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CCS与ECCS树脂对Au(Ⅲ)吸附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分别以环硫氯丙烷和环氧氯丙烷作为交联剂,合成交联壳聚糖树脂,测定其对Au(Ⅲ)的静态吸附性能.采用正交试验法全面考察了环硫氯丙烷交联壳聚糖(CCCS)树脂和环氧氯丙烷交联壳聚糖(ECCS)树脂吸附Au(Ⅲ)过程中,各主要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硫氯丙烷交联壳聚糖树脂比环氧氯丙烷交联壳聚糖树脂所能适应的pH值、温度、初始离子浓度等条件范围更广,且在同样吸附条件下,环硫氯丙烷交联壳聚糖树脂比环氧氯丙烷交联壳聚糖树脂有更优良的吸附性能.环硫氯丙烷交联壳聚糖树脂对Au(Ⅲ)的吸附量可达296.67μg/mg,吸附率可达98.1%.  相似文献   

2.
微孔交联淀粉的制备及其对Zn(Ⅱ)的吸附FIRT和XRD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溶性淀粉做原料,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过硫酸铵引发聚合得到微孔交联淀粉(MCS),并研究了其对Zn~(2+)的静态吸附行为;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MCS及其吸附产物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MCS对Zn~(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吸附量达到2.36 mmol/g;MCS在1536 cm~(-1)处出现酰胺Ⅱ带N-H弯曲振动吸收峰,表明了淀粉与MBAA成功交联;MCS在3445cm~(-1)附近的N—H、O—H伸缩振动偶合而增宽的多重峰在吸附产物中变宽,且向低波数位移,而1536cm~(-1)处的酰胺Ⅱ带N—H弯曲振动吸收峰则移至1543cm~(-1)处,说明在吸附过程中,MCS的酰胺基团上的N、O原子可能与Zn~(2+)发生了配位反应;XRD显示,可溶性淀粉经交联后结晶度降低至6.4%左右,MCS上的酰胺基和—OH与Zn~(2+)形成配位键使MCS的晶形结构被进一步破坏,结晶度约为0.5%左右,已基本处于无序的非晶态。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新型绿色的水处理材料,确定最佳的吸附工艺,以壳聚糖作为基质材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在均相条件下制备壳聚糖交联树脂,并通过红外光谱进行结构表征.考察了吸附温度、溶液pH值、吸附时间和壳聚糖树脂用量四个因素对壳聚糖树脂吸附去除罗丹明B体系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吸附工艺为,吸附温度60℃,p H为5,吸附时间60 min,壳聚糖树脂用量为0. 25 g.  相似文献   

4.
用流延法成功制备3种不同配比的壳聚糖-明胶共混膜,并对共混膜在不同湿度、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湿热处理。FT-IR谱图和XRD谱图分析表明,经湿热处理后壳聚糖-明胶共混膜内有类似胺形成。壳聚糖-明胶在热引导下发生类似交联并引起的结晶发生变化。延长湿热处理时间、提高处理温度均能使共混的无水结晶峰加强。  相似文献   

5.
为了能以更有效更经济的方法去除废水中的Ni(Ⅱ),选用成本低廉的大豆秸秆制备生物炭作为吸附剂,研究了炭化温度、溶液pH、吸附剂投加量、溶液温度、Cd(Ⅱ)质量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佳的吸附条件,开拓了去除重金属镍的新方法,同时研究了生物炭对Ni(Ⅱ)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实验表明,大豆秸秆生物炭对Ni(Ⅱ)有较好的吸附性能,Ni(Ⅱ)质量浓度为20mg/L,炭化温度为500℃,pH为7,投加量为0.2g,室温为25℃,Cd(Ⅱ)质量浓度为0为最佳吸附条件。吸附反应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25℃时饱和吸附量为14.38mg/L。扫描电镜分析显示,炭化使得秸秆孔道结构增多,表面粗糙程度加剧,比表面积增大,从而提高了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6.
印迹与交联壳聚糖吸附水中微量Cr(VI)的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壳聚糖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分别采用直接交联的方法和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交联壳聚糖和Cr(Ⅵ)印迹壳聚糖,并对这两种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Cr(Ⅵ)初始浓度、温度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性环境有利于壳聚糖类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pH为6.0时吸附效果最佳.交联壳聚糖和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速率在前20 min较快,9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对30 mg/L 的Cr(Ⅵ)溶液,交联壳聚糖与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去除率随投加量增加而增加,在投加量为3.5 g/L时,对Cr(Ⅵ)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2.4%和97.8%.相同实验条件下,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较交联壳聚糖有明显提高,其幅度最高可达7.3%.  相似文献   

7.
壳聚糖衍生物的制备及其对Cr(Ⅵ)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化学法对壳聚糖进行改性,分别制备了交联壳聚糖、丁烷基壳聚糖和O-羧甲基壳聚糖,用γ射线辐照降解制备了低摩尔质量的壳聚糖,研究了它们对废水中较难处理的污染物Cr(Ⅵ)的吸附情况,壳聚糖对Cr(Ⅵ)吸附的最佳pH值范围为5.0~6.0,最佳吸附时间大约为2h,每克壳聚糖可吸附约3mg Cr(Ⅵ),吸附率最大可达90%以上。交联壳聚糖、丁烷基壳聚糖和低摩尔质量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效果都比壳聚糖本身要好得多:交联壳聚糖吸附1h即可达到吸附饱和;丁烷基壳聚糖吸附Cr(Ⅵ)的最佳pH值出现在5.0附近,更能适应酸性环境;辐照降解后,壳聚糖在(0.4~0.8)×105g/mol的范围内存在一个吸附最大值。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壳聚糖为原料,戊二醛为交联剂,分别采用直接交联的方法和分子印迹技术制备交联壳聚糖和Cr(Ⅵ)印迹壳聚糖,并对这两种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考察了pH、反应时间、吸附剂投加量、Cr(Ⅵ)初始浓度、温度对Cr(Ⅵ)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酸性环境有利于壳聚糖类吸附剂对Cr(Ⅵ)的吸附,pH为6.0时吸附效果最佳.交联壳聚糖和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速率在前20 min较快,90 min即可达到吸附平衡.对30 mg/L的Cr(Ⅵ)溶液,交联壳聚糖与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去除率随投加量增加而增加,在投加量为3.5 g/L时,对Cr(Ⅵ)的去除率最高可达到92.4%和97.8%.相同实验条件下,印迹壳聚糖对Cr(Ⅵ)的吸附较交联壳聚糖有明显提高,其幅度最高可达7.3%.  相似文献   

9.
为使燃烧催化剂满足燃烧体和环保的要求,研制了以粉煤灰为载体、以稀土和二氧化锰为活性组分的钙钛矿型燃煤催化剂.催化剂的制备采用浸渍法,经过120℃干燥、850℃焙烧活化.X射线衍射图表明该催化剂主要成分是LaMnO3.热重分析表明,添加钙钛矿型催化剂可以促进煤炭的燃烧,提高燃烧速率,使煤的着火点温度降低10℃、失重速率最大温度降低19℃、燃烧结束温度提前21℃.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污水中Ni2 的去除问题,用香草醛修饰壳聚糖(CTS),得到壳聚糖香草醛希夫碱(CTSV);又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合成了戊二醛交联壳聚糖香草醛希夫碱(CTSV-G);对目标产物进行了IR和SEM表征.比较了CTSV-G、CTSV和CTS对污水中Ni2 的吸附效果,结果表明吸附量CTSV-G>CTSV>CTS;研究了pH值、时间和Ni2 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在实验条件下目标产物对Ni2 的吸附量可达80.3 mg·g-1;测试了三次回用后CTSV-G对Ni2 的吸附效果,确定了CTSV-G的可再生性.对吸附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表明CTSV-G对Ni2 的等温吸附过程能够用Langmuir很好地描述,其反应动力学符合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1.
通过苯甲醛与壳聚糖形成希夫碱保护氨基,用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备了模板占位保护型壳聚糖树脂(PT-CTS)和无保护下的交联壳聚糖(UNPT-CTS)及在非均相条件下使用冷冻干燥法制备的多孔型乙酰化壳聚糖(P-CT).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合成树脂的结构,原子力显微技术(AFM)分析了新型树脂的粒度分布.考察了三种树脂对水杨酸的吸附和在不同pH条件下的缓释行为,推测了PT-CTS对水杨酸吸附的物理化学机理.结果表明,PT-CTS相对于UNPT-CTS和P-CT有较高的吸附量和初始吸附能力,PT-CTS的缓释行为表现出稳定的缓释能力并对介质酸度变化有强烈的依赖性,可作为潜在的肠道靶向药物缓释剂.  相似文献   

12.
壳聚糖微球树脂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甲壳素为原料 ,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制备高脱乙酰度和高交联度的壳聚糖树脂的工艺条件 .当温度、碱浓度和反应时间分别为 70℃ ,12 .5 0 mol· L-1和 4 h时 ,可得脱乙酰度 94 %、粘度80 0 m Pa· s的壳聚糖 .在交联剂浓度为 1.0 mol· L-1、壳聚糖用量为 2 g和交联时间为 2 h的条件下 ,可获交联度为 93%的微球树脂 .研究壳聚糖树脂对染料废水及印染废水的吸附脱色条件 ,其对单一染料废水的吸附率可达 85 %以上 .高交联度树脂的吸附率优于低交联度树脂的吸附率 ,交联后的壳聚糖微球树脂 ,具有适用于较广 p H范围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钕离子为模板、戊二醛为交联剂,合成了钕模板交联壳聚糖;考察了pH值、吸附时间、Nd(Ⅲ)初始质量浓度对钕模板交联壳聚糖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到钕模板交联壳聚糖吸附Nd(Ⅲ)的最佳条件为:pH值为6~8,Nd(Ⅲ)的质量浓度为57.14 mg/L,吸附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模板交联壳聚糖对Nd(Ⅲ)的吸附容量为41.0...  相似文献   

14.
交联壳聚糖处理电镀废水中铬(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用环氧氯丙烷对壳聚糖进行化学改性,制备得水不溶的交联壳聚糖(CCTS),采用静态法研究交联壳聚糖对废水中Cr(Ⅵ)的吸附行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壳聚糖对Cr(Ⅵ)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吸附的最佳条件是:pH值3-4,吸附时间为80min.使用CCTS处理电镀废水中的Cr(Ⅵ),离子吸附率达到了96%,而且吸附后的CCTS可以再生使用.  相似文献   

15.
活性Al_2O_3对水中Ni(Ⅱ)的等温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Ni2+浓度为72.37-708.79 mg.L-1水溶液中,温度、pH值对活性Al2O3静态吸附Ni(Ⅱ)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活性Al2O3静态吸附Ni(Ⅱ)的行为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吸附热Q为17.1 kJ.mol-1。30℃,pH为6时,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为Ce/qe=0.0255Ce+0.0002,饱和吸附量为39.22 mg.g-1。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北方低温低浊水中的超标氨氮和去除难度大的问题,利用吸附法,以硝酸改性竹炭与戊二醛交联壳聚糖铜为原料,用5%的海藻酸钠交联法控制反应条件,制备出竹炭壳聚糖铜吸附剂.通过SEM,IR和BET对材料的形貌、结构、比表面积和化学组成等物化性能进行表征.通过其对水中氨氮(NH_3-N)的静态吸附试验,考察其对氨氮的吸附效果及吸附规律,并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模拟吸附过程,推断竹炭交联壳聚糖铜对氨氮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当吸附剂的用量为1 g/L,pH值为8,温度为5℃,吸附时间为80 min,搅拌速度为165 r/min,初始氨氮浓度为5 mg/L时,氨氮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0%左右,基本达到了国家的生活饮用水对氨氮的浓度要求.其中竹炭交联壳聚糖铜的比表面积为157.78 m~2/g,主要以微孔吸附为主,且微孔占总孔比表面积的90%以上,改性效果较好.将酸改性竹炭作为基体可使戊二醛交联壳聚糖的六元环骨架变强,碳网平面更加坚固,同时铜离子对氨氮具有化学螯合作用,更有益于对氨氮的吸附.吸附剂对氨氮的吸附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密度泛函理论揭示了竹炭的协同作用一方面提高了对氨氮的吸附量,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吸附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乙酰胆碱酯酶壳聚糖膜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新鲜母鸡血为材料,30%~70%(V/V)乙醇分步沉淀制备粗酶制剂,再经DEAE-Cellulose与Sephadex G-75 柱层析,部分纯化鸡红细胞乙酰胆碱酯酶(AChE),再以壳聚糖制备成膜作为载体,采用吸附-交联法固定AChE制备壳聚糖酶膜,分别考察制备壳聚糖酶膜的壳聚糖浓度(0、0.05、0.1、0.15、0.2g/ml),壳聚糖酶膜的吸附时间(2、4、6、8、10、12h)和吸附温度(0、4、25、30、37℃),以及戊二醛质量浓度(0.2%、0.4%、0.6%、0.8%、1.0%),戊二醛交联时间(40、80、120、160、1200min),戊二醛交联温度(0、4、25、37℃)和给酶量(0~2000U/ml)对壳聚糖酶膜固定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鸡红细胞AChE粗酶制剂的部分纯化倍数为12倍时,活力回收34.1%.优化的固定化条件是以0.1g/ml壳聚糖溶液制备载体膜,采用950 U/ml的酶液(蛋白质含量为 0.43 mg/ml),在4℃下吸附10 h,再以质量浓度为0.6%的戊二醛溶液4℃下交联2h.此条件下制备的酶膜活力达11.5 U/cm2,活力回收达 30%.  相似文献   

18.
固相或固相模板方法150℃,2小时合成了T-磷酸铝或纳米磷酸铝,并就它们对Cr(Ⅵ)、Ni(Ⅱ)的吸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这类化合物对Cr(Ⅵ)、Ni(Ⅱ)离于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且这类化合物对Ni(Ⅱ)的吸附性能比对Cr(Ⅵ)离于的吸附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9.
将壳聚糖烷基化,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温度、时间、Cr(Ⅵ)离子浓度、吸附剂用量、酸度对烷基化壳聚糖吸附Cr(Ⅵ)离子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烷基化壳聚糖对一定浓度Cr(Ⅵ)离子溶液的最佳吸附条件为:温度20℃、pH=6~8、吸附时间4 h.  相似文献   

20.
微波辐射下,用壳聚糖在稀醋酸介质中与Cu2+制得壳聚糖Cu2+络合物, 然后使壳聚糖铜络合物与戊二醛进行交联, 用稀酸洗去Cu2+, 制得具有Cu2+模板离子孔穴的交联壳聚糖树脂, 考察了该树脂对Cu2+的吸附性能. 实验表明, 微波加热所得的交联壳聚糖, 在酸性条件下不会发生软化和溶解, 重复使用性能亦好, 且比水浴加热制得的具有Cu2+模板离子孔穴的交联壳聚糖对铜有较大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