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前手翻是技巧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动作和关键动作,正确运用生物力学分析,对掌握前手翻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前手翻是技巧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基础动作和关键动作,正确运用生物力学分析,对掌握前手翻 技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前手翻的教学规律,缩短教学时数,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新生中进行了前手翻动作的“准备教学实验”取得了满意效果。同时建立了一个预测前手翻成绩的回归方程模型和“成绩预测对照表”试图为教学、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论世界男子跳马技术发展的新动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调查访问法、录像统计法和资料研究法对第36、3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和28届奥运会男子跳马比赛前8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动作难度及完成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动作选择集中于前手翻类、侧手翻类和踺子上板类等三组动作中,并以侧手翻类和前手翻类动作为主;运动员的能力不断提升,动作质量日益提高;落地的稳定性依然是取胜的关键;掌握两个10分起评的高难度动作,追求姿态美、落地稳是跳马发展的不变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大纲》中,侧手翻是技巧项目的基本教材之一。侧手翻俗称“车轮”。在戏曲界,侧手翻是毯子功中“虎跳”(体操动作中的侧手翻向外转体90°,依次落地跳起。简称“侧翻外转”)、“踺子”(体操动作中的侧手翻向内转体90°。简称  相似文献   

6.
通过回顾2001~2004年的4次世界体操大赛中男子跳马决赛的情况,分析了21世纪初世界男子跳马的特征.结果表明:动作的选择以侧手翻和前手翻类动作为主,但踺子类动作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动作质量不断提高;处理好难与稳的辩证关系,追求姿态完美、落地稳定是取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通过文献资料、录像分析、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2005—2021年间世界级别女子跳马比赛的竞争格局及比赛难度动作选用情况,总结和论述了难度动作的演变特征及对我国体操女队的启示,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巴黎奥运规划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跳马比赛前8名运动员及奖牌主要分布在美国、俄罗斯、朝鲜、中国、瑞士5个国家,美国一直占据霸主地位;2)难度分均值呈“波浪形”,且差距逐渐减小;3)4个组别难度动作此消彼长,第4组踺子后手翻类和第5组踺子转体180°类动作逐渐减少,而第2组前手翻类以及第3组冢原类呈上升态势;4)动作组合由相对集中趋于分散,呈现出“踺子后手翻类+踺子180°类”、“前手翻+冢原类”势均力敌,“前手翻+踺子后手翻类”稍次之的和谐局面;5)“直体多度转体”难度动作依然占绝对优势,高难度、高质量、高稳定亘古不变.新周期、新奥运、新挑战,中国应认真研究规则,顺应跳马难度动作发展潮流发展难度,同时加强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提升人才质量和储备厚度.  相似文献   

8.
投掷手榴弹是国际军事五项比赛项目之一。本文将单臂侧手翻动作与原地投手榴弹技术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一种新型的投弹技术——单臂侧手翻投掷手榴弹技术。从生物力学角度对该技术进行分析,其优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助跑(侧手翻)动作轨迹与最后用力轨迹相吻合,能够将预先获得的助跑速度有效地运用到最后用力动作上去。(2)单臂侧手翻投弹技术有一个更加合理的“超越器械”动作——圆周式运动,进一步给最后用力以加速作用。(3)单臂侧手翻投弹技术在投掷时能获得最大的做功距离,使参与最后用力的肌群得到预先充分拉长,为提高运动成绩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运用录像观察法、比较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2009年和2010年国内外男子跳马比赛前八名的动作类型、D分、E分、罚分、落地情况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动作类型的采用前手翻、侧手翻和踺子主,比例为7:8:1,国内外赛事无显著差异;与世界优秀跳马运动员的差距主要是动作难度偏低、起评分不高;D、E分和最后得分的总体平均分相差0.470分、0.175分和0.308分;落地稳定性是共同的难题。最后,为正处于低谷的中国跳马项目提出了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运用运动学原理,对我国著名优秀跳马运动员楼云前手翻屈体前空翻转体180°和540°的跳马动作,进行了对比和分析;在技术上,指出了它们的主要区别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吕俊学习3周旋的实践过程,介绍了该动作技能练习的若干方法,目的是希望我国单跳界有更多的运动员能够顺利地学习并掌握这一超高难度动作。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多年来对青少年、成年全国比赛和世界比赛的观察与实践,结合近几年来对江苏蹦床队教学训练的研究,阐述了蹦床运动员垂直跳、一周类空翻、两周类空翻的基本技术练习方法、要领及基本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人们对空翻转体动力的不同看法,提出了作者的观点,并介绍了科里奥利这一体操的特殊动力及其应用和一些有利于空翻转体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对内蒙古通辽市2001届35名体操专项考试的学生进行了头手翻教学单元练习的实验与研究,并与内蒙古民族大学体育系2000级蒙语授课班的35名学生的有关资料进行了对照比较.经t检验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01.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自由体操决赛8位选手完成的成套动作难度、编排及连接方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成套动作的编排呈现出多样性的发展,动作数量超过了规则规定的10个难度动作,并呈继续增加的趋势,单空翻动作的使用主要集中于D组和E组难度动作,提高难度分的关键在于空翻串的难度价值,动作连接价值是提高A分的重点,成套动作的难度与质量需要提高。  相似文献   

16.
技术改进与创新是体操项目发展的动力,稳定是前提。本文以江苏体操队朱天戈为研究对象,使用Ariel三维影像解析软件对其团身后空翻两周挂和屈体后空翻两周挂进行了动作解析,对两个动作进行了阶段划分,从时间段,位移,速度和角度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分析。结果为:两组动作在时间段的分布基本相同,前后位移有所差别,速度与角度在翻腾阶段的差异性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对第三届城运会体操预赛自由体操结束串空翻动作作了技术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少年男子体操运动员在掌握动作类型方面较为单一,动作难度和完成情况均不理想,结束串空翻动作与整套动作的难度不相适应,特别是在落地稳定性方面距国内特定规则和评分要求的差距较大.针对特定规则和评分要求的实施,结合运动员完成情况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讨论了角动量守恒定律在空翻、转体以及旋空翻等竞技动作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9.
小型地面移动机器人特殊运行姿态动力学建模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以六履带移动机器人为研究目标,以适应越野路面及特殊功能需要,如爬越障碍、自身撑起、翻身等特殊动作。文中给出了系统构成、传动原理及系统设计方案,对运动姿态进行了描述,重点对自身撑起、爬越障碍、翻身3个特殊运动姿态进行了动力学建模,并结合动力驱动能力进行参数对比分析,得出了受力与驱动关系模型及状态临界条件:通过分析为小型地面机器人在复杂地理环境下顺利运行,提高机器人适应性提供了理论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