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Mobile IP在IP层提供移动支持,移动主机可以从一个地方移动到另一个地方而不中断已有的连 接.在Mobile IP切换过程中,可能会丢失一些包,使得上层协议如TCP和UDP的性能下降.为此,提出了 多种切换策略.介绍了其中的几种,并提出了改进的方案6采用预先建立的隧道来降低切换时延,应用本地 广播和DE处的缓存来减少丢包,利用提前的资源预留来保证QoS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运用IP协议,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制定了Mobile IP协议.Mobile IP是一种简单、可扩展的全球Internet移动解决方案,使节点在切换链路时仍可保持正在进行的通信.文章讨论了Internet移动接入的重要技术--移动IP,对其中的关键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移动通信网络中运用IP协议,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制定了Mobile IP协议。Mobile IP是一种简单、可扩展的全球Internet移动解决方案,使节点在切换链路时仍可保持正在进行的通信。文章讨论了Internet移动接入的重要技术——移动IP,对其中的关键技术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改善Mobile IP切换时的TCP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主机的移动性,IETF提出了Mobile IP。为了解决Mobile IP中的三角路由问题,人们又 提出了MIP RO。当Mobile IP切换时,会造成TCP连接中断一段时间,因此提出采用MIP RO中的绑定更 新消息作为Mobile IP切换的标志,从而改善Mobile IP切换时的TCP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主机的移动性,IETF提出了Mobile IP。为了解决Mobile IP中的三角路由问题,人们又提出了MIP RO。当Mobile IP切换时,会造成TCP连接中断一段时间,因此提出采用MIP RO中的绑定更新消息作为Mobile IP切换的标志,从而改善Mobile IP切换时的TCP性能。  相似文献   

6.
网络控制系统(NCS)的分析和设计中,影响系统稳定性和系统性能的因素之一是数据包丢失.具有数据包丢失的网络控制系统可以等效成一个异步动态开关切换系统,借助分析异步动态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具有数据包丢失情况下满足NCS闭环系统渐进稳定的两个条件,并给予了证明.  相似文献   

7.
林辉  朱俊平 《科技信息》2011,(11):I0076-I0076,I0098
详细的分析了WinPcap的结构,WinPcap提供给用户的函数,根据网络协议和端口对数据包进行过滤,根据TCP/IP数据包的格式,分析数据包的长度、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端口、目的端口等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进行存储。  相似文献   

8.
李敬伟  刘晙 《甘肃科技》2009,25(21):18-19,80
分析了网络监听、局域网监听、数据包拦截和软件包捕获技术的原理,设计了一种基于局域网的IP数据监控软件。利用该监控软件可以对网络状态进行监视,对网络上传输的信息和数据流动情况实时检测,通过对数据包和软件包捕获对当前数据包进行分析和显示,从而达到网络安全监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移动节点从一个接入路由器移到另一个接入路由器时会发生切换.由于链路交换延迟和IP层的相关操作使得移动节点在这个过程中不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为减少移动IPv6切换延迟和满足时实需求,分析了快速移动IPv6和阶层移动IPv6切换协议特点,采用预先注册的方法给出了一种快速和阶层移动IPv6切换的融合方案,并详细的描述了该方案在宏观移动和微观移动情景下的原理架构结构和数据包的流程图.切换延迟分析结果,证明了方案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0.
唐小婕 《科技信息》2013,(26):298-299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TCP/IP的网络数据包分析工具,选择在Windows、WinPcap、VC6.0++的平台上开发,实现了数据包捕获、解析、信息分析、信息显示,为使用者了解当前的网络数据包状况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移动IP切换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IP使得移动终端在不同子网间移动时既不中断通信,又不用改变IP地址,是解决无线网络融合的较好方案.但是移动IP切换时延较大,需要改进.在总结了目前移动IP/分级移动IP常用的切换技术后,分析对比了这些技术的优缺点,得出了移动IP/分级移动IP体系结构上的缺陷;最后针对分级移动IP提出了一种分布式FA管理算法,解决了GFA管理区域业务量平衡问题,并提高了系统鲁棒性.  相似文献   

12.
With the increasing utilization of High-Speed Trains(HSTs), the need for a reliable and high-bandwidth Internet access under high-speed mobility scenarios has become more demanding. In static, walking, and low mobility environments,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can work well. However, TCP/IP cannot work well in high-speed scenarios because of reliability and handoff delay problems. This is mainly because the mobile node is required to maintain the connection to the corresponding node when it handovers to another access point node.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named data networking wireless mesh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HST wireless communication(NDN-Mesh-T),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Wireless Mesh Networks(WMNs) and NDN architectures. We attempt to solve the reliability and handoff delay problems to enable high bandwidth and low latency in Internet access in HST scenarios. To further improve reliability and bandwidth utilization, we propose a Direction-Aware Forwarding(DAF) strategy to forward Interest packet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running train.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cket loss rate by up to 51%compared to TCP/IP network architecture. Moreover, the proposed mechanism can reduce the network load,handoff delay, and data redundancy.  相似文献   

13.
移动IP路由优化实现及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在标准移动IP中存在“三角路由”和切换期间通信时延两个问题,在网路仿真器中实现了移动IP的路由优化(ROMIP)扩展以及平滑切换机制,并在网络仿真器原有标准移动IP框架的基础之上,引入了绑定警告、绑定更新、绑定请求和绑定确认等绑定缓存管理消息.同时,使用后向型平滑切换机制来降低切换时延.仿真结果表明,较于标准的移动IP协议,ROMIP明显地提高了数据带宽,降低了通信对端节点与移动节点之间分组发送的端到端时延.由于平滑切换机制的实现,通信切换时延降低了50%以上.此外,该方法具有对硬件的透明性和在软件实现上的简易性,因而为移动IP网络的实时通信提供了一种有参考价值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IP信源on/off模型对单一IP业务源的数据包生成特性演绎得出了多业务源的IP数据包生成特性模型;以IP数据包丢失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多业务源复用器排队系统的IP数据包丢失进行深入的综合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定量结论。这些结论可用于计算IP交换器由器溢出概率。  相似文献   

15.
MIPv 6网络中基于平衡机制的最佳路由器广播周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介绍MIPv6(移动IPv6)网络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终端在链路层(L2层)和网络层(L3层)切换的性能.新的MIPv6草案引入了L2层切换触发机制,使得L2、L3层切换可以同时进行,减少了移动终端在不同子网或系统间切换时的时延.在基于无线链路效率和切换丢包率平衡考虑的基础上,研究了外部接入路由器广播周期对切换性能的影响,求得理论最佳的接入路由器广播周期,确保高的无线链路效率和业务服务质量.仿真比较了移动IPv6中路由器广播周期对不同切换方式切换性能的影响。表明基于最佳路由器广播周期的快速切换机制能降低网络负荷,提高业务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一种不需要ISP合作的基于代理的IP包源追查体系结构,描述了支持这种体系结构的分布式包记录代理服务器和集中式反向追查安全控制服务器的实现步骤,扩充了UnixIP包转发算法,实现了包摘要算法和自动追查系统,解决了诸如可疑包的识别、记载、追踪的安全性,节省路由器资源·通过仿真实验证明基于代理的IP包追踪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异构网下基于速度的自适应垂直切换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红  张磊 《应用科技》2009,36(4):23-27
在异构网络垂直切换中一直存在着乒乓效应、网络利用率低和丢包率严重等问题.以往的算法虽然提出了改进的方法,但是没有考虑移动节点速度不同对切换效率的影响,在此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主动预测的垂直切换算法.采用代价函数对可接入网络进行评估和选择;根据稳定周期、移动节点运动的速度和所处位置来自动调整切换执行时间,使移动节点能自适应的进行切换抉择.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减少切换延时、分组丢失以及切换次数,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切换性能。  相似文献   

18.
无线网络的无缝安全漫游是开放网络环境所带来的新的研究领域 .由于目前基于VPN和MobileIP协议的解决方案的缺陷 ,实时应用领域迫切需要提供更安全并具有无缝的包传递方案 .在新的解决方案中 ,应保证如何使建立VPN隧道的开销最小和减小包传递的延迟 .为此 ,提出了一种新的体系结构来保证安全无缝地漫游 ,通过具体分析系统的工作过程 ,表明系统安全性的提高以及对包传递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移动MPLS是将移动IP与MPLS协议相结合以支持MPLS移动性的管理方案,但它只适合于宏移动而不 能有效地运用于微移动,因为微蜂窝的应用导致了移动节点(MH)的切换率剧烈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MPLS基 于普通的移动IP就不再是有效的解决方法。分级移动MPLS(H-MPLS)克服了移动MPLS的局限性,在相当的程 度上减少了MH 在切换过程中的延时.介绍了另一种支持微移动MPLS的方案:微蜂窝移动MPLS(MM-MPLS), 它是一种融合了MPLS转发、定位信令以及软状态定位的管理方案。相比于H-MPL  相似文献   

20.
Intemet网络应用的发展要求路由器支持服务质量(QoS)控制,一个公共的要求是路由器能够基于报文头的某些字段对报文进行分类。本文针对IP报文分类提出了一种结合IP报文头特征和多级神经网络集成技术的IP报文分类识别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