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辽西地域是北方游牧区、东北渔猎区与中原农耕区的交汇地带,也是东北文化区面向中原文化区的前沿。辽西有着上万年的文明起步,辽西地域古廊道实现了不同考古学文化之间的交流,催生了古代文明的产生,以其文明因素的独特性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焦作地区夏代原城商代邢丘古城、西周(子阝)国故城、雍城及春秋战国时期轵国故城,州城等城邑的综述,为研究古代城邑提供了一系列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再则,焦作地区的古城邑在先秦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且时代相续,从未间断,以此证明焦作地区古代文明的延绵不绝,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明是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五大原生文明之一,又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的续续未绝的古代文明.对这一古老而独特的文明的起源问题所作的研究,无疑具有特殊的学术价值和重大的理论意义.当然,探索和研究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演化程序的意义还远不止于此.从研究心理的角度看,研究中国文明及其起源的中国学者,不少是出于两种情绪;一是自豪情结,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众多的人口,辽阔的疆域,几千年来创造的灿烂文化,无一不使生为这古老而博大的国家之一员的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这种自豪感引发了最初的研究冲动;一是洗辱情结,清代中叶以来,中国积弱不振,百余年间,历遭列强蹂躏:中国的土地任人践踏肆虐,中国的美物任人巧取豪夺,中国的人民任  相似文献   

4.
商代青铜文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代青铜文明从发展阶段上来看,是中国青铜文明的发展和繁盛期,比夏代要成熟和先进的多,与西周以后的青铜文明相比也毫不逊色,有非常鲜明独特的特点,在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青铜文明史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内涵来看,商代青铜文明有着比较完整和系统的礼制内涵,凝聚着商人的民族特性,对后世礼制的完备和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从影响力来看,商代青铜文明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征服性和包容性,对同时代的周边地区及后世的青铜文明都有着非常深远和强大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李约瑟博士(1900~1995)是英国著名学者,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之一,他撰写的多卷本的《中国的科学与文明》,为世界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传统与成就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史的过程中,李约瑟博士提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运用方面,远胜于西欧,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从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15世纪的欧洲诞生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问题",也有称之为"李约瑟之谜"或"李约瑟难题的。  相似文献   

6.
正由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先秦史学会、秦汉史学会、中国文字学会、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协办的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3年6月17~18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美国、韩国等国家的120余位专家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海内外学者的论文近百篇。会议举行了首届"李学勤中国古史研究奖"颁发仪式,并组织与会专家参  相似文献   

7.
策划人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科学文明和艺术文明。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文明消失殆尽或已不复存在。如何才能将这些文明保存下来,永远流传下去呢?20世纪50年代,美国学者首次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民族部落研究,开启了人类应用数字技术进行考古研究的先河。时至今日,在将近60年的时间里,数字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古罗马城、万园之园圆明园以及龙门石窟等古代文明的原景再现,让我们从新的视  相似文献   

8.
巴族的历史由来久远,早在商代就已有了文字记录。这意味着巴族的历史还应当往商代以前追索。但巴族究竟渊源于何时?起源于何地?由于文献载述的匮乏依违其辞,因此对巴族的起源问题就存在着极其矛盾的不同认识和分歧,也就为后来学者研究巴族的历史留下了至今悬案未决的团团迷雾。观其前人研究的业绩,对巴族的由来说法多种,有的认为巴族源于汉水流域;有的说出自于南方鄂西地区;还有学者说是属西羌文化系统、北方来的等等。但持巴族源于鄂酉、汉水的学者占大多数。那么,巴族到底渊源于何时何地?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巴族的族源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唯一孔之见,不对之处,敬请专家同行不吝赐教。  相似文献   

9.
礼乐文明是中国上古时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由于文献不足的问题,人们对商代在中国礼乐文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论述很少。而商汤桑林祷雨为史书多处记载,是有商一代关于礼乐记载较多的事件。从此入手探讨《大濩》乐与《桑林》乐的关系兼及论证了阳城县为桑林祷雨的地望,认为桑林祷雨及《大濩》乐的制作反映了商汤把以民为本的道德准则和上帝的意志结合起来的治国思想,其中德治是其核心。认为商代礼乐的功用虽然仍以巫术宗教礼仪为主,但是也已经开始向治国和教化的工具转变。因此商代是我国礼乐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0.
颛顼大帝和洪荒时代的北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颛顼大帝是中国远古传说中的五帝之一.史学典籍和学者一直把这支文明的起源定位于山西、四川、河南、安徽乃至浙江.本文从文化人类学角度,以考古、神话、民俗、语言、文字诸学科互相参证,从远古中国北方民族生存状态的整体出发对历史旧籍作了反思性解读,认定这一文明起源于北方辽西,它的考古学背景应是红山文化及前红山文化,与阜新查海遗址渊源甚深.  相似文献   

11.
由上海犹太研究中心潘光、王健两位学者推出的《犹太人与中国:近代以来两个古老文明的交往和友谊》一书,首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近代以来犹太人与中国关系的发展和演变。  相似文献   

12.
古代文明的兴衰和生态环境的演变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分析世界古代文明兴衰的基础上,论述了工业文明的兴起和发展.工业文明的发展带来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环境问题成为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关注的问题.机械论自然观对工业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在对机械论批判和审视的基础上,产生了现代有机整体论自然观.有机整体论自然观是唯物辩证自然观的现代形式,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运用有机整体论自然观作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河洛地区与河洛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中,长期处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地位。河洛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源头和核心,是东方古代文明的中心和发祥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文明是多源的,但中原地区文明是唯一一支连续发展的文明。这除了与自然环境和气候变迁等客观原因有关之外,也不能排除早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周边地区先民是以盲目崇拜的迷信思想为主,属客观唯心主义认识;中原地区先民则以崇尚科学的思想为主,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认识。思想指导行动,这些认识应与中国古代文明起源的"多源一体"格局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湖南江永"女书"作为世界唯一的女性文字,其起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和难点,学者们进行了多种解读,其中以"女书"是商代古文字的孑遗演变和"女书"起源于明清时代说影响最大并引发了争鸣。从对这场学术争论进行梳理和评论看,明清二代理学的传入与当地女性自由独立的风俗的冲突是"女书"产生的土壤,道教符箓派是"女书"文字来源。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根据古代文献记载与考古发掘提供的实物资料,经过历史学界与考古学界的多年研究,目前大多认为中国古代是从夏代开始进入文明、进入奴隶制时代的,同时开始制作与使用青铜器,进入青铜时代。此后,历经商代、西周及春秋时期,青铜器有了高度发展,形成了中国物质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青铜时代。到了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的初步使用,社会开始向封建制过渡,但青铜器仍在大量生产与使用,尤其是青铜日用器有了很大发展。本文所说的中国古代青铜器,指的就是夏代、商代、西周、春秋和战国时期的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国文字之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社会交际的重要工具。文字的出现是人类历史进入文明的标志之一,研究中国文字的起源不单在古文字学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于中国市代文明的起源问题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解放以前,考古发现的我国最早的文字是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的甲骨文,但是,甲骨文  相似文献   

18.
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一些印欧种游牧民陆续离开草原,向各文明地区发起进攻,并在文明地区定居下来,建立了新的国家。在此迁徙过程中,古代文明进一步融合和区域文化之间的交流的加强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人鄙夷技,重视历史;中国现代人崇拜技术,看不上历史。历史只有从长间来看,才能看出点眉目,在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国的史籍最丰富,要知道,许多周边民族和地区的历史靠中国典籍才略知一二,也许这就是中国几千年文明持续不断的原因之一吧。虽说从孔夫子那时起就鄙夷技术,中国  相似文献   

20.
考古学的新发现和古文字解读的新成就,令人信服地说明:早期文明的类型,是在原始时期末期被历史进程推上历史舞台的,它们是一种特殊的划时代的现象,既发生在旧大陆,也发生在新大陆。古代东方从美索不达米亚往东,文明中心的整个序列正在显露,①对于古代文明形成时期的研究已取得重大的成就,其中关于秘鲁地区的研究成就特别令人瞩目。②应当指出,近年来变得非常普及的“文明”这个术语,往往被解释为,在最广泛的意义上,它彷佛是“发达文化”这个概念的同义词。例如,有时指新石器文明、牧人文明、弓箭文明或枪矛文明。③看来,这不过是一种不能令人满意的说法。如恩格斯指出的,古代文明作为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