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朱舜水在长崎居住期间曾与安东省庵就"朱陆问题"有深入的探讨.省庵在与舜水相遇前就对陈建的<学蔀通辨>进行过"训点",倾向于"朱是陆非".后省庵曾就朱陆问题请教过舜水.对于作为士大夫一员并勇于承担明王朝溃败之责任的舜水来说,在思考明王朝溃败的深层原因时,能够明确指出陆象山和王阳明思想中的缺陷,应该说是一种非常深刻的问题意识.舜水不仅把阳明门下主张良知现成论的王畿等同于佛教而予以痛斥,更把东林学派的高攀龙、邹元标以及与东林学派有很深关系的刘宗周视为"道学者"而加以批判.  相似文献   

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将培养民族精神纳入教育的全过程,是教育负有的重要使命.当人类进入21世纪的时候,国际局势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世界多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提高国民的素质,这就必须从教育抓起.国民素质包括先天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技能素质、政治人品素质、民族精神,是所有素质的核  相似文献   

3.
民族精神的培育,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文章从它的科学内涵、作用、意义以及培育的方法和途径对民族精神的培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
程鹏  吕世坤 《科技资讯》2010,(17):218-218
本文分析了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探讨了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族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当今中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青年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将承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对其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意义重大,高等学校在这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它的主要任务不仅是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帮助大学生做到了解国史、国情、深刻地体会"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讲授,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四门必修课之一,它的主要任务不仅是通过讲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帮助大学生做到了解国史、国情、深刻地体会“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大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更为重要的是要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讲授,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日本学界关于朱舜水的研究,迄今已历百年.特别是1986年12月日本九州历史资料馆分馆柳川古文书馆将"安东家史料目录"公诸学界以后,朱舜水在日本的书简、笔语等新史料陆续被发掘,随之引发另一波研究热潮,在量与质的方面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日本的朱舜水研究集中在以下六个领域:德川光国与水户学的发展;朱舜水的学艺;朱舜水的乞师活动;朱舜水的思想与日本儒学史之发展;明末遗臣与人物交流;朱舜水对中日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是民族个性的综合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爱国主义、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团结和善、爱好和平、求是务实、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的民族精神。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曲折发展趋势,要求在教学中重视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0.
盛唐时期产生了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兼美的边塞诗作品,这一时期的边塞诗真实地反映了边战频繁,仁人志士奔赴边塞建功立业的历史现象,艺术地表现了戍边将士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和以身报国的爱国情怀,从中得见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伟大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号召力的集中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前进的精神火把.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纳入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地创新、发展和丰富民族精神,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共同财富和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2.
罗韬 《韶关学院学报》2009,30(11):45-48
随着知识经济的突飞猛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客观趋势。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在为我们借鉴人类文明成果,汲取世界各民族之长,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条件的同时,也对培育民族精神带来严峻挑战:国家意识,民族文化受到冲击。如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培育民族精神,应对时代的挑战,成为我国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3.
对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是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大学生是弘扬民族精神的生力军,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高等教育的神圣职责.高校应该将民族精神作为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和健全人格培养的一项重点内容,纳入高等教育的各个环节中,特别是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而且要通过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育、国情教育、时事和世情教育等多种方式达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从《朱子读书法》看朱熹的教学论思想及其借鉴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子读书法》是朱熹总结出的指导学生读书学习的经验,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朱子读书法》的剖析,不难看出其所蕴涵的循序渐进的课程内容观和教学过程观、启发诱导和体悟式的教学方法及虚心谦逊和勤奋持恒的情意学习观等教学论思想。其中关于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相结合、认知因素与非认知因素相结合、知识学习和行为陶冶相结合等见解对现代教学有着重要的借签价值。  相似文献   

15.
浅议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重视提高全民精神素质的必然 ,是对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创新 ,是推动高校文化建设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要做好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必须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 ,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发扬高校校训、校风相结合 ,弘扬民族精神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培养大学生成为弘扬民族精神的模范。  相似文献   

16.
旅游业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栽体之一,旅游业民族精神培育功能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目标的隐含性与多样性、手段的时尚性与感染性、过程的愉悦性与享用性及效果的持久性。  相似文献   

17.
陈彤 《韶关学院学报》2011,32(1):156-159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大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民族精神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争取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对大学语文课的重视与支持;改革大学语文教学,引导经典阅读,发掘教材中体现民族精神的育人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注重能力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内外结合、学用结合,促进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体验与内化。  相似文献   

18.
陈柱(柱尊,1889-1944)是民国享誉一时的广西籍国学大家,他一生共有十个子女,均在各自领域里卓尔不群。原因有诸多方面,根因在萝村陈的家族文化精神铸造了陈柱一门的辉煌。诗礼传家,书画兼资,孝慈齐家,学以致用,既是萝村陈家族文化的基本内涵,也是陈柱及子女立足社会的精神支柱。从本质上说,这些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真义,对今天建设文化新广西仍有借镜作用。  相似文献   

19.
抗非典精神与新世纪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里,始终伟岸屹立且日益繁荣昌盛,正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起作用。中国共产党是继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集大成者。当突如其来的非典疫病严重威胁着中华民族的关键时刻,党中央提出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非典精神。这是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对民族精神的大发扬和大培育,对彻底战胜这场重大灾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争产生巨大的作用;对社会主义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徐润买办期间因地位的卑微促使他奋发图强、刻苦学习 ,形成了他的创业精神 ;同时西方列强的疯狂掠夺和贪得无厌 ,使他对洋人、洋行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从而促使他民族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