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网络语言是伴随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社会语言现象。隐喻作为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在网络语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网络语言意义变异的过程中,形象化的类比、想象、联想等多种隐喻思维方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隐喻对网络语言的发展有着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隐喻作为人类“语言无处不在的原理“在网络语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产生的因素不单来自于历史、社会,更来自于人类认知思维这一内部因素。而本文重点是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网络语言中隐喻现象。隐喻作为一种思维现象,就是人们利用一个概念领域去说明另外一个概念领域。网络语言就是人们通过已感觉到与身边事物的相似性,或将原先并未感觉到相似性的两个事物并置在一起而形成的。对网络语言中隐喻的理解就是对喻体的意义与语境冲突的消除,而这一冲突消除的过程的主要依据就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通过对它们之间相似性的分析,使得对网络语言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网络语言中隐喻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隐喻作为人类"语言无处不在的原理"在网络语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产生的因素不单来自于历史、社会,更来自于人类认知思维这一内部因素.而本文重点是从认知的角度来分析网络语言中隐喻现象.隐喻作为一种思维现象,就是人们利用一个概念领域去说明另外一个概念领域.网络语言就是人们通过已感觉到与身边事物的相似性,或将原先并未感觉到相似性的两个事物并置在一起而形成的.对网络语言中隐喻的理解就是对喻体的意义与语境冲突的消除,而这一冲突消除的过程的主要依据就是本体与喻体之间的相似性.通过对它们之间相似性的分析,使得对网络语言有了更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语言应时而生,它既是对现实社会即时反映的一种表征,也是以汉语词语为基本建筑材料和结构方式的一种新的语言形态,对现代汉语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需要重点关注。网络语言有明确的概念,词语为其表现形式;网络词语具有独特的语义、语用意义和构造特征,以及多种多样的构造方式。互联网时代网络语言的价值,不单是丰富了人们的交流方式,还对汉语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网络语言对于现代汉语有正面和负面的双重影响,因此需要探究在新时代背景下网络语言对汉语自身创新发展的路径,以发挥网络语言的正面效应。现时代下对待网络语言应采取审慎地观察,客观地分析,慎重地使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张凤成 《科技咨询导报》2010,(5):237-237,239
与互联网共生的网络语言,是引起了社会各界包括语言学界重视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文章归纳网络语言概念的基础上,分析网络语言对汉语的影响,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和网络的产生,网上出现了一种新的交际方式,即以网络为媒介而实现人的交流方式,这种突破汉语规范,具有反叛意味的网络语言,正以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量影响着传统的汉语。强大的来自于网络的意义产生源,我们无法感知它的创造过程,但是它却实实在在的在生活中存在,影响着我们的文学语言的象征联系。网络语言更倾向于用许多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含义,也即是运用特殊的词汇和符号表情达意的结果。网络语言不仅体现为一整套符号系统,还有随之被灌输的一套行为规范和约定俗成的思想观念。网络产生了新鲜活泼的、富有表现力和时代感的文学语言,但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对传统的语言教学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7.
谢峰 《科技信息》2009,(24):I0213-I0214
网络语言是网民们广泛使用于论坛和聊天室的一种基于规范汉语的语言变异形式。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是社会发展与网民群体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社会外部原因、群体内部原因、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以期更全面的看待网络语言的形成,为如何对待网络语言提供更深层次的认知角度。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语言逐渐成为一种新兴且有生命力的事物广泛传播开来。其成因大致有四种:新事物的涌现,求新、求简、求便原则,相似及相关联想,词语移用。对网络语言应正确引导并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9.
周峰 《科技资讯》2012,(12):245-245
网络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当中,应运而生的网络语言也随之冲击了汉语。网络语言给我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多便捷之处。但是,我们在运用它的同时还应该看清它的弊端和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语义网络语言是一种具有较强表示能力的知识表示方式.语义网络语言的使用有助于运用语言结构进行推理,回答查询.从依存关系树库中提取出依存三元组到语义网络语言的转换规则,并使用XML标记语言实现了对大规则集的管理,包括规则的添加、删除、修改.从而实现了汉语到语义网络语言的转换,为构建以语义网络语言为知识表示形式的知识库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1.
卞亚南 《科技信息》2009,(33):I0109-I0109,I0151
因特网的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其中以对语言的影响最为引人注目。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的发展和网络语言的产生.并且总结了目前学者们对于网络语言的界定。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网络语言进行初步研究和探索,而使其得到正确的理解.促进其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词义扩展的隐喻和转喻认知机制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图对隐藏于词义扩展背后的认知机制——隐喻和转喻思维进行探究。通过对两种认知机制及两种词义扩展形式进行具体分析,发现隐喻机制是一词多义现象的认知基础,而转喻机制则是词类转换现象的主要认知理据,从而为词义演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3.
着重探讨和分析了英语词汇四个方面的语义,即:表示语义和事物关系的外延意义;表示语义和语法关系的语法意义;表示语义和人的关系的内涵意义;不同语言词汇之间的翻译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词义引申研究是词汇研究的重要方面。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词义引申进行研究,但对词义引申在原型范畴理论层次上的研究不多。文章立足于原型范畴理论借助语料对词义引申进行浅析研究,并分析汉语中常见的四种词性在意义引申过程中发生词性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英汉习语中动物词意义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所收集的例证,站在文化的角度,以英汉习语中动物词的概念意义和联想意义为出发点,分别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分析: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相同或相似;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不同;概念意义相同,联想意义空缺;概念意义不同,联想意义相同。研究发现,动物习语既体现了文化普遍性原则指导下的意义对等,也体现了由于两种民族不同的宗教信仰、文化习俗、审美角度、地理环境、文学作品、生产活动等方面的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动物意象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王佩 《新余高专学报》2012,17(2):132-135
研究采取了我国任务型语言教学中常用的两人、三人、四人小组的分组方法,考察了这三种小组人数结构下学习者的意义协商数量和互动参与度。结果表明,四人小组中的意义协商数量显著多于两人和三人小组;在互动参与度上,小组人数不影响小组的总体互动参与度,但是两人小组中组员的个体参与度较为均衡,三人和四人小组中只有两位组员在互动中占主导,其他组员参与较少,这可能主要是由多人小组互动中的交际压力所致。  相似文献   

17.
多模态公益广告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传达信息,图片与文字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建立广告的意义。这一意义建构的过程需要通过概念整合来进行分析。通过概念整合理论的四种不同整合模式,可以将多模态广告分为四类。通过分类,可以将广告在所属概念整合框架下进行分析,从而可以揭示图片出与文字之间的关系,并解释广告意义是如何被建构的。  相似文献   

18.
目前,对汉语谚语的研究主要从修辞、文化、社会等角度进行,而对其意义构建的认知过程的研究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也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Fauconnier(1997)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及其概念整合网络模式可以被用来深入细致地分析汉语谚语的意义构建和推理机制。研究人员以意义具有双层性的汉语谚语为研究对象,根据概念整合模式从认知层面将它们分为四类,并对每一类谚语意义构建的幕后操作进行探索和分析,以揭示谚语在线理解过程中这种无意识的、动态的概念整合现象,从而进一步地证明了概念整合是一种普遍的认知活动,具有较强的认知阐释力。  相似文献   

19.
反义词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但对由两个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或语素构成的成对反义词的研究却不多。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对成对反义词整体意义构建过程中的认知机制进行尝试性的研究可以得出,构成词的原型语义是成对反义词意义构建的基础,而转喻和隐喻是成对反义词意义构建的两种机制。  相似文献   

20.
在《同源字典》相关同源字分组的基础上,根据王力先生关于同源字的鉴别标准和系联方法,并结合王宁先生关于同源词分析的理论,对四组同源字进行了考察。即:葉(叶的繁体)、鍱、鏶、褋、牒、札、碟、蝶、鲽同源,源义素是“薄片状”;峦、孪、挛、恋同源,源义素是“相连”;椓、筑、牍、笃、啄、咮同源,源义素是“撞击”;爪、抓、搔、骚同源,源义素是“爪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