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本文以我国大地构造单元为基础,运用板块构造和地壳演化理论论述了我国山脉分布的“一带三弧”特征和发展规律,并对一些学者的有关论述作了讨论和补充.  相似文献   

2.
雪峰山脉是我省境内最大的一条山脉。它南起南岭山系的八十里大南山,北止于洞庭湖畔汉寿县南的金叫山,绵延近400公里,主脉大体呈NNE—SSW走向,最高峰海拔近2000米,是我省东、西气候和地理上的重要分界线。邵阳市辖的隆回西北部、洞口西部、绥宁、城步大部即处其东南侧山地,这是雪峰山脉地势最高、山体最大的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祁连山位於甘肃和青海两省之间,由一系列北西两走向的高山和谷地组成。断块状上升的山地与相对下降的山间平原相间排列。山系长约800公里,在东径95°—104°之间,宽约200—400公里,在北纬36°—40°之间(图1)。山脈分布由西往东逐渐收敛,条数减少,高度降低。山地的海拔高度大多在4000—  相似文献   

4.
以湖北省的206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时间断面法和历史文献,分析湖北省传统村落的时空演变特征,以完整展现其空间关系和区域演化过程,发现:湖北省传统村落历史发展大致经历了隋唐五代以前的萌芽期、宋元辽金的发展期和明清繁盛期的三个阶段;空间格局呈集聚、均衡性较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具体表现为以鄂西南为高值聚集区、鄂东北为中值聚集区、鄂东南为低值聚集区,整体空间分布类型与湖北地貌类型具有密切关系;流域格局上,湖北省传统村落沿河流分布特征明显,主要分布在距河流15 km范围内;高程格局上,湖北省传统村落主要集聚在山地,并大致经过了“山地—丘陵/平原—山地”发展的时序性;类型特征呈现农耕型偏鄂西南分布,商贸型呈沿边型分布,军事型偏鄂东北分布和工艺型偏鄂东南分布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 北亚热带北部山地,包括秦岭(及其东延部分——伏牛山系)桐柏山和大别山系。在这些山系的高海拔的山地上,出现一些常绿的群落——杜鹃群落,是北亚热带北部山地的植被类型,它反映了植被的水平分布的过渡带和植被垂直分布带,可作为北亚热带过渡到暖温带分界的依据之一。在我国,常绿的杜鹃林(或称常绿杜鹃灌丛)适生于高、中山上部的落叶润叶林与  相似文献   

6.
<正> 0 引言贵州是云贵高原的组成部分,高耸于四川盆地和广西丘陵之间,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正处于我国西部高原山地的第二梯级向东部丘陵平原第三梯级的过渡地带。全省地势由西、中部向北、东、南倾斜。分布于省境的大娄山、武陵山、苗岭、老王山、乌蒙山五大山脉(岭),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金刚石不仅为名贵的宝石饰品,而在工业,国防和航空技术方面广泛应用。为此它的价值昂贵,山东省素有“宝石之乡”的美誉,盛产的金刚石粒大,量多。我国数颗特大型和14g的钻石皆产于我省,金刚石的砂矿产生在鲁南的郯城和临沭一带,金刚石的原生 赋存于蒙阴县的南北三个成矿带,三个矿带由南往北工业用金刚石的品位由富到贫,而宝石级金刚石的含量有与此相反的趋势,根据矿产分布“等间性”的理论,已在鲁  相似文献   

8.
广义华南弧     
在华南弧的范围内,除了山系呈弧形分布外,水系、盆地、海岸线也是弧形的,作者对此称之为广义华南弧.  相似文献   

9.
天山山脉从西部进入中国境内,经新疆中部及甘肃西部进入蒙古,横贯新疆自治区,将其分为南疆和北疆。天山以其威武的雄姿成为新疆的象征。为迎接1996年在我国召开的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地矿部立项“非史密斯地层学和古深海生物学实验研究”。笔者选择天山地区为研究靶区,于1994年8月—9月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野外考察工作。追踪古洋壳天山山脉由四个弧形山脉组成,山脉相交处形成五千米以上的山结。各山弧之间均为盆地。山系呈扫帚状向东收敛,孤间盆地呈楔形向东尖灭,形  相似文献   

10.
对地震次生山地灾害进行了界定。它是指在山区由地震直接引发的或者由于地震作用的影响而引发的灾害性地貌过程。“汶川大地震”引发了大量的次生山地灾害,主要灾害类型以崩塌和滑坡为主,具有灾害类型齐全、破坏严重,带状分布、成片发育,堰塞湖险情严重,潜在地质灾害发育等特点。地震次生山地灾害具有一定的时效效应,可划分为同震次生山地灾害、短期次生山地灾害和长期次生山地灾害。分析认为,“汶川大地震”重大次生山地灾害发生的成因是地球内外动力地质耦合作用的结果。针对不同时期的次生山地灾害,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作为典型高原山地区域,地质环境多样,生态环境脆弱,自然资源约束明显,山区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引发的空间结构问题突出。结合滇中高原山地地理环境和城市发展特点,从空间结构、空间联系和用地扩展三方面,构建高原山地城市空间综合评价模型,研究1994、2002、2010、2018年滇中城市群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4-2018年期间,城市群逐渐呈现出高首位度、高紧凑度的“单核结构”关系,城市用地扩展则呈现出“快速规则扩展—快速不规则扩展—慢速规则扩展”的用地变化过程,用地的形态特征也对应呈“单点外延—多点外延—单点填充”的三阶段。城市群由“单中心”向“一主多副”的等级结构转变。城市群空间格局的演变主要受地形、交通道路网络、经济产业结构和政府调控因素的影响,呈现出政府主导、经济驱动、环境约束的特征。应倡导创新发展理念,建设创新型经济综合体;重整、优化道路空间资源,加强资源要素流动;完善刚性生态保护规划以增强约束,强化“三线”的统筹管控。  相似文献   

12.
<正>横亘东西的秦岭是我国气候分界线。在水汽由南向北的输送过程中,受到高大秦岭山脉的地形抬升容易形成降雨,使得秦巴山区成为我国高强度降雨的频发区。高强度降雨作用在由复杂地质构造产生的丰富松散固体物质和陡峻地形提供的良好位能条件上,构成了有利于山洪、泥石流、滑坡形成的条件组合,使得秦巴山地成为我国泥石流灾害的多发区和重灾区。区内泥石流分布广泛,灾害频发,灾情严重,仅1979—2010年间秦巴山地严  相似文献   

13.
加强科技合作是推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建设方面和实施举措。本文以我国与7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论文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论文年份分布、国家分布概况基础上,重点对国内33个省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论文的地区分布、合作网络、合作主导力和学科分布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我国及各省市制定针对性的“一带一路”沿线科技合作实施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巴尔干国家     
半岛北与苏联、匈牙利、奥地利接壤;东滨黑海、马尔马拉海、爱琴海;西濒亚得里亚海和爱奥尼亚海;南临地中海。盘结在半岛上的有东西两大褶曲山脉:东部是由喀尔巴阡山脉伸展出来的巴尔干山脉。喀尔巴阡山进入罗马尼亚后,折而向南,蜿延向西,这段别称德兰斯瓦尼亚山脉;它越过多瑙河上的铁门后,又转而向南,最后折向东去,就是横贯保加利亚的巴尔干山脉。西部是由阿尔卑斯山延伸出来的狄那立克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斜贯南斯拉夫,又向南延展,成为分布阿尔巴尼亚和希腊境内的班都斯山脉;班都斯山脉继续延  相似文献   

15.
一、自然概况.祁县位于山西省太原盆地的南部,汾河的东岸;东与太谷,榆社接壤;南与武乡相连;西以平遥、文水、交城为界;北与清徐县毗连东西宽约28公里,南北长约65公里,总面积810平方公里.就平面轮廓看呈西北——东南方向的长条状分布,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全县地形可分为三大块:东南部为山地区,主要为太行山余脉不台山(因有六个山峰而得名).全日平均海拔达1776米左右,是祁县地势最高地区,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8.6%,包括来远乡全部峪口,任村两乡的南部分和左县东南一少部分,植被以山地灌丛及人工林为主.北部平原区,属于汾渭冲积平原,地势低平,海拔在750米以下,包括城关,西六支,城赵里村、贾令,晓义六个乡和东观,左县两乡大部分,面积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40.8%,该区大部分地区已开垦为农田,部分地区分布有小片人工林.平原与山地之  相似文献   

16.
黄梦毫  刘德琴  蒋丹 《河南科学》2023,(9):1375-1381
利用WorldPop人口格网数据,通过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社会网络法,识别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分布特征和多中心分布结构.结果表明:(1)人口主中心形成了以重庆和成都为核心、绵阳—成都—乐山为西部发展带、南充—重庆—泸州为东部发展带、宜宾和自贡为发展动力点的“两核两带两点”的分布格局.(2)成渝城市群内城市多中心结构模式还不凸显,具备多中心结构的只有7个城市,分别是成都、德阳、绵阳、南充、广安、重庆、乐山,呈现“西多东少、北密南疏”的特点.(3)建议形成“两核一带三廊道”的区域发展格局,以带动成渝城市群全区域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秦岭是我国主要的山地之一,是长江和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秦岭以南属亚热带气候,自然条件为南方型;以北属暖温带气候,自然条件为北方型。秦岭南北的农业生产特点也有显著的差异。因此,长期以来把秦岭看作是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相似文献   

18.
帝雉(Syrmaticus mikado),亦名黑长尾雉,鸡形目,雉科。它是我国特产的一种珍稀雉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产于我国台湾中部和东部山地,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森林或竹林至阳坡的稀树峭岩之间,阿里山、玉山、八通关古道一带是其主要栖息地。它的大小与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相似,雄鸟体长约88厘米,雌鸟体长约53厘米。雄鸟羽冠黑色,脸部鲜红色,全身羽毛深蓝黑色,闪烁着金属光泽,尾部有十多条明显的白色横带。雌鸟全身  相似文献   

19.
一、春季寒潮入侵途径及其基本特征寒潮是北方积聚的冷空气爆发大规模南下的现象。侵袭我国的寒潮绝大多数是溯源于北冰洋,其次为在西伯利亚和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向南爆发的冷空气影响范围甚广,它的前锋东西长达数百公里,在源地时厚度可达对流层顶,爆发时前锋厚度则不过2—3公里。因此,高大的山脈多为寒潮移行的障壁。我国山脈多作东西走向,故它常沿山脈的缺口南下。冷空气入侵我国主要途径有三:  相似文献   

20.
北京区域夏冬季风场、温度场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北京及市郊地区共14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的全月数据顺序文件“D文件”提供的风场及温度资料,采用逐时月平均的方法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冬夏两季的风场,温度场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区域夏季边界层风场受西北特殊地形的影响,夜间低层大气流场常表现为由北向南的下坡风,白天逐渐转为由南往北的上坡风。而在冬季,这种山地—平原的局地环流的现象消失。(2)夏季,城市西部海淀到丰台一带处在一个高温区,构成北京“热岛”的一个主要区域。而在冬季,海淀及海淀以北到丰台南部的地区是夜间的高温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