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有两种历史形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在这个社会发展阶段上,不复存在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它应该属于“五形态”中的第五社会形态和“三形态”中的第三社会形态。而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昔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它不属于“五形态”中的第五社会形态.而属于“三形态”中的第二社会形态。现实的社会主义是第一形态的社会主义,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性经济关系,是与资本主义“同时态”的社会形态;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第二形态的社会主义,以产品经济为基础性经济关系,是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  相似文献   

2.
股份制无论过去和现在,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股份制作为一种经济形式,与其他形式的资本主义企业相比,有着许多特点和优点。第一,筹集资金的有效途径。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生产规模日益扩大,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开办企业需要的资金越来越多,发行股票,组成股份公司,正是适应这种需要发展起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根据对英国资木主义的考察结果,得出了一个科学的结论:资本主义只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它和以往的社会一样,必然要被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是建立在剩余价值学说的基础之上的。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又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  相似文献   

4.
本文论述了股份制作为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本身并不能存在姓“社”姓“资”的问题,而是生产力的社会化推动资本社会化的必然产物,并且它具有“集资灵活有效”和“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度分离,增强企业活力”的特点,因而它可以促进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的序言中明确地说:“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但是,目前我国经济学界对此看法仍有分歧。原因是在于对马克思上述这句话中所说的“生产方式”一词有着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国有企业管理的行为走向作为一个“理论热点”尖锐地提出来了,本义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国有企业的关系谈谈一点看法.一、国有企业与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本质上是发达的商品经济.“发达”是指市场经济不只是一个市场(商品市场),还包括主产要素市场、产权市场体系,是按照价值规律配置资源的一种经济。市场经济没有姓“资”和姓“社”的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市场经济,困为经济制度环境和政治制度性质不同而又有区别。当前…  相似文献   

7.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中,马克思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把资本主义经济看作物物交换经济,以及货币魔术师们和流通魔术师们把危机解释为货币不足和信用滥用的错误。并着重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运输工具和信用工具的发展及市场关系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建立,有利于减少流通时间,但也使资本主义经济呈现出危机的周期性爆发的形式。  相似文献   

8.
任何事物的运行除了其本身内在的动力外,外部的因素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运动着的事物和其他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在社会主义社会,由于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和支配的地位,私营企业是占非主导和非支配的地位,这就决定私营企业的经济活动要受社会主义经济的制约和重大影响。正如马克思指出:“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支配着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支配着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一切其他色彩都隐没其中,它使他们的特点变了样。”马克思的原意是指,在压何社会里无论有多少种经济成份并存,归根结蒂,只有一种起主导作用的经济形式决定着该社会生产方式的性质,而其他经济形式只能是在处于支配地位的所有制的“普照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剖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锐利武器,是科学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与“价值”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与“价值”是不同质的,它是一种扩展了的范畴。社会主义分配方式是依据劳动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1.有关股份合作制的理论与实践,我们首先可以从马克思和恩格斯那里得到启迪。在马、恩看来,无论是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向联合劳动过渡,还是个体农户、手工业者向社会化大生产的转化,合作制都是最为理想的过渡形式。(1)马、恩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工人合作工厂,是在旧形式内对旧形式打开的第一个缺口,是对“资本所有权的潜在扬弃”,而且是“积极地抛弃的”。合作工厂是“伟大的社会试验”,表明工人阶级完全有能力组织和管理现代化大生产。(2)合作制是“向完全的共产主义经济过渡时”的“中间环节”。合作工厂保留着股份资本形式,并以集体资本形式出现,所以工人们能够“利用生产资料来使他们自己的劳动增殖。(3)巴黎公社“有名法令”的决定——把那些因企业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宣告“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又断言“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这两个著名论断是社会主义运动不断前进的灯塔,其基本思想是认清当代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指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了它的基本思想,要正确理解马克思这两个著名论断的科学内涵与内在联系,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科学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经历了从萌芽、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革、交往关系的发展和资产阶级力量的发展等多个维度对世界历史思想作了系统而精辟的阐述。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是人们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当今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理论来源,它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对待现代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管理经验与经营方式,能否学习和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这是一个极富有挑战性但又不能不解决的重要问题。说它富于挑战性,在于对那些老是囿于姓“资”姓“社”争论的人来说,往往把这类问题看作禁区;说它不能不解决,则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能不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以现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实质、分配关系为对象,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前提的追究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伦理经济的虚伪性;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实质的反思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与交换中伦理经济的形式性;通过对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追问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分配领域中伦理经济的抽象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份额的多种关系进行过论述,提出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报酬份额在一般情况下是趋于下降的,并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工人的组织程度等是造成这种趋势的原因。目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非公有制经济在社会经济中的比重在不断提高。因此,要缩小社会成员之间不断扩大的收入差别,防止劳动报酬份额的下降,实行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增长的目标,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份额的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 .邓小平在分析当代世界经济形势的基础上 ,进一步发展了这一原理 ,明确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 ,这对于当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是把科学技术纳入生产力范畴的开创者 .他和恩格斯在研究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生产方式时 ,深刻阐述了科学技术在第一次产业革命中与生产力的关系 .马克思曾在一系列著作中多次论述了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 .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明确提出 :“正象在价值转变为资本的时候那…  相似文献   

17.
公平与效率的问题是任何社会在其发展过程中都要面对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深入研究后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效率较高,所创造的社会生产力明显比其以前任何社会都多,但它在对公平问题的处理上却陷入泥潭。资本主义"公平"仅是"公平"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环,它在现实上集中表现为"资本"的公平,是资产阶级的乐园,具有明显的形式性、虚伪性。这种所谓的公平必然束缚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导致阶级之间的尖锐对立,资本主义社会将在其中灭亡。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公平"问题的认识给当代中国深刻启迪,告诉我们不仅要注意"效率",更要善待"公平",借以促进社会稳定,增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是完全对立的。要提倡和实行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必须坚决反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这就要求我们对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本质、历史发展及其危害性有清楚的认识。个人主义的思想作为私有制经济关系的反映,古已有之。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系统的理论体系和人生原则是与资产阶级经济关系相适应的,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逐渐成熟起来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现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以现实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实质、分配关系为对象,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确立前提的追究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伦理经济的虚伪性;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实质的反思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与交换中伦理经济的形式性;通过对资本主义分配制度的追问和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分配领域中伦理经济的抽象性.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指出:共产主义社会要经历两个发展阶段,即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列宁称它为社会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如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