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使消谐PWM控制逆变器具有较好的正弦输出波形,针对消谐控制逆变器无低阶谐波的特点,采用了二阶L—C低通滤波网络.理论分析和计算表明,该低通滤波器的接入将增大逆变电路的容量要求,滤波器参数的变化将对逆变器的电流及电压输出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还提出了滤波器的设计与参数计算方法,发现在尽可能减小逆变器输出电流负担和增加逆变器电压利用系数的前提下,合理地选择滤波参数,可以使滤波器的输出性能优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Buck DC-AC逆变器的动态特性,改善系统的鲁棒性及抗负载扰动的能力,提出一种带电流前馈的双环控制器.该控制器采用全状态反馈的电压和电流双环控制策略,改善了逆变器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提高了稳态性能;另外,电流前馈环的使用也使系统的抗负载扰动能力显著提高.实验结果表明,双环控制中的内环增大了逆变器控制系统的带宽,加快了逆变器的动态响应,提高了稳态精度,对负载扰动也有较高的抑制能力.  相似文献   

3.
低压微电网线路阻抗以阻性为主的特点,影响了下垂控制策略的性能。为解决问题,首先通过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参数将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设计成阻性,然后引入虚拟电阻,改善线路参数,以适应P-V、Q-f下垂控制。逆变器加入虚拟电阻之后,削减了功率之间的强耦合;但系统电压降落也会大为增加。因此,给虚拟电阻增加自适应环节,使其取值随母线电压幅值波动不断地调整,因而能够减小母线电压偏差,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微电网的供电质量;并有效抑制系统环流。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电流逆变器换流电容和感应电动机漏感抗之间的能量转换产生的尖峰电压叠加在基本电压之上,引起换流电容、半导体元件、电动机绝缘承受很高的电压,为减小尖峰电压,电动机应有小的漏电抗。电流型逆变器供电的电动机的设计不仅是最优漏抗问题,它的设计和普通电动机不同,应使整个拖动系统成本最低,其特性适合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5.
支持向量机(SVM)具有优良的学习能力和推广能力,然而其性能依赖于参数的选取.本文对影响模型分类能力的相关参数(C、σ2)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GEP)的支持向量机参数选择算法,即根据参数在分类器中的作用,利用GEP优化参数的两种编码方案分别对C与σ2进行编码,期望改进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精度和泛化能力.最后实验表明了本文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保证良好的并网电能质量,目前并网逆变器大多采用锁相环(PLL)与大电网保持同步,而弱电网下PLL会使并网逆变器的稳定性下降.因此本文通过研究PLL的等效阻抗影响稳定性的机理,选择可以实现并网自同步运行的直流母线电压控制逆变器,实现并网逆变器的离/并网无缝切换.并将其应用于弱电网的情形下,实现了弱电网下的虚拟功率预同步无缝切换控制.最后将所提控制策略在Plecs仿真平台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SPWM-H桥逆变器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运用频闪映射理论建立了系统在电流闭环比例控制下的一阶离散模型;采用功率谱图、折叠图、时域图、频闪图、分岔图和Lyapunov指数谱等数值仿真方法,详细分析了比例系数k和开关频率fS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利用分岔图描述了逆变器分别随输入电压E、负载电感L与电阻R等外部参数变化时所表现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通过仿真绘制出了系统的稳定运行参数域,最后运用Jacobian矩阵法理论分析了系统稳定性变化的本质原因,数值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研究表明,该逆变器中存在分岔与混沌现象,合理选择电路参数才能保证其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是阐明在高速纺丝工艺要求下,如何提供精确度高的、长期可靠运行的静止变频器以及如何实现卷绕张力控制系统的探讨。选择国内生产的可控硅,发展大容量的、经济的、线路简单的、稳定性能和换流能力强的变频器,以适应高速纺丝机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采用接近开关作位置检测的突极式无整流子电动机为对象,介绍了逆变器直流侧电源电压大幅度跃变时,电动机过渡特性的解析方法,并对不同短路比的无整流子电动机的过渡特性做了解析计算和理论分析,给出了不同负荷情况下逆变器可控硅的换流界限。 研究结果表明: ①当逆变器直流侧电源电压急剧增加时,短路比愈大,逆变器直流侧动态电流的增加愈大,但换流充裕角△(γ-u)的减少却变小。 ②逆变器可控硅的换流界限随着短路比的增大而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一种实用的串级调速线路——内反馈串级调速,它省去了逆变变压器,占地面积少,谐波小,逆变器采用强迫关断换流环节,产生超前无功送回电源,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因数,转子用可控整流电路,它可以减少死区,控制逆变故障电流,采用补脉冲,有效地防止了逆变颠覆,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这些措施克服了原串级调速的很多缺点,如功率因数低、谐波大、死区大、占地多等,当然亦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线路,使系统简化,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为了避免三电平逆变器的上下桥臂直通,开关切换过程中会引入死区.死区会提高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谐波,降低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文中分析了死区在开关管换流过程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死区消除与补偿相结合的方法来消除其对逆变器的不利影响.当相电流足够大时,可以根据电流的方向输入不同的驱动信号,达到在没有死区的情况下防止开关管短路的目的.当相电流接近零点时,由于电流纹波的影响,死区消除方法并不适用,只能通过引入死区来提高逆变器的稳定性,然后通过死区补偿来消除其不利影响.实验结果证明,文中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死区问题.  相似文献   

12.
针对微源逆变器并联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负荷扰动和功率分担精度问题,在组合式三相四线制逆变器拓扑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三环控制策略.该策略包含滑模电压内环、虚拟阻抗环和功率外环.其中,电压内环通过自适应鲁棒三阶滑模控制有效提高了逆变器的抗干扰和动态性能;在分析滑模电压闭环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的基础上,分析了输出阻抗和线路阻抗对功率分配的影响机理,进而针对不同功率等级逆变器设计虚拟阻抗反馈系数,使逆变器等效输出阻抗呈阻性并满足功率分配的要求;最后,在传统下垂控制外环中加入暂态下垂项,用于消除系统中的低频振荡,并提高逆变器的动态性能.仿真分析和单相实验结果均验证了上述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不同线路阻抗的多逆变器并联的谐波功率均分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类改进的谐波功率均分下垂控制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逆变器瞬时功率理论建立了谐波功率计算模型,基于传统谐波功率下垂控制框架,将谐波功率模型的滤波电容电压采用下垂控制输出的基波参考电压替代,控制器参考电流值的计算引入线路阻抗压降补偿.通过两相同容量逆变器并联运行的模拟实验,对所提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以提高并联逆变器谐波功率均分的精度,有利于改善并联逆变器输出的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14.
作者研究了用电压源线路实现供连铸搅钢用的二相逆变器装置,并采用在直流侧提供换相电流使逆变桥晶闸管换相. 本文除介绍新方案原理及其控制逻辑(控制技术利用PWM的脉宽调制)要求外并提供电感性负载下的试验结果.最后指出应用本文的线路原理试制大容量二相逆变器时的有关注意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继电器等触头的闭合、断开及抖动,若其负荷为感性的电路,又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时,对其周围的设备会产生干扰。为了抑制干扰,本文对增设的R—C网络及其参数选择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大容量同步电动机的软起动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减小大容量同步电动机起动电流并缩短起动时间,提出用恒剩余角控制方法代替恒超前角控制方法,分析了恒剩余角数字控制系统中的一些主要问题: 稳定性、转子位置信号生成、逆变器控制及励磁控制,并给出了解决方法。用在线辨识方法获得的电机参数计算换流超前角,提高了计算的准确性。设计制作了一台7.8 M W 同步电动机软起动的数字控制系统。分析和现场运行表明,采用恒换流剩余角控制是减小起动电流并缩短起动时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逆变器在进行逆变时,无需外加的换相电压,具备自换相能力,可以工作在无源逆变方式,使利用直流输电为孤立负荷送电成为可能.在介绍MMC拓扑结构和换流工作原理的同时,分析了基于MMC逆变器的控制策略中的电容电压平衡控制策略和NLM调制算法,并采用上述的控制策略利用PSCAD搭建9电平逆变器模型.通过分析子模块电容电压波动百分比和逆变产生的相电压谐波总畸变率验证搭建MMC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反应式功率步进电动机可控硅逆变器电路中的换流过程,阐明了可控硅失控的原因,提出了抗干扰触发系统的设计要点,并提供实际电路的范例.实践证明,采用抗干扰触发系统后,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有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采用三相桥加零臂逆变器的串级调速系统主电路结构和控制原理,对电路的换流过程和功率因数进行了分析,并与普通串级调速系统进行了性能比较。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准Z源逆变器的升压能力,同时减小电容电压应力和输入电感电流纹波,结合具有高升压能力的改进型开关电感,用改进型开关电感替代级联型准Z源逆变器二级阻抗网络中的电感,提出了一种新型准Z源逆变器.分析了其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仿真结果表明,与级联型准Z源逆变器相比,该逆变器具有升压能力强、输入电感电流纹波小、电容电压应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