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说路遥的恢宏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为我们解说了在那个特定年代人生长河中的苦难与平凡的话,那么其中的人物孙少平的苦难与平凡则向我们昭示了"生"与"活"的意义。本文试从孙少平的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爱情之路的悲剧必然性、孙少平的精神世界等三个方面来探析孙少平这个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
加缪认为,"荒诞"是人与世界唯一本质的联系。在荒诞的世界中,人存在的意义变得虚无。当人们清醒地认识荒诞时,荒诞就开始了。人与世界、社会以及自身的对立和冲突,使人处于绝望和荒诞之中。他主张正视现实中存在的困境,面对荒诞通过反抗去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给世界和人生赋予意义,在强烈的悲剧情景中实现对荒诞的精神上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农村妇女参与农村事务管理和政治活动是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在参与形式、参与手段和参与效果上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有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及农村妇女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原因,与之相应,需要从四方面去探索深化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有效对策,例如应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快农村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优化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环境,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活跃广大农村妇女的文化生活,提高其政治参与素质等。  相似文献   

4.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水下文化遗产逐渐成为国际经济法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内容,目前对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和归属的问题存在争议.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文化、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意义.国际上和我国都对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归属问题做了一些规定,有待于我们去进一步认识、使用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对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探索是现代散文的一个重要主题,这一类散文称为"人生美文".人生美文成功地展现了现代作家对生与死的意义与价值的探索和思考,反映了他们怎样由苦闷而思考,由思考而奋起,终于在生活的实践和磨练中,认识人生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一步步地从狭小的自我走向国家、民族"大我"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霍达笔下的《穆斯林的葬礼》是一个承载着作家独特人生、审美理想的文学化的形象世界,它已经超越了一般的文学形象世界的意义,成为一个具有象征化的符号世界,尝试运用符号学理论的相关知识来走进这个充满悲剧意义的穆斯林世界。  相似文献   

7.
<正>乌克兰的顿巴斯(包括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在内的地区)再起风云,其"归属"问题所亮起的红灯让世界的目光聚焦在这多事的地区。总的来讲,俄罗斯把顿巴斯视为己属的趋势愈益强化,而乌克兰则高调宣称"将迅速以外交手段收回克里米亚和实行对顿巴斯的控制"。乌克兰危机以来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归属"。俄罗斯"收回"了克里米亚,对顿巴  相似文献   

8.
章迪禹 《世界知识》2012,(13):58-59
神秘的巴洛特利"思考人生"之后终于为意大利锁定了胜局,而赛后意大利的欢呼与克罗地亚人的落寞再次形成鲜明的对比。正如前文所说,足球场上一幕幕的众生相既是人们心情的写照,也是足球世界残酷本质的映射。足  相似文献   

9.
日本经济专家森水卓郎,把人生分为三级:A 级人生是"有钱没闲";B 级人生是"钱少一点点,但是有闲";C 级人生则是"因为缺钱而生活质量很差,有没有时间都已经没有意义"。他指的"B 级人生"并非"Bad"而是"Bet-  相似文献   

10.
郑长兴 《科技资讯》2010,(21):225-225,227
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是衡量当代社会政治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中国,占农村人口半数的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对整个社会的政治民主化发展无疑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村民自治是基层民主的实质性内容和主要表现之一,是广大村民行使民主权利的主要途径。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是值得关注的农村问题之一,农村妇女由于在一定程度上还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且受教育程度不一,因而研究其参政状况有着一定的现实和长远意义。本文结合理论和实际分析探讨了其影响因素,并对如何提高农村妇女的政治参与提出了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艺术因其集中地折射了人类生命活动的特征而具有本体论的内涵 ,对艺术的本体论研究是艺术研究的首要课题。艺术的本体论研究 ,是从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探讨艺术活动的意义。具体说来 ,有两个方面 ,一是考察艺术活动的本体意义 ,即艺术何以为人所需 ,是否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展开 ,是否是人类生命的必然活动等 ;一是考察艺术活动的根本特征 ,艺术的特征性何在 ,怎样显示本体存在等问题。人是二重性的存在 ,一方面是感性的、受动性的 ,一方面是精神性的、能动的。艺术形象既是客体对象的再现 ,也是主体欲望的外射 ,并借这种外射实现主体的自我同一性 ,得到代偿性满足 ,缓解日常现实的紧张感 ,使机体得到积极的休息。更重要的是 ,艺术是人类理想性、超越性在现实里的表现 ,艺术是对现实的批判 ,它克服了现实认识和现实价值的局限 ,使人获得自由的意识 ,通过对现实人生缺陷的解释和现实世界的批判 ,使人产生对现实人生的批判意识 ,引导人们追求更加美好的人生。这便是艺术作为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动方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终助词在日语口语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作为日语会话中构成语气的要素之一,在对人功能方面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年来,针对出现频率较高的"ね"和"よ",众多学者对其意义、用法方面进行了多方论述。但是,以信息传达为中心从发话功能角度对于两者的比较研究并不多见。该文以信息的共有性为前提,从信息的归属、一致性和归属范围的角度深入分析"ね"和"よ"在对人关系方面的区别使用,希望能够使学习者真正理解「ね」和「よ」的意义与传达效果。  相似文献   

13.
萧红的文学世界具有很强的空间感,"故乡"、"家"和"后花园"是其空间意识的三个方面。萧红的空间意识一方面来自其复杂的人生经历,另一方面还受到中国古诗和绘画的影响。萧红用空间意识构建了自己的文学世界,而她的文学世界又扩大了中国女性文学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诗人冯至一生对寂寞这个特殊的情感符号都情有独钟,并且在诗歌世界中反复吟咏,对其有着刻骨铭心的敬意。寂寞作为冯至诗歌中被反复书写的情绪,体现了冯至对世界人生的感性领会和理性升华。在冯至的人生之途和诗歌世界的切合之处,寂寞对于他的个人诗学具有多重意义,尤其是人生之旅与精神文化对其寂寞书写具有重要影响,他的诗歌也因此形成了特殊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5.
盛艾  朱海亮 《科技信息》2012,(32):91-92
归属是一种社会事实,归属感为富有意义的人类生活所必需。本文从理论上剖析了归属的概念内涵,并讨论了转型时期的归属问题。也把归属看成是一个需要解决或解释的事项,从归属的根由、归属的类型、归属的品质出发探讨它,并指出它在转型时期中的基本变化。  相似文献   

16.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专门讲到了洞穴理论。笔者认为洞穴理论谈到了人生的意义在于认清世界的真相,找到生命的"光"。本文从柏拉图《理想国》洞穴理论的蕴涵、束缚我们生活在"洞穴"中的枷锁和如何走出洞穴,找到生命中的"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让人们在当今社会能更好地理解洞穴之喻,更好地把握"善"这一核心,走出洞穴,找到生命中的"光"。  相似文献   

17.
认同的本质及其层次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动是认同产生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归属"是认同概念的本质内涵。认同具有层次性:主体对自身"归属"于一定身份或群体的认知;主体对于自己"归属"于某一身份或群体的情感;主体对于自己"归属"于某一身份、群体的认知和情感基础之上的一定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8.
粱启超的"情感说"建立在分析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并推及人生观。他认为,文学作品是情感的表现,好的作家只有具备高洁的情感,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传世名篇。在人生中,情感的稳定指向是趣味,一种高级的趣味,必然关乎伦理,关乎宇宙人生。总体来看,梁启超的"情感说"试图建立"小我"与"大我"之间的桥梁,推崇一种超功利的人生态度,将崇高与"无我"当作人生的追求,因此,"情感说"就具有了深刻的人生论美学意义,体现了终极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卡夫卡的存在世界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卡夫卡的生存世界中充满着矛盾和分裂,而他的存在方式则是写作。在其生活和写作之间有着微妙的关系。卡夫卡的作品和人生反映了对世界不确定性的理解和对未来意义的暗示。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既是伟大的领袖,又是杰出的诗人,在他创作的诗词中频频出现的"白雪"、"寒秋"、"昆仑"、"长江"和"大海"等物象是他领袖气魄与诗人情怀的艺术显现和理想寄托.考察这几个审美物象的意义,在于通过他政治家和诗人矛盾的人生现象,揭示出他超凡的人格魅力,感受他灼热的生命光华,进而走进他独特的生命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