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土元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其特有的生物效应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钙、锌均是生命必需元素,具有多种重要生物功能,进入体内的稀土离子必将与半径相近以及配位作用接近的金属离子如Ca~(2 )等发生作用,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生物效应,同时又由于稀土离子丰富的光磁性质,做为钙等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探针亦得到应用,L—羟脯氨酸是人体重要氨基酸,其在人体血浆中的浓度与必需氨基酸相近,研究稀土、钙、锌离子与氨基酸的配位作用不仅对考察稀土在生物体内与生命元素的作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生物放应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可以开拓稀土生物探针应用领域,稀土与氨基酸的作用研究已经很  相似文献   

2.
稀土微肥对农作物的增产作用十分明显.稀土离子进入植物体后,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分子必然会发生作用,影响或改变其固有的结构和功能,因此研究稀土离子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了解稀土使植物增产的机理是很有必要的.活体研究表明,稀土微肥在一定范围内能增强植物细胞保护酶的活性,但系统研究其作用机理尚未见文献报道[1].微过氧化物酶-11(MP-11)是细胞色素C的水解产物,它保留了细胞色素C肽链的11个氨基酸残基和血红素活性中心[2].由于它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结构相对比较简单,又与三大植物细胞保护酶之一的过氧化物酶具有相同的活性中心,因此可以被用来作为过氧化物酶的模型化合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硝酸稀土对大麦幼苗的生长以及对其茎叶中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功酶酶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硝酸稀土对大麦的生长有生物效应:刺激作用或抑制作用。低浓度的(500ppm)硝酸稀土使酯酶酶的带增多,高浓度的(100ppm、3×10~3ppm)的稀土溶液使酯酶酶带数目减少。而各级浓度的硝酸稀土均可使过氧化物酶酶带数目增加。  相似文献   

4.
应用电导法测定了293K时稀土铒盐在DMF中的活度因子,首先在293K时测定了稀土铒盐在DMF中的电导率,利用公式λ=(κ液-κ剂)×10-3/c计算了稀土铒盐的摩尔电导率,应用Kohlrausch经验规则λ=λ0(1-βc),使用Origin软件进行线性拟合,作图外推求得稀土铒盐在DMF中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λ0值,利用Debye-Hücker和Osager-Falkenhangen公式计算了稀土铒盐在DMF中的活度因子,并讨论了293K时浓度对稀土铒盐在DMF中活度因子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稀土铒盐溶液浓度的增加,稀土铒盐溶液的活度因子降低.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我国开始使用稀土微肥并得到很好的增产作用 ,但其原因还不清楚 .稀土离子进入植物体后 ,与植物体内的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分子必然会发生某些作用 ,影响或改变其固有的结构和功能 ,因此研究稀土离子与生物分子的相互作用对了解稀土微肥使植物增产的机理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首次报道了用电化学和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研究微过氧化物酶 1 1 (MP 1 1 )与稀土镧离子的相互作用 ,发现镧的加入对MP 1 1自身的氧化还原有较大影响 ,同时对过氧化氢的还原有促进作用 .微过氧化物酶 1 1 (MP 1 1 )的结构如图 1 [1] .图 1 MP 11的结…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稀土已广泛进入生态环境,尤其是由于稀土微肥的应用,使稀土还可通过食物链等渠道进入人体,因此,稀土的生物效应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已经成为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甘蔗分蘖期叶面喷施 30 0mg/L硝酸稀土溶液 ,以喷清水作对照 ,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生化分析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稀土元素处理能促进甘蔗根部及叶片对磷素 (3 2 P)的吸收和向外运转以及在生长旺盛部位的累积 ,能促进甘蔗体内无机磷向有机磷的转化 .伸长盛期喷施 30 0mg/L硝酸稀土 ,甘蔗 1叶全磷量显著增加 ,表明分蘖期后一定时期内喷施稀土仍然具有一定的生理效应 .  相似文献   

8.
甘蔗分蘖期叶面喷施300mg/L硝酸稀土溶液,以喷清水作对照,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生化分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稀土元素处理能促进甘蔗根部及叶片对磷素(^32P)的吸收和向外盍以及在生长旺盛部位的累积,能促进甘蔗体内无机磷向有机磷的转化。伸长盛期喷施300mg/L硝酸稀土,甘蔗+1叶全磷量显著增加,表明分蘖期后一定时期内喷施稀土仍然具有一定的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9.
随着稀土元素广泛的开发利用,稀土进入环境中的数量急剧增加.外源稀土进入环境以后必然会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动物体和植物体内,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证据说明稀土是人体的必需元素,因而稀土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是稀土农用必须关注的重点.本文从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入手,对稀土在环境中的循环过程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研究,为合理的施用稀土微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微最热法研究Y3+、Tm3+、Yb3+这3种稀土离子在不同剂量下对大肠杆菌的作用,得出相应的代谢热曲线.在低浓度稀土离子的作用下,细菌生长的速率加快、停滞期缩短、最大放热功率增加,说明细菌的生长受到了刺激;在稀土离子高浓度的时候,细菌生长的速率减慢、停滞期延长,最大放热功率减小,说明细菌的生长受到了抑制.对比Y3+、Tm3+、Y3+3种稀土离子,可以看到其生物无机效应与其离子半径有着密切的关系,即离子半径越小,生物无机效应就越显著.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在钛合金(Ti-6Al-4V)表面制备生物涂层.通过加入添加剂稀土硝酸镧和氧化钇制备了两种磷酸钙盐/稀土复合涂层.试验研究了稀土对涂层的微观形貌及涂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的加入使涂层变得更为均匀致密.与单一涂层相比,稀土盐的添加有效的提高了涂层的厚度.XRD分析表明,稀土的加入并没有影响磷酸钙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室温下,用1500倍速克灵、3000mg/L硝酸稀土、1500倍速克灵+3000mg/L硝酸稀土、2000倍速克灵+3000mg/L硝酸稀土、2500倍速克灵+3000mg/L硝酸稀土、3000倍速克灵+3000mg/L硝酸稀土的混剂喷施番茄幼苗,间隔不同时间接种番茄灰霉病菌,测定其防病效果及番茄叶片内丙二醛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在喷施后第15天时,对番茄灰霉病的防病效果最为理想,其中1500倍速克灵+3000mg/L硝酸稀土的混剂的效果最好,防效达96.10%,1500倍速克灵、3000mg/L硝酸稀土和2000倍速克灵+3000mg/L硝酸稀土、2500倍速克灵+3000mg/L硝酸稀土、3000倍速克灵+3000mg/L硝酸稀土的混剂次之。喷施1500倍速克灵+3000mg/L硝酸稀土混剂的植株丙二醛含量最低,为30.54(mmol·g),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为73(0.01A/min)。说明稀土与速克灵混合具有良好的抑菌和增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选择在我国特有的南方离子型稀土矿矿区生长的蕨类物铁芒萁,通过同步辐射扩 吸收精细结构谱,测定了铁芒甙活体叶绿素a中La的配位,初步判定La的赋存形式是外卟啉环形成双层夹心结构的配合物,表明稀土元素进入叶绿素体内,EXAFS为稀土的生物体内研究的深入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硝酸钆——氨基酸配合物对细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硝酸钆-氨基酸配合物对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菌、枯草杆菌)生长的影响,获得了细菌生长的热谱图,计算出了细菌指数生长期的速率常数及传代时间。  相似文献   

15.
本文编制了选择固相吸光光度测定的最佳等吸收波长对的计算程序。以钴-硫氰酸盐-CTMAB-明磁、稀土-硝酸根-三溴偶氮胂两个固相显色体系为例,阐明了选择“波长对”的方法。本法在选择“波长对”方面,比作图法更具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铒离子的发光和氟氧化物玻璃中形成的氟化物微晶的关系,制备了三种掺饵的氟氧化物玻璃,用X射线衍射分析了样品中形成的氟化物微晶,从632.8nm激光激发时间的发射光谱中,首次发现了一种新的氟氧化物玻璃基质发光的现象。在氟氧化物玻璃中如果没有形成氟化物微晶,铒掺杂于玻璃中,632.8nm激光激发时激发态的铒离子容易将能量传递给基质并引起基质发光;如果将镱和铒离子共同掺入氟氧化物玻璃中,容易形成含稀土铒镱的氟化物微晶,含微晶的玻璃又叫玻璃陶瓷,由于氟化物的声子能量较小,632.8nm激光激发时激发态的铒离子的无辐射弛豫几率较小,铒离子的发光较强,在玻璃中形成含稀土氟化物微晶可以减小基质的发光强度,这是提高铒离子发光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用HPLC法研究了稀土金属离子RE3+ (如La3+ ,Ce3+ ,Nd3+ ,Sm 3+ ,Eu3+ )对5′-腺苷一磷酸(5′-AMP)和5′-鸟苷一磷酸(5′-GMP)的催化水解断裂作用. 结果表明:在温和条件下,稀土金属离子对5′-AMP无明显的断裂作用,而Ce3+ 对5′-GMP有较好的断裂作用,当浓度降至0.05m m ol/L时,Eu3+ 对5′-GMP也有一定的断裂作用;H2O2 能促进稀土金属离子对5′-AMP的水解断裂作用;pH 对稀土金属离子水解切断5′-AMP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将重组质粒pGEX-6p-1-ZmMT1转化至大肠杆菌BL 21 (DE3)体内,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成功建立了Ⅰ型玉米金属硫蛋白(ZmMT1)的原核表达系统,得到了大量高纯度的玉米金属硫蛋白。研究表明ZmMT1在体内可以耐受稀土离子(1mmol/L La~(3+)/Lu~(3+)),同时低浓度稀土离子(0.05mmol/L La~(3+)/Lu~(3+))也可以在体内诱导(ZmMT1)的表达,且诱导结果呈现明显的"低促高抑"现象,但是在体外ZmMT1却不与稀土离子(La~(3+)/Lu~(3+))发生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19.
应用荧光光谱研究了稀土硝酸铕和硝酸铽的穴醚配合物,结果指出配合物的发光强度强于稀土硝酸盐,说明有机大环配体穴醚能有效地吸收和传递能量给稀土离子.  相似文献   

20.
针对改进的化学汽相沉积工艺结合稀土螯合物高温气相掺杂法制备的双包层铒镱共掺光纤,通过研究铒镱共掺光纤预制棒的芯层沉积层数、每一层芯层反应物流量等因素对铒镱共掺光纤纤芯折射率分布与锗元素浓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降低了双包层铒镱共掺光纤纤芯中心处折射率凹陷的宽度和深度,同时改善了锗元素浓度分布的均匀性,最终将铒镱共掺光纤在1 535 nm波长处的纤芯吸收系数提高到66.1 dB/m,同时将双包层铒镱共掺光纤在1 200 nm波长处的纤芯本底损耗降低到10.8 dB/k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