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阐述了长尾理论对出版物交换工作的启示,提出了出版物交换工作向长尾偏移的前提条件,探讨了出版物交换工作实现长尾分布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云南改土归流的起因与前朝不同,目的是巩固云南边防,抵御法英侵疆。受当时云南处于多事之秋的客观环境影响,在急进与缓进的指导思想之下,云南政府与土司经过博弈,土司辖地最终形成土流并存的政治格局。民国时期云南改土归流体现的治边思想依然是传统治边思想的延续,但其实施方法有所创新。当然,改土归流的失误也显而易见,对流官的任用不当导致了边疆民族的诸多起事。  相似文献   

3.
国际文献交换的作用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国际文献交换在图书馆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当前国际文献交换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周矿先 《科技信息》2011,(11):I0203-I0203
本文从我国高校举办的国际交换项目角度,对比中外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论述这些项目对高校当代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对促进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现实意义;并以江西财经大学多年成功实施此类项目为例,叙述大学生通过参加国际交换项目的收益,以及对我国教育改革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图书馆国际出版物交流工作的现状,总结了中国石油大学图书馆国际出版物交流工作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6.
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出版物是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特藏文献之一,是获取当今世界动态,熟悉国家市场行情和通行的重要信息源。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出版物,无论是收藏历史、收藏品种,还是收藏数量等方面均属国内首位,是国家图书馆的特色资源之一。回顾国家图书馆收藏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出版物的历史,可分为早期孕育与初创阶段、中期重建与扩建阶段,以及近期巩固与发展阶段。国家图书馆对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出版物的收藏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文献涵盖时间跨度从1945年起至今。该文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尝试勾划未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泰国古典文学包括宗教文学、宫廷文学和民间文学。泰国古典文学可以分为萌芽期—素可泰王朝时期文学、发展期—大城王朝文学、动荡期—吞武里王朝时期文学、繁荣期—曼谷王朝时期文学。泰国文学体现出文化移植、宗教色彩、宫廷制造三个特点,它具有相当强的文学包容性,在把其它国家经典作品移植过来时,与泰国文化嫁接,从而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8.
就汉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研究者在屈原和《楚辞》的研究中所形成的,关于《楚辞》研究的价值定位、研究成就、研究模式与方法和《楚辞》研究的热点等问题,作一简要总结与归纳。  相似文献   

9.
昌吉州近百年来的美术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自为到自觉,从民间到官方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后,艺术家们在描绘新疆独特的地理地貌、民情风俗等题材方面的创新不但对全国美术的整体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向世人打开了一个了解新疆的窗口。改革开放以来,昌吉州的美术在全疆各项事业发展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基本上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面貌。  相似文献   

10.
《杏坂娄氏宗谱》,始纂于唐,乃武则天时宰相娄师德之家乘。完整保存有唐乾宁二年柳的《谱叙》、白居易晚年的一篇重要逸文。后经历代续修,自汉迄清,凡50世,叙之精而覆,记之详而赅。非但对娄氏历朝人物,更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学史的研究都提供了许多正史不载的珍贵史料,具有极高的历史品味。  相似文献   

11.
民国时期中国实现了由传统王朝国家政治体制向近代民主政治体制的跨越,中国边疆地区的社会政治形态也相应地发生着改变。西南边疆的社会政治生态在这一时期也经历了复杂的演变。由于列强对西南边疆的贪觊,不断地向西南边疆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渗透,西南边疆问题被迫卷入了国际化因素,这也是近代中国边疆问题的一个突出特征。西南边疆地区的民族与宗教庞杂,存在着政教合一、土司制度等政治制度,增加了西南边疆问题的复杂性。民国时期西南边疆复杂的社会政治生态是近代以来中国边疆社会政治形势不断变化、演变的表现,也是近代中国边疆问题的缩影。通过对西南边疆复杂社会政治生态的分析、总结,对于深刻认识近代西南乃至中国边疆问题的复杂与严重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形成对近代中国民族国家构筑历程的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2.
民国时期推进汉藏佛教界文化交流的政策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民国初年开始,随着汉地佛教的复兴,藏密在内地渐起,汉藏佛教界之间的文化交流也随之赓续。这不仅缘起于佛教界自身发展所承载的文化交流使命,而且与宗教文化所赖以存在和交往的政治情势息息相关。这一时期汉藏佛教界作为西藏与内地文化交流的主体是其社会地位和政策空间共同演进的历史结果,彼此间文化交流的发展是其间政治背景与宗教文化自身因素相作用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3.
对国民政府时期汽车制造与研究的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在国民政府时期,我国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曾进行过汽车和车用发动机的仿制与研究工作;一些官僚资本家、民族资本家曾开办过汽车制造厂,仿制、组装过汽车;国民政府曾制订过很好的发展汽车的计划,并积极付诸实践;国立清华大学、国立交通大学等学校开设了汽车工程课,以培养相应的工程技术人才.但囿于当时特殊的历史环境与条件,这些努力并未能在我国真正建立起汽车工业.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在现代民族学和相关科学的影响下,国人以不同方式和途径对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西康等省)的少数民族进行大量的调查和研究,产生了丰富的成果,其为今天研究西南民族打下了坚实基础,并提供了丰富可供参考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15.
就新的《律师法》在会见权、阅卷权、调查取证权、执业豁免权等方面的修改后超越或者突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两法之间存在着位阶关系和律师权利如何对接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看法。这些问题的明确对《律师法》的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简述了图书馆进行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分析了图书馆国际交流的现状,提出了图书馆进行国际交流的目标是促进图书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我国内地学术界在论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缺陷时,主要是说它存在诸如反帝反封建不够坚决、没有明确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问题等等。其实,所有这些都是法律本身以外的政治问题,而非宪法本身的法理问题。从法理层面来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也存在不少缺点,它之所以很快被袁世凯撕毁,其本身存在的法理缺陷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值得我们认真加以总结研究。  相似文献   

18.
民国时期藏族与白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民国前中期交流的主要途径是贸易通商和马帮文化;抗日战争时期是藏族和白族间经济交往最多、文化碰撞和交流最频繁的时期;而民国后期建筑师和民族手工艺者充当了藏族和白族间经济文化交流的主要使者,通婚和民间宗教交流作为藏族和白族经济文化交流的非主流形式而存在。这一时期藏族和白族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文化差异极大,但两个民族却能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这是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巡回文库是民国时期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为扫除文盲、开通民智、推广阅读、散布文化而设置的一种阅读推广器,具有建制灵活、贴近民众生活、附载空间多样等鲜明的特征。本文通过对中西巡回文库(流动图书馆)创办思想的阐释,认为民国时期的巡回文库,无论其建制还是服务,都承续并发扬了推广阅读、开通民智、散布文化的社会功效,其开放、共享的服务理念至今仍值得我们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