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Turbo码在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标准中的应用特别是与自动重传请求(ARQ)相结合使得数据传输 向更可靠的阶段发展。介绍了不同的HARQ方案,对TD-SCDMA模式下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进行了分析 和仿真,并把没有ARQ,HARQ类型I与Chase合并作比较@仿真结果表明,Chase合并能减小误帧率和提 高吞吐率,并在多经信道和高速条件下,仍能获得较高吞吐量。  相似文献   

2.
对自动重传请求协议(ARQ)系统的重传能量进行分析,提出一个新概念——有效信噪比。以有效信噪比为基准,比较了3种校验码对ARQ系统误比特率、重传次数、吞吐量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ARQ系统的可靠性仅在中高传统信噪比下得到提高。在低传统信噪比下,重传导致ARQ系统实际的有效信噪比远大于无重传系统;在相同有效信噪比下,ARQ系统的误比特率性能劣于无重传系统,此时不应使用ARQ。混合ARQ(HARQ)通过纠错码降低系统重传频率,可有效缓解该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无线链路质量差异性和动态变化的问题和资源受限的特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使用交替重传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ybrid ARQ,HARQ)方案实现自适应差错控制.该方案发送端使用1/2码率的纠错码来对数据编码,将码字的信息位和校验位分成2个数据包并交替传输,接收端由单个正确接收的数据包或者合并2个出错的数据包译码恢复原始数据.结合IEEE802.15.4标准规范和主流传感器节点平台参数,对ARQ协议和交替重传HARQ方案的能量效率、平均传输次数和传输成功率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比较.结果表明,交替重传HARQ方案的性能明显优于ARQ技术.  相似文献   

4.
截短Turbo混合ARQ及衰落信道下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移动通信中数据及图象的传输可靠性 ,需采用自动重传请求 (ARQ)与前向纠错 (FEC)相结合的混合ARQ信道编码 (HARQ)技术 ,该文提出了基于 Turbo码编码的有限次重传 HARQ方案。给出了传输结构及组合译码算法 ,分析了系统通过率 ,讨论了该方案 Turbo码译码迭代次数及帧长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通过分析仿真 ,说明了本方案具有数据存贮量小、系统通过率高、延迟小并易于实现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在蜂窝网络中引入终端直通(D2D)技术,能有效提升系统频谱效率.文中在研究了物理层自适应调制编码(AMC)策略与数据链路层自动请求重传(ARQ)技术相结合的跨层设计理论基础上,提出了D2D中继通信场景下AMC与HARQ相结合的跨层设计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采用AMC与HARQ相结合的跨层设计策略能显著提升D2D通信的频谱效率,增加D2D中继通信的吞吐量.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个基于2 × 2天线阵列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算法.首先传输贝尔实验室分层码(BLAST)来提高速率,当出错重传时,重传信号能和初始的信号组合为空时分组码(STBC).由于BLAST能提供很高的速率但是抗干扰能力不强,而STBC能很好地抵抗干扰,这样两者的结合就极大地增强了系统吞吐率和鲁棒性.本算法结合了BLAST和STBC的优势,在获得多天线复用增益的同时也能获得分集增益,是一个兼顾速率和误码率性能的HARQ方案.理论分析和仿真都表明本HARQ方案能比单纯使用BLAST或者STBC的ARQ方案获得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7.
协作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机制选择信道状况最优的中继节点来执行重传,比传统HARQ更能适应无线信道的变化.为了同时解决HARQ合并方法的性能和适用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对数似然比加权合并译码方法,将各次接收信号的对应比特对数似然比按信道频域冲激响应功率进行加权合并译码,能显著降低系统误码率.仿真结果表明,对数似然比加权合并方法具有逼近最大比合并算法的性能,存储开销和计算复杂度相当,可以灵活用于各种类型的HARQ系统.  相似文献   

8.
针对利用非授权频段发送上行或者下行数据时某些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进程总是在重传时刻没有占用到信道资源而导致时延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ARQ进程优先级分配信道资源的上下行重传方案。根据每个HARQ进程错过传输的次数和时延进行优先级判定,在竞争到信道使用权后按照优先级分配资源,使得各个HARQ进程以一种较为公平的方式使用有限的信道资源。在LTE系统仿真平台上建立非授权频段下的HARQ模型;并结合增量冗余(IR)和Chase合并技术进行性能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的上下行HARQ进程平均时延有明显的降低,系统平均吞吐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基于无线网络中的传输控制协议(TCP),提出一种新的链路层自动请求重传(ARQ)方案——重传确认延迟,ARQ能对无线链路差错进行恢复。当接收端检测到分组丢失时,对确认帧延迟一段时间,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无线TCP吞吐量的同时,新算法所需的确认帧数目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0.
低密度校验码编码系统混合ARQ协议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低密度校验(LDPC)码译码所产生的错误码字中码位的译码输出量可靠度信息的统计特性。结合自动重传请求(ARQ)协议提出了一种简单高效的混合ARQ方案,和基于译码可靠度的混合ARQ方案(RB-HARQ)的性能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说明,在考虑反向信道重传请求消息信息比特功率的条件下,混合ARQ方案的总体性能超过RB-HARQ方案,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和64QAM调制的Chase合并型混合ARQ(HARQ)系统. 提出一种适用于任意重传次数的星座图重排(CoRe)搜索算法,根据该算法搜索得到采用星座图重排的HARQ优化方案. 仿真结果表明,所得优化方案能够有效地降低多次重传合并后比特间的可靠性差异,显著提高系统的误比特率(BER)性能和信息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2.
李鸿林  耿妲 《应用科技》2010,37(11):45-47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与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技术的结合,能够实现高的传输速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该文主要针对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基于预编码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技术,提出将递增冗余的合并技术代替传统的Chase合并方案,递增冗余合并主要通过递增发送的码字的冗余度,以增大正确译码的概率,从而增加数据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无论是误比特率还是信息速率,采用递增冗余的方案都能给系统带来增益.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和可靠地传输数据,在不降低数据传输速率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减小误码率,提高系统吞吐量,利用Matlab和Simulink平台共同仿真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系统.该系统使用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 (Low-Density Parity-Che...  相似文献   

14.
在移动环境中,由于信道的时变特性,单纯的FEC或ARQ机制往往无法提供所希望的系统性能。为了提高数据及图像的传输可靠性,需采用ARQ与FEC相结合的混合ARQ差错控制方案。首先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以Turbo码作为纠错码的混合ARQ方案,然后研究了基于Turbo码组合译码的有限次重传混合ARQ方案,给出了传输方案及组合译码算法。仿真结果表明,低Eb/No时,该方案对通过率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5.
针对利用非授权频段发送上行或者下行数据时某些HARQ进程总是在重传时刻没有占用到信道资源而导致时延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ARQ进程优先级分配信道资源的上下行重传方案。根据每个HARQ进程错过传输的次数和时延进行优先级判定,在竞争到信道使用权后按照优先级分配资源,使得各个HARQ进程以一种较为公平的方式使用有限的信道资源。在LTE系统仿真平台上建立非授权频段下的HARQ模型,并结合增量冗余(IR)和Chase合并技术进行性能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的上下行HARQ进程平均时延有明显的降低,系统平均吞吐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TD-SCDMA采用高速上行分组接入技术是为了显著提高上行分组数据的传输速率,同时减少传输延迟.其中采用的混合自动重传技术可以提高译码的成功率,使数据传输更加可靠.阐述了混合自动重传技术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在高速上行分组接入中将追踪合并算法应用于混合自动重传技术的方案,并在专有信道模型条件下对不同参数的上行链路性能进行了...  相似文献   

17.
针对宽带无线接入标准IEEE 802.16e,提出了实用的、低复杂度的码率适配(RC)低密度校验(LDPC)码构造方案.依据标准中LDPC码校验矩阵和参数集合,采用校验位删除和校验矩阵扩展两种算法来实现码率0.1-0.9范围内动态变化的RC LDPC码,比较、分析用两种方法构造不同码率时的译码性能.仿真结果表明,校验矩阵扩展方法适用的码率动态范围明显大于校验位删除;扩展方案基本满足系统业务对码率的需求,具有良好的译码性能和较低的实现复杂度,适用于IEEE 802.16e标准中的混合ARQ等链路自适应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