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前,整个地球历史年代分为五个代:太古代(Archaeozoic)、元古代(Proterozoic)、古生代(Palaeozoic)、中生代(Mesozoic)、新生代(Cenozoic)。后缀“-zoic”本义是“动物”,在这里泛指生物,在5个前缀中前4个都是意译,而“新生代”的前缀却是音义双译。“cen-”或“ceno-”都来自希腊语“kain-”“kaino-”,就是“新”“现在”的意思,“cen-”发音也是[si:n],与汉语“新”很相近,所以,“新生代”一词的前一半(前缀)是音义双译的,意思是“新近的”“近现代的”。  相似文献   

2.
以前,整个地球历史年代分为五个代:太古代(Archaeozoic)、元古代(Proterozoic)、古生代(Palaeozoic)、中生代(Mesozoic)、新生代(Cenozoic)。后缀“-zoic”本义是“动物”,在这里泛指生物,在5个前缀中前4个都是意译,而“新生代”的前缀却是音义双译。“cen-”或“ceno-”都来自希腊语“kain-”“kaino-”,就是“新”“现在”的意思,“cen-”发音也是[si:n],与汉语“新”很相近,所以,“新生代”一词的前一半(前缀)是音义双译的,意思是“新近的”“近现代的”。  相似文献   

3.
六道、首种、六种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六道”、“首种”、“六种”是古农书中的几个词汇、迄今尚无确诂。前人多以为,“六道”是指田地中一年可以接连种植的六期作物,尽管具体是哪六期不详,而“首种”则是其中最早种植的作物,“六种”可能即“六道”。该文作者从农业史,特别是粮食作物史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考证。认为“六道”,即六谷,是指六种主要的农作物,即禾、黍、稻、麻、菽、麦;“首种”原本是指主要作物中最重要的作物,但由于粮食作物构成的变化,春秋、战国以前的首种指的是稷(粟),而秦汉以后,首种则指的是麦;而“六种”,即陆种,出现于南方农业生产中,与水种之稻相对,指的是旱地作物。  相似文献   

4.
仡佬族习俗     
胡杨 《科学大观园》2009,(12):27-28
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木地人”即土著居民。古代为白越的“俚”、“蜒”部落中的一支,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魏普后称僚人,“仡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为共同文字,属汉藏语系,目前也只有少数老年人通仡佬语。  相似文献   

5.
昆曲     
昆曲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一带,原名“昆山腔”或简称“昆腔”,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相传是元末明初昆山人顾坚始创,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特别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  相似文献   

6.
“术语”的通常释义是“某门学科中的专门用语”。这就是说,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该学科的专用术语,无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还是在社会科学领域都是如此。“术语”是知识的桥梁和纽带,正所谓“没有术语就没有知识”,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从事科学研究,需要使用术语,科学研究的发现与创新需要创造新的术语,这些术语统称为“科技术语”。  相似文献   

7.
人们关注的常常是病菌作为“病原体”“毁灭者”方面,但对于其参与历史、文明塑造作用的揭示不够。按照科学实践哲学的“行动者网络理论”,既有可见的生产者历史人物、技术实践工具,还有隐秘的不可见的各种各样病菌微生物,都是“异质”“要素”“行动者”参与历史事件的“冲撞”“博弈”,深远地影响历史文明进程。我们必须正视人与病菌的“行动者网络”关系,维护生物安全、生态安全。  相似文献   

8.
“舍得”本源于佛语,出自《了凡四训》。“舍”者。实无所舍;“得”者,亦无所得,合谓“舍得”。用俗语讲,“舍得”指的是世间万物均在舍与得之中达到一种平衡,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它贯穿于事物发展的始末.是一个永无止息的相互制衡的循环。“舍得”之妙,妙在微言大意。  相似文献   

9.
科学用词必须准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关于“生态环境”一词。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不可混同,“生态环境”在日常用语中用是可以的,但是在科学术语和政府行文中应该规范。“生态”是关系,“环境”是实体,组成“生态环境”确实不妥。应该改为“生态与环境”,科学用词必须明确,不能似是而非,含混不清。  相似文献   

10.
affluenza 是由 affluence 和 influenza 缩合而成的英语新词,其中文译名有多个版本:“富恙”“富贵病”“富人病”“富裕病”“富裕流感”与“流行性物欲症”。文章认为最佳译名应该是“流行性物欲症”,而从译名地道性与可读性角度出发,建议将该译名简化为“物欲症”,这样读起来更朗朗上口,符合目的语构词规则。英汉词典在修订时,应该从历时角度,将“物欲症”列为affluenza 的第一词义,便于该译名在目的语中的传播与接受。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所见的网页、教材、科学和技术文献中,大多数作者用“组播”“多播”“多点传送”和“多点播送”来表示“muhicast”。笔者觉得这些术语是收发关系颠倒的术语,建议使用“多目标广播”来表示“multicast”。同样,IPmulticast用“IP多目标广播”来表示。尽管平常习惯使用2~3个字构成的中文术语,但“多目标广播”是“顾名”就可“思义”的术语。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的提法在国内广为流行,对这一提法我并不认同,也不使用。“生态”与“环境”是两个不同概念,二者虽有密切联系,但又有不同内涵。生态的重点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离开了“相互关系”的内涵,那么就分别成为“生物学”与“环境科学”,生态学是一门生物与环境的交叉学科。我曾试图解读“生态环境”的含义,  相似文献   

13.
关于航天、空间、太空等词,全国科技名词委曾多次组织了审定,最后,在广泛征求意见、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对“空间”“太空”等词界定及用法的意见(见本刊2004年第2期),明确了这些词的概念。 在“航天(空间)活动”相关法律法规中,使用“航天活动”还是“空间活动”,是命名为“航天法”还是“空间法”,学术界争执不下,其实质是这些科技名词如何使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科学大观园》2009,(21):72-73
瓷器与丝绸是中国的两大金字招牌,这两种东西,是古代中国出口贸易的“独门绝学”,既挣来成箱的黄金白银,也赢得了“瓷之国”与“丝之国”的美名。天下谁不知道“丝绸之路”和“陶瓷之路”?当然,这两条路并非中国人自吹自擂;而是西方学者的馈赠。  相似文献   

15.
试论"自由时间"的双重内涵及两种价值趋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辨析鲍德里亚休闲及自由时间理论出发,通过对马克思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揭示马克思所论“自由时间”实际上包括“从事较高级自由活动的时间”与“闲暇时间”两种,前者是“生产性的自由时间”,后者是“消费性的自由时间”。消费主义价值趋向片面强调“消费性自由时间(闲暇时间)”,而马克思“生产主义”价值观则还强调“生产性自由时间”及“自由生产”的重大人文价值。辨清“自由时间”的双重内涵。有利于新兴的休闲学学科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管理是科学还是艺术,一直是人们讨论和争论的话题,到底是科学多一点还是艺术多一点,也是一直悬而未果的。时下,在神州大地上的企业培训课中更多的是:“沟通十法”、“合作十一种”、“如何讨好上司”、“怎样控制下属”、“恭维的艺术”、“企业生存厚黑”、“管理兵法”……书店里摆在堆头上或者是显要位置的几乎都是这一类书籍占多;机场里候机厅中的电视也是二十四小时播放着这一类节目。  相似文献   

17.
尽管有很多“气功大师”被人拆穿它们的把戏,但“气功”到底是什么样的功夫,大家却都说不清楚。其实,不只现在有“气功神话”,史书中也不乏神乎其神的“气功大师”,用自带的“真气”就让半身不遂的老太太站起来走路了。不仅如此,气功还有不少名人铁杆粉丝,其中苏轼、王维都是资深气功爱好者。  相似文献   

18.
北大历史上,曾有“一钱二周三沈”之说。“一钱”是指钱玄同.“二周”是指周氏兄弟周树人(鲁迅)、周作人,“三沈”则是“沈氏三兄弟”沈尹默、沈兼士、沈士远。他们兄弟仨.在北大历史上,以杰出的学术成就,皆为学术巨擘而名垂青史。  相似文献   

19.
目前,西方逻辑悖论研究最具活力的表现是一系列“语境敏感”方案的提出,典型者当推“情景语义学”方案。它认为,把“P而非P”改变成“P1而P2”,悖论便无从产生。但是,该方案只是对一些例子而言“非常自然”,对另一些例子,如“强化谎者”悖论的解决,便很有“特设性”了。  相似文献   

20.
不必辨清“生态环境”是否科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生态’指主体与主体外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的相互关系。“环境”指主体外的客观环境(过去指物理化学环境,现也包括生物因子)。因此,两者概念完全不同,说:“生态环境”是概念重复或大致重叠,是不对的。说由此“生态环境”一词不科学,不能用,也是不对的。我从来理解“生态环境”一词,就是“生态和环境”,或“生态或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