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植物分类学教学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探讨了植物分类学教学的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
结合文献资料研究和在各地开展荨麻科植物调查,对荨麻科植物的物种丰富度、特有性指数、相似性系数、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科植物的分布中心在滇、桂一带;特有性中心在台、滇、藏、桂等地;相似性系数较大是地理上相近、环境异质性较小的地区;垂直分布中心为500~2 000m;水平分布中心为东经90°~120°和北纬20°~35°.受地理环境、气候因素等影响,荨麻科植物主要分布在高原地区,平原、丘陵地区种植较少,且品种缺乏.  相似文献   

3.
提供了昆虫纲蜉蝣目中国已知16科成虫的检索表,并对重要检索特征进行了图示。  相似文献   

4.
中国蜉蝣目稚虫科检索表(昆虫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供了蜉蝣目中国所有已知15科稚虫的检索表,并对重要检索特征进行了详细图示.  相似文献   

5.
中国薯蓣属植物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研究和整理了甘肃省桦木科植物,确定本科植物在甘肃分布有6属、22种、6变种,并记载了每个种的产地和分布,为开发利用甘肃桦木科植物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中国地杨梅属植物进行了研究,记载了3个亚属,4个组,2个系,16种和1亚种,3变种,其中有5个新种和1新变种.同时还简述了本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8.
<正>本文是浙江山茶属植物的分类研究,共报导15种,1变种及3新变型——红花短柱茶Camellia brevistyla(Hayata) Cohen Stuart form.rubida P. L. Chiu,遂昌大果油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 form. tanglii P. L. Chiu及白花细叶茶Camellia trichoclada(Rehd.) Chien form. leucantha P. L. Chiu。此外,首次报导了在浙江的3个栽培植物新分布种,订正了6个种的拉丁学名。全文并有分种检索表及系统列举,其中包括每一分类群的校订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中国地杨梅属植物进行了研究,记载了3个亚属,4个组,2个系,16种和1亚种,3变种,其中有5个新种和1新变种。同时还简述了本属植物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0.
中国护蒴苔科Calypogiaceae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护蒴苔科Calypogiaceae进行了分类研究,该科在我国有2属,假护蒴苔属Metacalypogeia在我国有2种,护蒴苔属Calypogeia我国报道过10种,本次研究仅见到7种。  相似文献   

11.
涉及离鞘隐翅虫属的厘家及中国种的引证,再记述与分布。  相似文献   

12.
通过调查研究,基本搞清了贵州药用裸子植物的种类与地理分布。采用野外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收集与资料考证及标本鉴定相结合。结果发现贵州现有药用裸子植物41种5变种,其中9种为贵州药用裸子药用植物新资源,7种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稀少,3种为《贵州中药资源》误载、4种拉丁学名为异名。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科学技术空间分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科学技术总体能力进行了定量的比较评价,得出科技投入,科技产出,科技转化及科技总体能力的指标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4.
伯象瓢蜡蝉族Parahiraciini隶属于半翅目Hemiptera,蜡蝉总科Fulgoromorpha,瓢蜡蝉科Issidae,目前全世界包括12属29种。本研究对伯象瓢蜡蝉族Parahiraciini的分类概况进行了系统回顾,编制了该族的分属检索表,给出了该族所有属、种的名录及地理分布,并绘制了伯象瓢蜡蝉族Parahiraciini全部种类的地理分布图,深入讨论了该族的分类特征、共有衍征和地理分布格局,结果表明伯象瓢蜡蝉主要为东洋界种,共28种,占96.55%,东洋-古北界共有种1种,占3.45%,我国西南地区物种丰富度最高,共有13种,占44.83%,因此,该地区可能为伯象瓢蜡蝉昆虫的物种分布中心和起源地。  相似文献   

15.
16.
香蒲属是重要的水生植物资源。全世界约有18种,我国约有10种。作者研究了河北省香蒲属6种、1变种植物的分类及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空间分布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首次对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空间分布的形成与发展规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将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空间分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此基础上,对形成现代中国科技分布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蚧虫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汤祊德 《武夷科学》2001,17(1):82-86
中国蚧虫研究史可以分为早、中、晚 3期 ,各期的时间间隔依次为 184 8- 1935 - 1973-现在。 184 8年为法国 Chavannes氏订定中国特产、也是第一个蚧虫 (白蜡虫 )为拉丁学名的年份 ;1935年出版了胡经甫教授的巨著《中国昆虫名录》的蚧科 (现称为蚧总科 ) ;至于 1973年 3月则为中国动植物志编委会在广东召开成立大会的时间 ,从此以后 ,一反早、中期由外人控制我国蚧虫研究的现象 ,开始新中国三志 (动物、植物、微生物 )由国人主持调查、研究、编写的新局面。蚧虫志和其它志的编写进度一样 ,在近期的 2 8年 ,已做出了显著成绩。据最近统计 ,剔除同种异名 ,我国近期已记录蚧虫有 14科 30 2属 115 5种 (其中大陆 85 2种 ,台湾 30 3种 )。考早期记录为 11个科 12 0属 32 0种 (其中大陆 15 2种 ,台湾 16 8种 ) ;中期记录为 12科 195属 6 0 9种 (其中大陆317种 ,台湾 2 92种 )。由此全国已记录蚧虫种数超过了早期的近 3倍 ,也超过了中期的近 1倍 ,而且在早、中期时台湾的种数均超过或接近大陆 ,而近期则大大改观 ,大陆已知种几超过台湾 2倍。但以大陆之大于台湾5 0倍 ,如细加考察 ,其种数尚可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20.
中国梅花鹿地理分布的变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综合化石记录、历史文献和野外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梅花鹿地理分布的变迁进行了探讨.早更新世,梅花鹿分布于华北区和台湾;中更新世至全新世,向北扩展到蒙新区的东部、东北区以及朝鲜、苏联西伯利亚东南部,向南经华中区的东部分布到广西和越南北部,另有一支经东部滨海平原迁移到了日本.川西高原的四川亚种是由华北区向西南延伸的一支演化而来.梅花鹿是适应性很强的林缘动物,其分布区急剧地缩减与晚更新世至全新世青藏高原的强烈抬升有关,更主要地是受冰期后人为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