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国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与台湾内部政治干扰下,台湾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经济增长率预测持续下调,从"保4"变为"保1";上半年外贸出口出现负增长,在东亚主要经济体中表现最差,是惟一出现负增长的地区;昔日的"经济奇迹"不复存在,曾风光一时的"IT神话"也逐步破灭.不仅如此,两岸贸易格局逐步出现新的变化,大陆因素对台湾经济的拉动力相对弱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迅速崛起,被称为"中国奇迹"。这一奇迹的产生,得益于一个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不动摇的好思想,赶上了一个和平与发展的世界经济发展好时代,用好了一条中国比较优势的经济学理论,借助了国际国内两个大市场的一只"看不见的手",采用了国家有效宏观调控的一只"看得见的脚"。  相似文献   

3.
广东与亚洲四小龙的经济与科技实力差距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十世纪后期,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四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迅速腾飞,从经济不发达地区跨入中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行列,创造了世界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奇迹,因而获得"亚洲四小龙"的称号.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经济走在全国前列,1992年邓小平南巡时提出殷切期望,广东要"用20年赶超亚洲'四小龙'".  相似文献   

4.
抓学风建设,宜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入手。理想信念缺失是学风不正的一个思想根源。经济、政治巨变和多元文化冲突,增加了理想信念教育难度;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某些薄弱环节乃至失误,使得针对性和有效性缺失;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和方法缺乏变化,使其陷入脱离实际的困境。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在教育目标上,从"由远及近"转变为"远近结合";在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要求上,从"大小分离"转变为"大小统一";在理想信念教育方式上从"避实就虚"转变为"虚实并重"。  相似文献   

5.
江苏昆山市依靠走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创造了蜚声中外的经济高速发展奇迹,被誉为"昆山现象";其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给了中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崛起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精英阶层倡导了一次"文化革命";同时美国政府通过了新移民法,大量华人涌入美国,并表现出广泛的政治参与热情。"文化革命"与华人参政相互推动,相互作用:"文化革命"为华人参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政治氛围和文化氛围;华人参政也大大推动了"文化革命"的进程。两者都对美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4,(21):48-50
<正>近年来,台湾岛内从蓝到绿、从上到下,出现了一股强烈质疑台湾经济对大陆过度依赖的声音,呼吁分散市场、减轻对大陆的经济依赖,以降低风险,维护所谓台湾的经济安全与政治安全。这种思维与主张看似合情合理,实际上是用政治思维看台湾的经济发展,看两岸经济关系,也因此压缩了台湾经济的发展空间,让台湾经济迷失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1949年后,中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在经济、社会、政治发展上逐渐呈现明显的差距。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经济腾飞,人民消费能力大增,朝小康、安乐、法治、文明、和谐的社会迈进,但仍需积极应对因高速发展带来的各样环境与社会问题。曾缔造亚洲经济奇迹的台湾,后因政治内耗,错失20世纪90年代全球化下产业转型与升级契机,使现今台湾经济增长停滞,产业外移,年轻人看不见未来。在两岸"九二共识"前提下,台湾若能赶搭上中国大陆"一带一路"政经发展列车,可为台湾经济带来新气象与转机,并缓解"三中一青"沉疴问题。  相似文献   

9.
国民政府时期农村信用社制度曾发生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欲挽救"农村破产",农村经济却愈加衰落;欲使农民得利,农民却几乎是"被得利";欲使农民自愿参与合作,农民却是"被合作";欲遏制旧式高利贷,却产生了"集团高利贷"。国民政府时期农村信用社制度异化是由于其陷入"囚犯困境"的漩涡所致,这对于当前如何促进农村信用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文科学术期刊的编辑具有鲜明的政治责任,要履行好政治责任需做好几个方面的工作。要牢固树立"政治家办报"的理念,当好"把关人";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有较好的政治理论功底;处理好政治和学术的辩证关系等。  相似文献   

11.
正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台湾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成就"亚洲奇迹",并成亚洲"四小龙"。台湾经济腾飞的背后与高等职业教育密不可分,被公认为背后的"无名英雄"。闽台同根同源,具有五缘优势,针对两岸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有同有异,探究台湾职业发展模式,对福建乃至大陆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闽台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倪骏 《世界知识》2008,(23):62-63
8月22日,《海角七号》在台湾上映。两个多月,影片创造了票房奇迹。票房奇迹迅速演变为席卷台湾岛的“全民海角运动”。  相似文献   

13.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10,(19):44-45
<正>打经济牌"生不逢时";搞政治改革心浮气躁;岛内舆论评说不一——马英九上台两年有余,其执政风格和能力与民众期待存在较大落差,民调满意度持续低迷。11月即将举行的台北、新北、大台中、大高雄和大台南等五大"直辖市长"选举,囊括全台约60%的人口,被视为攸关2012年台湾  相似文献   

14.
2019年,在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级与国际政经形势巨变的情况下,台湾成为中美经贸摩擦的意外"受益者":在许多国家或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或纷纷下调经济增长率之际,台湾却调升了经济增长率。尽管如此,台湾还是出现了不同产业、行业发展的不平衡,民生问题也未有明显改善。同时两岸经贸关系发展陷入低潮,台湾对大陆出口与投资双双衰退。2020年,国际政治格局与两岸关系发展变数依然颇大,台湾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增大,风险也在增大,预计将持续呈现低速平稳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5.
徐青 《世界知识》2012,(17):46-47
马英九第二任期的"外交"政策,无论是从连任后的政策宣示内容上看,还是从两岸和国际情势上看,其政策方向都没有重大变化。在第一任期内,马英九基本完成了对两岸关系的铺轨任务,初步走出了一条对外关系的"活路";预计在第二任期内,马英九将会更加强调经营台湾的安全环境,包括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这种思路在他今年5月的就职演说中被概括为台湾安全的"战略铁三角"。因此,依循上述思路和重心,其对外政策的重心与策略将会有一些新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在罗默(Romer)的研发模型中引入制度因素,建立了含制度因素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制度因素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而从实证的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这一制度因素与转型期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制度因素是推动转型期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持续的制度创新是创造我国又一个"经济增长奇迹"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战后日本制定和实施"政治大国"战略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国际局势为日本制定和实施这一战略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经济决定政治,日本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必然要求有与其相称的国际政治地位;本国的地理条件促使日本要跻身谋求"政治大国"之列;日本国内大国主义政治思潮和新保守主义政治势力成为日本"政治大国"战略的思想和社会基础。日本的这一战略对中日军事和政治关系产生了极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当下全球经济增长持续低迷,经济复苏乏力,而西方媒体偏好以"大衰退"一词进行报道,与1929年的"大萧条"形成鲜明对比。本文通过对1929—1940年与2007—2018年主要发达国家实际GDP增长率的比较,并梳理各国在两次经济危机后的主要地缘政治危机变化,发现尽管前后两次经济危机均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地缘政治危机,且持续增加的地缘政治风险会对经济增长构成威胁,但经济增长持续低迷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诱发地缘政治危机。我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同时,迫切需要一个可持续的、稳定的国际环境给予结构性支撑,这一方面需要我国与各国加强互信合作,培育命运共同体意识,另一方面也需要我国创新安全合作机制,夯实并释放"安全红利",降低地缘政治持续动荡引发的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19.
“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战略不管在古代还是在近现代史上都创造了许多军事奇迹。新时期,随着“先发制人”战略在国际上的广泛蔓延以及我国反对霸权主义和未来反侵略战争的需要,科学研究毛泽东军事思想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清初顺治、康熙两朝,值改朝换代之际,地处边陲的雷州地区,几十年间处于局势动荡之中。不仅明清两朝军事力量在此展开长期的、势均力敌的搏杀、争夺;一些没有能力承担苛捐杂税、"征粮比饷"的民众被逼上"梁山";一些不法之徒也乘乱而起,趁火打劫。这些被封建官府统称为"盗"、"贼"、"寇"的团伙,占据山区、海岛,不时四出剽掠,杀害人命,使雷州大地处于满目疮痍之中。在此过程中,清朝廷及地方官府一方面征调军事力量,对雷州各地的"盗贼"进行征剿;另一方面又在军事、行政上做了大量工作:修武备、固边防,禁暴虐、除积弊,招抚流民、垦荒种植,复兴学校教育等等,使被长期动乱摧毁的地方经济逐渐得到恢复、发展。清初雷州地区的动乱至康熙朝才渐被平息,雷州社会的动荡局势才渐趋和平安定,为日后雷州地区经济的发展、文教的昌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