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对2种台湾桤木复合模式(A.台湾桤木-扁穗牛鞭草,B.台湾桤木-自然草)林地地上凋落物(叶、枝)、地下细根的分解及其养分释放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经过1年的分解,凋落物叶分解最快,其次是细根(混合根),枝分解最慢,且3种凋落物干质量残留率均为A模式低于B模式,方差分析显示,扁穗牛鞭草的植入显著增加了凋落物枝和根的分解速率(P<0.05),而对凋落物叶分解速率影响不显著(P>0.05)。2凋落物初始木质素含量、m(C)/m(N)、m(木质素)/m(N)和m(木质素)/m(P)等与凋落物分解速率均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P<0.01);除B模式细根外N含量均与凋落物分解速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3在凋落物叶、枝、根分解过程中,C、K元素呈现净释放状态,N元素动态呈现富集—释放规律,而P元素在凋落物叶分解过程中呈现快速净释放过程;扁穗牛鞭草的植入显著加快了3种凋落物中C(除凋落物叶)、N、P元素的释放(P<0.05)。 相似文献
2.
泥炭植物残体分解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实验室条件和野外条件下泥炭植物残体的分解速率,探讨了植物残体分解过程中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水分50%,温度为30℃,弱碱性的实验条件下,泥炭植物残体分解得最快;不同的植物残体分解速度不同,灰藓分解得最快,其次是芦苇,针叶松,赤杨和棉花莎草,泥炭藓残体分解得最慢。 相似文献
3.
不同落叶林林下凋落物的分解与养分归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分解袋法研究胡桃楸、落叶松纯林及其混交林下叶凋落物的分解及养分归还速率。结果表明:在1个生长季内,3种林分叶凋落物分解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胡桃楸纯林、混交林、落叶松纯林。胡桃楸纯林叶凋落物归还氮的速率最快,落叶松纯林叶凋落物归还磷、钾的速率最快。二组成混交林后,混交林叶凋落物归还氮的速率较落叶松纯林明显提高,而归还磷、钾的速率较胡桃楸纯林明显提高。胡桃楸与落叶松混交后叶凋落物养分归还速率较其各自纯林的有所提高,可能是混交林增产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4.
台湾桤木与黑麦草复合模式细根和草根的
分解及养分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网袋法对台湾桤木与黑麦草复合模式下的细根和草根分解及养分释放进行了为期1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直径0~1 mm、1~2 mm、0~2 mm台湾桤木细根、黑麦草草根、混合根(台湾桤木0~2 mm细根与草根质量比1∶1混合)的干质量残留率分别为39.47%、32.23%、37.11%、16.93%、24.05%,应用Olson指数方程模拟细根和草根的分解过程,拟合程度较好(p<0.01)。分解初期细根N、P、Ca的浓度存在上升趋势,K浓度则明显下降,Mg浓度变化平稳,草根和混合根N、K浓度变化趋势与细根的相同,其余的养分浓度与细根的浓度表现出不同规律。细根和草根分解过程中K、Mg、P的残留率与其干质量残留率变化相似,而N、Ca的残留率下降则较平缓;元素释放速率以K最快,其次为Mg、P、N,Ca最慢。混合处理的分解速率和N、P、K、Ca释放率介于单独分解的0~2 mm细根和草根相应释放率之间,而Mg释放率则大于单独分解的0~2 mm细根和草根的释放率。 相似文献
5.
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分解过程中的养分释放及能量归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月到2006年1月在福建沿海惠安赤湖林场利用分解袋法对18 a生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的变化及养分归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分解过程中,C、Ca含量呈上升与下降交替进行的倒“S”型,且波动幅度越来越小,N、P的浓度总体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K的浓度在分解前3个月急剧下降此后变化平缓,Mg则在分解过程中有升有降.木麻黄细根分解过程中养分浓度的变化与地上部分相似.分解一年之后,细根分解都表现为养分释放,K的损失率最高,达91.41%,其次是Mg和Ca,再次是C和N,P的损失百分率最低.18 a生木麻黄人工林每年通过细根枯死向土壤归还的N、P、K、Ca、Mg养分分别为4.911、-0.017、4.933、2.160、0.416 kg/hm2.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年能量归还量、年能量净生产量、年细根能量归还比分别为33.4×106kJ/hm2、91.35×106kJ/hm2和36.56%,细根年能量分解损失量可达56.94%. 相似文献
6.
过氧化氢(H2O2)的分解属于一级反应,该反应是化学动力学研究中较经典的实验内容。反应速率的测定及反应机制的确定是新药研究的基础,由于新药的稳定性及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等过程多涉及一级反应动力学,因此在药学类专业开设H2O2分解实验具有实际意义。采用静态法测定H2O2分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半衰期;考察催化剂浓度、搅拌条件等因素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结果显示催化剂浓度越大,反应速率常数越大;搅拌快慢及搅拌子大小对反应速率常数没有明显影响。H2O2分解反应作为物理化学创新性实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柠檬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香蜂草(Melissa officinalis)、匍匐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Severn Sea')3种香草植物在4个不同遮阴处理,即CK(全光照)、T1(50%遮阴)、T2(70%遮阴)和T3(85%遮阴)下形态生长变化,探讨... 相似文献
8.
建立描述拜耳法生产氧化铝工艺中晶种分解工序的单槽和串联槽的能量传递过程的动态机理模型.应用某氧化铝厂的实际生产过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仿真计算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揭示了分解温度与其影响因素(过程变量及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当已知生产条件和操作参数时,可应用该模型预测全工序各种分槽的晶种分解温度;当已知各个种分槽的最佳分解温度时,可应用该模型进行生产工艺允许条件约束下的多变量寻优,获取以最佳分解温度分布为控制目标的全工序生产操作优化决策.因此,该模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显著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吴楚 《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6):89-92
本文着重讨论利用异源表达分离植物养分转运蛋白基因的策略和方法,以及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与DNA重组技术研究转运蛋白分离的三种路线.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对比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提取液对相同植物物种凋落叶分解速率的影响。选取贵州茂兰国家级喀斯特自然保护区内典型先锋植物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凋落叶,通过室内模拟控制温度、湿度的条件下对照分析几种分解的过程。室内模拟实验摸索性的研究表明:凋落叶分解初始阶段释放CO_2速率顺序为:非喀斯特森林样地喀斯特原生林样地喀斯特灌木林样地;分解速率上下波动大,先后出现分解速率较快和较慢两个阶段,最后分解阶段速率趋于一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分解过程中喀斯特原生林与非喀斯特森林提取液分解香叶树凋落叶速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两者呼吸速率显著正相关(p0.05);非喀斯特森林提取液与分解时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微生物不同时间段分解凋落叶产生CO_2速率不显著(p0.05)。结论:喀斯特森林一旦退化,其功能退化明显;非喀斯特森林以及喀斯特原生林土壤微生物分解枯落物速率较快,土壤养分归还速率更快,而退化的喀斯特喀灌木林次之;喀斯特森林环境复杂多样,其生态功能随时间变化线性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以山地杨树人工林为对象,研究了不同覆盖量和覆盖材料对杨树根际土壤磷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覆盖后杨树根际全磷含量随着覆盖量的增加而增加,2.5、5.0、7.5 kg/m2覆盖处理的杨树根际土壤全磷量分别比CK高10.77%、13.85%和52.31%;4种覆盖材料间差异不大,但均大于对照.覆盖能有效提高杨树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覆盖量越大,效果越明显;不同覆盖材料对根际土壤有效磷的影响有较明显的差异,对杨树根际土壤磷动态变化的影响与不同覆盖厚度处理结果相似,覆盖以后杨树根际土壤全磷含量及有效磷含量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13.
贵州喀斯特地区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受损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邓培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18(3):17-21
由于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加上人为活动的影响 ,使生境恶化现象尤为严重 ,对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影响极大 ,使得贵州喀斯特地区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在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种子植物受威胁的现状及多样性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 ,分析了其受损原因并提出了有关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摸清台江县野生饮料植物资源的现状,通过2018-2020年3a在全县9个乡镇、街道采用分季节多次线路调查和重点区域样地调查以及访问村民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结果 为:台江县野生饮料植物共有85种,隶属34科62属;台江县野生饮料植物属的地理区系成分以温带分布占优势,表现为植物区系热带至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台江县野生饮...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对黄果树风景旅游名胜区163km2范围内的地质灾害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统计、分析。文章以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地质灾害的分布规律、成因机制和影响因素作了相关分析,并对区内地质灾害进行了分区与评价,针对性的提出了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
为了探究贵州省安龙十里荷塘林鸟的分布情况,2013—2015年的1月采用样线法对研究区域的村寨、树林、农田和蔬菜地4种生境中的林鸟进行调查.共记录到鸟类56种1 193只,隶属7目22科.不同生境样线之间鸟类数量平均值排序从大到小依次为:村寨、树林、农田和蔬菜地.Michaelis-Menten fit模型显示,鸟类物种累计从高到低依次为:树林、村寨、农田和蔬菜地.4种生境中均为食虫鸟类种类最多.树林的多样性指数、优势度和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农田的均最低.鸟类群落的Sφrensen相似性系数在村寨—树林生境问最高;Morisita-Horn相似性系数在村寨—农田和蔬菜地—农田生境之间并列最高.食物资源和植被结构是影响该区域冬季林鸟分布的重要因素.建议增加树林生境中乔木的种类,禁止捕杀鸟类活动,并提倡在当地建立鸟类保护站. 相似文献
18.
贵州黔西南地区布依族染料植物调查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贵州黔西南地区布依族使用的染料植物进行调查 ,获得染料植物 2 3种 ,隶属 18科。其中常用染料植物有乌饭树 (VacciniumbracteatumThumb .)、苏木 (CaesalpiniasappanLinn .)、密蒙花 (BuddlejaoffcinlisMaxim .)、茜草(RubiacordifoliaLinn .) 4种。对该地区 4种常用染料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化学成分及布依族民间利用情况进行报道 ,并对其综合开发利用提出粗浅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贵州省十里荷塘不同类型人工湿地中越冬水鸟分布差异性及水鸟受到的影响因素,2013年1月对研究区域的荷塘、鱼塘、水稻田和抛荒湿地中的水鸟及生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9种.Kruskal Wallis Test分析表明,4种湿地样方之间鸟类物种数存在显著差异(χ2=10.218,P=0.017),鸟类数量无显著差异(χ2=6.309,P=0.098).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4种湿地样方中鸟类种类和数量分别与样方面积和水面积百分比极显著正相关(P0.01),而分别与植被盖度百分比相关性不显著(P0.05).增加湿地水面积并对部分湿地蓄积深水是提高十里荷塘越冬水鸟多样性的简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