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索氏提取法,用不同溶剂从几种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素,确定了较佳提取工艺条件;利用树脂吸附法和溶剂萃取法分离色素和辣椒素,确定了较佳洗脱剂和萃取分离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小米椒辣椒红色素含量最高,用氯仿提取效果较好,较佳提取时间为50 min;XAD16树脂可吸附无水乙醇溶解的红色素,其饱和吸附为每g树脂可吸附0.017 g辣椒提取物中的色素,氯仿为较佳洗脱剂;溶剂萃取分离辣椒红色素的较佳条件为:80%乙醇,萃取3次,萃取时间60min.另外,弱碱性金属氧化物有很好的除辣效果.  相似文献   

2.
烯酰吗啉、甲霜灵-锰锌对辣椒疫霉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了烯酰吗啉、甲霜灵-锰锌对辣椒疫霉的抑制活性.试验结果表明:甲霜灵-锰锌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的抑制EC50,EC95值分别为172.78,2208.51 mg/L;烯酰吗啉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的抑制EC50,EC95值分别为7.24,34.98 g/L.烯酰吗啉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比甲霜灵-锰锌有较高的抑制活性,甲霜灵-锰锌对辣椒疫霉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辣椒碱中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对辣椒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市售辣椒粉为原料,分析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以及料液比3个参数对辣椒碱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对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佳的提取工艺,即提取温度为45℃,提取时间为1 h,料液比为1:6,此时提取的辣椒碱质量分数为14.78%.该方法证明使用有机溶剂提取辣椒碱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手撕牛肉为研究对象,优化其护色工艺及储存条件。通过测定明度、黄度和红度为评定标准判断红曲红色素、辣椒红色素、亚硝酸钠等发色剂对手撕牛肉的影响;进行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探究茶多酚、D-异抗坏血酸钠等发色助剂及光照对手撕牛肉存储的条件。结果显示:得到较优显色效果的发色剂是红曲红色素,其次是辣椒红色素、亚硝酸盐,且当满足亚硝酸盐0. 06‰、红曲红色素0. 12‰、辣椒红色素0. 10‰时,复配显色效果较显著;在最佳护色配方的样品中添加发色助剂D-异抗坏血酸钠0. 6‰能减缓手撕牛肉色泽褪色效果;黑暗条件更利于手撕牛肉的保存。实验结果为手撕牛肉工业化生产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两株产ACC脱氨酶的内生菌蜡状芽孢杆菌SZ5和荧光假单胞菌DLJ1为材料,探讨其在辣椒促生和预防线虫病害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虽然两菌剂处理不能促进种子萌发,但对幼苗生长有短暂促进作用;促生作用消失后,植株体内次生代谢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仍高于对照,DLJ1组高于SZ5组.挑战接种南方根结线虫后,接菌组植物体内的POD等酶活性以及总黄酮等物质含量的提高幅度高于对照.菌剂处理降低了植株染病率和染病程度,提高了辣椒产量和品质;萌发期一次处理效果优于后期的多次处理,DLJ1的处理效果优于SZ5.总之,DLJ1在辣椒种子萌发期一次接菌就可以有效促进辣椒生长,提高植株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提高辣椒产量.该作用可能与萌发期菌株的有效定植、生长期的抗氧化能力的维持与高效反应,以及有效降低乙烯产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关于辣椒红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选用3 种红辣椒干为实验原料,并将每种原料作为 1个实验组, 共分 3组 54 次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研究了影响辣椒红色素的得率、 质量的主要因素, 结果显示:同种原料, 采用不同的生产技术和工艺条件, 辣椒红色素的得率和质量有很大的差别;采用同一技术, 使用不同品种的辣椒原料,辣椒红色素的质量和得率也有很大的差别也就是说辣椒红色素的质量和得率不仅与生产技术有关,而且与辣椒( 原料)的品种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茄子(Solanum melongena)、辣椒(Capsicum annuum)3种茄果类蔬菜在重金属(Cd、Cu、Zn)复合污染土壤中的种植情况.结果表明:在对照组中番茄可食用部分对重金属Cd、Cu、Zn的吸收量最小,其次是茄子,均低于我国蔬菜重金属最高限量标准;而辣椒可食用部分对重金属Cd、Zn的吸收量最大且都超标,分别为:23.93mg/kg和105.40mg/kg.在二级污染土中蔬菜可食用部分Cd含量的顺序是茄子辣椒番茄,其中,茄子和辣椒均超标;3种蔬菜可食用部分Cu含量均达标;3种蔬菜可食用部分所含Zn的顺序是辣椒番茄茄子.在三级污染土中,3种蔬菜不可食用部分所含Cd和Zn的顺序是辣椒番茄茄子,且3种蔬菜可食和不可食部分中所含Cd、Zn的量均超标.因此,在轻度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中种植番茄和茄子是可行的;在中度重金属Cd污染土壤上可种植番茄;辣椒对Cd、Zn的吸收量大,不建议在重金属Cd、Zn污染土壤上种植.  相似文献   

8.
采用RT-PCR方法克隆辣椒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基因部分序列,并构建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载体pYL156-PDS,经农杆菌介导侵染辣椒叶片,采用表型观察、半定量RT-PCR方法评价构建的VIGS体系的沉默效果.结果表明,辣椒新生叶片呈现明显的光漂白现象,且叶片内源PDS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研究证明,辣椒VIGS体系已被成功构建,为规模化验证辣椒基因功能提供了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9.
通过试验、示范,探讨了石门县几种主要农作物施用BR一120(云苔素内酯)的增产效果.初步认为:BR-120对早稻、柑桔和甘蓝有增产和改善品质的作用,而对棉花、辣椒的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滤纸片法就辣椒碱单体、二氢辣椒碱单体、降二氢辣椒碱单体及辣椒素对细菌和真菌的抑制效果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辣椒碱单体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抑菌效果明显好于二氢辣椒碱单体、降二氢辣椒碱单体和辣椒素。进一步比较发现,辣椒碱单体对5种菌株抑菌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 大肠杆菌 > 铜绿假单胞菌 > 白色念珠菌 > 黑曲霉菌。因此,以辣椒碱单体为主要原料开发天然高效的抑菌防腐剂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辣椒在我们日常饮食中很常见,有些人每顿饭几乎是无辣不欢。辣椒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等,食用辣椒,能增加饭量,增强体力,改善怕冷、冻伤等症状。此外,辣椒还含有较多抗氧化物质,可预防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也就是说,辣椒是癌症的天敌,多吃辣椒可以防治癌症。但也有报道称,研究发现辣椒可能导致胃癌,最好拒绝这辛辣的味道。那么,辣椒到底是致癌还是治癌?正方:辣椒能治癌江苏省营养学会理事李庆天教授指出:辣椒、胡萝卜等蔬菜中的类  相似文献   

12.
HPLC法测定广西指天椒中三种辣椒碱类物质的含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HPLC法测定了广西指天椒中的辣椒碱、二氢辣椒碱和降二氢辣椒碱含量.指天椒中辣椒碱类物质用65%乙醇溶液提取经膜过滤,采用Graces C18柱,以甲醇-水-磷酸(65:35:0.1)为流动相,流速0.6 mL·min-1,检测波长281nm,柱温为30℃时直接测定.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降二氢辣椒碱线性范围分别为77.23~407.15ug·mL-1(r=0.9999)、14.03-75.80 ug·mL-1(r=0.9999)、1.62~10.00ug·mL-1(r=0.9999),回收率在98%~100.5%之间,RSD(n=4)为0.95~2.2%.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3.
Q&A     
《科学世界》2011,(4):79+94
Q:最辣的辣椒有多辣?A: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辣椒辣度的单位。美国科学家韦伯史高维尔(Wilbur L.Scoville)在1912年时,第一次制定了评判辣椒辣度的单位,就是将辣椒磨碎后,用糖水稀释,直到察觉不到辣味,这时的稀释倍数就代表了辣椒的辣度,为纪念史高维尔,所以将这个辣度标准命名为Scoville指数,而"史高维尔"(SHU,  相似文献   

14.
<正>辣椒花叶病又称病毒病,是辣椒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可使辣椒减产30%,重则损失50%至60%。发病症状有3种类型:花叶型、丛簇型、条斑型。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5.
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组分分离及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其含量的分离测定方法.通过对提取溶剂、皂化温度、皂化时间、KOH-乙醇皂化液质量浓度、KOH-乙醇皂化液体积、料液比的选择,以及对流动相、柱温、柱流速等色谱条件的考察,研究提取辣椒叶片类胡萝卜素工艺流程.建立了提取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的适宜工艺和分离测定辣椒叶片中类胡萝卜素组分及其含量的RP-HPLC工艺.技术关键是: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皂化温度为80℃、皂化时间为40min、皂化液质量浓度为20%、皂化液体积为10mL、料液比为1∶5;采用YMC-C30色谱柱(250mm×4.6mm i.d,5μm);检测波长450nm;柱流速1.0mL·min-1;柱温25℃;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V∶V=60∶40),流动相B为甲基叔丁基醚(100%),梯度洗脱.结果表明以外标法定量,叶黄素、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各组分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性系数在0.996 1~0.999 9之间;平均回收率在85.2%~95.1%之间.该方法为辣椒叶片中叶黄素、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的分离与定量测定提供了方法保证.  相似文献   

16.
辣椒红色素的研究课题是由我院食品工程系食品教研室完成的,由天津市科委组织鉴定。辣椒红色素脱辣技术研究的成功,为辣椒的综合利用开僻了新途径。本工艺采用独特的液——液萃取新工艺。设备简单,生产周期短,溶剂消耗少,成本低,除辣效果好,提取率可达10%。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7.
以已知耐弱光性的12个辣椒品种为试材,模拟日光温室弱光逆境,研究了12个辣椒品种叶片光合色素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耐弱光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8℃/18℃(昼/夜)、100μmol/(m2·s)PFD处理使辣椒叶片的Chla,Chlb,ChlT质量浓度总体升高,弱光胁迫初期,辣椒品种的Chla,Chlb和ChlT质量浓度越高或其相对于处理前的增加值越大,品种的耐弱光性越强;弱光胁迫处理使辣椒叶片类胡萝卜素质量浓度降低,p(Car)/p(ChlT)减小,处理任意时期的类胡萝卜素质量浓度、p(Car)/p(ChlT)均与辣椒品种的耐弱光性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保持较高的类胡萝卜素质量浓度是辣椒品种耐弱光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8.
ISSR标记在辣椒资源遗传多态性分析中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用筛选到的12个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引物对我国11个辣椒农家品种进行扩增,结果共扩增出66条带,其中差异条带26条,多态条带比率(PPB)为39.39%;品种特异条带7条,占总条带数的10.61%.基于Jaccard遗传相似性系数的NeighborJoining聚类分析将11个品种分为两组,这两组辣椒品种内部的平均遗传距离分别为0.150和0.134,两组之间的遗传距离为0.194.以扩增条带表型为基础的主成分分析显示:有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68.88%,分别占到57.51%和11.37%;以这2个主成分对11个辣椒品种作图,可以将11个辣椒品种分为两组,每组所含辣椒品种与聚类分析的结果相同.  相似文献   

19.
以青辣椒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和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以△a~*为指标考察青辣椒浸泡前后的色泽变化,得出辣椒绿色防护的最佳条件,即在温度为40℃时, 0.3%柠檬酸和0.06%D-异抗坏血酸钠复合溶液中浸泡45 min,辣椒的绿色防护效果最好.同时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依据感官评价标准,得到了酸辣椒腌制液的最佳配方,即将8%食盐, 2%糖, 0.4%CaCl_2和8%蒜姜(1∶1)加入到pH值为3.5-4.0的腌制溶液中,即可得到风味、口感、质地优良的酸辣椒制品.  相似文献   

20.
辣椒离体高效再生体系及其卡那霉素筛选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选用辣椒(CapsicumannuumL.)4个品种的子叶以及下胚轴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分化、生长及生根成苗试验.在组织培养的各个阶段的培养基中,附加不同种类及不同质量浓度的激素组合,观察测量外植体在各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从中筛选出最优的激素配比培养基,从而建立了辣椒的高效离体植株再生体系.在此基础上,将不同质量浓度梯度的卡那霉素(Kan)分别加入子叶、下胚轴愈伤组织诱导及不定芽分化阶段的培养基中,观测Kan对外植体生长的影响,以确定各阶段的最低致死质量浓度,用于辣椒的遗传转化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的辣椒离体再生培养基为:芽分化阶段,MS+6-BA3.0mg·L-1+IAA0.1mg·L-1;不定芽伸长阶段,MS+GA32mg·L-1+6-BA0.5mg·L-1;诱导生根,MS+IAA1.0mg·L-1.合适的Kan质量浓度为:下胚轴出愈为80mg·L-1;子叶分化出不定芽为60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