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日本首相安倍2013年以每月至少出访一次的频率访问25个国家、"华丽"地启动了"地球仪外交"后,在2014年第一个月份进一步扩展其"地球仪外交"射程、全力开展"全方位"首脑外交。当我们转动地球仪"俯瞰"安倍倾力推进的"地球仪外交"时,发现安倍"地球仪外交""忽略"了日本的近邻——中国,且安倍足迹遍布中国周边和中国的重要朋友——非洲,这  相似文献   

2.
<正>外交篇外交是政治的延续。安倍的外交政策与日本国内政治大环境密切关联。如果给安倍外交打分,可能会略高于内政。这是因为,相对而言,民众对内政是有实感证明的,而外交在很多方面更有形式性,甚至可以被外交机构和政府所渲染,安倍就特别擅长制造"剧场效应"。安倍提出"俯瞰地球仪"外交,也有形式和内容两层含义,七年下来,成果逐渐显现,但也在"露怯",民众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相似文献   

3.
目前安倍晋三在政治右倾化道路上越行越远,他为获得高支持率而刺激国内经济,为修改和平宪法寻开脱而否认历史、淡化侵略罪行,给解禁日本集体自卫权找借口而反复挑起“钓鱼岛争端”,并且升格扩军,试图让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为寻求国际支持,牵制正在崛起的中国,安倍还不惜做美国走卒、实行“地球仪外交”。安倍的种种右倾化行径充分暴露了他的真实图谋:妄图让日本再次站在世界一线舞台上主宰亚洲,继而称霸世界。安倍内阁的右倾化政策正逐渐使日本走上一条逆时代潮流、远离和平的危险道路。全世界广大和平爱好者应高度警惕,严防日本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4.
目前安倍晋三在政治右倾化道路上越行越远,他为获得高支持率而刺激国内经济,为修改和平宪法寻开脱而否认历史、淡化侵略罪行,给解禁日本集体自卫权找借口而反复挑起“钓鱼岛争端”,并且升格扩军,试图让日本成为一个“正常国家”.为寻求国际支持,牵制正在崛起的中国,安倍还不惜做美国走卒、实行“地球仪外交”.安倍的种种右倾化行径充分暴露了他的真实图谋:妄图让日本再次站在世界一线舞台上主宰亚洲,继而称霸世界.安倍内阁的右倾化政策正逐渐使日本走上一条逆时代潮流、远离和平的危险道路.全世界广大和平爱好者应高度警惕,严防日本再次发动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5.
《世界知识》2013,(22):8-8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11月5日下午在参院外交防卫委员会上就安倍政府的历史认识表示.对1995年时任首相村山富市谈话中谈及日本“侵略”的部分加以继承。有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安倍政府为了改善目前与周边邻国的关系.在历史问题上做出“调整”。  相似文献   

6.
与小泉内阁煽动民族主义情感的“负面情感外交”相比,安倍的“脱情感外交”总算是一个进步,今后,中日两国人民需要通过“正面的情感外交”促使两国关系进一步改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孟晓旭 《世界知识》2013,(11):34-35
近期,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国际、国内频繁、高调地活动,赚足了风头,但其种种言行却使中日战略互惠关系越来越远,让日本和邻国的关系越来越"没有未来"。而导致这一切的正是安倍心里算计的"小九九"和胸中酝酿的"大梦想"。广布外交再"画圈",安倍揣着"小九九"2013年新年伊始,安倍曾这样表述其外交思想:"日本外交首先是要强化日美同盟  相似文献   

8.
卢昊 《世界知识》2020,(18):15-17
<正>与其内政类似,安倍在外交方面同样拥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和自我彰显特性。他以"战略性姿态"主动出击,试图提升战略自主,拓展国际空间,引导构建有利于日本的国际战略格局。安倍外交对日本外交产生了一定的刺激、提升效应,但仍未能解决其深层次或结构性问题。安倍外交的总体历程与背景2012年再度执政以来,安倍以积极姿态开展外交活动。  相似文献   

9.
贺凯 《世界知识》2013,(14):56-57
6月27日,我有幸聆听了外交部长王毅在“第二届世界和平论坛”午餐会上的演讲——“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这是王毅自今年3月就任外交部长后,第一次系统地对外阐述中国外交的新思路。做为一名在国外教授和研究中国外交的学者,我听后感受颇深。王毅的演讲不但诠释了中国外交的原则和基石,而且还指出了中国外交的新方向。可以预见,中国外交在今后五年将更加积极主动和“有所作为。”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相似文献   

10.
正岸田文雄曾经在安倍首相任内长期担任外相,拥有丰富外交经验。登上相位后,其外交走向自然成了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岸田内阁"新外交"前瞻岸田的前任菅义伟曾长期担任安倍任内的内阁官房长官,长于内部事务协调管理而拙于外交。在短暂的一年任期内,菅义伟仅有屈指可数的四次外访:  相似文献   

11.
安倍晋三就任日本首相后,没有将华盛顿作政治拜会的首选,而是选择了与之有很深芥蒂的亚洲邻国中国。应该说,这既是中国在两国历史问题上外交斗争的结果,也是日方试图改善中日关系、愿为克服政治障碍做出努力的积极信号。此前9月29日,安倍在施政演说中表示,中韩是“重要邻国”、  相似文献   

12.
10月8日~9日,新当选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这是安倍9月26日当选首相以来出访的第一个国家。安倍的一名高级顾问表示,安倍希望通过访问首先能与中国确认相互信赖的关系,进而向友好关系共同努力。我们希望通过安倍访华,两国关系能有所改善,日本国内的“知华派”与“友华派”能在中日交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世界知识》2008,(1):4-4
作为“新年奉献”,我们邀请了外交部八位司长,以及两名著名学者,和大家一同回顾过去一年中国外交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正>2020年1月11~15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东三国——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与阿曼进行了穿梭访问。联想到此前不久伊朗总统鲁哈尼访日、日本充当美伊之间"协调人"而频频进行的一系列外交活动,不难看出,安倍的中东外交走的是一条"平衡外交"之路:在美国与伊朗之间搞"平衡",既不触怒美国,也不得罪伊朗;既要照顾到伊朗面子,又要均衡顾及沙特等中东其他大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2005年的中国外交,是从对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灾区的救援行动开始的。这预示着这一年中国外交将出现一个新的主题:救援。这年的中国外交的确说得上是异彩纷呈,曲星把它们归结为“六个关键词”:和谐、合作、对话、发展、文化、救援。这一年,中国的发展受到全球前所未有的关注,其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国内国际到处都在谈论“中国崛起”,并对“崛起”这个概念展开热烈讨论甚至激烈争论。在《世界知识》上,读者就会发现不同的观点同时存在。在这一年,“中国威胁论”也在继续发酵。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开展了一系列充满善意的外交行动,并提出…  相似文献   

16.
来“五常”去“三国”:印度外交空前活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下半年,“五常”相继访印,辛格总理东访“亚太三国”,印度外交空前活跃。美英法俄拉印度、抢订单、布棋局,中国加强经济联系、化不满、传善意。  相似文献   

17.
从“孔子学院”看中国的文化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软实力核心的文化外交,发挥着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手段难以达到的独特作用。备受关注的“孔子学院”极大的促进了中国的文化外交,但同时也应看到其中潜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13,(24):50-51
11月15日,西非国家冈比亚出人意料地单方向宣布与台湾断绝维持了18年的“外交”关系,成为马英九2008年执政后推行“活路外交”政策以来首个与台湾“断交”的国家,至此台湾“邦交国”降至22个。这一毫无预警的“外交”挫败,让原已深陷执政困境的马英九当局再次遭致岛内反对阵营的强烈抨击,其以“两岸休兵”为核心的“活路外交”政策也被拿出来重新检视。  相似文献   

19.
日本有一种被视为国技的体育运动——“道”。“柔道”者,乃日本武技融合中国的摔跤技术而成,竞技者注重借用对手之力制胜,是极富匠心的体育运动。写外交谋略而论“柔道”是因“柔道”与外交谋略有某种相通之处。基辛格博士就把外交比喻为“日本的柔道”。他写道:在外交斗争中,“我们不必用多大气力,而是象日本柔  相似文献   

20.
石源华 《世界知识》2013,(14):64-65
董显光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新闻人,创办过多种具有重要影响的英文中国报纸。他人仕后的任职岗位长期不在国民政府外交部,却一直承担着中国开展国际抗日宣传的公共外交重任。晚年出任台北驻日、驻美“大使”,在“外交”岗位上结束了他的职业生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