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聚丙烯酸酯/聚硅氧烷的分子设计与阻尼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含乙烯基大分子硅单体与丙烯酸酯共聚,成功地制得了具有接枝结构的丙烯酸酯共聚乳液.该接枝共聚物的阻尼温域可跨越100 ℃,力学损耗因子(tan δ)最高可达到2.0.系统研究了大分子硅单体的用量、引发剂用量、乳化剂用量和丙烯酸酯单体的种类对共聚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并用动态力学谱表征了一系列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引入对聚合转化率及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大分子硅单体的加入大大改善了丙烯酸酯共聚物的低温阻尼性能,而引发剂用量对共聚物的阻尼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含磺酸甜菜碱侧基羟乙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硝酸铈铵(CAN)/四乙酸乙二胺二钠盐(EDTA)复合引发体系合成了羟乙基纤维素接枝磺酸甜菜碱两性单体共聚物,研究了反应温度、时间、引发剂浓度、原料HEC及单体用量、pH值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并用IR和TGA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  相似文献   

3.
非离子型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利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淀粉型非离子型絮凝剂的方法,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合成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分别探讨了单体配比、油水体积比、引发剂浓度及乳化剂用量对反应产物的转化率、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二过碘酸合铜(Ⅲ)钾(DPC)为自由基引发剂,在尼龙-1010上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接枝共聚合反应,获得了具有一定接枝效率和接枝百分比的接枝共聚物。对接枝产物用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光谱进行了表征,测定了反应温度、pH值、单体用量和引发剂浓度对接枝参数的影响,探讨了该接枝共聚反应的引发机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制备无规聚丙烯和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方法,并着重讨论了接枝共聚合反应条件对丙烯酸接枝量的影响,即温度,引发剂用量,单体用量对丙烯酸接枝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采用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二甲苯作界面活性剂,通过固相接枝马来酸酐和苯乙烯对等规聚丙烯进行改性.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单体比例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裂解气象色谱-质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双单体(马来酸酐和苯乙烯)接枝聚丙烯得到的接枝共聚物其接枝率要明显高于聚丙烯单接马来酸酐.  相似文献   

7.
纤维素接枝丙烯腈制高吸水树脂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研究了以铈盐为引发剂,微量纤维素经碱糊化后,与丙烯腈单体接枝共聚反应,其接枝共聚物在碱性介质中水解制成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原料配比对接枝率和吸水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表征了接枝物和吸水树脂特征结构基因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铈离子为引发剂进行淀粉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规律性,讨论了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等对接枝效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等剖析了接枝共聚物与均聚物PAM的微观结构的差异和相同点.  相似文献   

9.
采用接枝共聚合制备交联明胶与聚异丙基丙烯酰胺(Gelx-PNIPAM)接枝共聚物。研究了引发体系、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以及加料方式等因素对接枝率(YPG)的影响。结果表明:YPG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单体浓度以及引发剂浓度的增加而达到最大值后,再降低。将交联的明胶颗粒放入去离子水中溶胀24h,滴加引发剂后,再滴加NIPAM溶液的加料方式有利于提高接枝率。接枝聚合物的两相微观结构比其共混物更均匀。  相似文献   

10.
聚丙烯固相接枝马来酸酐和苯乙烯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过氧化苯甲酰作引发剂,二甲苯作界面活性剂,通过固相接枝马来酸酐和苯乙烯对等规聚丙烯进行改性。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和单体比例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利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裂解气象色谱-质谱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双单体(马来酸酐和苯乙烯)接枝聚丙烯得到的枝枝共聚物其接枝率要明显于聚丙烯单接马来酸酐。  相似文献   

11.
EA/BA/AN/VAC四元共聚物接枝改性天然橡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了 EA/ BA/ AN/ VAC四元共聚物接枝改性天然橡胶的制备过程中 ,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单体浓度对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 ,以 KPS/ SHS氧化 -还原体系为引发剂 ,反应温度 6 0~ 70℃ ,引发剂用量1 .3% ,反应时间 2 .5 h为适宜的合成条件。红外光谱证实了接枝共聚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2.
乙醇/水介质中制备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g-PE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乙醇/水介质中,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通过聚氧乙烯大分子单体(PEO-MA)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自由基共聚,制备了两亲性接枝共聚物PMMA-g-PEO.研究了醇/水比、大单体含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大单体和小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开始大单体的转化率大于小单体的,后期则相反;介质中乙醇的含量对反应有较大的影响.产物提纯后用FT-IR1、H-NMR对两亲性接枝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淀粉与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的合成及表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淀粉(St)、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钾一亚硫酸氢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合成了二元接枝共聚物St-g-pAA和三元接枝共聚物St-g-p(AA-co-AM).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单体浓度、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接枝共聚物吸水率的影响,得到了优化反应条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接枝共聚物的表征结果证实了接枝共聚物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以丙烯酸(AA)为接枝单体,甲苯、乙酸乙酯为溶剂,BPO为引发剂,在氯丁橡胶(CR)上进行接枝共聚,制备出CR/AA二元接枝共聚物(CR-g-AA)胶粘剂.探讨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和引发剂用量等对接枝率和产物性能的影响,并用TG/DSC对接枝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反应温度85℃、反应时间4 h、引发剂用量为CR质量的0.9%~1.2%、CR与AA的质量比为15/100时,单体转化率达到70%、接枝率为56.8%,产物的180°剥离强度达到5.7 kN.m-1.  相似文献   

15.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span-60为分散剂,硝酸铈铵/过硫酸钾(CAN/KPS)为复合引发剂,通过反相悬浮共聚法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考察了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单体用量、分散剂用量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接枝反应中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的影响;并将该接枝共聚物用于对高浊度水的絮凝实验.结果显示接枝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淀粉用量10 g,丙烯酰胺用量5 g,分散剂用量3 g,引发剂用量0.3 g(CAN/KPS=0.5,摩尔比),反应温度70 ℃,反应时间2 h;絮凝实验表明该淀粉接枝絮凝剂对高浊度水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16.
羧乙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铈铵 ( CAN)为引发剂 ,在 N2 保护下 ,羧乙基纤维素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羧乙基纤维素接枝率、接枝效率的影响 ,得出反应较佳条件 :引发剂用量为单体的 0 .75wt% ,反应温度 40℃ ,Am( wt)∶ CEC( wt) =1 .5∶ 1 ,反应时间 3小时。以该接枝共聚物为载体制备了药物布洛芬缓释片剂 ,通过测定药物片剂布洛芬在模拟人工肠液中释放速率 ,表明药物片剂有缓释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硝酸铈铵作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琼脂糖的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加料顺序对转化率,接技效率等的影响.红外光谱及热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接枝共聚物.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随接枝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接枝共聚物可溶解于部分有机溶剂剂,并具有良好的热压成型性质.  相似文献   

18.
采用乳液聚合法,使用氧化还原引发剂,将乙烯基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 St)接枝到氯丁胶乳上。研究了乳化体系、引发体系、单体/聚合物配比(M/P)及单体组成和反应温度对单体转化率、接枝效率等的影响,分析了乳液接枝机理。结果表明, MMA和St接枝改性氯丁胶乳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聚合温度为50℃,反应时间5.5h,引发剂叔丁基过氧化氢一四乙烯五胺(t-BHP/TEPA)用量占氯丁胶乳干重的0.5 %,M:P =3:5,WMMA:WSt=3:2,单体以滴加方式加入,乳化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SDBS)用量占单体总重1.5%,此时单体转化率可达99.6%,接枝效率为54.9%。红外光谱和凝胶含量分析证明MMA和St接枝到氯丁胶乳主链上。在最佳条件下合成的接枝共聚物乳液配制成的胶粘剂对PVC人造革、SBS橡胶、海绵等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接枝反应活性点在氯丁胶乳胶粒的表面,接枝过程是一个表面控制过程。  相似文献   

19.
采用溶液聚合的方法,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以甲基丙烯酸(MAA)为接枝聚合单体,对环氧树脂进行了接枝共聚。讨论了接枝聚合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接枝共聚物水分散性以及对其固化成膜后硬度、耐冲击性、附着力、柔韧性的影响,并利用激光粒度分布仪、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别对其粒径、结构以及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所得接枝共聚产物具有良好的水分散性,其涂膜固化后具有良好的硬度、耐冲击性、柔韧性、附着力、耐高温等性能。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硝酸铈铵作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甲酯与琼脂糖的接枝共聚反应。考察了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加料顺序地转化率接枝效率等的影响。红外光谱及热分析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