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红英 《龙岩学院学报》2008,26(1):129-131,135
通过对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现状分析,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方式,把对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建文明校园、社会实践与师德建设结合起来.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注意加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同志关于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为进一步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实质,充分认识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战略意义,通过各种途径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3.
现阶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其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分析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必要性,以及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分析大学生在荣辱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阐明荣辱观教育在大学生德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从课堂教学、教师楷模、校园文化、约束和激励机制、知行统一等5个方面加强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锦福 《科技信息》2006,(11):54-55
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大学生树立了新时期的道德准则,高校要结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取得实效,有待于进一步抓好“三进”、“两课”、社会实践、校园环境、师德教育、网络德育等建设。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卫国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4):35-36,39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为我国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它的提出,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大学生荣辱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高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领域,在大学生中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抓住当前治理社会风气的要害,抓住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如何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高校的育人实践中去,积极探索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是高校育人工作中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张晓燕 《咸宁学院学报》2007,27(1):137-138,141
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迫切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就是抓住当前治理社会风气的要害,抓住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关键。如何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高校的育人实践中去,积极探索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是高校育人工作中一项紧迫而长期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找出当代大学生荣辱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这些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旨在能够为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供理论与现实上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发表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重要讲话之后,全国高等学校掀起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热潮,本文提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在建设,就是要把建设放在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为核心,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逐步形成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备军和接班人的普通高校,理应树起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旗帜,引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本文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涵义出发,分析了加强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进行荣辱观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措施。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李延太 《科技信息》2007,(28):159-159
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状与问题,指出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缺失。根据当前大学生和大学生管理的特点,结合激励教育方式的优点,本文提出运用激励手段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和较强的现实意义。最后,本文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激励教育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备军和接班人的普通高校,理应树起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旗帜,引领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本文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涵义出发,分析了加强当代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意义,提出了进行荣辱观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措施。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作出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人的全面发展和人民优良素质形成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也是对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新发展,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对于正在成长中的大学生人格魅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荣辱观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高校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积极创新、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和带动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6.
分析在大学生中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提出要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教育,贵在引导。要从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教育和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17.
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开展大学生荣辱观教育的基石。大学生诚信教育,需要整合社会多方面的力量,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实施全方位、系统性的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淡薄,主要是因为其荣辱观错位造成的。文章从加强教育、建立制度、自我提升三个方面,明确提出了通过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当代大学生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在当前各种外界因素的诱惑和干扰下,能够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9.
江西红色资源的精神内涵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容有着内在的本质联系,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非常宝贵的人文素材。江西红色资源具有的地域分布广阔、内容丰富而深厚、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的开展,充分而巧妙地利用这些素材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将会使荣辱观教育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把遵守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要求逐步转化为广大公民的道德行为。开展大学生荣辱观教育,不是一时的突击性活动,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特点及其教育规律,决定了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必须放置在探索和构建长效机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