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农业信息化的中心地位。从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信息设施与设备落后、服务满意度偏低、信息技术人才缺乏、农民使用信息频率低等五个方面分别论述了皖北地区农业信息化现状的若干问题,随之提出了解决方案,最后对皖北地区的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信息化中更好的发挥作用是皖北地区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针对物联网信息化在皖北地区的应用比较落后、起步较晚等诸多问题,从物联网相关概念入手,分析了皖北农业信息化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从物联网的主要物件传感器方面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研究,最后就加强物联网技术在皖北农业信息化建设应用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秦炎福  何恩节  官邦贵  陈廷利 《科技信息》2011,(15):J0028-J0029
为了查明地质灾害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掌握其发生发展趋势,对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可行性依据,利用遥感技术可以不断地探测到地质灾害发生的背景与条件的大量信息,统计皖北地区煤炭矿区地质灾害状况,事先圈定出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地区、时间及危险程度,建立矿区地质灾害区域分布图,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区域地质灾害空间信息服务系统,实现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监测,并进行信息化预测和预报。  相似文献   

4.
⒈杭州市欠发达地区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⑴认识偏差和投入不足,制约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当前,杭州市许多地区信息化建设进程十分迟缓,信息化水平相当低,互联网、信息化与当地政府部门、基层干部、群众相距甚远。在基层干部中,绝大部分不懂电脑操作,更不知怎么上互联网。特别是在乡、村基层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和服务体系基本上还是空白。人们对农业信息化都有了普遍认识,但对其内涵却没有全面理解。⑵部门信息分割影响了信息综合服务功能的发挥杭州有关涉农部门信息网络建设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大多数已建立起了农业网站,开通了农业热线,农…  相似文献   

5.
冬小麦需水量和缺水量变化分析是地区农业合理用水、制定科学灌溉方案的数据基础。选取典型农业区皖北平原为例,采用修正FAO-56 PM公式及分段单值平均系数法对皖北平原1959—2018年冬小麦需水量和缺水量进行计算,并通过M-K检验法分析近60 a来皖北地区冬小麦需水量和缺水量的趋势变化及突变现象。结果表明:(1)近60 a皖北地区年需水量呈现一定的波动起伏,需水量以2 mm/10 a的趋势下降,年需水量平均值为315.5 mm,需水量阈值为227.8~391.4 mm。皖北地区需水量空间差异不明显,呈自北向南逐渐减少,其中砀山县年均最大需水量为323.66 mm,阜阳市年均最小需水量为300.144mm,在1975年之后,皖北地区缺水量突变明显。(2)皖北地区冬小麦缺水量以2 mm/10 a的趋势小幅度下降,下降的幅度较小,且空间差异较小总体呈自北向南逐渐减少,其中砀山县年均最大缺水量为273.4 mm,阜阳市的年均最小缺水量为244.16mm。(3)皖北地区多年平均缺水量为261.65 mm,年缺水量变化幅度为182.6~333.8 mm,突变点集中在1975—2018年,冬小麦的缺水量出现在生长中期。  相似文献   

6.
《攀枝花学院学报》2013,(5):117-120
要想转变和研究体育消费,首先应该明白体育消费的含义。从皖北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进而了解皖北地区居民体育消费观念的变化情况,以及影响皖北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的内外因素,以采用问卷调查、理论分析等方法对皖北地区的居民体育消费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影响皖北地区居民体育消费的影响因素即:居民体育消费受经济收入、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同时提出适当的建议如:增加收入,提高购买力;加快体育设施建设,制定合理价格促进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积极引导城乡企事业法人进行体育消费等,以提高皖北地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以期对提高皖北地区居民的体育消费水平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安徽省及其分区的农业碳排放效率。方法 通过整理安徽省统计年鉴数据并折算农业碳排放量,利用IPCC的碳排放计算方法、数据包络分析中的CCR模型和Malmquist模型测算及分析2010-2019年农业碳排放总量和效率。结果 (1)安徽省农业碳排放总量从2014年起逐年递减,农业碳排放量分区由大到小依次为皖北、皖中、皖南;(2)安徽省农业碳排放效率未达到有效水平但呈上升趋势,地区间差异较大且皆不理想,其中皖南地区效率最高,皖北地区效率最低;(3)安徽省全要素生产率几乎全部达到有效水平,说明安徽省在发展低碳农业方面持续努力效果显著。结论 安徽省对发展低碳农业积极性很高,但基础水平较低,需要加强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8.
皖北地区属于黄淮海大平原,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低,经济相对落后,导致传统农业的转型也较为缓慢。近年来,随着安徽省实施"促进皖北发展"战略,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已经从局部探索转入全面推进,在某些领域已形成一定的产业优势基础。  相似文献   

9.
根据皖北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要求和信息平台的用户需求分析,构建了皖北区域旅游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了皖北区域旅游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的框架结构,介绍了有关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一些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0.
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是核心引擎和关键支撑。本文基于"第二粮仓"项目和皖北地区示范、实践的实证研究,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利用皖北1991-2009年的耕地变化和社会经济统计资料,分析了近20年来该区耕地变化的情况,同时对影响耕地变化的11个因子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得出耕地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皖北地区研究期内耕地总体上不断减少.就耕地变化率,宿州市耕地变化速度最快,相对变化率淮南和宿州较全区快,淮北较全区慢.影响皖北耕地变化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人口因素、农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等方面,其中,农业产值占农林牧业比例是皖北耕地变化的首要因子;人口因素在关联度排序中占第2位,成为影响耕地变化的主要因素;农业科技因素在耕地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济发展因素虽然在关联度排序排名中较靠后,但在耕地变化中也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皖北地区双壳类软体动物共计11种,分别隶属于瓣鳃纲的3科7属,其中1种在皖北地区首次发现.阐述了11种双壳类的生态分布、地理分布以及优势种等情况并结合皖北地区的特点,叙述了它们的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目前农业信息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形式多样。针对农业信息服务的理论及应用现状,比较分析了国内外典型的农业信息服务构成,提出了农业信息化服务系统的体系结构,讨论了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对于构建农业信息化标准和工程实施规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新农村信息化中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农业信息资源匮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发展的瓶颈,农业信息化已成为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便捷、高效、健全的基于互联网的农业信息交互平台更能促进新农村信息化的发展。阐述了网络农业信息平台在新农村信息化中的优势,分析了在网络农业信息平台建设与发展中的不利因素,提出了关于建设与发展网络农业信息平台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根据皖北地区的土壤气候特点,从育苗方法、造林技术、林地管理、树体管理及病虫害防治五个方面介绍了皖北地区枣树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农业信息化的基本特征,介绍了农业信息化技术支持体系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指出现阶段加快农业信息技术体系建设应当重点抓好农业信息贮藏技术的研究、农业信息应用技术的开发、农业信息传播网络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农村信息化是首都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首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自2000年以来,持续不断地以重大科技项目引领京郊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快了信息技术在北京农村地区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农村信息化程度,并且打造了一支以乡土化为特征,以信息化为手段,以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春艳 《科技资讯》2014,(9):219-220
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的不断重视,农业信息服务已经成为当前不容忽视的主要问题。但是,通过调研分析我们发现,当前吉林省的农业信息服务还存着一些问题有待提高,例如:信息服务资源供给不足、农村信息终端处于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弱势地位、信息化平台应用度偏低。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省农业信息化的建设。基于此,文章研究了吉林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方案。随着4G网络的推行与应用,基于互联网的信息需求将会越来越强烈,作为信息技术服务的一种特殊手段,网络信息服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未来,一定要抓住网络信息服务的优势,借助移动设备、手机设备等无线终端设备将农业信息化服务落到实处。开发基于安卓系统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交易平台、实时决策系统,使农户、农企可以足不出户了解农业相关信息,让更多的农业专业可以通过网络为农户、农企服务。  相似文献   

19.
提高农民信息素养是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调查研究了欠发达地区农民信息素养的现状及形成原因,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培养农民信息素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晋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建设,农业科技信息电视频道建设,农村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晋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实践。针对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晋城市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