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是一部古典名著,随着它的出版,也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陶瓷作品。尤其红楼女子形象更是成为历代陶瓷艺术家们笔下不断的追求。这些仕女图纹装饰生动准确地反映了红楼女子形象的悲欢离合,一个个美妙绝伦的红楼仕女,一件件气韵鲜活的仕女瓷画,使《红楼梦》这部经典悲剧故事在陶瓷艺术世界中大放异彩、千古流传。  相似文献   

2.
在陶瓷作品中,仕女瓷画不断融合其他文学艺术样式。运用历史文人的诗词来装饰陶瓷作品,是许多陶艺家们的创作题材。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诗词创作,便已被陶艺家们植入陶瓷艺术作品中,他们将仕女人物装饰与诗词结合起来,词画浑然一体,从而使作品意蕴深远,格调高雅。  相似文献   

3.
浅绛彩是流行于清末民初的新型釉上彩绘类型,山水是其中运用最为广泛的题材之一。浅绛彩山水瓷画产生于清末同光时期,至民国初期为繁荣时期,其后迅速步入衰退期。浅绛彩山水瓷画具有浓郁的文人气息、鲜明的个性精神、引入西方油画技法等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大写意花鸟瓷画起源于唐代长沙窑,此后历经各代直至当代,形成独特的发展脉络。大写意花鸟瓷画具有鲜明的艺术表现,与时代潮流和彩绘工艺嬗变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5.
周朝明 《当代地方科技》2009,(7):153-153,156
《红楼梦》一书中共有十四首未解之诗,除了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猜俗物之外,还有宝钗两首,宝玉、黛玉各一首。现公之于众,与天下研红者共分享。  相似文献   

6.
本从对红学研究中所谓“高层次”、“低层次”的议论有感而发,就如何阅读《红楼梦》及研究红学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反对将古典艺与现代科技轻率地不伦不类地杂交。并为红学中的“素隐派”正名,认为它乃阅读和研究《红楼梦》的入门之路。  相似文献   

7.
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演员台词中暴露出的语言文字常识和古典诗词格律常识方面的问题,反映出编剧、导演及相关的责任人的文化修养的不足和敬业精神的缺失。电视剧字幕中错别字的泛滥成灾,是对语言文字规范工作的一种严重挑战,如果不加以重视,不仅会影响以汉语为母语的汉语使用者,还影响已经开始走向世界的汉语汉字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8.
现代重彩山水瓷画是在传统重彩山水瓷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上世纪80年代发展至今,已形成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表现形式.现代重彩山水瓷画具有主观性和个性化、多元化、时代感、立体化等艺术特色,在色彩、釉彩、技法、构图等表现形式方面不断拓展创新.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此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9.
康熙青花山水瓷画是青花山水瓷画发展中的巅峰,其艺术特色深受"清初四王"山水画的影响。"清初四王"是康熙时期最有影响的山水画派,在其影响下,康熙青花山水瓷画呈现出仿古、渗入西法和程式化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墨彩瓷是传统釉上彩品种之一,墨彩山水瓷画起源于康熙时期,至雍正时期发展至艺术高峰,有珐琅彩瓷、粉彩瓷等墨彩山水瓷画品种,在艺术上有着浓郁的文人气息,墨色富有变化并融入了西洋技法,具有独具魅力的风格特色.  相似文献   

11.
Langacker将焦点/背景归为人类认知的建构活动,其中事物不同的突显程度就能决定其被人类感知的程度,本文从焦点/背景理论出发,从焦点突显的不同方式来解读《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12.
粉彩山水瓷画创烧于雍正时期,清末时期衰败,民国时期得到复兴,形成新粉彩山水瓷画。新粉彩山水瓷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3.
生活在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之中的现代人回眸经典是对未来有更为深切的期待。中国传统礼治社会的既定秩序有利有弊。本文选取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三个极具代表性的视点——“长幼有序”、“男尊女卑”和祭礼——分别代表古代礼治社会的基本秩序、性别秩序和礼制,批判性地提出相对应的三个观点:1.《红楼梦》里“成人儿童化”是普遍现象;2.《红楼梦》中没有出现现代文化的重要特征——女性主义;3.祭礼的繁复程序并非一般的形式主义,而是承载了“尊祖”意义的传统。并总结出:中国传统的以“礼”为核心的价值体系没有没落,也不应没落。  相似文献   

14.
新彩瓷画的装饰艺术是包括造型和装饰的一个总体设计,属于立体造型艺术。新彩瓷画作品是一种有容积的形体,也是一种有实用装饰价值的器物形体,本身具有容积的量感、体积感和空间感的特点。新彩瓷画的装饰艺术创作,历来都是围绕造型与装饰的艺术处理来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一个民族的艺术生产是由这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所决定的。中国古代社会的那种田园式的生活方式,使中国人产生以以农为本,依恋土地的民族性格,和生活上追求自然宽松、飘逸流丽的服饰。我国古典学名《红楼梦》中的人物,穿着服饰虽依人物的地位、性格而异,但都反映了我国古代服饰所具有的返朴归真、时装异性化、露而有度等特点,很值得当今时装设计们借鉴。  相似文献   

16.
17.
以牡丹意象与薛宝钗形象的契合点为中心,探讨了以花喻人的创作手法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文里对于兄长的妻子有一个专门的称呼——"嫂子"。英文里却一般都是直呼其名,因而嫂子在英文里没有对应的称呼,所以把嫂子翻译成英文就有了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比较《红楼梦》两个译本里"嫂子"的翻译,发现"嫂子"的译法与意识形态有一定关系。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主要受赞助人意识形态影响,而霍克斯译本主要受译者个人意识形态影响。  相似文献   

19.
明清小说戏曲往往借助意象来使文艺作品的人物更显血肉丰满。而在作为中国古典小说顶峰的《红楼梦》中"冷香丸"的意象对于全面理解和认识薛宝钗这个矛盾性与复杂性并存的人物形象具有关键的作用,具体表现为隐喻象征的功能、思想情感的传达及人物性格的凸显三个方面,这无疑使薛宝钗的艺术形象在明清文学人物画廊中愈加光彩夺目。  相似文献   

20.
在《红楼梦》的研究中,秦可卿一直有太多的解不开的疑团。试图从时间着手,从贾瑞和林如海着手推断,指出书中一处时间(第十二回末)"冬底"的错误,分析秦可卿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