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影剧评论、音乐评论及一般作品评论,常见“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赞语,不少确也评得确切,令人追想不已。可见白乐天这一名句确乎道着了艺术创作中的某种重要法则,这即是我们平常说的那种以隐代显、以少胜多的极富表现力的艺术手段。然而究竟为何无声胜有声,少能胜多、无能胜有呢?不少人曾对此加以探讨。有人认为,这是由于运用了“含蓄”,即“用极少量的具体可感触的艺术形象,来表现极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思想感情”;有人认为,是由于运用了  相似文献   

2.
有人把形式逻辑中的“概念”分为“真实概念”和“非真实概念”(又称虚假概念、虚构概念、虚幻概念、虚概念等等)。由此产生了关于“非真实概念”的逻辑性质问题的不同观点:有人认为,“非真实概念”既无内涵又无外延;有人认为,“非真实概念”只有内涵而无外延;也有人认为,如果  相似文献   

3.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赵氏求救于齐”,这“赵氏”有的认为指赵太后,有的认为指赵国的国君。它究竟指谁呢?为什么有人把“赵氏”理解为赵太后?因为古代的妇女称“某氏”,直到解放前的农村  相似文献   

4.
深入浅出     
博毅 《科技智囊》2006,(10):5-5
本期杂志中,我最喜欢的是《谁扼杀了员工的忠诚?》这篇文章。什么是忠?有人认为对上级好就是忠,其实东西方国家的人对忠的看法、理解有所不同,西方人认为对事忠就是对人的忠,而东方人认为先要对人忠才能对事忠;什么是诚?曾国藩认为:“一念不生谓之诚”,就是说人心里不存在一些妄念、杂念,动一念就不诚了,一念不生的时候就是“诚”。  相似文献   

5.
<正> 《故事新编》是鲁迅研究中争论最多的作品之一。有人根据作品穿插的现实生活题材所包含的讽喻性,就认定它是“以故事的形式写出来的杂文”;也有人依据历史小说概念来评定,认为从严格意义上说它不能算作历史小说,只能是“一般的短篇创作小说”;更多的研究者认为它是一部历史小说,但是作品中“直接抨击现实的细节”,“是这部作品客观上确实存在的缺点”;有人虽然承认作品中穿插的抨击现实的细节是鲁迅小说的“独创”,但又认为这是鲁迅“取战斗之一利,而存艺术之一弊”。围绕《故事新编》研究中的主要分歧,是它的题材处理。到底如何理解鲁迅在其创作中处理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深刻意义?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第一个对《故事新编》予以正确评论的是茅盾。他认为《故事新编》是五四以来用历史事实为题材的文学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确定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要不加强以集体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呢?无疑,回答是肯定的,对这个问题,不少人却存在糊涂认识:有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必然有竞争,竞争就设法讲道德;也有人认为搞市场经济就得讲赚钱,赚钱就无法讲道德;还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要搞好法制建设就行了,也不需要抓道德建设,如此等等,虽说法不同,究其实质,都是认为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必再念“道德经”了。  相似文献   

7.
张军 《华东科技》2006,(5):48-48
近期,有关中国决定自主研制高速铁路的信息被外界广泛关注,不少人猜测,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准备提倡“经济爱国主义”?更有人将之与中国实施自主创新的国家战略相提并论,认为这是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30年之后首次开始争取经济自主权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一 李清照的一生,以南渡为标志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有人认为,在李清照的前后期作品里,都表现了出了“爱国主义思想”,甚至把她与赵明诚共同收藏金石碑帖、铭器书画等,也被说成是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因而即是“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所以得出结论说;李清照的“爱国主义思想”前后期是一贯的。也有人认为,在李清照的前后期词作里,并没有表现爱国思想,只是在其后期诗赋里才具有爱国思想。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在南渡前我们并没有发现李清照在社会生活中有爱国行动。从有关史料中我们知道,由于北宋最高统治集团中存在权力之争,李格非和赵挺之成为对立的两党中的成员。宋徽宗时代赵挺之为礼部侍郎,“排击元枯诸人不遗力”,李格非“以党籍罢”。李清照为救其父,曾向赵挺之进言说;“何况人间父子情。”被苏轼斥为“聚敛小人,学行无取”的赵挺之,自然不会听取李清照的请求。由于赵挺之不择手段“排击”元祐党人,竟步步高升,后来又投靠宰相蔡京,升为尚书右仆射。在其权势显赫,炙手可热时,李清照又写了“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诗句,表示对赵挺之极为不满。在北宋统治集团内部的权利之争问题上,李清照表明了自己鲜明的政治态度。李清照是一个颇有识见的勇敢女性,但这与“爱国思想”并不沾边。有人认为,李清照和赵明  相似文献   

9.
记的不是事实,比如记他上语文课时读课文拖声拖气,他就要找她说清楚。马小跳举着这个记录他不良表现的小本子,身边还有给他助威的猿猴毛超、企鹅唐飞和河马张达,满世界寻找路曼曼。“路曼曼,你出来!”路曼曼好像从天而降,突然横在马小跳的面前:“干什么?”“你诬陷我!”马小跳大叫道,“我读课文没有拖声拖气。”路曼曼比他的声音更大:“你就拖声拖气了!”马小跳想用他的声音压倒路曼曼的声音,脖子上暴出了一条一条的像青虫一样的青筋。“谁听见我拖声拖气了?”马小跳问毛超,“你听见我拖声拖气没有?”马小跳的同桌路曼曼,有一本专门记录马小…  相似文献   

10.
现行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分教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三种类型。这三种类型的课文体现了语文教学由“教”到“不需要教”的过渡趋势,组成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三部曲。讲读课文,是教学的重点教材,它体现了单元教学的要点,作为范例,教读课文具有一定的指导性;课外自读课文,它是让学生将从前两类课文中学到的知识和形成的技能在课外自读课文中加以运用。在这三类课文中,课内自读课文占有相当的重要性和作用。在现实教学中,教读课文是基本编目,是考试的必考编目,因此,一些教师只注意了教读课文,忽视了课内自读课文的教学,表现为…  相似文献   

11.
在持续爆发一段冲突后,加沙发生事变。哈马斯打得畅快,法塔赫节节溃败,阿巴斯连续出招,如今哈马斯控制加沙和法塔赫控制西岸的对峙的格局已经形成。回过头来看,加沙事变似乎有许多蹊跷,有人认为其背后不会没有“黑手”,有人怀疑这是一个阴谋,还有人认为哈马斯是“被逼无奈”……不过,哈马斯自己可能没有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赢了加沙却输掉了政权。巴勒斯坦裂痕已现,且短期内很难消除,下一步它又会怎么走呢?——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12.
说潇洒     
一曲《潇洒走一回》,唱得许多人如醉如痴。潇洒一词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使用。然而,究竟什么是潇洒,有些人并没有真正理解,甚至不自觉投入了误区。有人认为大把花钱是潇洒,有人认为为所欲为是潇洒,有人认为豪华气派是潇洒,有人认为朝三暮四是潇洒……这些显然都没有把握住潇洒的真正内涵,太离谱,甚至有点玷污了“潇洒”。如果真的如此,“潇洒”起来,难免会误入歧途。究竟什么是潇洒?辞典上解释:神情举止,自然大方,不呆板,不拘束。也有辞典上解释为:清高脱俗。当然,我们不能完全以书本为据,因为词义可以  相似文献   

13.
桥本龙太郎是日本跨世纪的政治领袖。作为战后成长起来的一代日本保守党政治家,日本国内外对其褒贬不一。有人将他视为“鹰派人物”,有人则将他作为心中的“政治偶象”,有人料定他是能稳坐江山的“帅才”,有人则认为他也将成为日本政坛变动中的“牺牲品”。今年7月29日,桥本不顾亚洲人民的反对,参拜了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使其国际形象大跌。人们不禁要问:桥本究竟是何等人物,他是怎样当上日本首相的,又为何要参拜靖国神社?  相似文献   

14.
郭世家 《科技智囊》2004,(10):78-79
在咨询界,有一个始终无法回避的问题——那就是你和客户之间的关系。有人把咨询公司与客户之间的关系比作“医生”与“患者”,也有人把双方的关系比作“园丁”与“花木”。其实,什么比喻都无所谓,咨询公司只要能让你的客户健康地成长,就应该算是成功的了。然而,并非所有咨询都能做到这一点。“咨询有什么用?”、“咨询能提高业绩吗?”、“衡量咨询价值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多年来,人们对这些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很多人(包括客户和传媒界)理所当然地认为,管理咨询就应该提高客户财务意义上的业绩,否则谁还花几十万、几百万、甚至几千万…  相似文献   

15.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赵氏求救于齐”,这“赵氏”有的认为指赵太后,有的认为指赵国的国君。它究竟指谁呢?为什么有人把“赵氏”理解为赵太后?因为古代的妇女称“某氏”,直到解放前的农村里还有这样的称呼。但是你稍稍注意一下就会发现:古代妇女称“某氏”,是在她娘家姓的后面加“氏”,而不是在她夫家的姓后面加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通情”、“达理”,所谓“通情”,就是教师起“引路”、“架桥”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情感,包括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贯通起来,并相契合;所谓“达理”,就是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不仅从情感上强烈地感受到它,而且在认识上深刻地理解它,即对课文的领会要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  相似文献   

17.
“老师和学生之间是什么关系?“有人说:“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还有人说:“是猫和老鼠之间的关系.“笔者认为,师与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其关系随时间,空间的不同关系而有所变化:时而如父子,严格要求之;时而如知己,充分理解之;时而如朋友,绝对信任之;时而如同学,彼此帮助也.……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六六六”粉吗?它可是一款非常流行的农药杀虫剂。它的巨大威力让很多害虫命归黄泉。可是,它为什么起名叫“六六六”粉呢?很多人对这个奇怪的名字作出了猜测。有^说,它是经历了666次实验才研制成功;有人说,它是用了666种药物配置而成;甚至有人说,它是在某年的6月6  相似文献   

19.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从开创之日起,就在肯定与质疑的双重轨道上交织发展。对于精神分析法,有人为之倾倒,奉为圭臬;有人视为洪水猛兽、异端邪说;也有些人最初团结在它的旗下,后来分道扬镳。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无意识思维”能用科学方法检验吗?我们有一天能证明他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这些概念不仅仅是一些概念吗?  相似文献   

20.
对于日本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川端康成创作的评价,一直争议颇多,其中争议较大的是他创作中的唯美主义倾向问题。有人认定他是日本“唯美派作家”,甚至是“日本唯美主义代表作家”;有人则只认为他是有个人特色的“新感觉派作家”,或是思想艺术倾向都“相当复杂”的“著名小说家”,并不认为他应当属于唯美主义作家之列。那么究竞该如何认识川端创作的总体倾向呢?他的创作同唯美主义的关系究竟如何呢》本文拟就上述基本问题试作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