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曼 《科技信息》2011,(6):268-268
歌唱是情感的艺术,有“声”而无“情”,只是声音的炫耀而不是歌唱艺术,“唱情”才是歌唱艺术的灵魂所在。有“情”而无“声”则是装腔作势,没有传“情”的手段,没有艺术的技巧也不是真正的艺术。歌唱艺术中的情感表达来源于歌者对现实生活的体验。在歌唱艺术中,情感表达是重中之重。只有充分分析、理解作品,准确地运用各种表现手段,才能深刻地反映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相似文献   

2.
秦北涛 《科技信息》2007,(4):137-137,142
歌唱是音乐艺术的重要形式。技与艺、声与情、向来是歌唱中血肉相连的两个部分。歌唱艺术的目的就是感动人,当然最理想的歌唱状态就是“声情并茂”。只有“声”与“情”完美结合的演唱,抒发自己,才能感染听众达到演唱的最终目的,从而完整的体现歌唱艺术。  相似文献   

3.
“时间”是理解纳博科夫小说世界的关键词.作家在早年的流亡生活中对时间、死亡、记忆的思索集中体现在《斩首之邀》中.他发展了柏格森“绵延”的心理时间,形成了“纯粹时间”的观念,并提出“时间之狱”的理论.移居美国后中年的纳博科夫在相对自由的学术氛围内对时空与叙事进行了深入的哲学思考和大胆的技巧创新,《洛丽塔》是时间空间化的实验典范.晚年作家移居瑞士,对艺术与人生的形而上思考浓缩在《梦锁危情》的超验永恒的“彼岸世界”中.流离一生的纳博科夫终其一生都在不停地寻求心灵的家园、精神的自由.“时间”最终摆脱了尘世的束缚成为艺术的永恒.  相似文献   

4.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创造力最强、艺术成就最高的女作家。花在李清照词的意象系统里占据着最主要的地位。而我们如果仔细品读李清照的这些“花”词,能发现:花在她的笔下不是客观的自然物,而是浸透着词人深情、景情相融,与词人心灵交感的“情化”了的“花”,“人化”了的自然物。  相似文献   

5.
余华小说语言变异艺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华作为先锋派最具代表性,同时也是最受评论家们关注的作家,被誉为“最为希望靠近大师这一称谓的极少数作家之一”。其作品语言突兀怪诞、抽象玄虚,与常规语言相比,极具个性魅力与艺术韵味。本文试从变异修辞的角度,阐述余华小说语言是如何“违背”常规语言规范的。拟对其作品语言中的变异艺术做一个全面、深入的探讨,进而分析文学语言是如何“立足常规语言之中,又超越常规语言之上”的。  相似文献   

6.
十九世纪的法国作家中,在二十世纪仍然保持巨大活力的,以司汤达为最。法国每年的问卷调查,在“最喜欢的古典作家”一栏,司汤达总是名列前茅,在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语言风格、审美情趣都大异于昨的今天,他的作品仍能够保持青春活力,久盛不衰,他的观念、情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元代散曲创作成就最高的少数民族作家贯云石散曲中景、情写气图貌的特色.有的通过景物描绘把主体情感外化、物化;有的是比较客观地模山范水,展现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有的是仅供主体感情评价的自在之景,作者抒何情,直言道出,不必寄寓于景;有的直接以情、意造境.景与情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亦与心而徘徊”,“情貌无遗”,使贯氏散曲具有较强的艺术魁力,同时也使其散曲形成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8.
声乐艺术是声情并茂,情韵双绝的艺术,“声”与“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声乐艺术中“声”、“情”两大要素的关系出发,对“声”、“情”进行理性的思考,分别从特点、关系、境界三个方面所包含的要素及相互间的关系,所处的地位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辩证地阐述它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以期引起声乐学习和训练的创新。  相似文献   

9.
“言志”与“缘情”——论中国美学的儒道互补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美学很早就发现艺术创作内在的情与理的不可分割的审美统一关系,艺术虽然包含理性概念,但其中的情感内容又远非理性概念所能穷尽。儒家传统的“言志”说和道家传统的“缘情”说,分别代表中国美学对艺术内部思想与情感关系的解释的两条不同的美学路线。儒家美学的“言志”说主张“理”是艺术内在的情与理相统一的基础,文学所表现的情感内容应该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并受其自觉的节制与指引,由此而发展为“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道结合”的传统。而道家美学的“缘情”说,认为“情”是艺术内部的情与  相似文献   

10.
简论歌唱艺术的声与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歌唱艺术活动中,声与情是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声”为情的物质载体,是歌唱艺术存在的先决条件;“情”是音的表达内核,是歌唱艺术存在的必要条件,歌唱者只有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歌唱技巧,以心灵去感受,表现出声乐作品的思想感情,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  相似文献   

11.
赵树理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我国文艺界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也是毛泽东文艺思想最早最忠实的实践者。他为中国现代文学创作开拓了新的艺术天地。在纪念《讲话》发表四十五周年的日子里,一座镌刻着“赵树理墓”的汉白玉碑,在作家家乡山西沁水县矗立起来了。墓碑质朴无华,犹如作家的崇高人格和他那饮誉中外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王志春 《科技信息》2007,(14):200-201
歌唱与情感关系的认识直接涉及到歌唱者如何分析作品、理解作品,通过分析、理解把作品内容传达给听众,让听众通过歌声来领悟作品的内涵,感受作品的喜、怒、哀、乐,与歌唱者及作家产生共鸣。歌唱中的声与情在歌唱艺术历史发展长河中已有过“唱声”与“唱情”的不同见解。对于歌唱与情感的主从关系,历来也有不少音乐家、美学家、评论家等对此进行过精辟地论述,分别提出不同的观点。本文即是从情感的定义,歌唱中“声”与“情”的相互关系以及情感的特性和情感对歌唱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性的发展过程中,哈代的悲剧艺术着意表现现代文明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创痛,具有浓郁的现代主义文学色彩。哈代与现实主义作家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英国文学史上新旧承替的特殊地位,及他本人在艺术上的严肃追求,使他成为一名令人肃然起敬的作家。伍尔夫将哈代称为“英国小说家中最伟大的悲剧作家”。Lynd曾经说过:“在哈代的同时代作家中,几乎只有哈代用悲剧的眼光看待生活,这一点在精神上与20世纪的人生观一致。”在表现悲剧艺术方面,哈代的小说超越了他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纵观《桃花扇》全剧,侯方域与李香君的爱情表现出轻“情”重“节”、抑“情”扬“节”的特点。可以说,《桃花扇》一剧是以“情”为主线,以“节”为旨归。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其中既有时代原因,也受当时社会思潮、作家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当代散文史中,杨朔以散文的诗意创造著名于世。他的散文善于以托物言志的手法、匠心独运的构思形成鲜明的特色。以历史的眼光,观照杨朔散文的审美境界,审视杨朔散文从诗意的创造到诗意失落的嬗变,会看到理性的规范对散文艺术特质的损害。真实是散文的生命。作家在否定主体“小我”而抒发“大我”之情时,无疑削弱了艺术作品的魅力和生命,这是时代赋予的烙印,是一种无奈的艺术选择。  相似文献   

16.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情感则是“艺术”的核心。作为文秘专业的基础课程,秘书教学应力求迎合市场需要,贴近学生心理,授之以趣,以达到以情激情,以情促知,以情施教的“艺术”功效。  相似文献   

17.
歌唱作为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从开始就与人的精神相联系,是人情感的自然宣泄,是外在形式和内在情感紧密结合的产物。歌唱是以情感表达见长的精神运动技艺,是生理、心理双重活动过程,是“声”与“睛”科学与技术两方面协调的结果。从始到终紧扣一个“情”字。凡是优秀的歌唱者无不声情并茂,“声”是传情的工具,“情”是依靠“声”的调控得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8.
“性别文化”成为当下的研究热点,以“女性艺术”为契入点分析文学是另一种目光,换一种思维思考现当代文学的女性作家的“女性艺术”的现代化的进程,就女性作家和男性作家的文本“性别”意识个案分析,试图阐释新时期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诗,是最精妙的语言艺术,用最少的字词、最简练的结构、最优美的音韵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无言之美,无尽之意,因此被誉为“艺术中的艺术,文学中的文学”。诗中营造的意境,更能使人心灵沉浸乃至陶醉。何谓“意境”?简而言之,就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言志”、“歌缘情”,诗歌往往不对客观现实作全面具体细致的描绘,而是选取现实生活中最富有特征性的片段,描绘出一幅幅感人的画面,烘托出与这种画面相吻合的情调(氛围)。  相似文献   

20.
魏晋是“人的觉醒时代”,归根结底是“情”的觉醒、“情”的突破与升华,无论对于生死,对于友情,还是对于艺术,他们无不一往情深,开拓了情感生活的无限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