体系,实现了课程体系承载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促进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